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朱元璋查貪,讓滁州血流成河

“是很可怕。”

劉伯溫好友宋濂也透過劉伯溫收到的這封信,知道了章誠近日的所作所為,也承認章誠做的一系列事是在打擊豪強、安頓民生的實事,便也就跟著說了這麼一句。

但他也對義軍出現裡出現章誠這樣的人物而感到可怕,且喟然一嘆說:“根本原因還是朝廷不信任我漢人,亦不願整頓風氣,才讓這樣的人傑,為救民眾不得不從賊!”

劉伯溫點首:“是啊!”

接著。

劉伯溫又道:“但我還是覺得,讀書人的氣節不能輕易丟!還是儘量忠於正統來做事為可,如今丞相可謂中興良臣,我相信他只要盡剿了這天下妖賊,定會重整朝綱,進而重開科舉,廣招人才,使我大元中興,天下重歸盛世的。”

宋濂無奈笑道:“這隻怕有些難,朝中黨錮之爭甚劇,丞相掌權之日恐怕不久,天下妖賊難盡滅也!”

劉伯溫沒有反駁,只是閉眼一嘆:“公沒說錯,我也擔心大元真的要亡,而是妖賊坐了江山,只是,到那時,我士大夫是該存氣節而舍父母黎庶,還是為父母黎庶而舍氣節呢?”

“那公會受這個已從賊的李夢庚招攬,去滁州看看,並對付那個從賊的章誠嗎?”

宋濂問起劉伯溫來。

劉伯溫笑了笑,就擺手說:“根據這李夢庚所言,這個章誠雖然佈局深遠,但在外與官軍作戰所持的,不過是在奇技淫巧上下了功夫而已,在兵法韜略上沒有表現出多高深莫測的學問來,所以,還不足以令我暫時去賊寇肆虐之地,而為朝廷對付他。”

“我打算先派一弟子去看看,看看他到底還有多少真本事再說。”

劉伯溫說著就道:“我現在就給在集慶的楊憲寫信,讓他先去瓦梁壘看看那個章誠在做什麼,不必去滁州見李夢庚,也不必說是李夢庚所薦,只是說聞名而來,且讓他打探打探這個章誠到底是用的什麼奇技淫巧,竟靠火銃就能大勝官軍!”

……

“足下也是讀書人,卻為何要做賊?”

瓦梁壘。

章誠在將城內各階層的代表叫來進行洽談時,曾做過元廷小官的當地望族士紳應光祖卻當著章誠等的面,直截了當地問了這麼一句。

很明顯。

這應光祖已經透過章誠請他們這些人來洽談的行為確定眼前這股義軍會對他們這些士大夫很客氣,也就沒有那麼多顧忌地問章誠。

同章誠一起的朱文正聽後當場就站起身來,橫眉怒目。

汪廣洋和舒安國則有些面帶愧色。

章誠拉住朱文正微微一笑說:“我們不是做賊,我們是解救天下百姓,恢復中華。”

“違反禮教綱常,就是做賊!”

應光祖很不屑地回答道。

章誠道:“認夷為主,使民為奴,才為賊!”

“汝之父母祖上亦生於有元之世,然而未反元,且恭順認元為主,難道也是賊嗎?”

應光祖呵呵一笑問道。

章誠道:“是賊!他們也曾站在了民族和百姓的對立面。”

應光祖當場驚呆在原地,問章誠:“你怎麼能這麼說你父母?”

“父母有罪,自當認之,不包庇父母之罪,才能不包庇君主之罪,進而才能使天下長治久安,不至於百姓罹難,餓殍遍野,人人為奴。”

章誠回道。

應光祖道:“你這有違孝道!”

“昔日,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幹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不義。”

“所以即便是按照孔子的意思,也沒叫伱我盲從父母之命,父母有罪就是有罪,如果掩蓋父母的罪,反而是亡父母亡國之小人行徑。”

章誠回答起來,且道:“而按照孔子的意思,足下實乃小人也!”

應光祖咬牙鼓著腮幫子,最後說道:“聖人的話也不全對,說說還可,但不能真的這樣做,承認父母有罪,不順父母之舉,就是不孝!”

“那就沒什麼好談的了。”

“足下如果實在是氣不過現在就可以為胡元殉節。”

章誠說著就道:“文正,給他一把刀。”

朱文正拱手稱是,讓人把給應光祖遞了一把刀來。

應光祖看著刀,最終只是揮了一下衣袖說道:“國未亡,我殉節做什麼,只不事賊即可!”

“所以,你們也別想我為你們做事,我只恨自己老而無力,故不能殺賊也!”

