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

一夜北風緊,天明雪尚飄。

教堂被窩暖,何處在打炮?

……

王胖子夜宿教堂,與小修女瞎忽亂搞。第二天早上起來,方欲早操,忽聞隆隆炮聲傳來。

正欲詢問,已有親兵來報:“海面已經封凍,建奴已經開始大舉進攻。”

“知道了。”

王昊應了一聲,披衣起床,留下一隊親兵守護教堂,便騎上戰馬,帶上熊少平等人來到北邊的城門樓上。

……

當王昊來到北邊城門樓時,曹變蛟、韋何、許策、賀人龍、宋獻策、周堪賡、王尚才等人,也都早已趕到了。

“海水封凍情況怎樣?”王昊開口問道。

曹變蛟上前答道:“昨夜氣溫陡降,北邊與鐵山之間的海峽,冰厚已將近一尺,十里海峽全部封凍。

南邊靠近大海一側,冰厚三寸,封凍寬度約在十丈到二十丈之間。”

也就是說,建奴現在還不能將全島圍困。

只有靠近北邊的海域適合建奴渡海作戰,而皮島靠近大海一側的海面,只有30~60米寬冰面,且冰層較薄,不適合大量軍隊圍島作戰。

王昊又問道:“那麼,剛才的炮聲是……”

“是郭紹振的艦隊。”

曹變蛟道:“按作戰計劃,咱們的艦船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艦船由杜猛帶領,負責護衛長島;另一部分則由郭紹振帶領,在南邊沒有結冰的海域活動,隨時對皮島上的軍隊進行策應。

剛才就是郭紹振的戰艦巡遊到西南角,對試圖進入南部的建奴進行了一輪炮擊,使建奴不得不從南邊退回,只在西北邊發動進攻。”

將建奴的兵力壓縮到一側。

這樣有助於減少皮島上防守的壓力。敵軍密度越大,炮擊的效果也就越好。

這些都是重要的戰術。

炮戰、槍戰、以及弓弩射殺,最怕的就是進攻的敵人分得太散。所以,在後世的步兵衝鋒,甚至坦克叢集衝鋒,都是採用“散兵線”,那樣會有助於減少衝鋒中的傷亡,也有助於消耗防守一方的彈藥。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的八千多人,憑藉火炮和新式火槍,打敗了僧格林沁的三萬騎兵,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僧格林沁採用的是騎兵集結衝鋒。

如果是在開闊地帶,用騎兵從四面八方呈散兵線形式衝鋒,未嘗沒有一戰之力。最起碼也不至於三萬清軍騎兵幾乎全軍覆沒,而據說……英法聯軍才戰死五人,傷29人!

而現在,郭紹振做的事情,就是在未結冰的海域,用戰艦上的火炮對清兵進壓制,迫使清兵只能從皮島西北側對皮島展開進攻。

……

王昊點了點頭。

從熊少平手上接過望遠鏡,端起來向西北側的海面看去。

望遠鏡下,建奴的情況盡收眼底。

在皮島與鐵山之間的海峽上,有十個方陣的敵軍正在結陣而進,每個方陣約有一萬人。

也就是萬人隊。

前面的三個方陣的陣形不是很整齊,大多數士卒連盔甲都沒有,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只有為數不多的衣甲整齊的騎兵跟在軍陣的左右和後面。

顯然,這是以朝鮮百姓青壯為主的僕從軍方陣,而那些衣甲整齊者,則是清軍的督戰隊。

後面的七個方陣,則陣形都非常嚴整,應該就是建奴的八旗軍,包括: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

從戰術上判斷,後面這七個方陣,應該不是來作戰的,而是來給顯擺的。

一方面,前面的三個方陣壯膽,與此同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堵死前面三個方陣的退路,使他們不敢後退。同時還有想嚇唬嚇唬島上守軍的意思。

號角聲聲。

鼓聲陣陣。

清軍在鼓點聲中徐徐開來,向岸牆方向緩緩進逼。從他們進攻的方位來看,依舊是以西北隅江高灣地區為主。

……

再細看他們的陣形佈置,在每個方陣的最前面,是兩排盾車。

這種盾車就是在雙輪手推車的前面裝上木盾,能抵擋弓箭的攢射,也能有效地抵擋這個時代的火槍的射擊。

……

(附錄:清軍盾車圖片。)

……

剛開始時,清軍方陣推進得很慢,在離岸牆大約兩裡多的距離,清軍的鼓點開始變得急促起來,後面七個方陣停了下來,而前面三個方陣中的清軍,卻開始加速。

與此同時,岸牆上的大炮也開始發炮。

隨著轟轟轟的聲響,數十門大炮幾乎是同時開炮,用的是實心鐵彈。

滾燙的鐵彈衝出炮口之後,劃出一道拋物線砸向敵軍的方陣,有的砸到人身上,在將人擊倒之後,又在冰面上滾動滑行數十米遠。

在這個滾動滑行的過程中,會將碰到的人腿、馬腿全部掃斷。到最後靜止下來,則在冰面上將鐵球下的冰塊融化,或嵌入冰塊之中,或沉入冰面下的海中。

而那些沒直接砸到人的鐵彈,落在堅硬厚實的冰面上,會將冰面砸得碎屑四濺,不過,由於冰層太厚,卻並不能將冰面砸裂。

偶爾有些地方出現裂縫,在這種潑水成冰,撒尿成棍的天氣裡,也很快將滲入裂縫中的海水凍結。因為這個時候的氣溫,據王昊估算,應該已經低於零下15℃度了。

那些砸在冰面上的鐵彈,在落在冰面之後,與堅實的冰面發生彈性碰撞,再高高跳起,或滾動滑行,將碰到的人腿馬腿掃斷。最後也是因為鐵球球體上的高溫,將球下的冰塊融化,嵌入冰塊或沉入海底。

火炮不是很密集,但卻給正在行進中的清軍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正在行進中朝鮮青壯們,出現了一些混亂。但是,那些慌張的青壯很快就被清軍的督戰隊員們全部殺死!

然後,被整頓後的朝鮮僕從軍方陣開始散開,以牛錄為單位,每個牛錄大約300人。

數十個牛錄的僕從軍,一齊大聲吶喊著,向岸牆快速衝來。

……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少年聽雨眠

無風無雨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