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何至如此?”

凌雲蹣跚慢步,看著身後諸位學子,眼中盡是好笑譏屑神色。

“好吧!既然你不見棺材不落淚,那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作詩!”

凌雲說完,又看向周圍諸位學子,輕聲低沉道,“既然有人懷疑我這詩是抄襲,懷疑我這案首來路不正。”

眾人的眼光,隨著他的步伐在移動。

突然毫無徵兆,大喝一聲道“今日,我便教你等什麼是真正的作詩,什麼是意氣風發的案首。”

回過頭喝道“拿酒來!”

後方端酒的丫鬟,被他這麼一驚一乍,嚇了一跳。

心驚膽顫的她,以為凌雲得了失心瘋,又或是在發酒瘋,一時間全身顫抖,未敢上前半步。

裝13失敗,內心好尷尬,但是他表面毫無波瀾。

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無可奈何,只好自己走上前。

一把搶過丫鬟手上的酒,當即坐在她腳下,自顧自地倒酒喝酒,一連喝了三小杯。

丫鬟被他這一失儀的動作,嚇得躲到小斯的身後。

不過片刻功夫,凌雲杯中的酒漿傾入腹中,打了一個酒嗝之後。

突然拍案而起,腳步釀蹌,似有搖搖欲醉之意。

小斯見狀,連忙上前將他扶住,不料卻被凌雲一手甩開。

只見他回頭望向身後諸多學子,眯著雙眼道,“看好啦,這才是真正的作詩。”

說著,凌雲席地而坐,寫了起來。

不知是不是喝了酒的原因,面色紅潤,雙眸晶瑩潤澤,身子搖晃不停。

“我念,你們寫。”

凌雲覺得自己狀態不好,筆好似有些握不住,突然開口向後方的人道。

只是眾人以為他在耍酒瘋,竟無一人理會。

李懷仁看向李承佑,似在詢問是否要將他攔住,後者只是搖了搖頭,想看看他到底在耍什麼花招。

是以,下方眾學子,只有王景輝抓著筆在等候凌雲啟唇。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

......

凌雲毫無徵兆,毫無醞釀,這些詩句無一不是脫口而出,只一會兒功夫,便有了數十首。

眾人越聽,越震驚,無論是上方的兩位大人,還是下方的諸多學子,無一不是膛目結舌,目瞪口呆的盯著凌雲。

此時此刻,竟無一人出聲,所有人都在聽凌雲誦讀。

是的,說是作詩,不如稱之為誦讀,因為沒有人,見過一個呼吸之間,十幾首詠竹詩盡出,況且還是從一人之口中出。

凌雲站在王景輝身旁旁,右手靠著王景輝的肩膀,拍了拍案桌,繼續大聲道,“酒...”

端酒的丫鬟不在像方才那樣膽怯,端著酒小跑上前,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凌雲身後。

凌雲喝一杯,她就倒一杯。

待到王景輝寫完,凌雲再次開。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

王景輝奮筆疾書,卻怎麼也跟不上他的速度,無奈只得示意兩三好友,一塊默。

那幾人也不推辭,能親眼目睹這一盛況,已是人生一大幸事,得以默之,豈不快哉?

諾大個府邸,大塊空草地,竟只有一個人在說話。

其餘眾人皆默然,注視著這位以案首之名作詩的小人兒。

身高不足五尺,稚嫩的臉,清澈的眼,似要把畢生所學全部噴湧而出。

景物一人上前打擾,哪怕是高世敬,此時的他已經震撼到說不出一句話,一個字。

他靜靜地盯著凌雲,哪怕不願意相信。

但一聲又一聲的讚歎,在他耳邊迴盪,無一不在告訴他。

這就是凌雲,這就是安州府的院案首,是他一生都無法匹敵的對手。

他開始自嘲,想不明白自己何來的勇氣,膽敢挑戰正前方這人。

怪不得剛才凌雲看他的眼神如此複雜、奇怪,原來是不願意跟他計較,自己還處處針鋒相對,真是個不自量力的跳樑小醜。

今夜,哪怕是高傲的他也不得不低下頭顱,自嘲道,“我不如他。”

隨後又嘀咕道,“安州無一人如他,甚至乃整個大乾皇朝,無一人與他相提並論。”

這麼一想,心裡倒是暢快了許多。

面對高世敬的咄咄逼人,凌雲將前世十幾年來,所學的古詩一股腦的朗朗誦出。

一開始還是關於詠竹詩,一杯又一杯酒漿入肚之後,漸漸上頭地他。

絲毫不理會是否是關於詠竹詩,還是詠梅詩,也不管在場的有沒有聽過。

那些前世十幾年來,默了一遍又一遍,背了一次又一次的古詩。

經由他薄薄雙唇,在這知府裡不斷迴響。

李承佑的眼神,開始出現奇妙的變化,由震驚到不可思議,再到不可置信...

心想怎麼可能,怎麼會?

就這作詩的速度、品質,誰敢爭鋒?

此場面,哪怕是大乾王朝,那幾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也未必能做到比此這地步吧?

原本以為來安州府監考,是一件苦差事,今日一見,那就未必了。

如此良才,捨我其誰?

場下諸多學子,一開始無非是單純的想看戲。

不管凌雲是不是抄,只要能讓他丟臉,他們似乎就樂於撞見。

不得不說,嫉妒之心,不論時代,不論年齡。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較。

也還好,當著兩位大人的面,他們沒有太過放肆,對凌雲落進下石。

如此一想,不由得暗自慶幸,不然像高世敬這樣,止增笑耳罷了。

只是這一首首極妙的詩句,他們卻是一首也未曾聽聞過,這難道...真的都是凌雲所作?

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無法置信。

至於凌雲成詩品質如何,在座的各位都是秀才之上的人,心中自會度量。

猶似上方几位年紀半百的大儒,經歷甚多,大大小小的場面與詩會,不知參加了多少。

但此景象,聞所未聞,更不用說見過了。

凌雲似乎覺得小杯子喝酒,不夠過癮,於是將銀盃摔倒在地,舉壺而飲,好生快活!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此詩還未背完,凌雲就靠在王景輝身上,倒了下去。

後方丫鬟和小斯連忙將他扶住。

只是此時的凌雲,已經爛醉如泥,雙腿軟弱無力,下顎僅貼胸膛,暈暈沉沉睡了過去。

這一場學子宴,在凌雲倒下之後,也就接近了尾聲。

就在離場的時候,學政大人突然開口,“今日之事,切勿外傳,違者重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