應光祖接著又看向章誠說了這麼一句,冷冷一笑。

章誠這裡則讓人把刀收了回來,隨後看向應光祖這些代表地主階層的豪紳說:“你們誤會了,我今日讓你們來,不是要求你們為我義軍做事,而是向你們宣達我義軍的政策,且希望你們配合。”

應光祖頗為驚愕與失落,問道:“配合什麼政策?”

“具體而言,就是要你們官紳大地主減租減息,且接受清丈,願意把據為己有的無佃之田讓出來。”

“中層地主也要減租減息,但不必再依附豪紳,替其承擔飛灑詭寄之費。”

“小地主和自耕農皆革除一切苛捐雜稅。”

“貧民皆由義軍組織起來墾荒分田。”

“商人工匠皆重新確定稅率,原則是百姓之必需減稅,非必需加稅。”

章誠回答後,就對汪廣洋說:“你給他們具體念念。”

汪廣洋便因此唸了起來。

章誠接著就問:“你們對此還有什麼不明白,或者有什麼意見?”

這些人皆看向了應光祖等當地士紳。

因為在地方,無論是貧下中農,還是地主商賈,皆是依賴當地鄉宦而活的,所以,他們都需要看應光祖等鄉宦是什麼意見,而不敢自己說話。

應光祖憋的臉通紅,但卻無法拿出理由來反對,因為減租減息是讓利於貧民,接受清丈分無佃之田也是為了安民,除非他不想要自己在地方上積攢起來的德望,否則,他就沒辦法說這樣不行。

“怎麼都不說話?!”

章誠這時大聲問了一句。

應光祖只得起身拱手作揖道:“我無話可說,你們雖是賊,但卻做的是惠民讓利之事,我們豈能再爭,何況君子本當恥於言利。”

另一鄉紳盧德和也苦笑道:“是啊,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只是希望足下能真的一直這樣堅持讓利於民。”

章誠聽後點頭一笑道:“那好,接下來,我們義軍執行其政時,若遇反抗而直接鎮壓時,也就不算是不教而誅了。”

說著。

章誠就宣佈了散會。

而散會後,應光祖就與盧德和聚集在了一起,而沒有像在會上那麼淡定,且先說道:“該儘快去通知官軍,讓官軍趕緊來剿這股妖賊!”

“這哪裡敢!”

“萬一被抓到,豈不就要被治一個裡通朝廷的罪?”

“現在只能希望官軍儘快來剿滅這股妖賊,最好是一個不留,不然後患無窮!”

盧德和不禁回道。

應光祖也嘆息了一聲:“士子做賊,的確比庶民做賊可怕呀!”

盧德和頷首。

雖然,應光祖和盧德和還是不願意損失自己的利益。

但接下來,瓦梁壘的大地主還是配合了章誠的政策,減租減息,分名下無佃之田於貧民,讓他們各自治下的佃農喘了一口氣。

畢竟他們知道這個時候自己這些人鬥不過義軍。

而中層地主也因為不再為這些大地主承擔額外的賦稅,也喘了一口氣。

小地主與自耕農也因為苛捐雜稅蠲免,而負擔大減。

貧農與無地之民也因為分得田地,而大為感動,且紛紛加入義軍。

義軍也因此得以在瓦梁壘立足腳跟。

但章誠知道,瓦梁壘不是久留之地。

元兵遲早會大兵壓境,進而攻下這座既是元廷包圍六合戰略重要一環也是進攻滁州戰略重要一環的戰略要地。

所以,章誠對汪廣洋、花雲、湯和等說:“我們隨時做好轉移的準備,就不大規模培養工匠建造大工廠了,帶不走的財貨分給百姓,這樣我們走後,元兵必然會搶掠,進而加重百姓們對元兵的反感,如此,我們這些日子在這裡的宣傳就會有奇效。”

“那我們往哪裡轉移?”

“去來安還是去六合?”

朱文正這時問道。

章誠看向他說:“都不去,我們去鄉下!”

“鄉下?”

汪廣洋忍不住問了一句。

章誠道:“我們義軍大部分都是農家子,還是當地的農家子,藏於鄉野,比據於大城要強!何況,我們人不多,便於隱藏;除非,他元兵會率大股兵馬來剿,才不利於藏於沒人鄉野,但那樣的話,他的行蹤也更容易被我們掌握,我們反而可以從容撤離。”

“這倒是。”

“但是先生,藏於鄉野後呢?”

