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郭子興去世,遺命諸事宜聽章誠言!

章誠還是第一次看見朱元璋癟嘴欲笑又淚眼模糊要哭的樣子。

這讓他很難想象到,眼前這個情緒豐富的大漢,會是將來歷史上那個殺人成河的狠辣君王。

“請上位放寬心,郭大帥吉人自有天相,一切會好起來的。”

章誠這時也安慰起朱元璋來。

朱元璋依舊在給章誠俸銀續約。

所以,章誠依舊還是對朱元璋以上位稱之。

朱元璋則向章誠拱手作了一揖:“多謝章先生願意撥冗來見看望我父帥!”

“義軍豪傑相邀,我怎能推辭。”

“何況,他還是上位父帥呢。”

所以,他也就對郭家其他人更加失望與憤恨,他相信自己父帥走到現在這一步,跟他身邊的人不無關係。

而他昔日選擇離開滁州,完全是出於對時局的把控,如果說私心,也只是不想捲入郭子興和朱元璋的內鬥,並不是對郭子興有輕視鄙夷之意。

但其實作為現代人的章誠對起義者都是抱有一絲敬意的,就算有起義者最後會叛變,但那份敢爭天下的心,就足夠讓章誠一個來自現代的謹小慎微者不敢再有輕視的心。

所以,朱元璋即便在理智上承認郭子興是有私心的人,也對郭子興的一些行為有埋怨,但在感性上,朱元璋還是願意相信郭子興對他是好的,也願意相信郭子興是把他真家人看待,而郭家給他的羞辱,皆不是他故意的,是他家人矇蔽了他。

無疑算是對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也是對他一種的尊重。

郭子興也就會本能地覺得章誠是沒瞧得起他才要離開。

對於朱元璋而言,郭子興算是給過他感動的知己。

朱元璋又行了一禮。

但是,章誠唯一沒想到的是,這才二月,郭子興竟已開始病重,而急著招他們來滁州看他。

說罷。

所以,郭子興才說章先生來看他,讓他覺得自己沒白活這一世。

章誠的確沒覺得自己夠資格。

儘管,這裡面有他自己本身能力突出的原因,但郭子興願意承認他有才能還因此重用他,乃至把他也很喜歡的義女馬氏嫁給他。

自從在李善長家裡的那一天看見李善長、徐達和花雲的優秀之處後,他就沒敢輕視任何一位古人。

章誠則回了一禮,然後說道:“上位!有話以後再找時間敘,先去看令翁吧,令翁的時間要緊。”

因為郭子興再怎麼說也是在元末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也是在歷史上慧眼識珠,在朱元璋還在很底層時就發現其價值而因此後面被明朝封王而累世受官方祭祀的人物。

章誠不知道是歷史本身存在著誤差,還是自己改變了歷史。

章誠倒是沒有朱元璋這麼複雜的情緒,他只好奇為何郭子興要讓他來。

因為熟知歷史的他知道,郭子興會在至正十五年的三月去世。

而正因為他對郭子興有感情。

郭子興知道章誠內心裡對他肯定是瞧不上眼的,要不然也不會在他來滁州後選擇離開,無非就是內心裡覺得他是不如朱元璋的。

可郭子興此刻最盼望來看自己的就是章誠。

但現在知道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的他也釋懷了,沒再計較章誠以前對他的輕視。

畢竟,像朱元璋這種父母親人離開的早,所嚐到的人間善意本就少的人,對於生活中一些給予過他一定溫暖和善意的人,也就會特別珍惜,進而本能地希望,這些人還會繼續給他溫暖和善意。

而朱元璋,則對郭子興還是有感情的。

章誠對郭子興的病重倒是不感到意外。

“畢竟章先生是真正的智者,也是真正的君子。”

但朱元璋沒有將這份失望與憤恨寫在臉上,只在陪著章誠來到郭子興這裡,看見郭家的其他人後,用沉默掩蓋了自己內心的不滿。

所以,郭子興在見到章誠來,還回光返照地笑了起來:“章先生,難得你真願意來看咱,看來咱沒有白活這一世。”

朱元璋聽後也很是感動:“元璋何德何能,能得章先生青睞。”

“章先生自然值得!”

