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晉軍的優勢是,他們已經在先期佔據了一部分江右的重鎮,這些地方都可以作為晉軍揮師的據點。

讓集結起來的軍隊有一個緩衝的餘地,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實力。

但是,不利的情況還是很多的,而且,並不容易克服。

比如北方的環境。

老實說,那些地理地貌,山川河流,以至於進軍的路線,水源、草場都在哪裡,晉軍手裡可以使用的情報,真的很少。

而如今,剩下的這兩個主要的敵人,哪一個都不是好對付的,一知半解的拉著大軍去挑釁,那就是吧兄弟們往火坑裡扔。

在交通、通訊都十分落後的古代,對敵方地形的不熟悉,可是致命的。

於是,為了填補這一塊的缺陷,王謐也開始積極準備。

抱了一大堆地圖,凡是他能收集到的,山川地理,當地風物,只要是能讓他對北方的環境現狀有更多瞭解的資料,全都搬到了王府。

反正,冬至節過後,王謐也帶著親親老婆搬到了自己單獨的府苑居住,有的是地方。

於是,大門一關,號稱閉關。

謝絕了所有的訪客,只把自己的一干智囊都招到了一起,同吃同住,一同研究。

這樣一來,各個方面倒是省事了不少。

有些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也沒有過接觸的年輕人,正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認真的學習一下。

戰場,可是個殘酷的地方,這一點,王謐是深有體會的。

就算是有光環加身,但是那個刀槍也還是不長眼的。

就說是王謐這樣的,原本細皮嫩肉的一個人,幾次戰場衝殺過來,身上也是帶了傷的。

只是,他還算是比較幸運的,沒有傷在要害部位,要不然,現在也不會還好端端的坐在這裡了。

可是,身邊的這些年輕人就不同了。

他們的身上沒有穿越者的光環,也沒有救命的菩薩可以在關鍵的時刻保平安。

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全要靠他們自己的能力,於是,作為主將,王謐有必要把戰場的真正形態告知這些年輕人。

當然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說是給自己安心,可以預料的是,真正的戰場一定是充滿了各種未知性,偶然性的。

這就是戰場的特性,獨有的殘忍戲劇性不斷的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血腥的搏殺,真實的較量,這些東西都是無法在裝點的輝煌燦爛的宮殿上見到的。

一切準備就緒,對於晉人,或者說,對於琅琊王府的這些年輕一代來說,最大的障礙或許就是,天時的問題。

就是運氣。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作為戰爭的三要素,天時從來都是擺在第一位的。

也就是說,對於戰爭誰輸誰贏,個人的努力,從來都只能佔據一部分的因素。

最關鍵的,就是要看運氣。

要看老天爺是站在哪一邊的。

說來可能有些殘酷,但事實就是如此。

戰場不是考場,偶然性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最簡單的,一口水井,一個山坳,甚至是一陣妖風,都極有可能改變戰場上的局勢。

天時實在是太重要了。

既然天時那麼重要,勝負都是老天爺他說了算,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還做那麼多準備做什麼?

豈不是白費功夫?

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這是肯定的。

這就好像是你為了上考場,你做了無數的練習題,耗費了海量的時間,但是等到坐到了考場上才發現,根本就沒有幾道題是此前準備過的。

能不氣憤?

但是,就因為沒有出現自己預設的考題,那些習題就不做了嗎?

那當然也不行,該做的準備也還是要做。

而且,一點也不能放鬆。

因為,沒有後面兩個要素的努力,就根本不可能得到老天爺的眷顧。

只有夯實了地利和人和,讓其他的部分都無懈可擊,在天時方面我們才能博得更多。

目前為止,很多年輕人的心裡還沒有這個概念,有的人以為,只要盡心的準備,勝利就一定會屬於自己。

而有的人卻一點也不積極,只想躺平,自認為,到時候只管盡人事聽天命。

能贏呢?那就是老天爺給面子。

要是輸了呢,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太大,這完全是老天爺的作弄,不是自己做的不好。

這兩種心態都很不可取。

到了戰場上,那是一定要吃虧的。

哎!

