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飛行距離延伸,小飛行物之間的距離拉開後,一個個竟然開始變形,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

本來都是柱狀物,但結構在不斷延伸誇張中,拉長了無數倍!

簡單說,就是像一個十字架的中心又多了兩根橫出的棍子,其實那就是個……拒馬。

沒錯,宇宙中的拒馬!

而且會飛。

躍遷彈釋放的,其實就是無人機,當密密麻麻的拒馬擴散開來後,已經鋪天蓋地的波及了戰場外圍,形成了一個肉眼可見的大球。

敵軍指揮層已經明白了,這是要徹底圍死他們!

沒錯,這才是躍遷彈的作用。

如果說是為了超光速撞擊的話,事實上當這種攻擊方式被人用過後,其短板也被無數人研究出來了,關鍵就在射程。

遠了打不著,近了呢,又得突破敵人的火力網。

所以只有特定情況,才能發揮效用。

但是換個思路的話,把超空間躍遷武器化,卻能產生絕妙的作用。

比如此刻,無數的拒馬,其實毫無攻擊力,只不過是按照程式飛行的無人機。

可是它們的存在,卻讓全方位包圍得以實施。

沒錯,宇宙大戰,飛船是可以想往哪飛就往哪飛,總有逃脫的角度,找到機會躍遷的話,直接就閃了。

但是封閉在一個區域內,想離開就難了。

宇宙拒馬儘管沒有攻擊力,但它們的存在本身,就廢了敵軍的逃生利器,也就是超空間躍遷。

只要拒馬群不斷擋在進入躍遷前的超光速飛行距離上,那麼敵軍再躍遷,就等於是自殺了!

眾所周知,民航客機和天上的小鳥撞在一起,那就是機毀人亡的災難!

眾所周知,核潛艇到別人家海里瞎逛,撞的鼻青臉腫只會喜聞樂見……

現在這一個個拒馬,也是一樣的效果,戰艦皮再厚,超光速中碰到一顆沙子也得完蛋!

而這種武器,正是曼達洛人在夢境演習檢驗時,研究出的對付超空間躍遷逃生的招數。

之後,自然是迅速武器化了,畢竟技術含量其實不算高,現成技術改改就有了。

當然,這種封鎖其實還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得擋在足夠合適的位置,距離不足以干擾到超空間躍遷的話,還是個擺設,敵軍可以鳥都不鳥。

就如現在,球體範圍太大了,敵軍真的可以不用在乎。

然而,前提是敵軍有進入超空間躍遷的時間,因為襲擾部隊的炮火,可不是擺設,已經徹底鎖死了整支艦隊。

更何況無數戰機在炮火掩護下,已然殺近了。

不擺脫這些糾纏,那自然也沒機會進行躍遷。

這也正是敵軍總指揮迅速後悔的原因,如果一開始就不顧及陣型的話,還可以選擇不理會襲擊,強行衝出一條生路,以躍遷的方式擺脫困局。

當然,損失一定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因為當戰機機群隨著炮火襲來,這個時候己方艦隊的戰機自然不會閒著,也在紛紛飛出機坪應戰。

所以這時候陣型亂了,碰撞事故不是可能發生,而是一定發生!

但即便如此,也絕不會連躍遷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現在依舊有挽回局勢的可能,只要把襲擊者全滅就行了。

可總指揮也明白,既然對方敢佈置這種攔截,那麼又豈能沒有後手?反正換成他是絕不會沒準備的。

所以……麻煩大了。

是的,在他眼裡,這依舊只是麻煩,自己這邊可是頂級主力艦隊,想吃掉,哪有那麼簡單,被反殺才是最有可能的。

第一軍團有理由這麼想,因為他們的艦隊確實足夠強橫,當下銀河系中,除了第一軍團,還真沒有幾個勢力能湊齊一支如此武力的艦隊。

何況這樣的艦隊,第一軍團不止一支!

戰況一起,通訊部門便將情況對後方做了通報,雖然不是求援,但敵軍要是心裡有數的話,就該早點滾蛋,畢竟有又沒有援軍過來對敵軍而言是未知數。

然而當第一波戰機進入射程後,第一軍團發現情況可能比預想的還要麻煩。

因為怎麼都沒想到,敵機飛行員,竟然都是王牌飛行員的水平!

沒錯,戰機面對持續肆虐的防空炮,目前一分鐘內的戰損,竟然是零!

更難以置信的是,並非是敵機能做到全員無損規避,那太離譜了,畢竟火力網足夠密集,問題是對方戰機的護盾強的出奇,竟然無法一炮突破!

