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慶州被起義軍攻陷的訊息,猶如丟進乾柴中的一支火把,在成都府引起軒然大波。最初人們還以為起義軍不過是癬芥之疾,大軍一到就可以平定,哪成想竟然發展成為了心腹大患,居然都打到成都府來了。

一時之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再也擋不住那些外逃的豪商、富戶。這些人帶著恐懼和絕望,湧向離開成都府的道路,使得原本就緊張的局勢更加雪上加霜。

在成都府的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猜測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些人擔心成都府會成為下一個崇慶州,而一些人則堅信朝廷會派出大軍前來解圍。可是大多數人都感到無助和迷茫,不知道未來會面臨怎樣的命運。然而,就在這時,四川總督丁寶楨徹底病倒了。

自從眉州起義以來,焦慮和不安就一直在困擾著他,導致他舊病復發,終日咳血,當聽到崇慶被攻破的訊息,他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一病不起。

總督重病,四川布政使包應仁接替了他署理整個四川的事務。但與丁寶楨出身疆場不同,他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文官,沒有絲毫的帶兵經驗,更別說排兵佈陣了。

因此,可以說面對當今局面無能為力也好,甩鍋也罷,包應仁只得將鎮壓起義軍的重任又委託給了新任四川按察使黃夢韞。

拿到前線剿匪總指揮的任命,黃夢韞一個頭兩個大,他都六十有七了,好不容易爬到按察使這個位置上,難道眼睜睜看著自已晚節不保嗎?思來想去,他就想到一個人,按察司副使祝灝。

幾個月前還是祝灝向丁寶楨他們推薦自已接任按察使之職的,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頂著朝廷的壓力硬推自已上位,現在能幫他的就只有這位能文能武的按察司副使了。

所以,在收到崇慶的戰報沒多久,祝灝就接到了黃夢韞遞來的接力棒。拿著這封全權委託文書和一封言辭懇切的私信,祝灝的臉色變得極為精彩,嘴角上揚露出一個歪嘴龍王般的笑容。如果說支助起義軍是被動的選擇,那麼現在他大權在握,一切事情都變得微妙起來。

剿滅起義軍?那怎麼可能!不說廖觀音和李繼恆在這裡面的作用,他還想借他們的手撬動全天下一起反清呢。而且從歷史上來講,早點兒推翻滿清,建立一個強力的新政府,也許就不會再經歷甲午戰敗、辛丑之恥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耗幹中國最後一絲底蘊。

但如果不平息這場起義,自已又該如何交差呢?他還要一直苟下去,苟到能完全壓制住所有勢力,避免給國家帶來分裂的動亂時,他才會亮出身份扛起大旗。

那麼,乾脆就鬧得更大吧,鬧到起義軍能和清廷分庭抗禮,到那時誰也沒有辦法獨善其身,清廷就不能拿他怎麼辦了。想到這兒,祝灝拿出信紙,開始奮筆疾書,給各方面下達自已的命令。

首先,眉州之戰只能勝不能敗,一旦敗了,後續的一切計劃都是空談。只要頂住了督標和川北鎮的壓力,至少打成不勝不敗的對峙局面,後面的操作空間就大了許多。

只是,想來現在那邊已經接戰,自已想要幫忙也沒處使,只能祈求李繼恆有那個軍事謀略。倒是可以把那支前出仁壽的起義軍偏師趕回去,讓他們作為一支奇兵捅唐季堂的後腰。

至於武力支援,祝灝不準備再給了,前期他已經命人透過各種渠道支援了起義軍火槍五千多支,手雷一萬多枚。以這麼強大的實力對抗只有五六千的清軍還打不贏,就說明李繼恆太菜雞,不堪大用。

其次,遺留在山中的那支太平軍也應該出來活動活動了,這兩年他們不停吸納著周邊的窮苦百姓和從安南帶回來的那些安南人,已經具備一定的勢力。

向南便是雲南和貴州兩片龐大的地域,正好趁著這個時機擴充領土,與四川的起義軍遙相呼應。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重新打上太平軍的旗號,收攏廣西的太平軍殘餘勢力,與滿清官府鼎足而立。

對於李小海那邊,現在他已經和王土司的女兒成婚,算得上是半個土司繼承者,既然王宜安有意爭奪彝族十八支頭人的地位,自已何不借這次建昌鎮全軍覆沒,雅州出現了權力真空的機會將李小海推上去,讓他真正成為土司接班人。

李小海是自已的嫡系,支援他就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只是給糧給武器,而且很可能反倒便宜了王宜安。他倒不如直接派出一支部隊過去,要知道自已現在手中握著一把尚方寶劍,幹什麼都合情合理,只要自已說一聲那是為了防備起義軍進去雅州就成,誰敢管?

寫完多封密信後,祝灝大大舒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已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要看各方的反應和行動了。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地推翻滿清,建立一個新的政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知她深淺

蒲小初A

我的計算機大佬男友

驪山晚

凹凸創世之旅

雪蕪筱

末世文女配只想苟到大結局

言言羽羽

無聊的小故事

涼風

凱邁特之歌

箬晞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