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剛剛冒出了頭,高麗都城開京王城內,便敲起了響鐘,與此同時,立於勤政殿外的眾多大臣,片刻間便排好了佇列,...依次入內!

待群臣就位,高麗王辛隅頓時便從王座右側側門昂首闊步,沿御階而上,登臨王座,緩緩掃視了一圈眾臣之後,衣袖一甩,當先坐下,

上唇鬍鬚微微揚起,下頜鬍鬚修剪整齊,不得不說,國字臉,臥蠶眉,相貌堂堂,坐姿如松的辛隅,頗具威嚴!

待辛隅將將坐下,群臣頓時齊齊拜倒在地,“臣等,...參見王上!”

“...免禮!”

“謝王上!”

眾臣將將起身,辛隅便直入今日的主題,“元使前來,其目的,諸位都已知曉,漢人有句俗話,一人智短,眾人智長,事關我高麗國運,寡人不敢輕斷,諸位愛卿,都各自說說意見吧!”

雖說問及眾臣的建議,然而辛隅執掌高麗多年,又豈會不知高麗國情?

從辛隅從容淡然的神態中不難看出,對於今日商議之事的結果,早已是智珠在握,絕無懸念!

果然,辛隅話音剛落,內議省左丞李元道率先出列,當即表明了親大元疏大明的立場,“稟王上,常言道天予不受,反受其咎,臣以為這是收復遼東的天賜良機,萬萬不可錯過!

據元使所言,此次天元帝計劃周祥,攜泰山壓頂之勢,南攻大明,大明西南半壁土司皆為所用,手握二十萬雄兵的大元梁王隨即發難,

若我高麗緊隨其後出兵遼東,殺大明一個猝不及防,本該為我高麗所有的遼東,當可謂是唾手可得!”

李元道本就是高麗左丞,位高權重,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者說高麗覬覦遼東久矣,幾乎已成執念,話音剛落,當即便有十幾位朝臣出列響應,

“王上,李大人所言極是,遼東本就為我高麗所有,卻被大明無恥的霸佔,如今良機乍現,絕不可錯過!”

“稟王上,大元為反攻大明,幾乎集結了所有可戰之兵,近四十萬眾,再有云南瓦爾密二十萬雄兵,大明西南半壁土司響應,大明必然焦頭爛額,

正所謂紮根牆頭草,風往哪邊吹,我往哪邊倒,收復遼東的大好時機,近在眼前吶,望王上速斷!”

“王上,並非我等見利忘義,我高麗雖認大明為宗主國,然遼東本就為我高麗所有,當趁機收回才是!”

“不錯,大不了待收回遼東,我等便立即止戈,賣大明一個人情,想來以漢人一貫以德報怨的秉性,必然做不出秋後算賬之舉!”

“劉大人言之有理,大明疆域廣闊,遼東又為貧瘠之地,即便為我高麗奪回,想來大明胸襟寬廣,定不會過分怪罪!

到時我王派遣使臣趕赴大明,認個錯,道個歉,再奉上些許賠禮,當能化解兩國之間的不愉之處!”

此人話音剛落,一位年過三旬,身軀昂揚,雙眸猶如鷹隼的兵部官員,眼含一抹嘲諷,道出了在場眾人心知肚明,卻又不足為外人道也之事,

“稟王上,若以臣看來,劉大人所言,真可謂是一針見血,權衡利弊,且不談其它,若我高麗束手旁觀,必然得罪大元,

而以大元睚呲必報的性格,待此戰過後,必然尋我高麗的晦氣,定會派兵前來,報復我高麗!”

“反之,若聯合大元,不僅可順勢奪回遼東之地,即便得罪了大明,以漢人崇尚和平,以德報怨的秉性,僅需派遣使臣前往,

認個錯,道個歉,再奉上三瓜兩棗,給大明一個臺階,一個所謂的面子,當可抹平此事!”

說完,絲毫不曾注意到位於王庭之側的一位太監,看向他的眼神透著一縷憐憫的兵部官員,繼續侃侃而談,激情澎湃的表現著自個兒,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就好個面子,即便明知你佔了他便宜,但只要你事後認個錯,道個歉,不僅可保太平無事,

甚至為了籠絡咱們,不僅不會怪罪我高麗,說不定還會因此厚賜於咱們,試問,如此迂腐之國,有何懼哉?”

此言一出,勤政殿內頓時傳出一陣輕笑之聲,眾人眼中對大明的嘲諷,展露無疑...

“僅憑這一番高論,這份眼力、洞察力,殷大人當能稱的上我高麗年輕一輩中的翹楚!”

“將將不過是下官肺腑之言,不吐不快罷了,左丞大人繆贊,殷揚愧不敢當!”

殷揚年紀輕輕便已身居高位,自然深諳為官之道,展露自己的立場,出了一番風頭之後,當即退回班列,不再言語!

世人皆有欺善怕惡的劣根性,高麗群臣亦不例外,與其說高麗群臣多半心向大元,倒不如說高麗君臣及百姓,從骨子裡懼怕暴元,

只不過這一點,無人敢當眾言明,甚至為保全自身顏面,亦常常下意識的否定這一鐵的事實!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雖說此刻的勤政殿包括國王辛隅在內,心向大元者佔據大半,卻也有不少的大臣,認為大明,遠比苛刻暴虐的大元,更為可靠!

高麗三省之一的內奉省右丞,自朝議之始便一直微眯著雙眸,閉目養神的張保機,緩緩睜開了略顯混濁的雙眼,

“敢問諸位,是否早已忘卻了暴元,與我高麗的...國仇家恨?”

張保機因年邁而頗顯沙啞,不甚高昂的話語,瞬時讓高麗王辛隅臉上掠過了一抹陰霾,

身為三朝元老的張保機雖然年邁,平日裡大多一言不發,處於半隱退的狀態,然而一旦開口,則必然讓旁人不敢等閒視之!

正當眾人相顧無言,勤政殿處於寂靜無聲之際,率先提出與大元結盟的李元道,微微拱手抱拳之後,反駁道,

“老大人,凡事得往前看,時過境遷,往事如煙,我高麗又豈能因陳年往事,摒棄唾手可得的遼東,這一實實在在的利益?”

“時過境遷,往事如煙,...這話不錯!”

早已一片雪白的鬍鬚微微顫動,張保機混濁的雙眼直視李元道,“李大人可曾聽聞,就是爾等口中迂腐不堪,以德報怨的大明,早已籌集千萬軍餉,欲遠征倭國,雞犬不留?

若此事為真,則說明一頭極為健碩卻甘願食草的野牛,將化為一頭...吃人的猛虎!

若此事為真,人傑地靈,極具底蘊,豪傑遍地且人數眾多的大明,將遠比暴元,...更為可怕!”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傲嬌仙皇養成記

張家小寧

不念君山

草頭兒

農女的悠閒生活

墨輕愁

山間明月江山客

山間明月江山客

喜歡,那年

番茄很紅

穿越後,神棍逼著我造反!

芷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