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也停下了寫作,因為這一段故事有一個極大的爭議。

這段貼近現實的反轉,有兩種評價的極端。

要講清楚這兩個極端,首先要說一個故事。

《喜劇之王》原版拍到這個時候,遇到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因為這是賀歲片,需要趕時間,所以演員的檔期出了問題。

導致星爺當年不得不修改結局,才多出來這段臥底劇情。

根據扮演田雞的演員田企文回憶。

他對採訪的記者說過。

“原本的結局不是這樣的。”

“其實是一場盛大的戲中戲表演。”

林也知道,那個結局就是出現在《新喜劇之王》結尾的戲中戲。

又因為飾演娟姐的演員檔期不夠,所以只能在最後補拍。

所以在一些劇情處理上是原劇情的縮水版。

這也導致無論是場地還是規模,都比原先要簡單很多。

所以當年有很多人認為,這些劇情很突兀。

但實際上星爺本人卻說,雖然有不滿意的地方,但這確實是他用心拍的,因為當時拍了兩個版本,一個港版,一個馬來西亞版本。

也就是說這確實是他最終認定的完成版。

所以也有很多影迷認為這個片段雖然有些突兀,但在無厘頭的喜劇裡用荒誕讓觀眾更清晰,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就是第一個問題。

不過就林也的瞭解,星爺這輩子都沒說過自已演戲的風格叫無厘頭,他把這種搞笑依然定義為正常的喜劇。

所以林也本人是支援現在看見版本的喜劇之王。

他覺得結尾的重點不在槍戰,而是在尹天仇這個人物的昇華。

尹天仇這個人包括賞識他的人,給人的印象是什麼?

有實力,有演技,肯鑽研,就是缺一個機會,但是劇務給他的評價是整天臭屁教人演戲,收保護費,你演個屁演你老木。

這尹天仇肯定是不能忍也不能接受的。

於是當劇務給他一個真正的機會的時候,他連一個外賣仔都不一定能做好。

當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當他最引以為傲的演技,經受現實的考驗之後。

這個時候他才會真正的去看清自已缺什麼,如何改進。

這樣的尹天仇才會給觀眾一個感覺,就是他一定會成為喜劇之王!

如用《新喜劇之王》那個結尾,這樣的人生就太順了,沒有坎坷,就這樣一直憑著天分一直做到了男主角,然後做了一段他以為的心酸歷程沉澱出來的演技,或許難以共鳴。

接著就是第二個問題。

因為影片一直都在對映,那些年影視圈大佬涉黑的事情。

把他們用口頭協議當合同的事情貼在牆上演繹。

這部影片一出來就困難重重。

就連給電影起名字都選了好幾個版本的,有一些碟片上面現在還叫千禧之王。

林也不知道應不應該把這些按照原著寫出來。

他拿起一根香蕉咬了一口,邊揉眼睛邊思考。

坦白說他這會兒有點疑惑,第一,他是個普通人,照著原劇情寫完,如果一些大佬都不滿,那麼他下一個寫的可能就是《我曾經有一份工作》。

但是不按照原版寫,又覺得對不起星爺。

……

另一邊評委那邊又開始評價影片了。

這次居然是王力紅先講。

“我看的蠻仔細,發現彈幕上有人在說,這三個壞人是龍少爺的小弟。”

“所以我就在想,之前片中一直有暗示劇組跟黑幫有聯絡,而且有些不正規的操作,劇務也是在劇組臥底。”

“這種巢狀和反轉真的很讓人驚喜。”

單獨對《喜劇之王》這部影片,王力紅更像一個觀眾,除了音樂方面的問題,他大部分時間都在享受影片。

“謝謝力紅!”

曹可煩轉頭又向李寶田老爺子丟擲了一個問題。

“李老爺子,你對現在這段新出來的劇情怎麼看呢?”

李寶田老爺子此時完全不吝嗇誇獎的詞語。

“我從一開始就說他設計的人物很深刻。”

“到現在我依然是這個觀點。”

“剛才觀眾在影片中感受到了緊張,劇物和三個壞人的對話能讓觀眾在一部喜劇背景的電影中,有這種感受,這已經非常說明問題了。”

“這個劇的編輯很好啊,他完全壓得住劇,我心裡對他已經有了分數上的評判,剩下的話就由王導來說吧。”

話題來到王金這裡,這讓他有些為難。

他要等著籤林也,所以林也成績越好,將來的收益越高。

但現在還沒簽約成功,所以他把林也誇得越好,對林也現在的幫助越大,等到籤林也的時候,難度也就越大,代價也就越高。

這就非常矛盾了,搞得他不誇也不是,不誇也不是。

於是他又搬出了他的經典語錄。

王金導演小熊攤手。

“我拍片子就是為了掙錢。”

“有時候同一個時間要開工好幾部,早晨拍這個,下午又換到了拍那個。”

“那編劇就更加糊里糊塗,什麼也分不清了。”

“所以他今天寫的這麼快,我沒有那麼快能評價出來,等他全部寫完我們打打分。”

但如果當評委這麼好糊弄過去,人人都可以當了。

面對節目組在耳機裡的追問聲,王金導演首次使用了秘術尿遁。

雖然迴避了問題,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網上不知道從哪裡興起了一個傳言!

“王金導演藉著上廁所,在男廁把郭靜明傷了!”

……

林也左思右想,最終他想明白了自已只是一個電影愛好者。

不是大偵探福爾摩斯!

電影背後的故事究竟是怎樣,如今只能從影片片段還有演員的採訪影片中分析。

但這並不重要。

一部影片的好壞是它放映出來時的觀感決定。

既然擁有這一段劇情的《喜劇之王》是當年的票房冠軍,那麼就說明這一個片段是最適合它的。

人們總是期盼美好的事物變得更加好,如果自已覺得有意思,可能就會去加以幻想,帶上濾鏡。

白月光當然好,就算她本人來了也替代不了,因為她永遠活在回憶和幻想當中。

我是要記錄自已當年看到的那份感動,而不是猜想到的東西。

林也提起精神,繼續書寫起《喜劇之王》的新劇情!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做遊戲主播那些年

討厭運氣遊戲

這個修真界有點怪

衝鴨小程程

我是陳信,打錢!

天生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