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天唐錦繡!

似秦皇漢武那般一統八荒、開疆拓土的一代豪雄,的確難以比肩,可若僅只是做一個守成之君,實則並不難。

只需認清自己、有自知之明,足矣。 更何況李承乾還繼承了貞觀盛世,朝野上下老中青三代人才濟濟,在連續挫敗長孫無忌、晉王兩次兵變之後國內國外形勢一片大好,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延

續盛世,何需英明睿智、冠絕古今?

一個皇帝認不清自己,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然而這卻是李承乾最不願聽的話語,他迫切希望得到天下人的認可,證明當初太宗皇帝意欲廢儲的決定是大錯特錯,他李承乾並不比誰差。

卻沒想到連最親近的枕邊人都不認可他的能力,認為他只配坐在高高在上的皇座享受著父祖拼搏而來的江山社稷,然後任憑臣子將他視作傀儡。

李承乾面色鐵青,一言不發,拂袖而去。

皇后蘇氏看著李承乾急促離去的背影,面色嚴肅、心情沉重,我說錯什麼了?

連太宗皇帝那樣英明神武的帝王都能認知自己之不足,故而虛心納諫,為什麼你李承乾就不能?

難道你自認比太宗皇帝還要雄才偉略,無需任何人的輔佐便能執掌乾坤?

隋煬帝剛愎亡國之殷鑑未遠,何以卻視之不見?

最為重要的是指責自己每一次都偏向房俊……可自己有嗎?

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居然懷疑自己的妻子、母儀天下的皇后心中存著另外一個男人,這是何等心胸狹隘、又是何等無稽之談?

皇后氣得胸脯鼓脹、面色微紅,咬了咬嘴唇,一跺腳,轉身走入寢殿。

簡直莫名其妙!

*****

回到府邸,房俊自去後院書房將覲見經過告知房玄齡。 房玄齡沉默少頃,婆娑著膝蓋輕嘆一聲:“的確像是陛下的手筆……不過你也無需擔憂,陛下對你的器重與依賴只會與日俱增,並不會有太大的波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陛下是皇帝,自尊較之常人更重,偶爾發洩一下小脾氣,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你的志向既然並非當一個權臣,便不必在意這些小節,反而要

吸收教訓,適當給予陛下更寬容的環境,不要直斥其非、咄咄逼人。”

房俊慢悠悠喝著茶水,並沒有說話。

窗外的院子裡花樹繁茂、池水微皺,一陣陣涼風吹入,令他分外清醒。

若說陛下只是發洩一下被當作“傀儡”的不滿情緒,這是理所應當的,誰還沒有一點脾氣呢?

更何況是名義上富有四海、君臨天下的皇帝。 放下茶杯,他緩緩說道:“可是用長樂公主來敲打他,這並不似李承乾的為人性格,或者受人蠱惑,或者有一些我並不知道的變化,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危險

。” 若是前者,有人能夠避開他與皇后這內外兩道屏障接近李承乾,並且蠱惑成功,那就有可能在更為緊要的時候蠱惑李承乾做出出乎意料的決策,這對於房俊

是極其不利的。 若是後者,一樣可怕,如果不能完全掌控李承乾,那麼朝局就有可能徹底失控,無以計數的政敵會瞬間反撲,令他進退維谷、取捨兩難,不能做出正確的判

斷。

可是皇宮大內戒備森嚴,裡裡外外全都在自己與皇后蘇氏的監視之下,誰人可以避開這些直抵陛下身邊?

亦或者,這只是李承乾自己的心態變化?

可又是什麼緣由導致這種變化的產生? 房俊嘆了口氣,無奈道:“所以這種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都是煩人,大家敞開心胸,開誠佈公各取所需不好嗎?非得猜來鬥去,將有限的精力消耗在這種完全

沒必要的內耗之中。” 房玄齡饒有興致的看著兒子,他很少見這種充滿挫敗的神情出現在兒子臉上,從來都是一副雄糾糾氣昂昂勝券在握的樣子,笑吟吟道:“我可記得當初你曾說

過什麼‘與天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話語,可謂是意氣風發、英姿勃勃,怎地,現在遭遇一點挫折,便灰心喪氣了?”

