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里的紅妝,馬車上的嫁妝從凌家大門排到村尾,井然有序,村中屋頂、路旁的樹上…只要能掛東西的,都繫著無數條紅綢帶。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廣平村村民們自行組成護衛隊,因為湧動的人群絡繹不絕,比肩繼踵,個個皆伸頭探腦前去觀望。

這是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盛大婚禮!

當然這也只是侷限了十里八鄉,但這場浩大的婚禮,靈山縣也少見。

大紅燈籠開路,沿途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楊家嫂子,快快快,帶上你這個妹子,跟我走。”

走在路上的幾人,其中一人不由開口問道,“周嬸,發生什麼事了?”

“廣平村凌家舉人老爺的姐姐成親,那陣仗堪比權貴人家嫁女兒,咱們要是不趕快些,怕是就見不到了。”

“哦!那快些走。”

不僅僅是她們,靈山縣各鎮上的村民,在凌家二娃結婚當天,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奔赴馬車經過的路上圍觀。

“這凌家舉人老爺,當真捨得,這長的不見尾的嫁妝,實在是羨煞旁人吶!”

“誰說不是呢?聽說這只是表面的,還有拿不走的三十畝良田,縣裡的一家門店…”

“哎!要是我等,也有這麼一個弟弟就好了。”

“誰說不是呢?以前聽說凌家就一個男丁,沒少受欺負,如今看看誰還敢欺負她們?”

“我曾聽聞旁人提起,說是提親的人家,見到凌家二小姐年紀大了,都不怎麼喜歡,這下好了,那些嫌棄二小姐年長的,看到這嫁妝,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合計是腸子都悔青啦?”

“還有我也聽說,凌舉人為姊妹挑夫家,不看出身,也不看家境,這麼多人,就只挑了一個連飯都快要吃不起的臭童生。”

“所以吶,孩子還是要進學讀書,就算不能中秀才舉人,也好娶婆娘。”

“這話極是,砸鍋賣鐵我也要讓我家狗子上學…”

“對對對,俺也一樣!”

凌雲沒想到,這場在他看來平常的婚禮,竟然在旁人看來如此稀缺,還激起了十里八鄉村民們送孩子進學的決心,當真出乎意料!

這場浩浩蕩蕩的婚禮,讓人見識到了凌家的財力,更讓旁人知道,凌舉人與眾姊妹的情誼。

他們不難想象,以凌舉人對自己姐姐好,倘若她們在夫家受了什麼委屈,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但想來也不會,僅憑這些嫁妝,無人膽敢欺負凌家二小姐。

古代就是如此,女方置備的嫁妝越多,通常情況下,嫁到男方後地位就越高,所以古代一度流行“厚嫁”之風。

就比如宋朝蘇軾的弟弟蘇轍嫁女兒,為了籌集置備嫁妝的錢,特意賣了一塊好地。

此婚禮過後,十里八鄉都流傳著一句名彥:生子當如凌舉人,做姐當做凌靜妤。

畫面轉到古安村。

話說古正浩成親,古安村的村民們也沒有閒著,紛紛挺身而出,幫這幫那。

當古正浩領著十幾人的迎親隊伍,來到廣平村凌家,令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村裡十幾個人,到了新娘家,就單是駕馬車的人手都不夠,更別說抬轎子的了。

好不容易將新娘領回了家,卻發現古家的房子裝不下新娘的嫁妝,真是囧態百出,無奈只能暫時將嫁妝放在鄰家家中。

古安村村民萬萬沒想到,古正浩這個萬年老處男,竟然能娶到凌家二小姐,這可是舉人老爺的姐姐,就單說這個嫁妝,就足以讓他們垂涎三尺。

他們不少人捶胸頓足,心想若不是自己娶婆娘娶早了,舉人老爺家的姐夫,是不是就會落在他們頭上了?

畢竟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沒看出來,這古正浩小子優點在哪。

他們恨啊!

羨慕嫉妒恨啊!

前段時間還經常嘲諷,人家娶不到婆娘,沒想到打臉來的如此之快。

古正浩這小子,當真是真是…踩了狗屎運了。

昏暗紅粉的新房,佈滿各種各樣繡花的紅色綢緞,窗戶上紅色的喜字,紅色的羅紗做成的雙層斗帳,這種雙層斗帳是一種軟裝飾,且斗帳的四個角落都掛著香袋,從而散發出淡淡香味。

床上的紅色被套上,鑲嵌著紅色鴛鴦,上面居然鋪著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早生貴子”之意,竟鋪成了一圈圈的心形。

另外婚房案桌上點上兩根蠟燭,還有酒盅和兩個酒杯。

古正浩的手微微地抖著,躊蹴不前,望著坐在床上的新娘。

他突然間覺得自己有些心慌,有點膽怯…最終鼓足勇氣的他,慢慢上前,把新娘頭上那張蓋頭帕一挑,居然挑起了那張帕子,把它搭在床簷上。

一陣粉香往他的鼻端撲來,他抬起眼睛偷偷地看了新娘一眼,他的心怦怦地跳動。

洞房花燭夜,新人交杯酒!

凌家大院,梁氏和楊氏兩人坐在大廳,互相對視一眼。

楊氏若有所思道,“娘,四郎怎置這般多的嫁妝,前後加起來怕是有二百兩不止,這…這也太揮霍了。”

“開了這個頭,下邊還有三娃、五娃,這是要花多少錢啊!這孩子還沒成親咧!怎能對自己姊妹如此大方。”

梁氏聽得這番話,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她這孫兒對姊妹們好,從小到大一直這般好,但楊氏說的沒錯,就二娃的嫁妝,不說嚇到外人,就連凌家自己人也是嚇了一大跳。

梁氏年過半百,這些年來,她還從未見過如此盛大的婚禮,況且還是尋常的婚嫁。

方圓百里,誰家嫁女兒,能有這般豐厚的嫁妝?

沒有。

就算是安州府,富貴人家,再在盛大,怕也只能如此了吧!

想想當真不可思議!

凌家嫁女兒,比別人家娶妻更隆重,不說羨煞旁人,就連梁氏自己也羨慕不已,這種盛況,誰人不想這等事,發生在自己身上。

就單是這嫁妝,二娃後半輩子的人生可以預見,吃穿不愁,婆家也不敢對她有任何嫌棄和埋怨,要不然傳了出去,怕是會引人詬病。

梁氏不由得感慨萬分道,“是吧!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輩子了,沒想到這等盛況的婚禮,竟然發生在自己家,當真讓人大開眼界!”

“至於你說的下邊三娃、五娃的事,咱們無需操心,孫兒自會處理好,想必決計不會比二娃差到哪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海獵影

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