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度,我聽說,你讓劉春向緣江戍的鄉民們去討糧食,可有此事?”桓衝挺直了身子,擺出一副老前輩的樣子。

謝玄心中暗笑:這個老頭子瘋了吧!

造成今天局面的罪魁究竟是誰,他難道心裡沒數?

居然還敢過問此事,謝玄忽然感到一陣淒涼,天生的勞碌命啊,老謝!

別人拉屎,你兜著。

“怎麼?”

“桓將軍也覺得這樣做不妥?”

桓衝連連擺手:“沒有的事!”

“你早就應該這樣做了!我沒說錯吧,辦法總是有的,事在人為。”

聽說謝玄想到了辦法,桓衝都替他高興,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特別的從容。

“只是,剛剛過來的時候,雖然雨聲很急,不過我好像聽到院子外面已經有鬧事的了。”

“你可要想好對策。”

謝玄面色一凜:“還有人敢鬧事?”

謝玄天真的眼神讓本來並不算聰明的桓衝都迷惑了。

“你做了這樣的惡事,就沒想到有人會來鬧事嗎?”

不是吧!

不是不是吧!

桓衝震驚了!

謝玄作惡的水平,實在是太差了!

“幼度,你現在是住在緣江戍裡,不是在建康宮的朝堂上,和鄉民們不過是幾牆之隔,你莫不是以為揮揮手就能把事情都辦妥,根本不需要和鄉民們接觸吧。”

說到這裡,其實謝玄的表現已經充分表明了,他對鄉民們的反應毫無準備。

桓衝不得不用遺憾的眼神看著他:“幼度啊,打仗你是一把好手,但是若論處理地方上的事務,你還需要歷練。”

“作惡也要做到底,既然糧食已經收繳上來了,就只管扔到糧倉裡了事,不必考慮鄉民們的想法。”

“你要是又想留下糧食,又想兼顧鄉民們的想法,最後只能是落得一個兩頭不靠,還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桓衝是基於多年作惡的經驗,給謝玄一個衷心的建議,豈知,謝玄不但不接受,還非常反感。

“桓將軍,你說的頭頭是道,難道你對作惡之後的應對很有經驗?”毫無防備,王謐忽然加入聊天。

他也看出來了,這位桓將軍別看年紀一大把,是個老前輩,其實是個相當不靠譜的人。

跟他講話,不需要太講究。

所幸,桓衝也歡迎這種不講究。

王謐本以為,老頭子至少也會老臉一紅,微微害臊,卻沒想到,桓衝哈哈大笑,特別坦然。

“那是相當的有經驗。”

不但坦然,他還順杆吹起來了。

“老夫在荊州的時候,所有的糧草都要自己準備,每一年到了徵糧的時候,這樣的麻煩事太多了。”

“鬧的大了,身為荊州統領,老夫也要出面,最後總能妥善解決。”

聽他吹得響,桓衝的話,謝玄是一個字都不相信,他要是真的像他說的這樣有本事,還會讓戍所的糧食虧空這麼多。

遂不屑道:“糧食你可以徵繳,那錢呢?”

“總不能也縱兵行搶吧!”

謝玄嘴角微微含笑,顯得信心十足,王謐有些愕然,關於錢財的徵繳,在大晉是個怎樣的執行方法,他還確實沒有深入瞭解。

不過,據他所知,軍隊打仗還是以直接徵集糧草為主吧,錢財也不能立刻轉化為糧食,填飽士兵們的肚子。

在歷史經濟制度的研究之中,有這樣一種流行的說法,南北朝對峙的幾百年中,貨幣制度相對發達的南朝,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反而被貨幣制度所累,屢屢失敗。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南朝的真實實力總是不夠厚實,以至於他們發行的貨幣,總是面臨著迅猛的通貨膨脹。

銅錢的價值不足,市場上流行的銅錢,要麼就是前朝的貨幣,要麼就是本朝鑄造的幣值不足的銅錢。、

各種私人鑄造的貨幣,更是大行其道,屢禁不止。

在這樣的背景下,實際上,銅錢為本位的貨幣制度讓南朝的經濟始終處於紊亂的狀態。

而相較而言,北方的銅錢鑄造量相當有限,將士們征戰在外,主要就是以收繳糧食為主,雖然這樣的制度相當落後,但卻能夠保證戰爭的穩定有序。

這是王謐從書上了解到的梗概,但具體來說,在東晉末年,這裡的貨幣制度究竟是什麼樣子,還需要深入瞭解。

王謐向前探了探身,感覺這一課,他需要認真傾聽。

謝玄的挑釁,正問到桓衝的心窩裡。

錢的問題?

對荊州兵來說,錢從來都不是個問題!

桓衝插著腰,牛氣十足道:“我們自己鑄錢,不需要徵錢。”

桓衝此言一出,劉春的臉,登時就綠了。

好傢伙!

這件事也是能向外說的?

老頭子的嘴巴也太大了。

謝玄驚訝的表情,凝固在臉上,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半晌,他才把翻騰的心緒平復了。

“荊州現在還在自己鑄錢嗎?”

王敦之亂,沈充錢,一個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詞語,蹭蹭的往外冒,王謐感覺他大概明白為何謝玄會面如土色了。

視線一轉,王謐忽然發現,在不遠處的角落裡,還有一個黑胖老漢也應邀在列。

沈警沈參軍,現在就在後排站著,此刻,沒有人意識到他的存在,人們似乎也遺忘了他與這件事的聯絡。

沈警的父親是沈勁,沈勁的父親又是誰呢?

正是為盤踞荊州的王敦出謀劃策,甘當智囊的大富翁沈充!

說到沈充錢,在大晉絕對是一個無奈又禁忌的話題,而桓衝卻並沒有感有任何的問題。

作為荊州土皇帝,在他看來,什麼都是理所應當。

“當然了!”

“你忘了,朝廷恩賜的鑄錢爐還在荊州,也沒有收回去,當然要繼續利用了!”

“幼度,你不當家不知道艱辛,我桓氏一族多年以來經營荊州也很是不容易。什麼事情都要精打細算,不多搞點錢出來怎麼行。”

桓衝說的情詞懇切,就好像他是拉扯著七八個孩子,含辛茹苦的老孃似的。

謝玄再次被震驚,誰能想到,就在王敦之亂平定後的幾十年裡,在荊州,在大晉,他依然陰魂不散!

怪不得,謝玄覺得最近建康城裡使用的沈充錢又多了起來,原來都是桓衝搞的鬼。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冷顏

司徒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