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回到永壽宮,太后問起。

看著慈眉善目的太后,趙康早就冷了心。尋藥不是太后說要找的,是有人透露給他。他為了顯示孝心,得到皇帝重視,這才去的。

正如希寧說的,如果真有心救他,哪怕不阻止,也會派一隊黑羽衛跟著。

而三皇子因為怕懸壺門的事情洩漏,可定去追殺他。

皇子在外死了,肯定嚴查。查出他的死是三皇子所為,三皇子就再也無出頭之日。

現在太子即將而立之年,哪怕太子府也同樣鬥得你死我活,但皇孫目前有二個。太子無能正好方便掌控,如果太子不聽話,弒君後讓幼子繼位的事情多著呢。

活了十六年,他從未如此通透過,都是被希寧給點化了。真不知道這個小丫頭,怎麼對這些事那麼熟,怪不得郭思遠說她莫不是山中精怪化為人型。

他裝出和以前一般恭順:“父皇說是之前孫兒被人追殺,三哥是主使,問孫兒有什麼想法。”

“哦,真有此事?”

太后吃驚的樣子,讓趙康更是厭惡,就連他都能知道的事情,就不信太后不知道。

“孫兒一時也懵了,哪敢有什麼想法,全聽父皇安排,只求父皇饒了三哥一命。”

太后點了點頭:“是個心善的孩子。”

趙康趕緊說:“都是皇祖母之前教導,兄弟之間應該相互幫襯,三哥應該也是一時糊塗,急功近利。”

什麼一時糊塗,早就預謀已久,但此事不想和這個養孫子說,本來就不是拿他當未來帝王培養,就算是太子,也都努力養廢了。

太后柔聲而問:“過去時,見到誰了沒有?”

“見到太子哥哥了。”趙康裝出剛想起來的樣子:“看到太子哥哥跪著,滿地的都是碎瓷片,父皇好似剛發過火,可真嚇壞孫兒了,到現在心還在猛跳。”

一定太子說了什麼不該說的,都快三十歲了,還如此蠢笨。不過有她太后在、有皇后在,有王家這棵大樹在,太子只要不自己主動去謀殺皇帝或皇子,這個位置依舊是他的。否則太子下來了,誰又能上去,上去後能皇位能坐穩幾天?

太后微微嘆氣後問:“還說了些什麼?”

“還有……”趙康想了想,繼續裝出一副受驚後,回憶殿裡發生的事:“父皇問了孫兒年齡,說是該考慮終身大事。”

老老實實回答,反正他不說,宮裡宮外那麼多眼線,總有一條會告訴太后的。

太后立馬好似變得輕鬆起來,忘卻了剛才的諸多煩心事:“那是要成婚獨自開府了,可有中意的?”

“不要!”趙康輕輕拉住太后繡著連片壽文圖的袖子,好似撒嬌,可憐巴巴地說:“孫兒還想多陪皇祖母二年。”

太后笑了,拍了拍趙康的手後,扶在上面嘆氣:“哀家也捨不得呀,可長大了總歸要離開哀家的,指不定還要直接封王,去往封地。”….

“那不就離皇祖母更遠了?”趙康急了:“不行,孫兒要去和父皇說,孫兒不要成婚,不要封號。再不成,孫兒索性束髮入道,就在宮裡的道觀修行。”

“胡鬧,你一個皇子,哪怕成道士也不能住在全是姑子的道觀裡吧。”太后雖然斥責的話,可笑容可掬地說,開心得眼角褶子都出來了。“皇祖母,孫兒不捨得您嘛。”趙康說著眼圈就紅了……希寧說得真沒錯,宮裡什麼親情都比不上權利。要想活命,全靠演戲,只要演得自己都以為是真的,別人就會相信。

太后還以為他真傷心了,笑著安撫:“好了好了,知道你最有孝心。也忙了一天了,去自己房裡好好休息。其他的事也不用多想,天家的事,輪不到自己做主,別忘了把哀家特地給你備下的人參鴿子湯給喝了。”

“孫兒不孝,讓皇祖母費心。”趙康又和太后客道幾句後退下。

不久後,在十二月中旬,趕在過年之前,皇帝下達二份詔書。

封三皇子趙懷為端王,封地登州。十五日內去往封地,無奉詔不得入京。

封十一皇子趙康為信王,封地沂州。並賜婚,工部侍郎嫡女為正妃;翰林院學士次女和禮部侍郎四女,兩人為側妃。年後三月完婚後去封地。

三皇子,不現在的端王,在他的府邸砸東西洩憤了。

端王不就是讓他端正自己的態度,登州之地民風彪悍,土匪流寇猖獗。又屬半島,如果想反叛,得到訊息後只需在進內陸的口子上一封,立即就能形成圍攻之勢。

更重要的是,一旦封王,就跟皇位無緣。遠離京城,原本就鞭長莫及,還無奉詔不得入京,更是把最後一條路給堵死了。

鄭德妃也哭鬧過,反被皇帝責罵。自己兒子做出殘害手足的事情,還滅掉了懸壺門滿門,要不是看在還是皇子的份上,這種事情早就該抄家滅族,再鬧就降位。鄭德妃嚇得住了口,在自己宮裡,天天氣得又是砸東西又是責罰宮人。這點倒是和她兒子挺像。

皇帝叫來趙康問話,趙康卻跪下謝恩。

“父皇深知孩兒閒散慣了,沂州臨海,多產魚蝦海產,屆時兒就有口福了。只可惜海產離水就活不長,只能醃幹才能送到京城,味道差遠了。那裡有近蓬萊,小神醫說正好她也想去看看,到時兒和她一起去,就算找不到傳說中的老神仙,求得靈丹妙藥,那裡應該也會有難得的草藥。”

同樣是皇子,同樣封地是靠海,登州還比沂州大,三面無接壤,全是海,不用操心其他邊界之事。只要好好過日子,關上門來,遠比沂州舒坦。

可三皇子卻是象苛待他了一般,在府裡砸罵了幾天。

而這個兒子,卻想著送海貨進京孝敬,去蓬萊找靈丹妙藥。

“知道朕的苦心就好。”皇帝又試探著問:“那朕和皇后給你選的姻緣可滿意?”

都是嫡女,可都孃家都是侍郎,沒一個尚書。就算是侍郎,也都是工部、翰林院、禮部這種無多少實權甚至是閒職的人家。

趙康卻又一鞠躬:“多謝父皇和母后,兒滿意。”

“真滿意?”皇帝自己都不信。

三皇子的正妃原本是鄭德妃自己挑的,看中了兵部尚書嫡女或者定遠候嫡女。這怎麼可以,兵部掌管兵權,定遠侯鎮守北方邊陲,如果有異心,後果難以想象。

再選,結果是鎮南大將軍的嫡女,放棄北方就要南方,野心就差點沒寫在臉上了。

硬是改為刑部尚書嫡女,就這樣還鬧了一番。

.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界大陸?開擺!

遠在星空的北極星

末日求生,我只是個小人物

長安9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