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賓客們都散了,司青才從內殿轉了出來,她還沒說話,王謐就已經起身了。

不必多說,他就跟著司青進了內殿。

當然了,他沒有忘記道具。

蓴菜羹。

現在這道菜早就已經涼透了,沒滋沒味的,看起來似乎一點也不危險。

為了證明自己的英雄氣概,王謐還是親自把它端到了內殿,當然,是隔著袖子的。

開什麼玩笑?

就算是沒有毒,也要小心!

萬一呢?

我是說萬一……

王貞英換好了一身常服,宋輕音站在一旁,老實的伺候著,太后娘娘果然是裝的。

看到王謐端著蓴菜羹進來,王貞英瞬間就笑了。

“果然,你也看出來了。”

哎!

說起這件事啊,都是眼淚。

幸虧他眼疾手快,要不然,也許,現在就已經橫屍大殿,一命嗚呼了!

“太后娘娘,這碗蓴菜羹,有問題吧。”

雖然,王謐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到了王貞英面前也還是要讓她先說話,這是一種禮節。

“有沒有問題我不知曉,不過,我只知道,陳娘娘絕對不會如此好心的給我做吃的。”

啊……這……可就難辦了。

女人們,後宮裡的那點事,確實不是王謐擅長的範圍,他的那點經驗,都是從上一世的宮鬥電視劇裡看來的。

還從沒有實戰經驗,他是搞不清楚,為什麼陳歸女會向王貞英下手。

不應該啊!

有這個必要嗎?

王貞英凝視著王謐的臉,那表情很是複雜,有欣喜,也有憤恨,甚至還有一絲疑惑。

“娘娘,現在就做這樣的斷言,恐怕為時尚早。”

“大王怎可說這樣的話?”

“最近著一段日子,陳娘娘非常的不安分,時常埋怨娘娘不讓她看孩子,沒有給她提升待遇,我看,她是想越過娘娘,自己當太后!”

有些話,王貞英不好說出口,就需要宋輕音這個幫手代為效勞。這個時候,就顯出宋輕音這個幫手的重要性了吧。

要是沒有她,很多話,指望著王貞英這樣的性格原原本本的說出來,還真是不容易。

不止如此,王貞英還要站好身位,即便她的心裡也對陳歸女意見重重,但是,身為太后,又把持著人家的兒子,她確實是有把柄在陳歸女的手裡。

不要忘記,王貞英她可是個無子的太后!

雖說,陳歸女抱著司馬德宗去做太后,做皇帝,這個位置也不一定就能坐得穩。

但是,王貞英如果沒有控制住司馬德宗,她這個太后想要當的順當,也並不容易。

很明顯的一件事就是,對於前朝的那些大臣們來說,他們關注的到底是誰當太后?

還是誰當皇帝?

不要懷疑,當然是皇帝的人選最重要,而現在的情況是,司馬曜暴斃,膝下也就只有司馬德宗這麼一個兒子。

要是還有另外一個,甚至是更年長的,還輪得到陳歸女造次?

可惜,歷史無法改變,事實就是如此。

不管在哪朝哪代,所謂母憑子貴都有一定的市場,作為司馬曜唯一正統繼承人的母親,陳歸女絕對夠格做這個太后。

反正,現在的朝廷就是需要一個名義上的擺設而已,至於,這個擺設到底是不是好用,並沒有那麼重要。

誠然,王貞英做太后比陳歸女做太后要合適的多,至少,王貞英是有學識的,又是世家貴女,各方面的辦事能力還是要比陳歸女強出一大截的。

但是,也不能忘記,如果沒有司馬德宗這個兒子,王貞英這個太后也是做不成的。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那大位上沒有坐著那麼一個小娃娃,雖然現在還坐不起來,你又要到哪裡去做這個太后呢?

或許,王貞英可以到司馬家的旁支裡面尋到一個疏宗的子弟,拉上來當皇帝。

這在以往是可以實現的,也是朝廷認可的方式。

但是,不要忘記,現在還有司馬德宗呢!

他可是前任皇帝的正經兒子,你放著這樣的兒子,不讓他登基為帝,去找那些疏宗子弟,你是想做什麼?

想篡位嗎?

