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

閒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

是為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

九氣映明出霄間,神蓋童子生紫煙。

是曰玉書可精研,詠之萬過升三天。

千災以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亦以卻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靈下關元,左為少陽右太陰。

後有密戶前生門。出日入月呼吸存。

四氣所合列宿分,紫煙上下三素雲。

灌溉五華植靈根,七液洞流衝廬間。

迥紫抱黃入丹田,幽室內明照陽門。

【口為章第三】

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液災不幹。

體生光華氣香蘭,卻滅百邪玉煉顏。

審能修之登廣寒,晝夜不寐乃成真,雷鳴電激神泯泯。

【黃庭章第四】

黃庭內人服錦衣,紫華飛裙雲氣羅,丹青綠條翠靈柯。

七蕤玉龠閉兩扉,重扇金關密樞機。

玄泉幽關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氣微。

嬌女窈窕翳霄暉,重堂煥煥明八威。

天庭地關列斧斤,靈臺盤固永不衰。

【中池章第五】

中池內神服赤珠,丹錦雲袍帶虎符。

橫津三寸靈所居,隱芝翳鬱自相扶。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嶽精謹修,雲宅既清玉帝遊。

通利道路無終休,眉號華蓋覆明珠。

九幽日月洞空無,宅中有真常衣丹。

審能見之無疾患,赤珠靈裙華茜粲。

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昇天漢。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煩決存真,泥丸百節皆有神。

發神蒼華字太元,腦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壟字靈堅,耳神空閒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倫,齒神峭鋒字羅千。

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

方圓一寸處此中,同服紫衣飛羅裳。

但思一部壽無窮,非各別住俱腦中。

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當。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翳鬱導煙主濁清,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停,膽神龍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體精。

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

七元之子主調氣,外應中嶽鼻齊位。

素錦衣裳黃雲帶,喘息呼吸體不快。

急存白元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用之不已形不滯。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宮蓮含華,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適寒熱榮衛和。

丹錦飛裳披玉羅,金鈴朱帶坐婆娑。

調血理命身不枯,外應口舌吐五華。

臨絕呼之亦登蘇,久久行之飛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裡,下有青童神公子。

主諸關鍵聰明始,青錦披裳佩玉鈴。

和制魂魄津液平,外應眼目日月清。

百痾所鍾存無英,同用七日自充盈。

垂絕念神死復生,攝魂還魄永無傾。

【腎部章第十二】

腎部之宮玄闕圓,中有童子冥上玄。

主諸六府九液源,外應兩耳百液津。

蒼錦雲衣舞龍幡,上致明霞日月煙,百病千災急當存。

兩部水王對生門,使人長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宮屬戊已,中有明童黃裳裡。

消谷散氣攝牙齒,是為太倉兩明童。

坐在金臺城九重,方圓一寸命門中。

主調百穀五味香,闢卻虛贏無病傷。

外應尺宅氣色芳,光華所生以表明。

黃錦玉衣帶虎章,注念三老子輕翔,長生高仙遠死殃。

【膽部章第十四】

膽部之宮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

雷電八震揚玉旌,龍旗橫天擲火鈴。

主諸氣力攝虎兵,外應眼童鼻柱間。

腦發相扶亦俱鮮,九色錦衣綠華裙,佩金帶玉龍虎文。

能存威明乘慶雲,役使萬神朝三元。

【脾長章第十五】

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

闕字靈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糧。

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

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

或精或胎別執方,桃孩合延生華芒。

男女迥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對相望。

師父師母丹玄鄉,可用存思登虛空。

殊途一會歸要終,關塞三關握固停。

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飢三蟲亡。

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嶽之雲氣彭亨。

保灌玉廬以自償,五形完堅無災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連珠,落落明景照九隅。

五靈夜燭煥八區,子存內皇與我遊。

身披鳳衣銜虎符,一至不久升虛無。

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圓閉牖窗。

三神還精老方壯,魂魄內守不爭競。

神生腹中銜玉當,靈注幽闕那得喪。

琳條萬尋可蔭仗,三魂自寧帝書命。

【靈臺章第十七】

靈臺鬱藹望黃野,三寸異室有上下。

間關營衛高玄受,洞房紫極靈門戶。

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發神語。

右有白元並立處,明堂金匱玉房間。

上清真人當吾前,黃裳子丹氣頻煩。

借問何在兩眉端,內俠日月列宿陳,七曜九元冠生門。

【三關章第十八】

三關之中精氣深,九微之內幽且陰。

口為心關精神機,足為地關生命哭,手為人關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宮存玄丹,太一流珠安崑崙。

重重樓閣十二環,自高自下皆真人。

玉堂絳宇盡玄宮,璇璣玉衡色蘭開。

瞻望童子坐盤桓,問誰家子在我身。

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連。

一一十十似重山,雲儀玉華俠耳門。

赤帝黃老與己魂,三真扶胥共房津。

五斗煥明是七元,日月飛行六合間。

帝鄉天中地戶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氣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在前。

