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姑娘閨名丁淑慧,是工部右侍郎丁程的第三個孩子,直系姊妹中排行第四。

丁程大人有一妻一妾,孕有兩女一子,長女丁淑嫻,生母妾室陶小娘,長子丁耀祖,生母正室陳大娘子,幼女就是丁淑慧,生母同樣是陶小娘。

丁程與正妻陳大娘子幼年相識,稱得上一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人成年後順理成章的結為連理,但上天似乎不喜看到平平無奇的劇情,於是給小兩口增加了難度。

話說這陳大娘子與丁程成親已有五載,但肚子卻遲遲未見動靜,丁大人倒是沒有著急,兩人十五歲成的親,在當時也算是早的,但丁家的老一輩卻愁的吃不下睡不著,丁程是二房,大房三年抱倆,都是兒子,怎能讓老太太不著急!

陳大娘子自感有愧便同意了婆母的安排,將一個身份乾淨的農女陶氏接進了府。據說這陶氏出身貧寒,但為人勤勞善良,品行端正。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世背景簡單幹淨,至於長相,算不上出挑,但相比一般的農女更加的白皙豐滿,看著就是好生養的,陳大娘子自是心中苦澀,將郎君拱手送人也實屬無奈。

起初丁程很是不滿不願踏入陶氏的院子,更與陳大娘子生了齟齬,在前院書房住了大半年。

夫君的深情讓陳大娘子感動不已,但無奈上面還有長輩壓著,最後夫妻倆實在承受不住壓力,約定只去一次陶氏的院子。

結果是讓人又悲又喜,一個月後陶氏就診出了喜脈,喜的是終於算是完成了老人的任務,悲的是陳大娘子是真不易生養。

一年後陶氏生了一白白胖胖的女娃,陳大娘子愛不釋手,這陶氏說是農家女卻也是個人精,孩子才出生第二天就送去了大娘子的院子,說是小孩子能帶來福氣,大娘子定能喜得麟兒。

陳大娘子喜不自勝,當即就給陶氏過了名錄,從此侍郎府上就多了一位頗得大娘子喜歡的陶小娘。

丁程對於長女也甚是喜愛,畢竟是第一次做父親,於是大筆一揮起了名字,淑嫻,蘭質慧心,溫婉賢淑。

丁淑嫻養在大娘子身邊,亦如親生一般,吃穿用度皆是嫡女規格,這孩子也討人歡喜,兩歲多懂了些事後就整日摸著陳大娘子的肚子,乖乖巧巧的喊弟弟快快來。

這個小動作讓陳大娘子愈發的待她如親女,也是巧了,就在一個月後,真就診出了喜脈。

整個丁家都為這個訊息振奮不已,一直縮在院子裡的陶小娘也走了出來,衣不解帶的照顧在主院裡。

陳大娘子沉醉在喜悅中,不知何時自已的郎君和小妾滾到了一起,也查出來喜脈,雖然有些不快,但終究也不是別人,肚子裡的孩子也是沾了人家女兒的福氣。

陶小娘再次有孕也如之前那般安分守已,只要能爬起來,晨昏定省,正餐茶點都伺候在側,這讓陳大娘子對她的芥蒂也解開了不少,自已的吃用也會給她準備一份。

陳大娘子嬌生慣養,身子骨嬌弱的很,陶小娘則不同,進府的前一天還在地裡幹活,兩人月份相差將近兩個月,肚腹卻相差不多,不知道的准以為是同時有孕。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陳大娘子身材偏瘦又是初胎,生的極其艱難,疼痛了兩天一夜才在第二天夜裡誕下孩兒,不曾看上一眼就脫力的暈了過去。

再次醒來時孩子就放在床邊的小搖籃裡,乳孃餵過了奶正沉沉的睡著,孩子瘦小,發黑,面板上還有褶皺,陳大娘子看著就忍不住淚溼襟帕,恨自已平時吃的少,營養不夠孩子足月生的卻如早產一般。

丁程溫柔小意的哄著妻子,孩子是個健康的男嬰,從此以後他們也是兒女雙全了。

陳大娘子感傷過後也很是欣慰,至少她生下了嫡長子,這時一直伺候在側的陶小娘卻沒了身影,一問身邊人才知道陶小娘陪大娘子生產時動了胎氣,早產剛剛生下一名女嬰,正在小院子裡養著。

兩個孩子僅僅相差了一天,陳大娘子覺得這也算是一種緣分吧!兩人有孕時就日日相伴,生產又是一前一後,兩個孩子一般長大不錯。

陶小娘早產身體不如之前,一直在院子裡養了大半年才出來,她一出來就一改常態,對下人苛待不說,對主母也不如之前的尊敬,時不時的還要摸到前院丁程的書房,明裡暗裡的獻殷勤。

府裡的僕婦小廝們都傳陶小娘這是連生兩個氣勢上來了,想要扒住郎君再生一子,那樣大娘子都要低她一頭了,還有人說陶小娘好生養,老夫人喜歡的不行,早晚要與大娘子平起平坐。

陳大娘子坐不住了,她看在了丁淑嫻的面上屏退下人與陶小娘談了半日,沒有人知道她們之間說了什麼,結果就是陶小娘帶著四姑娘丁淑慧去莊子裡生活,一應吃用與在府上時相同。

陶小娘帶走了自已的小女兒,可憐這四姑娘只比嫡兄晚出生一天,父親的疼愛一點沒有感受過,直到離府的那一天才對父親有了點印象。母女一走這一走就是十二年,逢年過節都沒回過丁府。

四姑娘一直隨著生母陶小娘生活在莊子上,直到她十二歲這年......