朱文正點了點頭,又問了起來。

“尋機殲滅元兵一股,使其不敢擅自出城,即便出城也只敢大股兵馬出城,那樣無疑更利於被我們發現。”

章誠回道。

朱文正聽後頷首:“先生說的是,既如此,我建議去臨河的鄉下,一邊招募漁民造船一邊沿途收稅,這樣就能補充糧秣,同時,還便於尋河澗之地設伏,或者乘船轉移,讓以陸戰為主的元兵更加不便來剿滅我們。”

章誠因而對朱文正笑道:“令尊來信也是這樣建議的。”

說著。

章誠就看向眾人道:“他希望我們一旦守不住瓦梁壘,就果斷撤離!且撤到在滁州與瓦梁壘之間的河澗地,他認為元兵在攻下瓦梁壘,必趁勝攻擊滁州,以除掉義軍對瓦梁壘的威脅,所以認為我們可以滁州與瓦梁壘之間的河澗地尋找伏擊點,到時候伏擊元兵!”

章誠接著又道:“我倒是覺得,乾脆都不用想著守住瓦梁壘,元兵一來就果斷撤走,甚至我們現在的開拓重心就該轉移到鄉野去,以免到時候匆忙撤離,沒有百姓幫助,而導致不能有效伏擊。”

“章先生說的是,既然守不住那就不要守!”

湯和這時回了一句。

其他人都點了點頭。

“那我們現在該做什麼?”

汪廣洋問了一句。

“抓緊以更好打擊土豪劣紳為名,辦識字班,培養接下來我義軍要紮根鄉野基層,能組織動員百姓的人才!”

“能願意以打擊土豪劣紳為目的來學習的,自然是可以信賴的,當然,也還是要先查明其出身是不是庶民為妥。”

章誠回道。

汪廣洋等點頭稱是。

這時。

花雲忍不住問道:“章先生,上位現在做什麼?”

“他現在獲得了監察之權,在滁州城打擊貪官劣紳,為我們在外遊擊作戰提供保障!”

章誠笑著回道。

而章誠這麼說後,湯和忙道:“這可太好了!咱就擔心郭大帥來後,會讓滁州城內訌加劇,進而不再進取,一個個都腐敗起來,然後被元兵攻破,我們這些出來的人也跟著沒有後路。”

“是啊!”

眾人聽到這個訊息後都很是欣喜。

朱元璋此時的確已經開始打擊貪腐。

雖然滁州城的不少官將在知道朱元璋負責監察之權後,主動收斂了起來,有的甚至還殺了自己的家奴滅口,但還是有不怕事的被查了出來。

不僅僅是有朱元璋自己的人,還有郭子興的舊人。

“朱元璋!郭子興拉攏我,我都沒有答應,如今我不過是剋扣了軍糧,你就要抓我!你這樣算什麼兄弟!我真是白投奔了你!”

在南下途中投奔朱元璋的百戶餘恆這時就在被抓時大喊起來。

同樣因為幫助富商逃稅的郭天榮這個郭家族親也在被朱元璋見郭子興後,對郭子興喊道:“大帥!小侄我不過是想發點財而已,你不能隨了他朱元璋的願砍了我啊,這樣損毀的是郭家自己的根基。”

郭子興現在為了加強自己的實力,倒也不願意包庇一干人,且見朱元璋把自己這邊貪腐的人都抓了,也就在知道這些人貪腐的證據確鑿後就直接吩咐道:“皆砍了!”

跟著朱元璋一起打擊貪腐的李夢庚也在朱元璋的指揮下,抓了一干勾結一些義軍官將進行權色權錢交易的鄉紳富商,而也被這些鄉紳富商罵了個狗血噴頭。

因為李夢庚至始至終都不肯給他們暗中透露半點訊息。

“李夢庚,他朱元璋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是朱元璋的狗嗎?!”

一叫易有田的鄉紳就在被抓時對李夢庚如此痛罵起來。

李夢庚只能唾面自乾。

而這些被抓的鄉紳富商自然也被梟首抄家。

於是,一時間,滁州城再次血流成河,而滁州城的義軍軍紀與作風倒是為之得到了保證,商稅稅收依舊穩定增加,招的兵也越來越多,郭子興對此越發滿意。

朱元璋也在這時主動對郭子興提議道:“父帥,眼下我們滁州城兵強馬壯,我們應該儘快打出去,而不是坐守孤城!”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微微微心動

羅布羊

重生竟然是烏鴉

驚鴻一瞥人間夢

今天,浪漫愛情來找我

雪山上的橘白劍士

關於我是理論白痴這件事

一口甜酥

往事如煙,遂而往往

千元小龍蝦

和高冷學姐的合租生活

愛吃百加德的陸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