按照星際空戰的規則,對防空炮的火力要求,是必須一炮命中即可摧毀戰機護盾,否則在高速戰鬥中,敵軍飛行員只要不是蠢豬,就不會把第二次鎖定的機會拱手相讓,必然會進行高速規避,擺脫鎖定。

所以用兩炮才能打掉的話,兩炮之間的時間長度可就不好說了,這期間可不影響敵方戰機發威。

而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一款戰機刻意強調護盾的強度,不是做不到,而是必然在設計上拖後腿,要麼就是成本過高,要麼就是影響效能。

更令人心驚的是,伴隨著戰爭烈度,事實上有統計資料發現,不止一架敵軍戰機捱了兩炮,當然兩炮間的間隔有些長,但護盾依舊有效!

這就說明另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對方驅動護盾的能量源太過充足,可以迅速補充損耗掉的護盾能量,將其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巔峰量級。

而這同樣另一個不可能的設計理念,究其原因,還是出於對戰機體積的要求,能提供如此強度護盾和能量源的飛行器,至少也是炮艇級別,那可比戰機大太多了。

但這兩個對本地人不可能接受的設計,在謝知這卻不是問題,很簡單,有皮姆粒子,塞多少小型化反應堆不行?

沒錯,曼達洛軍的軍備設計中,謝知是提供了皮姆粒子支援的,現如今這玩意兒要多少有多少,因為已經不需要按配方調配了,謝知可以直接憑藉意志能量具現。

那麼相應的,很多受限於體積的設計難題都解決了。

而如果全面使用曼達洛鐵作為軍備外殼的話,即便是以謝知的財大氣粗,也幹不起,畢竟曼達洛鐵不是大白菜。

至於哨兵機器人的超能模擬外皮,生產時間也是個問題。

但加強能量護盾方面的優勢,就相對簡單多了,因為完全可以把之前弄到的飛行器拆解,把通用裝置縮小安裝,省時省力。

雖然謝知希望曼達洛人保持強悍戰力,甚至練出更強的本事,但也沒必要在軍備上刻意縮水。畢竟靠死亡篩選精英,太不划算,培養一個精英的成本,可比戰機貴多了,完全可以透過更多的實戰來彌補經驗不足嘛。

結果空戰方一開始,第一軍團就又面臨了一個尷尬問題,那就是敵軍的戰機打不動!皮糙肉厚到離譜!

所以相較於曼達洛空軍以夢境演習練就的飛行技術,第一軍團更頭疼對方皮實的問題,因為第一軍團人更多,火力點也更多,可打不動對方的話,這優勢就難以發揮了。

然而曼達洛空軍的驚豔亮相,只是剛剛開始。

卻說這種曼達洛制式戰機,被命名為“獵-3”。

沒錯,已經是第三代設計了,前兩代都沒列裝,直接選用了三型。

獵-3的外形,倒是非常的簡約,三稜形,看上去像個箭頭,而且根本看不到座艙,顯然是全封閉設計。

而機炮有三門,都是暗藏式的,位於三稜刀片翼的內部,開火時會開啟閉合口露出射擊孔。

僅就外形的創新,看不出多少內涵,但實戰中,就顯示出了其機動性方面的獨到之處,而這同樣歸功於皮姆粒子。

當能量反應堆可以小型化大量配置後,就可以盡情添置想添置的東西,自然也包含了推進器,只要不影響佈局,那麼推進器裝多少都行,更可以顧及到任意角度。

所以幾乎不存在獵-3做不出來的機動動作,不僅僅是力大飛磚了,力多還能磚頭耍雜技!

結果機動方面完全不存在短板,唯一限制發揮的,就是飛行員的能力。

可曼達洛人作為戰鬥民族豈是浪得虛名,更何況有入夢裝置,不但訓練時長不缺,而且還是模擬最真實的實戰,幾乎可以像謝知一樣,“死”出個飛行經驗來。

所以哪怕沒有原力預判這個作弊器,比不了玩原力的,可獵-3飛行員也像水中的游魚一般,耍的第一軍團空軍團團轉,展示了什麼叫真正的技術碾壓。

這一屆飛行員,配得上獵-3戰機。

而這也是謝知更關心的,黑科技技術他拿的出來,且還有更強的,但再好的武器,也得有高手來發揮。

目前戰機飛行員的表現,謝知在心中默默打了個高分,可以了。

而獵-3在火力輸出方面,同樣不俗,畢竟皮姆粒子導致武器縮小後,威力不減反增,需要的話完全可以直接把艦炮用在戰機上!