每年四姑娘生辰的這天府上的大娘子都會送些好吃的好玩的過來,因此她對這個素未謀面的母親印象很好,至於生母陶小娘卻截然不同,每年四姑娘生辰的前一天陶小娘都會準備一桌好酒好菜喝個痛快,直到她生辰那日都是沉醉不醒,所以她的生辰並沒有真正的過過。

大娘子身邊的劉婆子這一年來的早了一日,她進到院子裡發現,守門的婆子和院子裡使喚的俾子都醉倒在廚房裡,只有四姑娘坐在石墩子上學著繡帕子,一雙小手扎的全是紅點。

劉婆子來過一次,那時的四姑娘才六歲,如今這次看著身量沒有拔高多少,樣子倒是越長越像家主,仔細端詳還有主母年輕時的樣子,她疑惑不已一看就是許久,直到一個瘦高的俾子跑進了院子。

俾子身上灰塵撲撲,手裡拿著菜籃子,進來就喊了一句,“姑娘我們有菜吃了!”

劉婆子簡直是震驚不已,府裡每月都有份例銀子和吃食送過來,怎麼還需要姑娘的貼身俾子去摘菜來吃!

四姑娘抬頭這才看見站在廚房門口的劉婆子,她怯生生的起身行禮,劉婆子更加的無法理解了,四姑娘雖然是庶出,但在這個院子裡她才是正兒八經的主子,怎能隨便給婆子行禮,這陶小娘可有教過四姑娘禮儀規矩......

劉婆子氣勢沖沖的跑向了後院正房陶小娘的寢臥,剛要推門而入卻聽見了驚天的話語。

陶小娘迷醉間拿著酒杯說道:“耀祖,我的兒,今天是你十二歲的生辰,為娘依舊不能守在你身旁,但是阿孃是真心疼你,只有短暫的離別才能換回將來的團聚,你一定要爭氣,也不枉阿孃吃了那麼多催產的藥,拼了命生下你......”

晴天一道巨雷劈的劉婆子心神晃動,她嚥了咽口水放下了想要推門的手,突然她想到了四姑娘,風一般的又跑回了前院。

四姑娘依舊坐在那裡,小小的弱不禁風的樣子,一張小臉緊緊皺著,認真的走著線。

劉婆子猛地跪在了四姑娘面前,滿臉淚水,聲音哽咽的問著,“陶小娘對姑娘可好?”

四姑娘瞥了一眼後院的方向,小心的點了點頭,她從小就被打怕了,只要說一句不滿的話就會被陶小娘拉去打手心、打小腿,那戒尺又寬又厚......

劉婆子拉著四姑娘的手看了又看,粗糙、起皮還有常年做活計才有的繭子,她一個侍郎府的小姐竟然比不上府裡的俾子。

劉婆子東西都沒有卸直接讓車伕趕著車回了丁府,當天夜裡丁府就炸開了鍋。

陳大娘子令人找到了當時的接生婆和伺候在產房內的俾子僕婦,誰知這一查才知道了其中的蹊蹺。

當年的接生婆是陶小娘村裡出來的,東拉西扯還有點沾親帶故,生產時守在旁邊的俾子和僕婦是伺候大姑娘的,劉婆子照理也應該在場,但是當時大姑娘嚇的一直哭鬧,她只得將人抱離了院子,也是巧了就在那期間孩子呱呱墜地了。

全部的事情並沒有過多的手段,只是簡單的買通了一些人,主子得了兒子自然欣喜更不會質疑,這一瞞就是十二年,如果不是陳大娘子今年看兒子過生辰開懷,喝了點酒想到了那個孩子也不會讓劉婆子過去,如果不提前過去估計一輩子也發現不了這個秘密。

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後,丁程非常的氣憤,將有關的下人全部杖斃,那接生婆子也安了罪名送進了大獄。同時派了馬車一大早就趕去了莊子,莊子上的一干人等在當天下午就被接回了丁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芙芙排憂解難

超級懶人一枚

鈴芽之旅:那天后的故事

耿與光

逍遙遊之翼攬星河

時間的刺客

縛神

金烏化陽

五氣朝元錄

愛吃番茄的周南歌

在無限流世界擺爛安家

瞌睡蟲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