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了張雷,凌雲和他爹進去詢問了一番。

聽書閣打探訊息是要收費的,不過他們兩隻是瞭解私塾和書院的一些細枝末節,掌櫃的只收了十五個銅板。

原因是這點訊息,在聽書閣算不上什麼級別的訊息,只要有心不花錢也能打聽得到。

不過既然來了聽書閣,就沒有空手套白狼的人兒。

一聽只要十五個銅板,凌大仁非常利索地給了錢,彷彿怕掌櫃的反悔,要加錢似的。

從聽書閣瞭解到,靈山縣裡只有兩個私塾和一個書院。

兩個私塾都是落榜的秀才公開設的,分別叫叫楊氏私塾和趙氏私塾。

原因是舉人一般不會開設私塾教書,因為能成為舉人的人一般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已經步入了朝廷的預備人才,高高在上,不屑於做教書這種事。

畢竟這種身份的人不差錢,更何況能達到這種級別的人,有能力的都是要繼續科考的,能力差些則會捐些錢在縣裡某個空缺的官位。

書院則是方才那男人說得徑山書院,據說是一位在京城做過官的大儒辭官後回來開設的,具體聽書閣也沒細說。

因為那是另一份價錢!

只是有意告知他們,若是有錢,徑山書院在靈山縣是眾多學子的不二選擇。

中舉不好說,不過靈山縣單是從哪裡出來的秀才就佔據了八成,說得凌大仁蠢蠢欲動。

恨不得立刻就讓凌雲跑去報名,彷彿報了名,成為秀才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只不過這徑山書院,有嚴格的招生要求,每年二月初,八月底才能登記報名。

所以就算此刻凌大仁再意動,也無能為力,畢竟書院可不會因為他一個人壞了規矩。

此外他們還了解到,縣裡兩傢俬塾的束脩大抵相同,每年二兩多銀子,外加幾條肉乾,只是不包吃住。

聽到這,凌雲倒是覺得私塾的收費也還合乎情理,只是一聽到後面書院的收費,他大呼勢利小兒。

書院則是7兩銀子,不加其他東西,同時提供住宿,住宿費是200文。

聽到書院的學費如此之貴,凌大仁驚掉了下巴,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罷。

“多,多少?”凌大仁不可置信地小聲道。

“七兩紋銀。”掌櫃緩緩伸出七個手指,淡淡一笑道。

凌大仁愣了愣,好久才反應過來尷尬地乾笑一聲。

而後後退兩步,腿腳有些直哆嗦。

看到凌大仁有些腿軟,凌雲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令尊這是?”掌櫃一時間有些不解道。

“家父腿腳有些瘧疾,不能長時間站立,否則將會像方才那般腿腳發抖。”面對書閣掌櫃的疑問,凌雲靈光一閃,摸了摸鼻子道。

凌雲實在沒想到凌大仁這般不禁嚇,竟然被區區幾兩銀子就給嚇到腿軟,這可不行。

這萬一他以後,縱身一躍成為身價百億的土豪,還不得把他嚇得半死?

是得練練,不然以後真要嚇出毛病來,得不償失。

反應過來的凌大仁錘了捶他,並且白了他一眼,彷彿在抗議他方才胡說八道的說辭,表示他的不滿。

凌雲聳了聳肩,面無表情。

這也不能怪凌大仁,對於他來說如若不是賣嬰兒車賺了些錢,他這輩子一次性就接觸過這麼多錢,更別說算了。

而今聽到老人這般介紹,不敢想象一個書院竟然如此獅子大開口。

這難道就是他兒子所講的物以稀為貴?

是否是因靈山縣只有一個書院的原因,所以才敢肆意開價。

原本供書生讀書,向來就不是這束脩貴,但如今聽到這個價格,凌大仁內心翻騰倒海,一臉迷茫。

但他也只是出來打探訊息,具體如何決定,還得回去跟凌大山商討。

這般想著,倒也放鬆了許多,反正決定權不在他這兒,用不著他苦難。

雖然徑山書院的學費是七兩一年,若是決心要科考,這還只是微不足道的費用。

至於真正的大頭,那就是書生科考用到的紙墨筆硯,路費以及考試的各種費用,那才是真正的鉅額費用。

就單純用府試來說,去到府城地路費,住宿費,考試費等等,加起來不知道要花銷多少。

畢竟他們沒去過府城,就像他還沒讀大學之前,沒去過大城市,根本不知道大城市和農村的花銷天差地別,讓他們不敢想象。

所以古代多少書生去科考的路費和考試的費用,都是向他人借支。

就像電視劇裡上演的上京趕考一般,那時候他還鬱悶咋滴上京趕考竟然連路費都沒有。

這麼個窮酸書生,現在仔細一想,心有體會。

第一次科考高中還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不中的話,人家不僅不再借與你,還要找你討債。

雖然他是個現代人的靈魂,受過高等教育,可是他一沒金戒指,二又不怎麼賺錢,只能想一轍是是轍。

若是湊巧想到一個賺錢的行當,倒是不錯,向嬰兒車。

只不過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沒有商標這一說,你做出來的東西不可能搞壟斷,所以人家一見你賺錢,就紛紛模仿?