所以,從現實的層面來講,王貞英抱養司馬德宗,自己當太后,是最明智的選擇。

當然了,這樣的選擇也勢必會招來司馬德宗親生母親,也就是陳歸女的怨恨。

如果沒有我的兒子,還有你的今天嗎?

為什麼你可以做太后,我卻只能躲在皇宮裡,見不得人?

雖然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也不至於殺人吧,而且,這才多長時間,居然就忍不了了嗎?

“輕音,不要妄言。”

“娘娘,臣這樣說,都是為了娘娘著想,沒有半點私心,陳娘娘對太后不滿,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娘娘仁厚,雖然早就知道了這件事,卻也沒有做聲。”

“都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可誰知,她竟然起了這樣的念頭!”

“真是太惡毒了!”

一番話,說的是慷慨激昂,特別有煽動性,說完之後,宋輕音就定定的看著王謐,那意思很明確了。

現在就是你戰隊的時候!

不管今天的這碗蓴菜羹到底有沒有被下毒,它都是有毒的,不管陳歸女有沒有做這件事,這件事都是她做的!

或許,在陳歸女伸出手來做這件事的時候,她並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給了王貞英一個絕好的藉口。

一個動手的絕好藉口!

“太后娘娘稍安勿躁,稚遠的意思只是想要把這件事鑿實了。”

“這是什麼意思?”王貞英面露不解。

“比如,這碗蓴菜羹到底有沒有毒?”

“我們完全可以試出來。”

“你的意思是說……”

“太后娘娘也知道,這碗羹湯到目前為止,娘娘沒有動過,臣也沒有動過,如果它出了問題,那就只能是陳娘娘的問題。”

“你這樣說不對,還有劉有德呢!”

“他也不是沒有動手的可能!”

劉有德:輕音娘子我謝謝你,這種時候,你還把我想起來了!

不過,就是不知道,此刻,被小得兒帶走了的劉有德,還有沒有氣?估計還是會留著一條小命的吧。

這種事,可以相信小得兒,他知道該如何把握這個度。

“內舍人說笑了。”

“舍人想想看,要是劉有德動的手,他剛才還會那樣吹噓嗎?”

“再說了,陳娘娘到光祿寺裡去做菜,這也是個臨時的決定,劉有德只是光祿寺卿,根本無從得知,怎麼可能幫助陳娘娘行事?”

“若說是為他自己,那我就更加找不出個理由來。”

王謐說的句句在理,於是宋輕音徹底沒聲了。

“去把那隻貓兒帶過來。”

於是,看來,今天唯一的受害者,就該是這隻可憐的貓兒了。

貓兄千古!

半晌過後,王貞英毫髮無損,王謐波瀾不驚,這個只剩下宋輕音受傷的世界,終於達成了。

“這怎麼可能呢?”

“她怎麼有膽子?”

“輕音,你剛才不是還言之鑿鑿說她會動手的嗎?現在,事實俱在,又為什麼不承認了?”

“該不會是起了惻隱之心吧!”王貞英笑呵呵的,簡直是要把人嚇死了。

女人,好恐怖的生物!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幾乎是你死我活了,她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再說了,這有什麼好笑的!

一個不小心,就真的死了啊!沒命了!

就連王謐這個不小心被殃及的池魚都覺得,心中忐忑不安,王貞英這個正宗的受害者,怎麼還能笑得出來?

難道是瘋了?

“太后娘娘說笑了,微臣怎麼會這樣想?”

“微臣只是覺得,這一切一開始只是猜想,微臣從沒覺得,她真的會這樣做。”

“她真的敢這樣做。”

“娘娘待她不薄,她怎能這樣做?”

“升米恩,鬥米仇。”王謐適時評論道。

很快,這個言論就得到了王貞英的支援,事實上,這也是她解脫自己的好辦法。

她和陳歸女之間的那點故事,絕對和什麼施捨、恩情沒有關係。

從陳歸女的角度來看,說不定還認為,她對太后娘娘有恩呢!畢竟沒有我的兒子,哪有你的今天?

兩個女人之間陷入了某種誤解當中,誰都覺得對對方有恩,對方應該對自己感恩戴德。

這還能不生出仇怨來?

