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遵旨!”

朱標拱手行了一禮,緩緩上前幾步,走到丹陛邊緣,對吳憂微微點了點頭,

而後對大明沿海各省,所設衛所、軍士數量,以及倭寇如何頻頻突襲沿海各省,

如何殘殺大明百姓,包括倭國內的局勢等等,盡皆娓娓道來!

此時的奉天殿內,除了太子朱標充滿了磁性的嗓音之外,並無任何雜音,

眾人盡皆凝神靜氣的站在堂下,無一絲不耐之色!

...他們很清楚,今日的朝會,如若不商量出個章程來,恐怕別想散朝!

並且,依照朱元璋的性格,若是此事沒個章程,往後的日子裡,...眾人都別想好過!

而吳憂同樣是一言不發的 認真傾聽著太子朱標,對於各種情況的介紹,...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更何況,吳憂對於倭寇,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彈丸之地在未來,將會給我華夏民族,帶來怎樣的災難!

...因此,吳憂對於倭國,從來都只有一個打算!

但是,不管吳憂作何打算,都得將對方的大致情況,先了解清楚,才好“對症下藥”不是?

其中太子朱標所敘述的,比如倭國內部,正處於南北混戰之局面,倭國內部動盪不安,倭國百姓民不聊生..

以及大明沿海,那些頻頻侵擾大明疆域,殘殺大明百姓的倭寇來歷,盡是一清二楚!

但對於明初,沿海各省的軍力佈防等事宜,吳憂卻只是一知半解!

...所謂知己知彼,連自家的實力都不清楚,又何談其他呢?

直至一刻鐘後,朱標才將敵我雙方,他所瞭解的各種情況,詳細的闡述了一遍!

待朱標敘述完畢,朱元璋向其點了點頭,而後望向吳憂,沉聲道:

“...目前,經過了眾大臣的商討,咱總結了一下,大致是以下幾種方案!

一是認為倭寇乃癬疥之疾,不足為慮,聽之任之即可!

二是認為只有先肅清內部之賊,斷絕倭寇的情報來源,...再開門揖盜!

三是雙管齊下,肅清與倭寇暗中勾連之內賊的同時,亦揚帆入海,主動尋找倭寇蹤跡,一個個島嶼清剿過去!

四是內遷沿海居民,而後在沿海各省,增設衛所,增添軍士,...以備倭患!”

說完,朱元璋緩緩起身,雙手負於身後,不急不緩的上前幾步,凝視著吳憂,肅聲道:

“...所謂集思廣益,爾身為內閣學士,咱想聽一聽你的看法,

認為以上四個方案,哪一個更為恰當?”

聞言,吳憂先是沉默了片刻,而後拱了拱手,斬釘截鐵的說道:

“...臣以為,以上四種方案,皆不可行!”

此話一出,猶如深潭之中投下了一顆石子,泛起了陣陣漣漪,令原本寂靜的朝堂上,瞬間出現了一片吵雜之聲!

眾臣之間,交頭接耳的同時,望著吳憂的眼神各異!

有好奇,有期待,有不屑,也有嫉妒...

本就對年紀輕輕,卻已入閣,擁有擬票之權的同時,又對其深得皇上的寵信,而深懷嫉妒的大臣,

此刻望向他的目光,更是充滿了難言的意味!

而另一些大臣的眼中,卻是露出了濃濃的好奇之色,

..畢竟,滿朝文武大臣,商議了這許久,卻依舊無法拿出,對付倭寇行之有效的策略!

此刻卻陡然聽聞,吳憂或還有其他的建議,這不得不令人感到好奇!

...當然,其中也不無趁此時機,稱一稱這位麟德殿學士,兼內閣閣臣之一的吳憂,到底有多少斤兩的意思!

看看其又能否擔當的起,他如今所擁有的職位!

而太子朱標,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等少數人,眼中則是露出了一絲期待之色,

畢竟,他們幾人都曾與吳憂對面交談過,對於吳憂的能力,倒並無懷疑!

而朱元璋聞言,則是心中一動,眼中掠過一抹精光,卻是不露聲色,淡然道:

“...吳學士既然對於以上四種方案,皆不認同,那就說一說你的高見吧!”

“...高見談不上,只是微臣的些許淺見而已!”

自動無視了一些不太友好的目光,吳憂先是躬身行了一禮,待直起身之後,將目光落在了戶部尚書沈立本身上:

“...敢問沈大人,自沿海各省設立衛所以來,每年用於沿海四十八衛所,三十二萬餘軍士的軍費,大約佔去了國庫幾成?

自沿海設立衛所以來,又一共用去了朝廷多少錢糧?”

沈立本雖升任戶部尚書僅一年有餘,可對於戶部往年的收支情況,亦是時常翻閱,以做參考!

...因此,面對吳憂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沈立本幾乎不用思考,就已給出了答案!

“...沿海各省衛所軍士,每年的軍餉,及兵器維護,損耗,軍服,棉被,調運等其他損耗皆算在一起,大致佔去國庫每年收入的兩成,

至於所耗軍糧,比例倒是稍小,可也十佔其一!

說到這裡,沈立本微微停頓了一下,面色微紅的說道:

至於各衛所設立至今,共耗費了多少錢糧,老夫一時難以給出準確的資料!

不過,依此類推的話,所耗軍費絕不下於兩千萬兩白銀!

而所耗軍糧,絕不下於千萬石!”

“...多謝沈大人!”

吳憂對其抱了抱拳,並未多說什麼,隨之將目光轉向了兵部尚書李煥文,拱手問道:

“...敢問李大人,沿海各省自設立衛所以來,共剿滅了多少來犯倭寇?

...與此同時,自我大明建國以來,沿海各省死於倭寇之手,及被倭寇擄走的百姓,大約是多少?

...還有,我大明百姓被倭寇掠奪的錢財,燒燬的房屋,損失大概是多少?”

“...這?..這個...”

明初之時,兵部雖不如“大明戰神朱祁鎮”被擒,于謙力挽狂瀾之後,執掌兵權,

但李煥文身為兵部尚書,吳憂向其詢問戰果及損耗,亦在情理之中!

可話雖如此,身為兵部尚書的李煥文對於戰果及損耗,雖是知之甚深..

...可也正因如此,李煥文才面色漲紅,支支吾吾,一時難以言語!

“...說吧,反正他孃的也是眾人皆知,沒什麼好遮掩的!”

李煥文羞愧難當,身為一國之君的朱元璋,又何嘗不是顏面掃地?

只是以朱元璋的性格,絕不屑於去粉飾太平,掩蓋事實的真相,

...吃虧了就是吃虧了,雖面色無光,卻亦不屑於去刻意遮掩!

可一次次的容忍,換來的卻是倭寇,一次又一次的挑釁,朱元璋此時,亦是痛定思痛,

..哪怕是竭盡所能,也要讓那群倭寇,付出沉痛的代價!

.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偷聽奶團心聲,炮灰全家把皇室踢爆了

暴富梨

疾風吹勁草

西瓜愛吃餅

穿成女主對照組,王爺寵妻忙

堅持阿七

誘寵:狼狗弟弟他每天都想上位

最胖的兔子

寫給拂拂的詩

雄起的偽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