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凱眉頭微微一皺,深吸一口氣,遲疑片刻道,“李兄說的是?”

“劉兄,莫非忘了今年會試一事?”

劉元凱恍然大悟,驚呼道,“李兄莫非是說犬子與你徒弟一事。”

李承佑微微點頭道,“正是。”

劉元凱呵呵一笑,餘光瞥了一眼李承佑,故作姿態道,“李兄,不是愚弟吹噓,犬子的本事相當了得,你可要想清楚。”

李承佑不經意間神秘一笑,進而說道,“哎!清不清楚不知道,只要劉兄沒忘就好。”

“好說好說,只是擔心李兄大出血罷了。”

與其說是來喝酒,倒不如說是來確定賭約一事,當看到劉元凱胸有成竹的樣子,李承佑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確定了賭約,又喝了幾杯酒,李承佑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景川府。

原來在凌雲不知道的情況下,李承佑與人下了賭約,就是不知道這個看起來頗為神秘的賭約,到底是什麼。

剛一回到家,就又擺起了小酒,逮著凌雲笑嘻嘻道,“雲兒,今日開心,來與為師多喝幾杯,你道如何?”

凌雲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不知道他這便宜師傅到底又要玩什麼把戲。

不過今日這個大好日子,確實適合小酌幾杯。

只是還沒來得及應下,旁邊的李夫人站出來,白了一眼李承佑,嫌棄道,“你就知道喝酒,卻忘了我們雲兒還要準備殿試呢!”

雖說李夫人說得在理,但李承佑卻不以為意,只見他道,“哎!此話差矣,勞神費力這般辛苦,也是時候放鬆放鬆了,再說咱雲兒這等名氣,狀元之名是跑不掉了。”

隨後看向凌雲,發問道,“雲兒,你說師傅說的在理吧?”

凌雲:“…”

凌雲心想,喝酒就喝酒,怎地還賴上了。

看李承佑這副神情,他想反駁都不敢,要不然李承佑絕對會對他一番說教。

可是狀元這玩意,決定權又不在於他,得皇帝陛下滿意才行,他又沒見過皇帝老兒,如何能確定。

要是此番應承下來,到最後考不上,那豈不是要讓他們失望?

想到這,凌雲面露遲疑,苦笑道,“師傅說得極是,徒兒定當加倍努力。”

李承佑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嗯!不錯不錯,孺子可教,下去看書吧!”

凌雲這一聽,哭笑不得。

剛剛還想著讓他放鬆,陪他喝點小酒,這會又讓他回去看書,什麼是善變?

這方面,還真得看他的便宜師傅,其善變的速度,堪比變色龍。

雖然凌雲還未參加殿試,沒有成為真正的進去,但以他的名次來說,哪怕殿試存在再多的變數,在沒有大問題的情況下,只要不要碰到雷區,想來變動都不會太大。

但是李承佑的目標是考取狀元,而他自己的目標則是一甲前三名。

第二天,李承佑開始給凌雲講解宮中的禮儀,要注意什麼,行為舉止言談,李承佑一一跟他講了一邊。

其實就是李承佑不講,三日後進宮,也會有專門的太監教導他們,這也是防止考生們在皇帝面前出醜,又或者是擔心考生們的一些舉動觸怒皇帝,這才有此一出。

果不其然,放榜第三日,朝廷就召集上榜的貢生進入宮中學習禮儀。

按理來說,像凌雲這種有師傅教導,或是世家子弟有專門的人教導的人,去不去參加都無所謂,畢竟去了也是多此一舉。

雖然有了李承佑的教導,但凌雲最後還是選擇去了,其實也是為了提前感受一下皇宮的環境,這樣殿試的時候,也不至於太過緊張。

宮中的禮儀教導,由宮裡的太監同他們講解,其內容跟李承佑講的大都類似,只是沒有李承佑講解的那般細節罷了。

看來,自家人就是不一樣。

出乎意料凌雲的是,宮裡的宮女竟然還給他們量身材,據說這是為了給他們製作合身的衣服,這點李承佑沒有提,所以他這才有些驚訝。

一切準備就緒,坐等殿試開始。

“切記,待會進殿,一定要謹言慎行,萬萬不可觸犯龍顏。”

凌雲琢磨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讓他們不要不要直勾勾盯著皇帝看,要不然不只是觸犯的人受罰,就連教導他們的太監或是禮部的官員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考生們連聲應諾,絲毫不敢有觸犯龍顏之意。

大乾王朝上朝時間在卯時,早晨五點左右,大臣們一般都是提前在宮門外等候,待宮殿樓上的鐘聲響起,有序進入金鑾殿。

殿試分為兩日,簡單來說,就是第一天考試,第二天放榜,然後走馬觀花。

當凌雲他們再次入宮,太監將他們帶到一個封閉的小房間,緊張有序的更換衣服,儀容儀表打理乾淨利落,就現在一邊候著,等待太監的命令。

劉伯禮就站在凌雲旁邊,臉色有些凝重,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激動。

緊接著凌雲還發現一些個熟人,無非就是當年一同參加鄉試的考生,不得不提的是,他又看到那個不想見到的人—高世敬。

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沒想到卻被高世敬發現了,對方突然看了過來,瞪了他一眼,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凌雲只是微微嗤笑一聲,便回過頭不再去看他,至於高世敬的反應,他不得而知。

因為他覺得沒必要因為一些人,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要是心緒不寧,進而影響殿試的發揮得不償失。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凌雲突然聽到太監大聲喊道,“宣,新科貢士進殿覲見~”

這一刻,人影踹動,緊張不安,又或是激動,所有人按照之前排演的一樣,緩慢跟隨太監進殿。

進殿的時候,考生和考生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進殿之後,所有的人全部低著頭顱,一聲不吭,就算是呼吸都要儘量壓低。

會試上榜者是為三百名,由於人數眾多的緣故,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殿,所以就是排名靠前的能進去。

凌雲排名第一,此時也是現在第一,心裡的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站在最前,但一直到結束,他都沒怎麼聽得上面的人在說什麼。

等上邊的人停下,太監們開始下發案桌,紙墨筆硯等,待落座,凌雲已然汗流浹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倭:從東北開始

愛吃薯片的小梁

稱皇

兵圍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