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結論→檢視,請,在中即可享受實時檢視。

“……廣域擴散型電磁波段無異常。”

“恆星電磁波段無異常。”

“天體引力波查探無異常。”

外星造物已經確認進入到光之通道中,這是在快遞計劃結束後二十四小時內所查探到的結果。

外星造物的科技層次確實比人類文明的科技層次要高,但是已經再非是高不可攀的那種,從其材質,到其能量與構成,人類現有科技其實都是可以推算出來的,唯一超越人類現有科技推算的就只有無視動量和角動量守恆這一點。

所以認真來說,外星造物只高於人類現有科技一到兩次工業革命的差距,並非是徹底的高不可攀。

雖然就宏觀來說,高一次工業革命的差距就已經是高到沒邊了,除非是以極大犧牲和靠時間空間來拉開距離,或者是以某種社會學因素而讓更高階文明投鼠忌器,不然高一次工業革命的文明直接就可以造成碾壓之勢。

但是這種碾壓其實依然屬於同一個文明層次。

現今人類一共經歷了五次工業革命,分別是第一次蒸汽機工業革命,第二次電氣時代工業革命,第三次生物科技與產業工業革命,第四次資訊化工業革命,以及目前正在經歷的第五次電磁時代工業革命。

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這是以人類文明發展來評定的工業革命區域劃分,其實和宇宙文明的劃分並不符合,但是大體上依然可以區分出強弱之勢,一般而言,當一個文明發展到某一個工業革命層次時,這個文明與其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文明,以及上一次工業革命的文明屬於同一層次文明,只有相隔兩次工業革命差距時,才屬於碾壓式高不可攀。

這個外星造物就屬於高於人類現有科技層次一到兩個工業革命水準。

人類現有科技已經可以製造出近簡併態物質,雖然達不到強相互作用力下的簡併態物質,但是這差距其實已經不大,大約就類似於地球時代永遠五十年的穩定氫聚合反應堆那樣,知道如何去達成,也有能力去達成,就是缺少關鍵核心物,所以最終無法達成。

唯一讓科學家們摸不準的就是動量守恆和角動量守恆被打破這一點,以人類現有科技是想不到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所以只能夠預設達成這一條的科技超越了人類現有科技兩個工業革命差距。

所以該外星造物的製造水準高於人類現有科技一到兩個工業革命差距,在這種差距下,只要人類用盡所有手段來排查其蹤跡,是不可能真的一點端倪都發現不了,再加上英靈殿開啟時劉健的消失死亡,所以目前已經可以得出結論,該外星造物已經被送入到了光之通道中,去往了死後的暗物質世界。

到此,已經可以宣告快遞作戰計劃獲得成功。

但是許多事情其實才剛剛開始……

“……目前可以確認晧晟上校等適格者依然還活著,他們處於生命最低消耗的休眠狀態,奈米裝甲維護著他們的生命迴圈,但是隻能夠持續十五天時間,這還是極限時間,現在他們處於近恆星軌道上進行公轉,在這個距離下奈米戰甲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來抵抗恆星輻射與熱量阻隔,同時他們正在遭受奈米金屬的侵蝕,所以我們計算的極限安全時間只有十天,十天內,我們必須將他們接回來,這需要動用全功率的月球行星引力裝置出力,加上最新式的單磁級試作型穿梭機才能夠做到。”

林安站在臺上報告著適格者編隊情況。

作為目前的適格者編隊系統中最高職稱者,林安雖然本身不是適格者,但是他也必須站出來為適格者編隊系統說話和提要求了。

不過這是應有之義,這依次外星造物事件中,適格者們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槍斃了十幾名適格者,但是作為逃兵來臨陣處死,這事誰都說不出一個不對來,依照路遠明的性格,便是他回來也只會說殺得好,而且這也絕非是清洗什麼的,所以立刻救援晧晟等適格者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隨著外星造物危機解除,最大的問題就擺在了所有人眼前。

這外星造物阿爾法巨星裡的未知文明所製造?還是別的外星文明提前擺放其中?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爆發?現在人類已經被外星人攻擊了嗎?

有太多的疑問需要解答了。

現在是外星造物消失的第二十二小時,在此期間,關於阿爾法小行星帶遭受到了未知造物的訊息這才由政府逐漸釋放,同時關於對阿爾法小行星帶的救援行動也才開始進行,雖然所有人幾乎已經預設,在阿爾法小行星帶區域所有人員已經全部死亡。

而政府的重心現在絕不是什麼救援之類,而是要搞清楚這個外星造物來自何處,是否還有後續,以及人類到底該如何應對。

“首先我們必須去除阿爾法巨星內部有一個超級文明的可能,不是說不存在氣態行星誕生文明的可能,而是這個星系內不可能。”

站在臺上的是月球實驗層的總負責人劉彥,和深空研究所的總負責人席勒·羅德里格斯屬於同一層次的科學大拿,也是地球第一次末日浩劫後,剩下十二億人中最牛逼的兩個科學家,在外星造物來襲時,他正帶隊前往貝塔水資源採集區做科考,隨行的都是他目前正在培養的助手或者是學校研究生,而當時正處於行星磁場混亂區,所以沒有參與外星造物作戰計劃,直到這時迴歸,相比於遠在深空的席勒·羅德里格斯需要引力波連線,他自然是更適合發言的人員。

劉彥就對著螢幕上顯示的資料說道:“任何一個文明要維持其存在,都需要使用與消耗到符合該文明層次的能量等級,就拿我們現在的星際一級初級文明來說,我們每天供給的能量是地球二十一世紀時全球一天消耗的上萬倍還多,不說別的,引力通道維持一小時的能量是多少?若是沒有穩定氫聚合反應堆,難道我們真要燒煤炭不成?”