朱鳥吐縮白石源,結精育胞化生身。

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回九道明。

正一含華乃充盈,遙望一心如羅星。

金室之下可不傾,延我白首反孩嬰。

【瓊室章第二十一】

瓊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當中立。

長谷玄鄉繞效邑,六龍散飛難分別。

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

忽之禍鄉三靈歿,但當吸氣錄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若當決海百瀆傾。

葉去樹枯失青青、氣亡液漏非己形。

專閉御景乃長寧,保我泥丸三奇靈。

恬淡閉視內自明,物物不幹泰而平。

意矣匪事老復丁,思詠玉書入上清。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達,洞得視見無內外。

存漱五牙不飢渴,神華執巾六丁謁。

急守精室勿妄洩,閉而寶之可長活。

起自形中初不闊,三官近在易隱括。

虛無寂寂空中索,使形如是不當汙。

九室正虛神明舍,存思百念視節慶。

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煩,但修洞玄與玉篇。

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

高拱無為魂魄安,清淨神見與我言。

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燒香接手玉華前,共入太室璇璣門。

高研恬淡道之園,內視密盼盡睹真。

真人在己莫問鄰,何處遠索求因緣。

【隱影章第二十四】

隱形滅形與世殊,含氣養精口如朱。

帶執性命守虛無,名入上清死錄除。

三神之樂由隱居,倏歘遊遨無遺憂。

羽服一整八風驅,控駕三素乘晨霞,金輦正立從玉與。

何不登山誦我書,鬱郁窈窕真人墟。

入山何難故躊躇,人間紛紛臭帤如。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

可用隱地回八術,伏牛幽闕羅品列。

三明出華生死際,洞房靈象鬥日月。

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煥照入子室。

能存玄真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鬱儀結璘善相保。

乃見玉清虛無老,可以回顏填血腦。

口銜靈芒攜五皇,腰帶虎籙佩金璫,駕欻接生宴東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煉,一之為物叵卒見。

須得至真始顧盼,至忌死氣諸穢賤。

六神合集虛中宴,結珠固精養神根。

玉金龠常完堅,閉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煉獲飛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以為真。

黃童妙音難可聞,玉書絳簡赤丹文。

字曰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

火兵符圖備靈關,前昂後卑高下陳。

執劍百丈舞錦幡,十絕盤空扇紛壇。

火鈴冠霄隊落煙,安在黃闕兩眉間,此非枝葉實是根。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俠侍端。

化生萬物使我仙,飛昇十天駕玉輪。

晝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長存。

積功成煉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百穀章第三十】

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

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

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體五藏王,動靜念之道德行。

清潔喜氣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樑。

晝日曜景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

【經歷章第三十二】

經歷六合隱卯酉,兩腎之神主延壽。

轉降適鬥藏初九,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坐守。

【肝氣章第三十三】

肝氣鬱勃清且長,羅列六府生三光。

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玄液雲行去臭香,治蕩發齒煉五方。

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嚨神明通。

坐侍華蓋遊貴京,飄飄三帝席清涼。

五色雲氣紛青蔥,閉目內眄自相望。

使心諸神還相崇,七玄英華開命門。

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猶可還。

過此守道誠獨難,唯待九轉八瓊丹。

要復精思存七元,日月之華救老殘,川氣周流絡無端。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為氣三焦起,視聽幽冥候童子。

調理五華精發齒,二十六咽玉池裡。

開通百脈血液始,顏色生光金玉澤。

齒堅發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

當憶此宮有座席,眾神合會轉相索。

【隱藏章第三十五】

隱藏羽蓋看天舍,朝拜太陽樂相呼。

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還歸是胃家。

耽養靈根不復枯,閉塞命門保玉都。

萬神方胙壽有餘,是謂脾建在中宮。

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門入明堂。

守雌存雄頂三光,外方內圓神在中。

通利血脈五藏豐,骨青筋赤髓如霜。

脾救七竅去不祥,日月列布設陰陽。

兩神相會化玉英,淡然無味天人糧。

子丹進饌餚正黃,乃曰琅膏及玉霜。

太上隱環八素瓊,溉益八液腎受精。

伏於太陰見我形,揚風三玄出始青。

恍惚之間至清靈,坐於飆臺見赤生。

逸域熙真養華榮,內盼沉默煉五形。

三氣徘徊得神明,隱龍遁芝雲琅英。

可以充飢使萬靈,上蓋玄玄下虎章。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約得萬遍義自鮮,散發無慾以長存。

五味皆至正氣還,夷心寂悶勿煩冤。

過數已華體神精,黃華玉女告子情。

真人既至使六丁,即受隱芝大洞經。

十讀四拜朝太上,先謁太帝后北向,黃庭內經玉書暢。

授者曰師受者盟,雲錦鳳羅金鈕纏。

以代割發肌膚全,攜手登山歃液丹。

金書玉景乃可宣,傳得可授告三官。

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穿越古代當丫鬟

my虛妄

哭死,她真的又瘋又灑!

Eghver灼瑾

赤熱的青春暗戀

回陌一笑

我的系統只會開掛

懵逼的小強

聖光騎士傳

呵呵哈哈嘍

時南雨

別楠過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