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無知無畏,知而未知

太玄道君!

這是一個傳奇!

準確地說,這是傳奇之上的傳奇!

因為他曾經踩著一尊天人,登上了世間至高的層次!

世間第一位天人,創立了承冥天師府,引領著這個世界,走上了通天之路。

隔了不知多久,又有一位天人,創立了大乾王朝。

在一千多年前,出現了又一尊天人,獲得了世間各方勢力的擁護,甚至動搖了大乾王朝的根基。

可就是這位凡人出身的太玄道君,一人一劍,殺穿了那個時代。

擁護天人的各方勢力,無論老輩強者,還是當世奇才,都被他斬落下來。

到了最後,就連本該創造一個時代的天人,都被他踩在了腳下。

天人是傳奇!

太玄道君,是踩著傳奇的傳奇!

只可惜,與天人一戰之後,太玄道君並沒有迎來更高的成就,而是就此一蹶不振,長居紫陽域,直至壽終隕落,也不曾踏出紫陽域半步。

傳說太玄道君,與承冥天師府,淵源極深,甚至曾經獲得了少師的資格。

在場二人,均是大乾王朝最高層次的人物,他們知曉,這不是傳說,而是事實。

“太玄道君的後人嗎?”

老皇帝這樣唸了一聲。

時代過於久遠,已過千年光景,而且近來千餘年,玄天觀作為南方一座煉神勢力,安分守己,中規中矩,並不怎麼起眼。

直到國師提醒,老皇帝才記起了這麼一個古老時代的舊事與舊人。

“當代的玄天掌教,急著修復他的開陽山,甚至連組建聯盟,都不曾出現……”

國師繼續說道:“眼下真正掌權的,是神都白氏的老祖.”

老皇帝沒有回話,而國師繼續開口說來。

“白氏一族,歷代為大乾效力,而今其後輩族人,在大乾各地,擔任官員.”

“但是眼下神都當中,白氏一族的官員,就有六位……儘管官位不算太高.”

“至於選定白氏老祖,原因也很簡單,臣原先指點過他,因而有半師之誼.”

“這位真正掌權的副盟主,心向朝廷,忠心可鑑.”

國師這樣說來,微微躬身。

而老皇帝的聲音,便又傳了過來。

“白氏老祖,其實朕也識得,他年輕時,也曾在朝為官,雖然官位不高,但朕見過幾次,此人……似乎很老了.”

“至少近來兩三百年,他還坐得住.”

國師正色道。

“兩三百年後呢?”老皇帝再度問道。

“微臣考慮,於甲子之後,便再組建一個民間聯盟.”

國師肅然說道:“等百年之後,再組建第三個民間聯盟.”

“哦?”老皇帝沒有詢問,只是靜靜看著國師。

“三大民間聯盟,可以互相制約.”

國師平靜說道:“等兩三百年之後,便已壯大到了一定的層次,難免也會仗勢欺人,那麼罪責便不會少……”

“待到那時,就可以如當年對待冥王宗一樣,將之剿滅了.”

“剿滅冥王宗,國庫豐厚了許多.”

“剿滅這個聯盟,想必將來所獲不少.”

“等第一個聯盟收割完畢,便可以再扶持另一個聯盟,使之壯大,留待將來,再行收割.”

隨著國師的聲音說來,彷彿有一茬又一茬的韭菜,長了又割,割了再長。

“國師,你的手段,比之於當年,可更加狠辣了.”

老皇帝讚賞了一聲。

隨後卻又聽他嘆了聲:“放在當年,你也是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這種養肥了再殺的手段,真不像是你這種性子耿直的人,能夠做出來的.”

“一切為了大乾王朝!”

國師神色如常,緩緩說道:“眼裡只有黑白,心中只有善惡,容不得半點灰暗,便是未能具備大局之念,也不配成為國師!”

“……”

大乾皇帝沉默了下,又道:“聽聞國師近來,倒是去了幾次青樓?那些女子,不是良家……朕回頭命人挑選一批良家女子,送到國師府上.”

“謝陛下隆恩!”

國師眼神平靜,施了一禮,然後退了下去。

此間沉寂,半晌無聲。

過得許久,才聽得一個女子聲音響起:“國師近來,性子變化不小.”