房俊心說那話是說的麼? 就算是我說的,也只是個“搬運工”而已,學著說一說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可自己不曾有教員之經歷、亦不曾有教員之見識、更不具有教員之智謀,所以這

種話也就說著好聽,當真做起來,難如登天。 “話說起來容易,事情做起來難,”房俊搖搖頭:“只覺得這般不遺餘力的支援固然有自己的謀算,可對他來說不啻於再造之恩,何至於短短几日便忘記了當

初在武德殿內叛軍圍攻、生死懸於一線之時的倉惶無措、涕泗橫流?” 房玄齡很少有在這個兒子面前展現父親寬容、溫厚的時候,所以安撫起來亦是安甘之如飴、樂在其中:“人總是這樣,升米恩、鬥米仇,你以為只是說說而已?不必在乎旁人到底是心存感激還是恩將仇報,只需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自是渾然無懼。古往今來,所有的失敗都源於犯錯,只要你自己不犯錯,就沒人能

擊敗你。”

“人非聖賢,誰能無錯?” “你只需記著有些錯可以犯,犯了還有改過的機會,而有些錯不能犯,犯一次便萬劫不復,所以該犯的錯偶爾犯一次沒什麼問題,甚至有些時候是好事,但不

能犯的錯絕對不犯。”

房俊連連點頭,謙虛受教。

一個人如何能夠通往成功之路? 答案只有一個,明白什麼樣的錯誤可以犯、什麼樣的錯誤不能犯,若是不能清晰兩者之間的界限,在某一些時刻混淆不清,那麼即便走上了成功巔峰,距離

跌落塵埃也就不遠了。

房玄齡微笑道:“該做的就去做吧,當仁,不讓於師。”

***** 人生的境遇在於選擇,選對了一帆風順功成名就,選錯了步步荊棘一落千丈,國家亦如此。每一個年代都有一些當世人傑代替國家做出選擇,國家大義也好

,個人私慾也罷,國家總是在這些人的主導之下於每一個關節處做出選擇。

就像人生一樣,結果出來之前,誰也不知選擇的對錯。

但是對於房俊卻可以從答案逆推選題,從結果反推選擇的方向,如此固然不可能全對,卻已是逆天之舉。

既然如此,自當引領天下走上一條與歷史截然不同的道路,對歷史中曾經發生的弊端予以適當修改。

旁人贊成亦或反對有什麼關係?

當仁不讓。

…… “丈量田畝”在河南府順利實施,各種文牘、檔案自洛陽遞送長安,最終歸總於李承乾案頭,這讓李承乾又驚又喜。喜的自然是此項國策順勢實施意味著中樞

的權力在立國以來達到巔峰,驚的則是如此之多的田畝需要世家門閥“贖買”,然而世家門閥卻拿不出這麼多錢……

這讓李承乾徒喚奈何。

舉凡國家大事,其中最少九成歸根結底都是錢的問題……

李承乾束手無策,趕緊將李積、房俊、劉洎、馬周、唐儉幾人叫來,商議對策。

武德殿御書房內,君臣對坐,李積、劉洎、馬周、唐儉等人看完洛陽遞送過來的文牘、檔案,皆面面相覷、對顧無言。 世家門閥在河南府侵佔、兼併土地達到一百八十萬畝,被許敬宗帶人丈量清楚之後從賬冊上剝離出來,眼下這些土地屬於“無主之地”,產權歸朝廷所有,世

家門閥答允以每畝十貫的價格,從朝廷手中“贖買”過去。

總金額達到一千八百萬貫……

民部尚書唐儉早已纏綿病榻多時,府上已經連續三年冬天準備好喪事,孰料皆在開春以後天氣轉暖、氣候溼潤之時緩過來,今年甚至看上去精神很是不錯。

此刻聽聞如此大的一筆錢,唐儉激動得鬍子發抖,對於一個民部尚書來說,看似掌管天下錢糧是不折不扣的“財神爺”,可錢哪裡有夠用的時候?

一年十二個月,其中十一個月都在為了錢帛奔走,要麼催繳各地所欠之稅款,要麼應付各部堂討要經費,剩下一個月實在是煎熬不過,只能臥床稱病……

現在忽然有如此之多的一筆錢帛從天而降,老人家頓時精神矍鑠、神采奕奕,盤算著這筆錢要怎麼花。

越想越是興奮,實在是擔任民部尚書這麼多年,從來都打過如此富裕的仗啊…… 李承乾看著唐儉如此神情,自然猜得到這位民部尚書心裡想些什麼,頓時有些無語,敲了敲面前的御案,提醒道:“諸位也別高興太早,河南那些世家門閥雖

然同意‘贖買’這些田畝,但他們拿不出那麼多錢。”

除去房俊之外,其餘幾位大臣都好似被兜頭潑了一瓢涼水,興奮、激動的心情瞬間平復。

劉洎忍不住問房俊道:“洛陽於家不是向‘東大唐商號’借貸了一筆錢嗎?其餘人家也有樣學樣便是,不會是嫌棄利息太少不願借吧?” 沒怎麼說話的李積看了劉洎一眼,拿起面前的茶杯淺淺呷了一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煮宋朝之文華風流

火色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