年輕人,心氣高,要想讓他們踏實下來,當真是任重而道遠也。

不論如何,琅琊王宣佈了閉關,這建康城的大街小巷,宮裡宮外也算是暫時恢復了平靜。

京口來的兄弟,一開始就是安置在王府當中的,於是,城裡的人想要探聽王府裡的動靜,探查京口將領們的動作,難度也是相當的大。

他們只是知道,各類人才,正在從京口,從荊州,源源不斷的趕往建康,匯聚到王府。

王謐肯定是在進行大籌劃,而他下一步究竟要做什麼?

劍指何方?

看他這個動向,似乎也並不想要對建康朝廷上的各位老爺們開刀,而且,近來的種種動作也是表現了這一點。

朝廷上的事情還是交給了各位老臣,京口來的原班人馬,並沒有過多的參與各種事務。

從目前來看,是完全遊離於朝廷的體系之外的。

雖然王謐也按照一般的流程給諸位親信都加封的官職,但是,這些官職還是依附於他琅琊王府的。

只是他王府的屬僚,而琅琊王本人呢?

冬至節過後也正式從舊宅子裡搬了出來,組建了新的王府,一切都漸漸的踏上了正軌。

既然是對朝廷上的事情不感興趣,那麼,就是對北方的事情感興趣了。

北方還有有什麼事?

當然是打仗的事!

再聯絡從京口和荊州不斷調動的軍隊,將領,一切似乎就可以得到驗證。

這是……又要北伐了?

對於北伐這件事,如今的建康百姓,想法也完全不同了。

他們支援北伐,並且躍躍欲試,都想親自上手去試一試呢!

於是,自從北伐的將領抵達了建康城,這邊的隊伍管理也漸漸的在向北府靠攏。

雖然王謐號稱是閉關了,這一段時間也確實在城裡銷聲匿跡,根本沒有任何的動靜。

但是,北府的將領們可是一個都沒閒著。

包括檀憑之在內的大小將領,已經開始在京畿附近的隊伍裡駐紮,主要負責操練和裝備的升級。

原本以為,這樣更換主將,鳩佔鵲巢會引發什麼騷亂,就這幾天,琅琊王坐在家中,也是擔心的很。

之前確實是沒有什麼鋪墊,雖然京畿附近的將士確實是很少,士氣並不是很高,但是,原本也是有自己的將領的。

北府將領直接空降,這些人絕對不會輕易答應,搞事是一個基本操作。

此前他已經多次提醒憑之他們,讓他們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過激,不要激怒原本的守將。

然而,事實操作起來,套路卻完全不同。

對於北府將領的到來,京畿附近的守軍居然是歡迎的很,表現的很是熱情積極。

也不知道是檀憑之憨厚爽朗的個人魅力打動了他們,還是他們早就等著王師降臨統領他們,走向成功呢!

總而言之,一切進展的都非常順利,北府兵先進的管理模式也給鎮守在建康附近的守軍帶來了新風。

雖然北府的將領紀律嚴明,管理的也很嚴格,以往那些耍錢也好,眠花宿柳也好,壞習慣一概都被杜絕了。

一經發現,懲治還非常的兇狠。

但是,將士們的反抗並沒有很激烈。

是什麼魔法讓以往從沒和北府將士接觸過的京畿守兵一下子就接受了這種安排呢?

當然是北府兵蒸蒸日上的朝氣了!

那種蓬勃的生命力,旺盛計程車氣,是這裡的守兵從來也沒有見識過的。

而北府將領的管理方式,也完全是以前沒有見過的。

軍餉充足,而且居然是按月發放,還有各種競爭考核,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可以根據日常的表現,酌情晉升。

這就讓原本對日常操練鬆鬆垮垮沒有什麼幹勁的官兵突然間有了奮鬥的目標。

晉升啊!