“他算是開竅了.”

老皇帝這樣說來:“先前如他說的,沒有大局之念,只有善惡黑白,當不成國師.”

“他嫉惡如仇,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聲望太高!”

“高到近兩年來,神都的年輕俊彥,都視他為心中的榜樣……”

“再這般下去,世人只知國師賢良,當名傳萬古,而朕就該成昏君了.”

“他若不變,至多三年,朕就不得不殺他了.”

老皇帝笑著說道:“但是他似乎真的開竅了,近期常去青樓,放浪形骸,而且強奪寶物,壞了人心中的名望,毀了自身的清名.”

“而且這一番組建民間聯盟一事,養肥之後再來宰殺的風格……足能見得,國師已非那黑白分明的熱血之人.”

“他心中開始有了權衡利弊,懂得了官場之道,如果他再狠一些,就更好了.”

老皇帝說到這裡,揹負雙手,說道:“朕想要他成為一個酷吏!一個讓世人畏懼,讓世人心中唾棄,人人為之膽寒的酷吏.”

“那麼他將會是朕,最鋒利的一把刀!”

“以前他只是朕展現在世間的君子之劍.”

“但世人只知此劍鋒芒,讚賞此劍斬妖諸魔的功績!”

“可使人卻都忘了持劍之人,是當今的皇帝!”

“但他如果成了一把只知‘聽從聖命’的屠刀,那朕便沒有什麼顧慮了.”

這般說來,唸了半晌,最終還是化作了一聲嘆息,低語道:“可是……朕捫心自問,卻還是有些喜歡,曾經那個剛正不阿,善惡分明,不求權勢,而為天下,甘願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國師……”

他欣賞曾經的國師,但容不下曾經的國師。

因為曾經的國師,心中藏著的天下蒼生,而不是大乾皇室。

眼下,他也並不喜歡當今的國師。

但當今的國師,卻是一條真正聽話的惡犬。

也是最合適的屠刀。

——

與此同時,承冥天師府當中。

第三少師才剛回山,便得到了訊息。

剛踏破了人間界限,成就真玄之境的老王爺李亦圖,準確地說,是如今的玄天觀塗易太上長老,隕落了。

他神色間,略有恍惚,似乎難以想象。

老王爺藏了這麼多年,終於越過了那個層次。

其真玄之力,強大到了讓自己都感覺到驚駭的地步。

本以為老王爺走出了劫數,迎來了人生新的高峰,卻未有想到,轉眼之間,自己尚未回山,他便隕落了。

“人生的變數,竟是無法預料的嗎?”

第三少師陷入了思索當中。

本該意氣風發,一舉站在巔峰的人物,卻在最風光的這一刻,轉眼間已成了歲月的塵埃。

他怔怔不語,只是想著,人生許多事情,似乎都很難預料。

直到老天師的聲音傳來,平淡道:“天道運轉,世事無常,縱然仙神,都在劫數之中,消散殆盡,何況我輩修行者,豈能盡知萬事走向?”

“天師也沒猜到,老王爺會死嗎?”

第三少師抬起頭來,這般問道。

老天師沉默了下來,說道:“我早知他劫數將至,難以度過……不過確實沒有猜到,他是死在真玄之後,不過,李亦圖自身,應該是早已料到了他自己的結果.”

這樣說來,老天師看向了紫陽域的方向,緩緩說道:“我該下山了.”

“嗯?”

第三少師露出錯愕之色。

老天師鎮守此山,極少離開承冥天師府,即便少數時候,不得不出山,也是短短時日,便要歸來。

為何今次,要前往紫陽域?

為老王爺報仇?

不對!

老天師若對那位鎮陽王府的老王爺,有這樣的情分,只怕早已下山,為他護法去了,何至於讓老王爺落到這個地步?

那又是為什麼,要在老王爺隕落之後,選擇下山?

“伱們三個,從冥王宗之內,奪回來的魔種……是空的!”

老天師吐出口氣,說道:“內中的物事,已經被取走了.”

“什麼?”

第三少師為之錯愕,說道:“弟子與兩位師兄,當時都確認過,魔種無缺!”

