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師傅,宋師傅,你們可都是我在安陽縣挖掘過來的寶貝疙瘩。”

“林大人謬讚,真是折煞我等。”

幾位師傅連連搖頭,被人這麼誇獎還真的有點不好意思。

“哎,我說的可是真的,並沒有吹捧你們的意思。

就連那草原人南下攻破城池之後,他們都知道老弱婦孺可以殺無赦,唯獨要留下工匠。

所以說掌握一門手藝,關鍵時刻也能保住自已的一條小命。”

眾人聞言尷尬的笑了笑。

“好了,我只是跟你們幾位開個玩笑。

我可不想被敵軍攻破城池最後落得滿城全部被殺的下場。

況且這敵人的兇殘程度只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毒辣。

此次我與元霸所提到的秋季,也是他們靺鞨人南下掃秋風擄掠的時間段。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少爺,如果這一次靺鞨人再次南下。

已經有了一次敵人南下攻破城池的經歷,朝廷那邊如果得知此事的話,他們真的會什麼事情都不管嗎?”

一旁的範閒小聲的問道。

又怕自已問錯,說完之後自已不太好意思的站在一旁撓了撓腦袋。

“範閒你問的很對,但是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朝廷那邊怎麼可能會管我們這群百姓的死活?

你們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事情也就不一樣。

與我們個人而言,我們武寧縣目前1000多個百姓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我們對於朝堂那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國跟國之間博弈的棋子。

又有誰會在乎我們這群人的死活?

就像這一次武寧縣的城池被攻破一樣,敵軍發起突襲,我大乾反應不及時被敵人攻破了城池其實這種事情也很正常。

但是對於這件事情,長安城那邊對於此事的反映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又有誰會在乎百姓的死活呢?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在長安城那邊確實有一部分官員一心為民,遇到了這個事情之後,第1個反應就是直接派兵,要為我大乾的百姓報仇雪恨。

但是這個提議在朝堂上說出來之後,卻被絕大多數人提出了反對。

派人前去質問靺鞨人部落,這不就是為了挑起戰端嗎?

一個邊關城池罷了,損失的也不過就是一兩萬百姓罷了,也許這靺鞨人不是故意的呢?

如今我大乾國力微弱,不太適合繼續周邊異族開戰。

除了周邊異族虎視眈眈之外,境內也有陸陸續續的百姓開始起兵造反。

雖然每一次百姓起兵造反到了最後都被他們進行鎮壓了,但是這些事情也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消耗。

這些消耗巨大都得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補充。

除此之外西北戰事不斷,東南倭寇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

如果這個時候跟他們靺鞨人開戰,也就意味著我們也要派遣大量的將士前去幽州鎮守邊關。

對我們國家的消耗是巨大的。

幽州那邊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就可以了,本來那個地方也沒啥重要的,必要時期都可以直接割讓出去。

不像冀州,冀州可是他們大乾一處重要的養馬的地方,每個地方的位置不同,也就決定著所有人對待其態度不一樣。

而事實上,領兵作戰造成的消耗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消耗還是出現在從上至下的貪汙受賄。

他們貪墨糧餉俸祿,甚至有人為了中飽私囊,售賣武器盔甲等。

大乾對於武器盔甲的售賣有嚴格要求,民間所製造出來的兵器可以自行流通,包括鐵匠鋪他們打造的武器都是公開售賣的。

但是這兵器和兵器不同,民間製作出來的兵器如果戰鬥力為10的話,那麼朝廷那邊製造出來的兵器戰鬥力將會為15甚至更多。

朝堂這邊掌控著更好的兵器打造的方法,又掌控著天下軍隊,根本就不擔心有人起兵造反這些事情。

所以針對朝廷這邊的武器盔甲,是不允許私自制造售賣的。

可惜,在前期對於這些事情非常的嚴格,甚至有人私自制造售賣都被全部斬殺。

然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大乾王朝日漸走向衰落,在之前一些不被允許的事情也開始有人慢慢的去觸碰,最後甚至成為了一個利益鏈條開始上下進行輸送。

期間若是不出任何事情也就罷了,如果出現了事情直接找背鍋俠進行背鍋。

其實這些事情的出現,也已經開始宣告著整個王朝逐漸走入下坡路,所以說求人不如求自已,既然已經入了邊關當縣令。

如果是換做前主人,此人懷著滿腔熱血,懷著對大乾王朝對待聖上的感恩入邊陲之地,哪怕是死也都認為這是忠君報國,但是現在的靈魂是自已。

愛國愛護自已的百姓義不容辭,但是忠君,忠君我效忠哪門子君王?

一個都不為做百姓做考慮的君主自已憑什麼要效忠?

好在前主離開了國都之後,有了能夠在這邊陲之地自行招兵的權利。

當然了,即使沒有軍權處於自已目前這種狀態,自已也絕對不會束手就擒。

徵兵備戰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抑鬱久居人下?

尤其是自已擁有如此強大的系統,更不會選擇束手就擒。

封建王朝之下根本就沒有任何人權可言,所謂伴君如伴虎,也許只是說錯了一句話就會落得身死的下場,而這就是封建王朝最真實的寫照。

“大人所言極是,如今的北方異族蠢蠢欲動。

乃至整個天下的局勢都不穩定,當務之急我們要做的就是守護好自已的縣城,以此來應對會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情況。”

“錢師傅,從現在開始你們三人就是我武寧縣登記在冊的工匠。

不但享受我官府的俸祿,一日三餐都按照我官府最高的標準。

此次除了允諾給你們的每年的錢財之外,在此基礎之上,每個人每年都有500斤大米的獎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聽心聲

關河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