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已至子夜,月朗當空,但土地廟密室內的觀音菩薩和袁守誠只能透過銅壺滴漏了解時辰,月光絲毫沒有灑進密室,而在驅邪法陣的作用下,三司妖眾,野魂魔頭皆不可靠近,但觀音菩薩從地府幽冥教主處領取的通幻寶卷卻在書架一角發出淡淡的幽暗白光……

袁守誠閉目養神,深吸一口氣,默默運起天罡之氣,然後長呼一口氣,強打起了精神。“本道始終還是肉體凡胎呀,一熬個夜就開始打哈欠,還望觀音大使多多海涵。”拱手向觀音菩薩拜了個揖,又大大地打了一個哈欠。“有心答謝袁天師勞心勞力,小僧不勝感激,但常言道,為山九仞,斷不可功虧一簣,還望袁天師能一以貫之,有始有終。”觀音菩薩由心地向袁守誠還禮。

袁守誠點了點頭,“道法之道,貧道當然瞭解,欲成大功業,須下死功夫,今夜,本道便捨命陪君子!”袁守誠坐直了身體,發出豪言壯語,雙目迸發赤焰金光。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亦被袁守誠豪邁之情所感染,情緒高漲起來,“小僧以菩提道心起誓,必與袁天師共渡此劫難!”觀音菩薩合手說道。

“言歸正傳,待涇河龍王至長安城內,西門街上,貧道運營之卦攤之後,必忿怒顯相,為其涇河水族抱打不平,定欲尋一事端,毀生營生。”袁守誠平靜地說道。“小僧及木叉已釀其怒火,必報於袁天師之身上,還請天師多多保重。”觀音擔心地說道。袁守誠反而發出笑聲,“如此帶角的蚯蚓,有鱗的泥鰍,何足掛齒,貧道卦攤之松紋古定劍,乃道家至寶,屠龍砍虎,不在話下。”袁守誠驕傲地說著,“但難處在於,如何引誘其觸犯天條法度,使其身犯死罪,終於剮龍臺前,受魏徵一刀。”袁守誠點出此番任務之難點。

“此番計較,袁天師無需擔憂,小僧已奉世尊如來之明示,涇河龍王性急少智,為至貴寶地尋釁滋事,此龍必與袁天師奮命賭鬥。”觀音菩薩平靜地向袁守誠說道,並繼續說道,“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涇河龍王乃是涇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該龍應會與袁天師賭鬥天降霖澤何時何地,尺寸如何,袁天師請早作準備,以應萬全。”

袁守誠展開空白卷軸,上書符籙,中書“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十個大字,左右均有符文包圍,並說道“貧道修習五雷正法,此為道家秘傳正宗之法,可呼風喚雨,驅鬼控怪,此法一出,發了文書,焚了文檄,必能驚動上蒼,天庭主宰必定降下旨意,助本道雷電行雨。”袁守誠頓了一下,略作猶豫,繼續說道,“此法能驅使風婆婆、巽二郎佈施放風,推雲童子、布霧郎君司雲布霧,調動雷公、電母雷電霹靂,四海龍王雨漫乾坤。但此法術耗費精元法力甚巨,施法過後,貧道需尋一洞天福地,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

“施雨賭鬥後諸事,還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多多擔待。”袁守誠恭敬地對觀音大使作了個揖。“此本是佛家之事,天師如出此言?小僧必竭盡所能,以全此功業!”觀音誠惶誠恐地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十萬個為什麼簡略

青風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