“同理可證,即便真有文明存在,也只可能是在別的恆星系,甚至我都寧願相信更高階文明存在於黑洞中,都不相信其可能存在於一顆完全普通的氣態行星裡,這個文明甚至連維持其存在的能量都無法獲得。”

臺下除了高層領導,更還有大量的學者與科學家,立刻就有人不服的在下面喊道:“難道不能夠是更高階的能量獲取方式?譬如真空零點能,或者是正反物質反應堆什麼的嗎?”

劉彥頓時向臺下發聲方向怒道:“那就不是高我們一到兩個工業革命層次的造物了,我們甚至看到一顆黑洞向我們撞來都有可能!誰在那裡胡說八道,等下回去實驗室給我寫一份關於能量層次和工業革命相關的報告上來!不,寫五份!”

臺下頓時有人罵罵咧咧,但是那聲音逐漸遠去且低沉下來。

劉彥也不管,他繼續說道:“我很歡迎你們對此事發言,但是要有理有據,光是抬槓沒意義,現在正是我們發現危機時的應對視窗期,沒時間讓你們打嘴炮……就如我剛才所說,依照該造物的材質與功能來推算,其製造文明只高於我們一到兩個工業革命的差距,所以這個文明絕對不可能存在於阿爾法巨星裡,也不可能存在於這個恆星系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造物和叢集來為其提供能量,其連維持都做不到,這是絕對肯定的一件事!”

這話出來,臺下的高層領導全部都鬆了口氣。

劉彥繼續在臺上說道:“智庫團隊們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推測,我覺得這很有討論價值,那就是該造物會不會是一顆偵察飛船之類的東西?”

聞言後,臺下許多人都在議論紛紛,片刻後,一名高層就問道:“偵察飛船?一艘可以直接引爆恆星,毀滅一片恆星系的偵察飛船?”

劉彥卻是非常肯定的道:“隨著文明層次的提升,高文明層次的造物在低文明層次眼中看起來就如同奇蹟或者神蹟,就拿我們來說,隨便一架宇宙戰機回到地球時代,也就是六七年前,諸位認為會發生什麼事情?全世界的所有武器集合起來恐怕都不夠這架宇宙戰機打的,而我們給予這架宇宙戰機的命令是對地球圈文明進行偵察……所以這很難以理解嗎?‘區區’一架宇宙戰機罷了,碾壓‘區區’的星球文明罷了,這有什麼好值得大驚小怪的?”

臺下眾人漸漸沉默,劉彥才又繼續說道:“我們才進入宇宙深空六年而已,對於宇宙深空裡的一切狀況都是未知,我們既不知道宇宙中是否絕對限制‘超光速’,也不知道宇宙中的能量總量是否保持不變,所以我們無法確認我們所處的宇宙是否執行黑暗森林原則,那萬一呢?”

臺下就有又一名領導問道:“劉彥先生,我們時間緊急,而且這也不是科普會,我們正在討論關於人類生死存亡的末日浩劫,所以請您能夠說得更直白一些。”

劉彥就無奈的道:“行,那我說得更直白一些……我們一般會將偵察機放在什麼地方?我們一般會對什麼地方進行偵察?答案就是文明輻射範圍內,比如我們,我們就時刻監控著我們所在的這個恆星系,而高出我們一到兩個工業革命的文明,也不可能去監督所在的河系另一端,相隔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光年的宇宙彼端吧?這毫無意義不是?所以這個推測就是……該文明不在我們恆星系,而在我們周邊恆星系,預測範圍大約在五到二十光年範圍內,恰好……”

“在大約三四年前,我們有一份對周邊恆星系的觀察記錄,對,就是這份……”

劉彥轉頭看向了身後大螢幕,所有人都看向了那個大螢幕,在他們眼中有兩幅深空拍攝圖片,一副較亮,一副較暗。

“如果不是拍攝失誤,或者是拍攝角度問題,或者是發生天體級別的災難之類,那麼我們可以肯定了……”

劉彥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來,他指著那顆變暗的恆星道:“這就是外星造物的主人所在位置了。”

“那裡的恆星變暗了!”

如果不是,請,在中即可實時檢視。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永恆的眷戀

九朝殘夢

系統繫結後

今天吃多了

崩鐵國運:我怎麼又穿回來啦!

B級片

新還珠格格之泰燕雙飛

塘蓬鳥

美漫:成為惡魔後愛上嗑學

細雨聽風待到重逢

純色季節

卡瑟琳斯萊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