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太上皇李淵於獻陵,廟號高祖。太穆皇后竇氏與李淵合葬。

十月十七日,李世民在太極宮將太上皇李淵遺體入殮停靈,按照唐代皇室喪葬禮儀進行了“復”、“沐浴”、 “襲”、“小斂”、“大斂”、“成服”、“啟殯”、“祖奠”、“遣奠”、“葬儀”等流程。

第一日,“復”。就是為李淵舉行招魂復魄的儀式。在太極殿上,由李世民攜蕭瑀、長孫無忌、房玄齡、高士廉、王珪、魏徵,攜帶著李淵的袞冕服,在太極殿上三次高呼“太上皇!”,然後將袞冕服覆蓋在李淵的遺體之上。在靈前設奠位祭奠,李世民率文武百官在跪位上行跪拜禮,痛哭著祭奠。

“沐浴”。在太極殿西廊下設一個灶專門燒溫米湯以用來給李淵的遺體沐浴,沐浴後給李淵的遺體穿明衣裳,用方巾覆面,以大斂的衾被覆蓋遺體。然後用以圓形竹筐放在李淵口部的右側,由禮部官員給李淵口中填入粱飯。

“襲”,就是給李淵更衣。更衣後在用衾被覆蓋遺體。

第二日,“小斂”。就是在次日舉行給李淵遺體穿衣儀式。在小斂前三刻,在李淵遺體西側設一個小斂床,四周以素帷圍住,殿內的公公們先將十九套斂衣按次序鋪在束帶上,再將李淵遺體放在斂衣上進行收斂,再將衾被覆蓋在遺體上。

第三日,“大斂”。在小斂的次日舉行大斂。“大斂”像小斂一樣,將十九套斂衣按次序鋪在束帶上,再將李淵遺體放在斂衣上進行收斂,再將衾被覆蓋在遺體上。然後,將梓宮運進太極殿內,李淵遺體放置在梓宮內,放上棺蓋後就進行大斂奠。由李世民跪拜在梓宮前,太祝跪讀祭文:“維貞觀九年十月二十日,皇帝臣李世民,敢昭告於考大行太上皇,日月遄速,奄及大斂,攀號擗踴,五內屠裂……”,讀完畢,李世民拜伏在地,痛哭流涕,群臣也跟著拜伏在地,痛哭流涕。

第四日,祭奠結束,葬禮也進入停靈階段。

“成服”就是在大殮之後,李世民穿著 “斬衰”,王公大臣們也按律換上相應的喪服。成服之後,又在李淵靈前進行了一次哭奠祭祀。

第五日,“啟殯”。當日清晨,李世民、各位王公站立在太極宮東間;文武百官九品以上官員站立在太極殿中庭;各國國王祭使者、部落酋長站立在承天門外的西側;僧侶、道士站立在承天門外的東側。啟殯前啟前一刻,李世民等王公大臣就位哭奠。禮儀使跪奏請皇帝停止哭泣,殿內李世民及王公大臣才停止哭泣。李世民跪奠於靈前拜伏於地,然後站起身。太祝持祝版進殿,跪讀祝文完,將祝版奠祭在靈前後離開。李世民與王公大臣再次哭奠。儀式結束後,群臣站立在太極門外,勸諫李世民回寢宮。

第六日當晚,太極宮內外徹夜燈燭通明,從一更開始,太極宮內吹鼓聲、輓歌聲和哭泣聲連綿不斷,將整個太極宮籠罩在悲痛之中。

第七日清晨,“啟殯”儀式正式開始。李世民在梓宮前痛哭流涕。其後將李淵生前用的輿、織扇等大行皇帝生前儀仗放置在神座前,侍中王珪跪在梓宮前高喊:“請龍輴降殿”。李世民及王公大臣將梓宮放在龍輴上,李世民跟在後面,文武百官站立在太極殿庭中,等候祖奠的開始。

“祖奠”。是李淵靈柩在太極宮中舉行的最後一項祭祀,祭祀後龍輴將被移送到承天門,李世民站立於龍輴的東南方位。李世民跪祭後,太祝跪讀祝文,在場文武百官們都哭著祭拜。祭奠後,一公公奏請“請龍輴進發”後,在太常旗和纛旗的引導下,龍輴離開太極殿前,向承天門前進。

“遣奠”。李世民在靈柩前舉辦的最後一項祭祀儀式。李世民站在承天門外之左側,文武百官按照東文西武的方式列於承天門外兩側,等靈柩到達承天門後,侍中王珪跪奏稱“請升轀輬車”,將梓宮抬上轀輬車。然後,在轀輬車東南側設一奠席,李世民跪祭後、太祝跪讀祝文、在場文武百官都哭拜。此時禮儀使跪奏道:“轀輬車將發”,李世民在轀輬車前哭的更傷心。禮儀使高喊:“請再拜奉辭”,李世民再次痛哭、跪拜。在一片悲痛欲絕的氣氛中,轀輬車向李世民辭別,在李世民的目送下,在千牛將軍的簇擁保護下向獻陵進發。

送葬隊伍走了三日才到達獻陵。隨後送葬隊伍進入位於獻陵下的下宮,休整一些時間,準備即將繼續的落葬大典。

第十日, “葬儀”。這一日是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十月二十七日,是由袁天綱與李淳風選定的一個吉日吉時。轀輬車被引導到陵門東側的吉帷宮,在帷中擺放著神座、腰輿、繳扇等物件,李世民及文武百官站立在帷門外東西兩側,準備進行哭奠儀式。哭奠儀式開始前三刻,在墓道東南,設有李世民及王公大臣的奉辭位,在墓道西南的行帷內設有嬪妃、公主等皇室女眷的奉辭位。哭奠儀式開始前一刻,禮部在轀輬車前設有奠席,文武百官肅立,李世民跪拜,太祝持版跪著讀祭文,在場者都哭著跪拜。

祭奠後,轀輬車在眾人的護送下,穿過第二道陵門的闕間,禮部一官員將拂塵系在龍輴兩側,奏請“請引龍輴即玄宮”後,李世民在龍輴的後面,文武百官緊隨其後,當龍輴推到墓道口時停下來,李世民及文武百官等痛哭、跪拜,向李淵遺體做最後的訣別。

此時,大家都已換上吉服,隨著梓宮進入墓道,放在御榻褥上,遺體頭部向北,覆蓋上御衾被,外面是石槨。禮儀使穿著吉公服,將李淵的寶綬、諡冊、哀冊以及玄三繻二的贈玉安置在玄宮神座的東西兩側。將作監、少府監在墓道耳室等處擺放明器。安置完畢,參加葬禮的李世民及文武百官等都痛哭、跪拜,三拜後,將獻陵的玄宮永遠封閉,墓道也被條石塞死,條石間還用鐵鋌連線、永固。

最後,將轀輬車、龍輴等喪車推到獻陵的西南方位焚燬,喪禮結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名倉頡

磁山

穿越大寧,我的師父是小偷?

璃凍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