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瑞已經徹底失控,瘋狂的咆哮,讓楊天隆去李府包圍起來。

楊天隆眉頭一皺,意識到什麼,第一時間沒有領旨,而且有所顧慮的動了動嘴,張嘴剛想要說話,誰知高世瑞又開始發瘋抓狂了。

“砰砰砰…”花瓶直接砸到楊天隆腳下。

楊天隆退也不是,躲也不是,只能硬生生扛住高世瑞的怒火。

高世瑞衝到距離他半丈不到的距離,手指著楊天隆的鼻子,眼珠子瞪到最大,瞳孔佈滿了紅色的血絲,怒吼道,“楊天隆,你個狗奴才沒有聽到老子說的話嗎?”

顯然,高世瑞是在責怪楊天隆的遲疑。

正因為當初有所顧慮,才讓凌雲跑掉,甚至還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為此他還付出了全部的身家,他現在看到楊天隆猶豫,心裡氣不打一處來,說著動手向楊天隆打去。

“唔~”楊天隆硬生生抗下,只悶哼輕聲叫了一下。

楊天隆再次張嘴,看他憂鬱的神色,一看就是有話要說,然而怒火攻心的高世瑞,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反而一個勁地踢打和謾罵。

“老爺!”

“老爺~”伴隨著庭院外的陣陣行禮聲響起,高安翔邁著穩重的步伐來到了庭院。

房間裡,高世瑞聽到老爺二字,整個人立馬緊繃起來,舉到半空中的手也隨之落下。

張了張嘴,憤怒的面容立馬掛上了笑容。

不等高安翔進門,高世瑞率先走了出去。

“爹,您您怎麼來了?”高世瑞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笑嘻嘻道。

這幅模樣,那裡還有剛剛憤怒的模樣?

高世瑞這人的變臉速度,堪稱京劇,算得上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安翔停下腳步,沒有說話,而是平靜地注視著高世瑞。

若是換個人,絕對看不出高世瑞此刻內心的想法,更加看不透這裡剛剛發生了什麼。

可來人是高安翔,知子莫若父。

即使高世瑞再能偽裝,變臉速度再快,也欺瞞不得他的火眼金睛。

自己兒子什麼德性,高安翔一清二楚。

“剛剛有對下面的人發火了?”高安翔終於開口,而且一開口,就是直中要害。

“沒有,父親,孩兒怎可能呢,您別聽外人胡說八道…”

“混賬東西,連我都敢隱瞞,還有什麼事你不敢做的?”

高世瑞剛想要解釋,未料被高安翔罵的狗血噴頭,險些大打出手,幸好高世瑞認錯快。

楊家寶兩兄弟立在一旁,看著高世瑞被他老子訓,心裡高興得不得了,要不是擔心引起高世瑞的記恨,兩人都要止不住發出笑聲。

楊天隆還好,沉默寡言,一臉平靜,高世瑞的吃癟,既沒有讓他感到高興,也沒有讓他感到不安,總之眼神非常平淡、平靜,出乎尋常的冷靜,就好像什麼事都與他無關一樣。

“父親,孩兒知錯!”自知所作所為瞞不過睿智的父親,高世瑞無奈只能低頭認錯,然而哪怕他低頭認錯,在心裡卻仍然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認錯只不過是害怕父親的威勢。

面對高世瑞的認錯,高安翔只淡淡地瞥了一眼,他心裡明白得跟明鏡似的,原因是他對於這個兒子的秉性,知道得一清二楚,非常清楚高世瑞這麼做,並非是真的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選擇低頭認錯,而是故意假裝出來的認錯。

“你心裡想什麼,我一清二楚,心裡服氣也好,不甘心也罷,總之我告訴你,凌雲的事你不要亂摻和。”高安翔拔高聲調,警告道。

“可是父親…”如果不能報復凌雲,這比殺了他還要難受,高世瑞如何肯接受這個事。

“沒有可是,不怕告訴你,凌雲這時候早已離開京城,至於你前面的哪些小動作,我既往不咎,不過日後都給我安分點,還想派人去包圍李府,我看你是活膩了,再有下次,看我不直接把你的腿給打斷…”高安翔狠狠瞪了他一眼,冷血無情,沒有一絲商量的餘地。

高世瑞聞言渾身一顫,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哪些小動作,早已被父親知曉。

這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凌雲竟然已經離開了京城?

“轟!”高安翔低沉的聲音傳入耳中,像一道驚雷般在他的耳膜中炸響,臉色一下子變得難看起來,並且向後退了兩三步。

“不,這怎麼可能?”

難以置信,這個結果讓他無法接受。

“明明…”高世瑞的嘴巴哆嗦著,想要說什麼,卻不知道能說什麼。

高世瑞張著嘴,心裡想說的是,他明明讓楊天隆一直在盯著李府,任何風吹草動,都不可能談過他的眼睛,可如今為何凌雲已經離開了京城,而他卻仍然一無所知?

轉而怒視楊天隆,眸中閃過一絲殺意。

顯然,高世瑞覺得,是楊天隆沒有將他吩咐的事放在心上,所以才會如此惱怒。

楊天隆心裡大寫的冤枉!

他剛剛想解釋來著,可是高世瑞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解釋從何而來?

這時候,高安翔突然說道,“你不用牽連其他人,我的話,你記著就行。”

轉頭,正欲離開,卻又冷血無情道,“你最好給我上進些,別逼我送你回安南。”

高世瑞呆愣在原地,臉色慘白如紙,眼裡佈滿了驚恐之色,恐懼到了極致。

想要找凌雲報仇的人,非高世瑞一人,不過最後都是同樣的結果,找不到人,還有就是遭到家族長輩的呵斥,讓他們少摻合這件事。

至於他們為何這麼做,自然有他們目的。

金鑾殿上,群臣百官都在為一件事爭吵。

那就是南夷軍由誰來統領的問題。

大臣們得知凌雲的事,雖然發動了所有的關係和手段,想探明凌雲到底犯下了何等滔天大罪而被乾熙帝貶至庶民,但他們最主要的還是想將凌雲的南夷軍籠絡到己方陣營之下。

所以,金鑾殿上,才會有群臣百官爭執不休的一幕,他們地目的,無非是自身的利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半程煙雨

油鹽不進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