畢竟,郭子興在他最難的時候收留了他,也在他起事的初期大力提拔了他,肯定了他的價值。

郭子興一開始因為章誠這樣的行為,而內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的,乃至對朱元璋也有些嫉妒的。

章誠聽了郭子興這話,內心也頗為酸楚,故而笑道:“章某何德何能,竟得一代豪傑如此看重。”

朱元璋點了點頭,便與章誠一起疾步往郭子興的元帥府而來。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

但無論如何,郭子興這一代豪傑的命運,快要畫上休止符了。

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在庶民面前多數是比較高傲的,皆視其為草莽,所以,庶民出身的人,都會覺得讀書人對他們不怎麼瞧得起。

而且,郭子興知道章誠願意來,說明他還是瞧得上自己的,說明自己在其眼裡也並非一無是處。

“咱郭子興只恨沒能早遇見章先生,不然,也不至於到現在才看懂一些道理,知道原來自己那麼糊塗,章先生這樣願意開啟我等草莽智慧的人那麼可貴!”

章誠笑著說了一句。

郭子興笑著說了起來。

隨後。

郭子興就抬起自己的右手,從自己衣襟裡摸出一封遺書來,顫顫巍巍地遞給了自己身邊的張氏:“你念給大夥聽!”

“是!”

張氏接了過來,就唸道:“諸事宜聽章先生言。”

張氏念後,郭氏家人和諸將皆大為驚愕。

朱元璋和朱文正等倒是面色淡然。

且說,李善長和馮國用也因為他們早就認過朱元璋為主,然後還和朱元璋、章誠在商業還有合作,乃至火器還靠著滁州供應,所以也還在明面上接受著郭子興的領導。

所以,李善長和馮國用在聞知郭子興病重後,也帶著一些子弟回了滁州看望郭子興。

這時,李善長和馮國用在聽到郭子興的遺命後,倒也很意外,且神色複雜地互相看了對方一眼。

而郭子興這裡,這時也笑著解釋說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咱也不例外,而咱知道舉世真將百姓放心上者,唯章先生也!”

郭子興說後就掃了朱元璋和郭天敘、張天佑等一眼:“所以,咱趁著自己還能動的時候,留了這麼一封親筆遺書。”

“要你們,你們諸事當要先聽章先生怎麼說後再行,不可妄動!也不可任性而為,以免如我這般,而最終因此功敗垂成,以致於愧對祖宗,愧對天下百姓。”

“元璋!”

郭子興突然喚了一聲。

朱元璋這時已淚流滿面,而走到郭子興身邊來。

“只可惜,你非我親生。”

郭子興說了這麼一句,然後又笑著看向了馬氏:“姑娘,這些年委屈你了,咱對不起你父親馬公。”

“義父不要這麼說。”

“女兒只恨未有在您身邊多盡孝。”

馬氏哭著說道。

郭子興道:“元璋是有大志的人,很多瑣事難免有所疏忽,你要替咱多規勸他,也替咱照看一下伱的乾孃和你從小一起長大的妹妹,算咱求你。”

“義父別這麼說,女兒遵命就是!”

馬氏已然跪了下來。

接著。

郭子興就看了一眼郭天敘和郭天爵:“兒啊!”

“父親!”

郭天敘和郭天爵含淚喊了一聲。

郭子興道:“別跟你們父親一樣糊塗,凡事要自己多動動腦子,別人的話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是,兒子記住了。”

郭子興說到這裡已不能言,只抓住張氏的手,搖了搖,然後就看向章誠。

張氏會意,就把郭子興的遺書遞到了章誠面前,道:“章先生,你接了吧,不然,他不肯去呀!”

章誠見此,不由得一怔,隨後就像郭子興長長地作了一揖,並接了遺書:“章某願為郭公部義軍赤誠以待!”

郭子興微微一笑,隨後就閉眼,歪了頭。

沒多久,室內就哭聲一片。

身臨其境的章誠頗有同哀之傷。

但因郭子興遺命所有人諸事宜聽章誠之言,所以,章誠這個時候適合自己來解勸諸人。

於是,章誠便主動解勸起這些人來,且在大家稍稍情緒穩定後,才道:

“諸位,眼下,大帥昇天,諸事不能無統領之人,統領之機構,而因大帥遺命,所以,我不得不於這事主動提出,諸位還是趕緊先選一位統領者才好,如此,才能有條不紊的處理郭大帥的喪事以及義軍其他事,防止元兵等趁我等群龍無首之際來攻,而使大帥一生心血付諸東流也!”

“這還用問嗎?!”

“我兄長乃父帥在世最年長的嫡子,自當由他為新元帥!”

郭天爵說道。

“沒錯!”

“正應該如此!”

許多郭氏部將也跟著附和起來。

管軍萬戶宋朝用這時卻朝張冕點頭示意,然後就在這時喊道:

“誰認他郭天敘為大帥,他有什麼功績,憑什麼讓我們認他為大帥,他還無德,大帥命他回滁州他不聽,大帥就是被他氣死的!這種人,憑什麼讓我們認他為大帥!”