王謐卻沒有閒情逸致去管這些事情,總歸一句話,陳歸女要倒大黴了!

現在王貞英毫髮無損,卻還發現了她的詭計,這樣一來,這位驕傲的太后娘娘,會饒了她嗎?

不會!

當然不會。

不只是王貞英不會,就連王謐也不會。

陳歸女,對了,險些把她這麼個人給忘記了。

作為司馬德宗的親媽,原本在歷史上她是個毫無存在感的女人,畢竟,司馬德宗是個傻子,他自己都沒有什麼存在感,又談何他的老孃?

於是,在王貞英順利扶持小娃娃上位之後,王謐就沒有再關心過後宮的事。

雖然王貞英也間接提到過,她也十分關注王謐登基之後對陳歸女的處置。

當然了,聽說過是聽說過,但是,王謐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對於他來說,北伐成功之前,一切紛爭都是枉然。

尤其是有關後宮的。

可現在,情況似乎和他的預估有很大的不同。

後宮的爭鬥雖然沒有劍拔弩張,但也極端危險,險些就挖了王謐的根基。

想要平穩過渡,順利登上大位完成交替,第一點就是要保護柱王貞英。這一點,之前他竟然有些忽略了。

可能,在他看來,那個時候的王貞英,她的太后之位非常穩固,不會出任何的問題。

畢竟,名正言順嘛。

但是,現在想來,王貞英的位子恐怕也沒有那麼穩固,還有陳歸女在這裡擋著呢!

如果她真的利用各種手段把王貞英搞下去的話(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畢竟,這裡是晉末亂世,後宮中的人膽子大,不受控制,想到就幹得出來。後宮也沒有一個嚴格的制度,也許就算是做了,大家也都知道是陳歸女做的,因為各種因素,各種利益妥協,也不會有人把陳歸女如何如何。)這種事情,並不鮮見。

就在不久之前,不就剛剛發生過嗎?別說是什麼太后,后妃,就是皇帝本人被后妃害死,不是也就這樣掩蓋了真實的死因了嗎?

想到這裡,王謐不禁打了個寒顫。

太危險了!

若是王貞英的支援不再,那他王謐又將何去何從?

要知道,那個和他一點交情都沒有的陳歸女是絕對不可能支援他的,這一點不必懷疑。

甚至於,因為王謐和王貞英的關係過於密切,在素未謀面的前提下,陳歸女就已經把他恨上了。

畢竟,沒有他的支援,王貞英太后的位子也坐不穩。

在陳歸女的眼中,一個攝政王,一個後宮太后,如今形成了這樣的格局,那必定是串通在一起的。

你們兩個串通在一起,互為張目,我陳歸女有朝一日若是得了勢,怎麼可能再給予你支援?

打壓你,甚至是剷除你還說不定。

當然了,她一介女流之輩,手無大權,更沒有軍隊可以調動,當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是,只要是她敢挑釁,那麼,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王謐也必定要出手應付。

這樣一來一回的,消耗的究竟是誰的力量?

還不是王謐的力量?是北府兵的力量?

北伐在即,大業還未成功,怎可讓這樣一個毫無見識的女人攪了局?

“稚遠,事已至此,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這種大事,王貞英自然不會只依照自己的想法來辦,正好王謐也在,今晚留下他也正是為了一起商議。

“辦法不是沒有,不過,要看娘娘的心意。”

“說說看。”

太后娘娘現在的心意當然是非常的虔誠,一朝遭遇這樣的橫禍,現在已經是對王謐依賴十足。

為什麼太后娘娘現在會如此信任琅琊王?

當然是琅琊王自己的功勞。

要不是他,現在的王貞英,恐怕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首先,一開始,蓴菜羹送上來的時候,王貞英是絲毫都沒有意識到有問題的。

她之所以沒吃,也只是想著可以把一道美味佳餚賞賜給有功之臣而已。

如果當時王謐沒有停下手裡的動作,而是按照太后娘娘的吩咐把蓴菜羹吃了的話。

那現在的下場會是如何?

王貞英雖然可以僥倖免於一死,然而,躺在這裡的,就會是王稚遠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帆故事

月盈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