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點朱元璋

“不知在上位看來,我明白了什麼?”

章誠問了一句。

朱元璋因而笑著回道:“自然是意識到內部文武不合、諸將矛盾重重的問題。”

“國用兄弟雖然目光長遠,但在洞察人心方面,比章先生你要差些。”

說著。

朱元璋就揮了一下扇子,然後說道:“咱真是恨沒能早遇到章先生!”

“上位謬讚。”

章誠笑著回了一句。

朱元璋接著又道:“咱在想,既然章先生你知道這個問題存在著,能否就替咱好好協調一下文武和諸將矛盾?”

“這個我是辦不到的。”

“我能發現問題,但不代表我就能解決問題。”

“上位應該另請高明才是。”

章誠回道。

朱元璋立即起身來:“這事非你章先生不可!眼下元璋身邊的兩幕臣裡,國用兄弟出出主意還行,就是對咱的那些弟兄還抱有很多成見,反而是伱章先生,咱看得出來,你對他們是沒成見的。”

“上位。”

“這要燮理矛盾,就需要和稀泥,就需要自己受委屈。”

“所以我是真做不到,畢竟我這人脾性不好,等上位有了別的儒士來投,上位到時候可以從投附上位的其他儒士裡選更適合的人來做這事。“

章誠繼續拒絕道。

朱元璋沉吟了一會兒,問道:“還會有儒士願意投咱義軍?就算有,只怕很難碰到啊!”

朱元璋說後就嘆了一口氣。

“章先生可知道,咱起兵後遇到多少儒士罵咱是賊?有多少儒士寧死不肯降咱,有的甚至聽聞咱義軍來,直接舉家逃走!”

朱元璋接著就有些無奈地說道。

章誠知道朱元璋這是明顯陷入了資訊繭房,所以產生了這種錯誤認識,以為儒士大多都忠於元廷、寧死不從義軍。

事實上,這根本原因不過是義軍還不夠強大而已。

何況,朱元璋本人在這之前都還只不過是義軍郭子興麾下一個鎮撫而已,所以大多數儒士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輕易投附義軍,自然會為了家族利益表現的對元廷特別忠心,尤其是不會投附朱元璋一個小將。

總之。

在義軍徹底強大起來,有推翻元廷的希望之前,大多數儒士肯定會選擇站在元廷一邊,無論是在生時替其辦事獲得升官機會,還是在要死時為其殉節給後代換取富貴,在儒士們看來,都比在這個時候加入義軍要強。

等朱元璋將來實力增強,且讓儒士們看到他“禮賢下士”和願意重建禮教秩序後,自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儒士會主動來投,甚至會帶資帶人來投。

因而,章誠便在這時安慰朱元璋說:“上位其實也不要把儒士看得太好,也別擔心天下儒士都會恪守聖人道學,不然天下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他們其實更相信實力,相信天命,他們現在選擇忠於元廷,只是因為元廷更值得效忠而已。”

“待上位強大起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儒士來投的,即便眼下,只要上位實力在一直增加,所作所為也是在恢復秩序,就會有儒士主動來投,甚至可能就在不久後會出現,因為天下的儒生裡也不缺眼光獨到的能人。”

“是嗎?”

朱元璋笑著回問了一句。

“上位可以不信我,難道還不信史書嗎?”

“兵強馬壯者為天子!”

“這可是身為的儒士趙普說的,天下儒士只怕多數就是這麼認為的,嘴上說的是從天命,其實本質上是認實力,誰強跟誰而已。”

章誠回道。

朱元璋頷首,且又道:“但咱現在實力也不大,只怕遇到的儒士依舊只會罵咱是賊吧?”

“那倒不一定。”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儒士,更不缺的就是敢冒險且也有眼光的儒士。”

“上位也別被一些為元殉節的人嚇到了,那其實是個例,真正願意殉節於禮教的不是大多數,只是上位現在可以參考的儒士太少,所以以為這樣的儒士很多。”

“我認為,不但將來上位實力強大後會有大量儒士主動來投,即便是現在,也肯定會有敢冒險且目光長遠的儒士主動來投,而不是等上位到他家鄉後就自知主動結寨自保乃至為元廷殉節。”

“上位可以拭目以待!不久後定有膽大的儒士主動來投。”

章誠說道。

朱元璋似信非信地微微一笑,然後擺手道:“且不說這事。”

“咱想了想,覺得你說的是對的,咱要想咱的家人後人不再餓死,光靠只讓咱自己家人後人成為貴族還不行,別說成為貴族,就是成為貴族裡的皇族都不夠!”

“因為自家的不肖子孫要是作起孽來,也還是會讓自家後人有貴族之名無貴族之實的,然後可能會有自家後人餓死不說,只怕還會有自家後人像歷史上做了別人俘虜的情況。”

“所以,咱現在也同意,要想咱的家人後人不再餓死,得讓天下沒有人會餓死才行啊!這樣,咱的後人即便不肖,沒了貴族身份,也不會餓死了。”

朱元璋說到這裡,就看向章誠,很認真地請教道:“可是,我看史書,縱容是文景之治、貞觀開元,也有餓死人的情況,所以,以章先生看來,到底要如何才能讓全天下都不會有人餓死呢?”

“這個的確難,即便增天下良田億萬畝,畝產提高數倍,也還是會因統治者對民財民利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而導致依舊有百姓可能會餓死。”

“我們能做的其實就只有儘量避免餓死更多的人,無論如何,太平之世總是要比亂世餓死的人少,良田增加和畝產增加後,餓死的人也總是比沒有增加的時候要多。”

章誠回道。

朱元璋頷首,自言自語道:“儘量避免餓死更多的人,也是為了這個,所以要平定亂世。”

一想到此。

朱元璋對章誠說道:“你說的對,當讓天下少餓死一些人!”

“另外,或許我們不可能做到讓全天下的人不餓死,但若為一國之君,或可以透過改良制度、抑貪懲奸、發展農桑等實業,進而做到讓自己一國子民不飢不寒,哪怕是一方父母,當也可以儘量做到一方子民不飢不寒。”

章誠又說道。

朱元璋點頭:“章先生說的是,不過,之前咱提及咱爹孃哥嫂餓死時,章先生不是問了咱當時的元廷已經重建了禮教秩序,為何還有咱爹孃餓死嗎,咱最近也在想這個問題,這是為什麼呢,明明咱爹孃哥嫂都沒有偷懶。”

“那上位有沒有想過,這是現今所推行的禮教秩序本身有問題?”

章誠這時笑著問道。

朱元璋聽後愕然回頭看向章誠:“禮教秩序本身有問題?”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宗安寺

夢遊飽飽

【有幸】

佚牧

妹妹重生搶我婚事?讓給她!

富貴閒人兒

不被遺忘的青春

y魚兒水中游

快穿之圓夢腦洞大爆發

東山上的瘋驢子

快穿:瘋批大佬她嘎嘎亂殺

BT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