宋朝用這話一出,朱元璋身邊的吳禎、費聚等也跟著附和起來:“就是,他郭天敘有什麼資格做大帥!”

郭天敘這時聽後頗為不滿地朝宋朝用、吳禎等瞅了過來,隨後只得解釋說:“眾位兄弟,我當時不是不聽父命,是舅父把我留住了,是要協助舅父擊退來犯全椒的元兵才耽擱住了!”

“沒錯!”

“這怪不著天敘!”

張天佑跟著說道。

這時,也趕回滁州的馮國用呵呵冷笑起來:

“明知父命君命在先,卻繞道去全椒見舅,還強留自己兄弟在全椒,這分明是有舅而無父,有聯合舅弟抗父的心思,為爭權奪利不顧禮德,這樣的人怎麼做大帥?!”

郭天敘面沉似水。

張天佑臉色也很難看。

但現在馮國用也有自己的兵馬,再加上朱元璋的人又不跟他一路,連宋朝用這些郭氏舊部居然也反對。

所以,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而朱元璋這時也神色複雜地看了郭天敘一眼。

自從受章誠所贈神書開智後,朱元璋就對天下地主官僚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所以,他有些本能地懷疑自己父帥的死跟郭天敘有關,而覺得可能是郭天敘受身邊一些出身地主官僚的陰險卑鄙之儒士官僚挑唆而暗害了郭子興,為的是阻止郭子興對他的打壓。

朱元璋內心本能地對郭天敘也就起了一絲不滿。

但朱元璋沒有表露出來,只說道:“還是聽章先生怎麼說吧!”

“父帥遺命,諸事宜聽章先生!”

朱元璋接著又補充了一句,並看向了章誠:

“章先生說的是,我們這部義軍不能無統領之人,您說該怎麼辦?”

郭天敘也同樣目光不善地看了朱元璋一眼,他也懷疑自己父帥的死可能是跟朱元璋有關,因為明顯自己父帥一死,對朱元璋最有力!

畢竟章誠、李善長、馮國用皆和朱元璋走得更近,只要自己父帥一走,就無人可以壓制住朱元璋做大,所以,他覺得如果他是朱元璋肯定會先想辦法除掉擋自己路的郭子興。

所以,郭天敘對朱元璋也不滿,但他也沒直接說出來,畢竟他也只是推測而已,只跟著說道:

“既是父帥遺書遺命如此,也只能聽章先生的意見!”

章誠這裡,則冷眼掃視了在場諸將,知道在場諸將大致可以分成三個山頭。

朱元璋和李善長、馮國用、徐達等是一個山頭。

郭天敘和張天佑等是一個山頭。

還有就是邵榮、郭天祿這些中立的郭子興舊部,屬於另一個山頭。

但章誠仔細一想,認為應該還有第四股勢力,那就是隻想內心忠於大地主大官僚階層利益的一群自私自利之輩。

只是這些人隱藏的很深,明面上要麼在朱元璋這一派,要麼在郭天敘那一派,所以不好直接辨別出來。

但無論怎樣,章誠知道眼下郭部義軍主要實力派軍頭主要可以分成七派。

其中有。

自己為代表的瓦梁壘義軍。

朱元璋為代表的和州義軍。

郭天敘為代表的泗州義軍。

張天佑為代表的全椒義軍。

邵榮為代表的五河義軍。

李善長為代表的下蔡義軍。

馮國用為代表的安豐義軍。

為此。

章誠便在想了想說:“這樣,乾脆設一個行中書省為大帥麾下義軍統領之官衙,且用投紅豆的方式決定主要官職。”

“二公子和朱公子,還有鄙人,以及張舅爺,邵總管,李、馮二位知州,是眼下領各軍的人,便各為本部義軍代表,參與投票,各自投紅豆選一人為今後之元首,即行中書省丞相,投票最多者為丞相,次者為平章,再次者左右丞。”

“同時,設行中書省政事堂,大事由我們七人在政事堂合議。”

“這樣做是為讓大家儘量在眼下胡元還很強大的時候,聯合起來做事,儘量透過和平的方式排定坐次尊卑,不因為權力鬥爭而刀兵相見起來,想來,這也是大帥在天之靈不願意看見的!”

“另外設一行中書省,也便於接下來明確官制,給弟兄們明確官職與權力和俸祿,使上下有統,富貴有保,不似山匪水盜,而無規矩尊卑。”

章誠說後就問道:“諸位覺得如何?”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雲笈

滿心清夢壓星河

快穿:宿主又被瘋批神明覬覦了

御七太子殿

他是她的心動

雪初初

這個戰神她不當了

清心拂夢

我怕天黑的新書

我怕天黑

讓你進去反省,你進去泡獄警?

七個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