晉升了,軍餉也能拿到更多,這誰不會努力操練,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

甚至,雖然以往管理鬆散的時候,日子確實是過的更悠閒,所謂的日常操練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尤其是在北府兵日益強悍之後,這些建康城的守軍就更加不在意了。

你看,他們北府兵那麼能打,有他們在那些蠻族也不能打到江左來,建康城怎麼都是安全的。

操練這種事情,舞刀弄槍的,累得很,辛苦的很,既然沒有人強力要求,士兵們自然也就稀鬆了下來。

對於建康城守軍的素質,琅琊王氏的族長王薈是很清楚的,最開始的情況也是他透露給王謐的。

於是,待到局勢穩定了,王謐便把京口的將領趕緊調了過來,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

沒有一個精明強幹的將領帶領,就算是再好的部隊,也依然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而檀憑之他們的到來,也是給懈怠了許久的建康守軍帶來了新的活力。

雖然訓練很辛苦,樣樣都要按照規矩來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是,整個軍隊的面貌還是積極向上的。

沒有人不想要振奮的精神狀態,於是,在這種新的風潮的帶領下,建康守軍的精神面貌肉眼可見的提升了!

這種提升,不是一小步,而是一大步!

是大踏步的前進!

建康守軍的新面貌也傳到了後宮,太后王貞英聽說之後,也是連連點頭十分的滿意。

這個王稚遠,果然是有一手!

不服不行!

原以為,他只是製作新鮮兵器的本事,完全是靠火力壓制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現在看來,這一點也不全面。

就像是王謐自己之前說的,要提升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只依靠武器裝備的提升是遠遠不夠的。

一支沒有士氣的軍隊,你就是把神槍神炮交到他們的手裡,他們也能化身運輸大隊長,全都送給敵人。

這一點也不誇張。

只有一支核心強大,士氣昂然的隊伍,搭配上那些火力支援,才能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

王貞英也是進一步的認識到了王謐能夠把北府兵打造成那種恐怖形態的真實原因。

她也就放心了。

這樣一來,她的計劃也可以更順暢的實施,足見王謐這個人是靠得住的。

再加上,王謐雖然暫時停止了對後宮訊息的收集,可是,王貞英卻沒有停止對他的觀察。

而在他們中間兩頭遊走的,正是大太監小得兒。

沒錯!

這個小得兒,年紀小小,本事卻很大。

現在儼然化身成了一位雙面間諜,不只是在把宮裡的訊息往外送,同時也在用心的收集宮外的訊息,供太后娘娘理解。

於是,王謐這邊的大動作實際上也逃不過王貞英的耳目。這也算是他們之間的一種默契了。

你在王府的小動作,我管不到也管不了,但是那種大動作,也別想瞞過我。

宮裡的太后不介意王謐探聽她的訊息,反正她一個深宮婦人,就算是想搞事,也沒什麼途徑。

在王謐面前,基本上就是透明的,無所作為,也就不擔心行動會洩露。

而另一方呢?

對於王謐來講,情況也是一樣的。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終究還是王貞英代表著君主的一方,而他王謐還是臣子。

王貞英有權利知道他這邊的訊息。

於是,這種微妙的默契也就達成了,他們任憑小得兒在中間傳送訊息,卻也放任不管。

當王貞英得知王謐居然主動去看望了王恭之後,頓時感動的不行,這不就是和解的前兆嗎?

只要是王謐能夠放過王恭,不求對他多好,或者是給他官職,只要是能夠保住他一條命,王貞英也就滿足了。

現在,難過的一關,不在朝廷上的大臣,也不在殷仲堪的家人那裡,正是在王謐那裡。

雖然,這些日子,王貞英這邊收到的各種彈劾王恭,要求處置狂徒的奏疏也是雪片一般飛過來。

但是呢,那些都不足為懼,他們就算是鬧的再大,也沒有那個能力直接處置王恭。

反過來說,王恭被幽禁,反而是救了他。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華山學宮

下瓦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