凌雲在中軍分出五千人,兩千騎兵和三千弩箭手,任由郭宜修調配。

但凌雲也有要求,那就是讓郭宜修勢必戰勝或是拖住拓跋律的兩萬大軍,哪怕最後不能全部將敵軍拖住,也要將大部隊拖住,這樣一來才能讓他更有利的進攻興元府,否則如果讓拓跋律兩萬大軍撤回興元府,那麼進攻興元府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甚至難以攻破。

郭宜修足夠自信,商量著可以讓這五千人埋伏在南坪回興元府必經之路上。

如此一來,凌雲不僅不用分兵出來阻擊拓跋律撤軍的可能,還能一心進攻興元府。

這個辦法,簡直一舉兩得。

只是這樣決定,壓力便會給到南坪戰場。

大乾兩萬人對戰兩萬西夏軍,萬一乾軍頂不住敵人的攻勢,讓西夏軍打敗,那麼不僅凌雲那邊攻不進興元府,甚至還會導致大敗。

所以這是好主意,卻要冒大風險,幸好郭宜修那邊頂住了西夏軍的攻勢,這才讓凌雲有了可乘之機,調動中軍向興元府進攻。

“大人,敵人太多了,衝不出去…”李三東焦急不安的大吼著,他已經有預感,他們這一次恐怕要徹底交代在這裡了。

楊千山有苦說不出,說到底還是大意了。

如果他能夠再信心一點,再讓騎兵四周排查一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情況,這一切全都是因為活下來回去報信的人,要不是那人篤定地說,埋伏的敵人只有數百人,他又怎麼可能會這般大意,導致深陷敵人包圍之中。

“啊…你該死!”楊千山將所有的責任全部歸咎於那人,於是提起長槍一槍捅死了他。

那人也是冤枉,本來被乾軍阻擊,真的就只見到幾百人,甚至還沒有幾百人,於是他逃回去實話實說,他那裡知道暗處裡還有敵人?

總之不管知不知道,他都已經死了。

楊千山衝出了弩箭手包圍圈,可是接下來還要面對兩千騎兵,根本沒有給他活路機會。

“啊~欺我太甚,我楊千山就算死,也要拉上一個墊背的。”楊千山自知衝不出敵人的重重包圍,果斷放棄了突圍機會,可就算是戰死沙場,惱羞成怒的他,也要拉上幾個墊背。

於是他不要命地殺向乾軍。

等一個沙場武將放棄了生命,那麼面對他的只有滔天的怒火,戰鬥力會上升幾個臺階。

幾個回合下家,乾軍死了不少人。

林子晉注意到了他,於是向手下招手命其取來一把弩箭,很快發了瘋的楊千山倒下了。

楊千山從馬山摔下,依舊沒有放棄殺戮。

可是沒有了戰馬,加上又有箭傷,根本沒有站起來的機會,就讓乾軍長槍扎死了。

十幾把長槍紮在他的身上,鮮血如同水龍頭一樣噴灑而出。

至此,楊千山死不瞑目。

李三東那邊還在堅持突圍,可當他見到楊千山被紮成了窟窿時,瞬間心如死灰,然而他並沒有像楊千山一樣與乾軍拼命,而是主動丟掉了手中的武器,向乾軍投降。

林子晉見狀,立馬抬手。

同時大吼,“丟下武器,可活!”

與此同時,將士們紛紛高喊。

“丟下武器,可活!”

“丟下武器,可活!”

伴隨聲音落下,西夏騎兵紛紛投降。

楊千山一死,他們就已經不想抵抗了,現在就連李三東也投降了,他們就更加沒有堅持的意義,所以才會毫不猶豫地丟掉手中武器。

林子晉雖然不想留活口,但是還是接受了敵人的投降,這樣能避免己方將士傷亡,否則自知死路一條的敵人,一定會拼了命反抗,就如同剛才心如死灰的楊千山一般,瘋狂殺戮。

“林將軍,全部解決完了。”

“將他們帶下去。”林子晉鬆氣道。

敵人全部控制住,確實讓他鬆了口氣。

雖然沒有放掉一名敵軍,但己方也死了不少人,死傷粗略估計有五百餘人。

“快速清理現場,繼續埋伏。”林子晉再度說道。

有戰爭,就代表著有傷亡。

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埋伏還要繼續。

凌雲這邊,大軍早已發起了進攻,但由於城上的敵人不斷放箭,大軍一時間壓不上去。

“劍輝,命弩箭手壓制城上敵人,讓胡鴻雲壓上去,盾牌手護衛火器營壓上去…火炮給我對住城門方向,只要到達大炮射擊範圍,不留餘力給我炮轟城門。”凌雲分工有序指揮。

“屬下遵命!”李劍輝得到命令,當即將凌雲的命令傳達下去。

凌雲轉而看向羅志尚,“羅志尚,一會你只要看到城門破,不用管將令,直接率領騎兵衝進去,我要你衝進去,並守住城門。”

“末將遵命。”羅志尚激動道,終於…終於輪到他了,他已經等得飢渴難耐了。

還以為凌雲記仇,不肯用他,原來…凌雲是要將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只要一會率軍衝進興元府,他們就能奠定此戰的勝利。

為此羅志尚打起了十萬分精神,他在心裡已經暗下決心,只能勝不能敗。

如果攻下興元府,再見到家人時,他不用再找其他藉口,可以堂堂正正的說,興元府已經攻下了,京兆府還會遠嗎?

想到這裡,羅志尚內心萬分激動,恨不能現在馬上率軍衝鋒,可是他不能,一切的戰鬥都要按照凌雲的旨意來,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胡鴻雲指揮前軍不斷壓近,弩箭手再與城上弓箭手對射,然而弩箭攻擊範圍遠在平常弓箭之上,所以弩箭手幾乎沒有傷亡,然而不管是衝上前步軍盾牌手,還是弩箭手,都只是為了能夠給火炮營提供炮轟城門的機會。

而推著大炮的炮手,也在盾牌手的掩護下徐徐向城門前進,只要到達進攻範圍內他們便會立刻停下,同時也會毫不猶豫向目的開炮。

城上的敵人並不認識火炮,但他們卻知道這東西這麼多人保護,肯定很重要,猜測一定是是用來頂城門的器械,所以城上的守將一直盯著炮手推著的大炮,並讓弓箭手不停放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奸臣老爹,我的身份不一般

深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