有技術難度的還好些,像嬰兒車這種簡單的拼裝,熟練的木匠拆解兩遍就會了。

清貧之家的書生,面對如此大的開支,如何承擔得起?

這樣的訊息,讓凌雲終於明白,為什麼古代科考,晉升之道被世家死死所把持。

就這書費,十里八鄉的村民誰負擔得起?

他是幸運的,找到一名先生初步蒙學,還是因為村裡有位老童生。

換作其他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更別說一些貧瘠之地。

可以想象,徑山書院如此昂貴的學費,裡面求學的學子非富即貴。

凌雲感嘆,世道就是如此不公。

農民沒錢,想要蒙學也只能去一些次等的私塾,比如他就是。

若想再進一步,接觸到上等的教育,幾乎不可能,他是個例外。

然而身為世家子弟,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享受他們這種求而不得的資源。

真可謂是天差地別!

感慨萬千,凌雲思來想去,內心還是比較偏向徑山書院。

縣裡離他家比較遠,做牛車這樣一個多時辰。

如果選擇兩個私塾其中一個,他每天都得早起坐牛車到縣裡。

且不說時間上趕不趕得及,就是來得及,也不見得他家裡人會放心他一個人來上學。

專門派一個人跟著他來?顯然這個想法是不可行的。

在縣裡租個房子?

可當他們倆找到私塾附近詢問房價時,頓時沒了這方面的想法。

而且私塾教學怕是後勁不足,畢竟再厲害也只是個秀才,比不上書院,那可是有大儒坐鎮的地兒。

但若是進了書院,七兩銀子,再加上住宿費200文,吃飯也要另算,十兩銀子一下子就捨去一大半。

加上其他紙墨筆硯,十兩銀子怕是不夠。

不過這件事並不是他個人能決定,凌大仁也做不了主。

古代一家之主的威嚴不容小視,即便這錢是透過他想出來賺到的。

但若是凌大山不同意,他就算鬧翻了天也改變不了。

回到家後,吃完晚飯,凌大山當眾開了會,商討凌雲讀書的事情。

這樣的場合,女人是沒有發言權的,梁氏倒也有一定發言權,只是沒有決定權。

凌大山粗糙的手掌,摸了摸凌雲細軟的頭髮,腦海裡浮現乖孫兒這段時間的種種表現,多麼聰明的孩子。

他們凌家祖上還未出過讀書人哩,若是他這一代能讀出個秀才來。

不僅他臉上有光,對於凌家也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足已寫進族譜。

此次大會他是沒有發言權的,不像平常,他可以憑藉自己年幼發表自己的建議。

凌大山手指不停的敲著餐桌,“噔噔噔”的聲音,撥動他的心絃,凌大山看了一眼,站在一旁忐忑不安的他。

祥和道,“四郎,你可有想法?”

見到凌大山詢問自己,他略微頓了頓,“今日孫兒曾打聽到書院一月開設小考一次,第一名可得一兩銀子,且放假前還會開設一次大考,第一名可得三兩銀子。”

說完,凌雲就安靜站在一邊不在講話。

本來猶豫不決的凌大山,聽到書院竟然每月都有考試獎勵,兩眼發光,輕輕拍了拍凌雲的肩膀。

笑呵呵道,“好,乖孫兒好樣的。”

餘下的人看著這爺倆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很是疑惑。

剛剛還愁眉苦臉的凌大山,怎麼這會有眉頭舒展,喜笑顏開了呢?

“我決定送孫兒到書院去學習。”凌大山鄭重其事道,言語中充滿了不可置信的威信。

凌大仁張了張嘴,被凌大山瞥了一眼,立馬閉嘴。

一聽到要送他去徑山書院,凌雲如釋重負。

畢竟如果去私塾,凌雲實在是不想每天早早起床坐牛車。

若是每日讓他來回坐牛車,一個星期下來,怕不是要散架。

不過到頭來他爺爺還是選擇了書院,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就單凌雲來講,還是因為書院每月有月考獎勵的原因罷,如若不然,就算再憑藉凌大山怎麼疼愛他,怕是也不會這般果斷。

不過這只是凌雲個人看法,具體是與不是他卻不知。

他還在想,徑山書院這個月考獎勵計劃設定的真的是妙啊!

這樣就算是寒門子弟,若是有天賦,能吃苦,每月拿到獎金,倒也能維持。

這玩意真像現代的助學金,對於設計這個獎項的人,凌雲大呼心服口服。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潮夢魘

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