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在早些年,朱元璋聽到這話,怕是要二話不說就把蘇門達西拖出去解決掉。

但現在不一樣,朱元璋一聽這話,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你這傢伙,還真是草原上來的,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說,挺爽快。”

“那我也不跟你繞彎子。”

“你們蒙古那邊,不是已經輸給咱們大明一次了嗎?”

“那我們就讓你們每次都成為大明的手下敗將好了。”

蘇門達西面對朱元璋毫不掩飾的挑戰,半點退縮的意思都沒有,一臉的倔強。

“來吧。”

“就算剛才那些少年軍表現不錯,頗有大將風範。”

“但他們終究只是衛所裡的兵,再厲害也代表不了什麼大局。”

“而且這只是軍事演習,又不是真刀真槍的戰場上。”

“說明不了真正的戰鬥力。”

“如果他們在實戰訓練中也同樣出色,我才會承認他們是真正的戰士。”

“不然,不過是好看不中用的裝飾品罷了。”

蘇門達西眼光毒辣,一眼就能看出高天衛計程車兵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場。

就算他們現在看起來不錯,但畢竟不是實戰。

到時候的表現,誰又能預測呢?

如果他們真的表現不好,正好挫挫他們的銳氣。

順帶嘴上諷刺一下大明皇帝,出出心中的怨氣。

這可是一石二鳥的好機會。

當然,要是現在就惹怒了皇帝,讓他對那將領產生不滿。

直接治罪處理掉。

那就更是求之不得了。

“這……”

朱元璋一聽這話,心裡明白蘇門達西是在激他。

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說實在的,他自已也想知道高天衛的實際表現如何。

但還是有些猶豫。

畢竟這隊伍成立不久。

訓練的時間更是短。

朱政能把這支新隊伍訓練成現在這樣,他已經很滿意了。

但在軍隊實戰這方面,朱元璋心裡也不是很有底。

事實上,這高天衛屬於火器部隊。

火銃用起來簡單。

但也得幾個月熟悉和練習,才能勉強完成前期的裝藥工作。

說到瞄準射擊,那需要更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做到精確。

所以先不論高天衛這二十多天裡有沒有接受過火銃手的訓練。

即使接受了,也不能保證他們能夠迅速裝彈並精確射擊。

因此,對於蘇門達西的挑釁,朱元璋只能假裝沒聽見。

“實戰的事,咱們可以先放一放。”

“大夥兒忙活一上午,也該歇息一下,吃個飯。”

“至於要不要實戰演練,咱們飯後再說。”

蘇門達西見狀也不再堅持。

“一切聽皇上的安排!”

城牆上下的眾人正忙著吃飯休息時,朱元璋悄悄帶著小五溜達到了朱政的駐地。

“乖孫子!”

“你表現得很棒,爺爺臉上有光啊。”

朱政正吃飯呢,突然見到朱元璋,也開心起來。

“元爺爺!”

“您怎麼來了?”

“您吃過飯了嗎?一起吃點吧。”

“行,就蹭你的。”

“給我拿副碗筷來。”

朱政麻利地給朱元璋端來一罐午餐肉,還有幾個肉粽子。

“元爺爺,隨便吃點!”

“招待不周,請多包涵。”

“改天您有空,直接上我家,我一定好好款待您。”

朱元璋看了看午餐肉,又瞅了瞅粽子,忍不住大笑起來。

“你這又是肉又是飯的。”

“還說什麼粗茶淡飯。”

“你知道嗎,過分的謙虛就是驕傲哦。”

“咱們大明保衛國家的將士,每頓都能吃上這麼豐盛的飯菜。”

“那該有多好。”

“你小子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欠揍!”

說著,朱元璋放下筷子,在朱政背上重重拍了一下。

朱政也沒躲,儘管捱了打,卻還傻呵呵地笑著。

“元爺爺!”

“您剛才是不是也在城樓上看?”

“那您看到我們的表演了嗎?特別是我們高天衛的三段劈槍。”

因為明朝的火銃和後來的槍長度相近,朱政就照搬了三段劈槍的動作。

先是前推槍,握槍,接著右手反握,最後劈槍甩頭。

朱政稍作調整,把它融入了演習之中。

其實城樓上的人們都看到了,雖然有點不解,但無不感到震撼。

朱元璋自然也看見了,不過這會兒就想逗逗朱政。

“你說的那三段啥玩意兒?是怎麼回事?”

朱政一聽,放下碗筷,抓起身邊的傢伙,演示了一遍。

朱元璋一看,樂得像個孩子。

“原來你說的是這個啊。”

“你這表演不錯,你都不知道。”

“你們三百人整齊劃一地做出這動作,”

“那些外國使臣都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效果那麼好?”

朱政還有點不相信。

“元爺爺,那些外國使臣也在?”

“他們長什麼樣?”

“都有哪些國家的?蒙古的來了嗎?朝鮮的呢?還有別的嗎?”

朱元璋難得見到朱政如此好奇,自然是有問必答:

“對,來了不少外國使臣。”

“長相嘛,都差不多。”

“特別是蒙古那個,演習開始時還傲得很。”

“結果你們一出場,他徹底服氣了。”

“對了,你們實戰操作怎麼樣?”

“能不能發揮火銃的最大威力?”

“蘇門達西可是將了咱們……咱們皇上一軍,說想看你們實戰。”

朱政一聽,這正是他想要的機會。

之前他還愁這演習展現不出高天衛的真正實力呢。

於是他拍著胸脯自信滿滿地說:

“絕對沒問題。”

“這些都簡單,練兩天就成。”

“我們練了二十多天,正好可以拿出來亮亮相。”

“放心吧,絕不讓皇上失望,也給您爭爭光。”

朱元璋聽了朱政的話,嘴角微微一揚,並沒有接話。

他只覺得朱政在吹牛皮。

朱元璋的天下是靠拳頭打下來的。

他對火銃這玩意兒的厲害一清二楚。

玩轉火銃,可不是一兩天的事兒。

說它簡單,那是因為跟弓箭比起來。

畢竟,要成為個像樣的弓箭手,沒個三年五年可不成。

但要精通火銃,花的時間就少些。

因此,大明朝決定給將士們裝備火銃。

戰場上,蒙古的遠距離弓箭,讓大明吃了不少苦頭,偏偏大明又缺少足夠的弓箭手去應對。

所以,朱元璋退而求其次,用了技術上還不怎麼到家的火銃來解決問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聞聲木葉河

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