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影片還是高畫質,一看就知道是專業裝置拍攝的。

然而在網友看來,不過是整活的短片,相當於另一種宣傳形式。

“影片加速了吧,正常人不可能跑那麼快。”

“這是吳靖啊,他能跑多快?想想就知道很假啦。”

“這劇組整天不好好拍戲,淨整些花活,何必呢?電影靠的是質量,而不是宣傳。”

“只要電影拍得好看,會有自來水幫著宣傳,可惜他們不明白這個道理。”

“我把話放在這兒,這電影絕對垃圾!”

……

影片發出來,並沒有附上任何說明。

網友以為又在搞噱頭宣傳,導致大多數評論非常不友好。

也沒人把影片裡展現的內容當回事,都以為是經過加速處理過的影片。

直到路人視角拍攝的影片大量出現在短影片平臺上,輿論又變得不一樣了。

【超速!穿上地面服的吳靖像個戰神!】

【太快了!太快了!吳靖太快了!】

【你敢相信,普通人也可以百米破10嗎?】

……

這些短影片,取的標題那叫一個期待感拉滿。

誰看到了,不好奇?

誰看到了,不點進去瞅一眼?

更為關鍵的點在於,這些短影片拍攝的角度各異。

全部是路人視角,拍攝角度還不同。

很容易讓人確信,這就是事發現場圍觀群眾拍攝的。

如果只有一個兩個,且相同視角。

還可以認為影片作假,但是如此多不同角度的影片,難道還能作假?

“人在現場,真的太震撼了,吳靖飛一樣從我面前衝過去。”

“哈哈,看到官方發了影片才敢發,差點憋不住。”

“那麼多影片竟然還有人說是假的,有騙你的必要嗎?”

“傻子才相信,影片多就不是假的了?什麼邏輯!”

“我反正是不相信,速度太誇張了,根本不是人類能做到的。”

“沒說人類做到的,沒看見吳靖穿了地面服嗎?”

“還有臉敢提地面服啊?別被高耀那個騙子忽悠瘸了。”

……

與之前一樣,質疑的人佔絕大多數。

普通人隨便穿一件衣服,奔跑速度、跳躍高度、搬運力量……全都超越常人,甚至變身成為賽亞人一般無敵的存在。

完全顛覆認知,又隔著螢幕,沒有看到實物。

正常人當然選擇先質疑,再質疑,繼續質疑。

不過,同樣的,也引起不少人對地面服產生濃厚興趣。

畢竟這種科幻幻想往往只存在於電影或者小說裡,幻想突然成真,激發了不少人的探知慾。

小破站UP主小何同學沒什麼粉絲,一直在思考怎樣做大做強。

在觀看了另一位UP自如的影片後,小何同學一朝頓悟,找到了流量密碼。

那就是蹭熱度。

自從ChatGPT同聲傳譯耳機火遍全國,自如作為第一位開箱影片UP主,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吃了一大波流量。

但是,後續怎樣穩住流量,要看本事了。

自如穩住流量的方式極其簡單,深挖ChatGPT同聲傳譯耳機的功能,玩各種花活兒,或者是尬吹。

就一點,把ChatGPT同聲傳譯耳機的發燒友抓住,流量就可以吃得飽飽的。

小何同學正是看了自如的影片,領悟到真諦,於是做了一期影片。

影片透過分析幀數的方式,來證明徒手伸進液氮三分鐘,吳靖奔跑如風的影片是真的,不是特效,也沒有經過任何剪輯,全是一鏡到底的影片。

【爆肝三十六個小時!地面服是真的嗎?一個影片告訴你】

分析影片做好之後,如何取名,小何同學傷透腦筋。

最終敲定這個,自認為吸引人的影片標題。

“能不能火,就看你了。”

小何同學點選上傳影片,隨後累癱在椅子上。

影片標題可沒有為了吸引觀眾而亂取,是真的爆肝三十六個小時,一幀一幀分析後做出來的。

這個影片,他用心了。

而用心,就會有回報。

影片火了。

小何同學的幀數分析法,成功聚集大批具有相同認知的網友,在評論區展開討論。

“分析得太好了,我只看影片就感覺是真的。”

“眾所周知,影片沒法作假,何況還是一幀一幀分析,地面服絕逼是真的。”

“我只想說,ChatGPT同聲傳譯耳機是高耀發明的,如果地面服也出自他手,我百分百相信是真的。他就是那種能完成各種不可能的事。”

“從吳靖起跑起跳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來不是假的。更何況後面搬運石頭時,拿挖機鏟頭做參照物依然可以看出來,石頭是真的,而且幾乎和挖機鏟頭一樣大,怎麼可能作假。”

“頭條上面一群小學生,一直嚷嚷是假的,有了這個影片可以打臉了。”

……

頭條、短影片平臺、小破站……不同平臺之間受眾不同,網友的反應也不一樣。

但是,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

原本在頭條上,流浪劇組、吳靖以及高耀,都被罵得很慘。

等小何同學和短影片平臺上的影片,被搬運到頭條上面,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看過影片後,支持者居然多了起來。

而原本質疑的人依舊固執己見,雙方的爭吵在所難免。

一來二去,熱度一上來,熱搜便有了。

雖然熱搜跟吳靖沒關係,跟高耀更沒關係,但是都在熱議地面服的真假問題。

這熱鬧的動靜,成功引起京城電視臺科學欄目的關注。

臺長蔣英宇正在為新一期科學節目發愁。

本身科技水平就很低,可上邊非要下硬指標,為了提高龍國科技水平,要不斷報道各種發明創造,激發大家發明創造的熱情。

這個政令本身是非常好的,有助於提高科技水平。

可成了硬指標以後,每做完一期節目,就擔心下一期節目沒有素材。

蔣英宇瀏覽頭條新聞時,無意中看到熱搜。

他十分驚訝,原來網友對科技是如此關注。相比之下,京城科學欄目的收視率卻低得令人髮指——說到這兒,又不得不誇一句硬性指標也有它的好處。

那就是即便收視率低,科學欄目也不會被取締。

為什麼大家明明熱衷科技,科學欄目收視率卻那麼低?

蔣英宇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找到癥結所在。

欄目播出的所謂科學,都不是觀眾愛看的。

既然觀眾都不愛看,哪兒來收視率?

於是,蔣英宇腦子裡冒出一個大膽想法……

“小李,召集科學欄目組所有人開會。”

“臺長,會議主題是什麼?”

蔣英宇沉吟一會兒,道:“地面服是真的嗎?”

小李愣了一下,道:“臺長,您也關注到了?可這……這我也不知道啊。”

“我是說,今天的會議主題,叫【地面服是真的嗎?】。”

小李瞬間瞪大眼,臺長瘋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娃奶爸,吃老婆軟飯怎麼了

蘇小尛

直播收廢品,開局八萬倍利潤

話隱

娛樂:說我歌土?我的土嗨爆內娛

996族

世界的降臨

我是天一

幻想修真:我靠入夢踏仙途

∞星問

強國,從獲得一個小目標開始

Ed輕鬆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