當然,謝知還沒那麼喪心病狂,事實上作為大規模列裝的戰機,從價效比的角度而言,也真沒必要搞那麼誇張,畢竟艦炮還是很貴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描述,是經得起現實檢驗的。

所以機炮的檔次,不過是提高了兩三檔,和小型戰船以及防空炮的火力差不多,足夠用了。

就憑這,已經不止對帝國鈦戰機造成了碾壓之勢,其火力對戰艦護盾和裝甲都能造成足夠強的威脅。

但這還沒有展現獵-3全部的亮點,只不過,獵-3機群的任務並非是效能展示。

所以獵-3機群並沒有選擇全力攻擊,而是在第一軍團艦隊陣型中肆意穿插,可勁兒的撒歡。

如此一來,連帶的防空炮火力網,以及追擊的鈦戰機機群,進一步對艦隊變陣形成了掣肘,導致變陣的效率愈發低下。

伴隨激烈交火的,還有外圍太空拒馬,正在層層疊疊的推進,進一步壓縮可供躍遷的空間。

時間不在第一軍團這邊,更讓他們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敵人的後手來了。

“第二梯隊,攻擊!”

隨著命令下達,更多戰艦從星球背面飛出,殺向了戰場上。

而且選擇的角度和時機依舊刁鑽,恰好是此刻第一軍團艦隊變陣的中途,有點半渡而擊的意思,彆扭和尷尬照舊。

更要命的是,這一次的攻擊艦船規模龐大,已經接近第一軍團艦隊的六成規模了。

是的,指揮部押上了絕對主力,只留下了兩支預備隊,以防萬一。

至於太空要塞東風快遞,壓根沒動,這是給萬一的萬一準備的。

也就是最糟糕情況的備用計劃,儘管指揮部認為第一軍團後方大機率不會派援兵來,但大機率,不能作為戰場絕對依據。

所以一旦真有援軍艦隊趕到,才是東風快遞發威的時刻,東風快遞是不打算動用殲星炮,但武裝要塞就沒別的武器了?誰信?

而隨著大軍逼近,火力烈度進一步拔高了,導彈,爆能彈,射線,密密麻麻無窮無盡,整片星域都被照亮了!

遠遠看去,更是奼紫嫣紅,一如煙花盛會。

對謝知是盛會,曼達洛軍亦有同感,但對第一軍團,這就是一場噩夢!

因為資訊員不斷彙報的戰損報告,全部來自己方!

“F-191戰機營損失過半!”

“X-21戰機營打沒了!”

“我艦炮臺損失百分之四十二!”

“偏轉護盾告急!告急!”

“五月花大海盜號護盾失效!雙反應堆中和管道損毀!對沖造成內部能量紊亂!”

“好人理查德號艦體起火!申請撤離!”

是的,終於有戰艦的護盾被擊碎,隨之而來的就是直面炮擊,遭受重創。

至於曼達洛戰艦,目前護盾依舊正常運作,這倒不奇怪,戰機都可以配置更強護盾,何況是鉅艦。

更重要的是,戰鬥開始曼達洛戰艦挑選的進攻方向,就決定了戰艦所處位置優勢滿滿。

而一步步的進攻節奏,又讓敵軍陣型無法發揮出全部戰鬥力,導致優勢持續增加。

所以己方面對的火力強度,遠遠不及對方。

再加上艦長指揮層的專業素養,曼達洛戰艦目前絲毫不用擔心敵方的反撲。

對於第一軍團艦隊,這種膠著的戰局目前難以化解,如果時間繼續持續下去,那麼遭受的損失是可以預見的,甚至一敗塗地也不是沒可能。

終於,事態由不得總指揮不改變方略:“我命令……第三、第四編隊衝出陣型,突擊敵陣!

其他戰艦自由還擊!各戰艦注意規避!第八、第九編隊,掩護主力團突圍!

還有,馬上向後方通報……求援!”

這是進步擴大劣勢的昏招,陣列徹底亂了的後果,絕對是致命的。

但不得不說,也是當機立斷的絕佳選擇,因為至少玩命突圍的話,還有機會逃出包圍圈,可任由戰局惡化,那麼連逃跑的機會都不會有。

然而陣型剛出現一點點變化,便被緊盯戰況的曼達洛指揮部發現了。

於是一連串命令緊隨而至,在敵軍陣型中肆意搗亂的獵-3機群馬上開始行動,開始有組織的編隊襲擾。

從場外大局來看,一個個戰機小編隊,就像是棋盤上的棋子,開始有序的擠壓蠶食對手棋子的活動空間。

效果立竿見影……

“報告!麥凱恩號和尚普蘭湖號發生碰撞,重創……”

“菲茨傑拉德號和安提塔姆號碰撞……”

“康涅狄格號和不明物體碰撞……”

“戰場上哪來的不明物體!?”

“還需要調查……”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界史詩

奶油小狗勾

快穿之女配在打臉的路上根本停不

雙耳文雨

大疫之後

樹洞回聲

【無限遊戲】危

棠嫋

牧人忠毅

霸者bs

深淵的遊戲玩家

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