“蛋殼是完好的,但裡邊是空的,沒有了蛋白與蛋黃.”

老天師笑了一聲,說道:“這手段很高明,千年以來,有這種巧妙手藝的人,不超過三個.”

說完之後,他神色逐漸變得凝重:“魔種是憑空孕育的,汲取了世間萬眾生靈,勉強算是半個天魔的種子……”

“您在擔心什麼?”第三少師問道。

“人魔,吞噬天魔,從而更進一步.”

老天師肅然說道:“我仗著承冥天師府的諸般寶物,論及本領,如今還在人魔之上!但若祂煉化完畢,化身天魔,未必就弱於我啦……”

第三少師頓時明白了。

老天師要提早下山,在人魔成就天魔之前,將之斬殺,否則難以制衡!

“所以,老王爺是魚餌?”

第三少師沉吟道:“吃掉老王爺的那一尊魔,就是您釣起來的魚?”

“不!”

老天師搖頭說道:“吞吃了‘魔種’的那個傢伙,藏起來了,煉化天魔龍種之前,祂絕不可能現身.”

“那麼吃掉老王爺的那一尊魔呢?”

“你要知道一件事情.”

老天師正色道:“所謂的魔,沒有任何的桎梏,祂們以世間強者為食,自認為狩獵者!但往往,狩獵者遭遇更強大的存在,就會成為……獵物!”

第三少師沉吟道:“吃掉老王爺的這一尊魔,害怕成為‘未來天魔’的獵物?”

老天師應道:“不錯.”

第三少師沉聲說道:“吃掉了真玄之境的老王爺,增強了自身,祂便可以擺脫獵物的身份了嗎?”

“不一定.”

老天師這樣說來,然後又想了想,繼續說道:“還有一點,須得糾正你.”

“請天師教導!”

“祂不是把老王爺,當做增強自身的補藥,僅僅是將老王爺,當作了恢復體力的一碗飯.”

“恢復體力的一碗飯?”

“祂們是遊離在這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也是最可憐的傢伙……祂們活了很長的歲月,但卻沒有得到長生的道果.”

老天師說道:“歲月在消磨著祂們,如同消磨著世人!而吞噬世間強者,便是祂們用以恢復自身,抵消歲月之力的方法!”

第三少師想了想,然後問道:“也就是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祂們不斷狩獵世間的強者……便如同吞食延壽的丹藥,以此方式,而得長生?”

“正是!”

老天師這樣說來。

——

“長生者,即為魔?”

開陽山上的陸萬,也聽得兩位祖師的講述,陷入了沉默當中。

知曉得越多,在成就煉神之境的時候,阻礙便也越多。

兩位祖師原先是不願意,提早讓他知曉太多的秘辛,導致心中過多的負擔,從而在突破煉神之時,所遭遇的心魔之劫,會更加真實而複雜,從而無法勘破。

但是如今,一尊凌駕於世間至強者行列之上,足以稱得是超越人間界限,介於仙與凡之間的存在,徹底隕落了。

關於“魔”的存在,以及神秘強大的力量,已經在陸萬心中,根深蒂固。

“無知,便能無畏.”

“知曉太多,便負擔太重.”

“到了這個地步,掌教深知‘魔’的強大,但心中的印象,是神秘而未知.”

“若完全‘無知’,也就罷了,而今‘知而未知’,便帶來了無盡的恐懼.”

四祖出聲說道:“如此,便讓掌教,進一步知曉,魔的根底,反倒能安穩一二.”

三祖奶奶本身是不大讚成四祖的想法,但聽得這番話,便也不再開口。

一個凡人,走在黑暗裡,無知而無畏。

他不怕黑,也就無懼。

但如果他知曉,這世上是有鬼的,便會陷入恐懼當中。

原先兩位祖師,不讓他知曉,便是讓他保持無畏。

但他既然知曉了世間有鬼,要克服心中的恐懼,便只能告訴他……這‘鬼’的來歷,從而加深瞭解,增添熟悉之感,減弱恐懼。

而若是在這其中,找到剋制之法,心中有了底氣,便仍能無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月光主母養外室

鳳舞流年

冤種情侶大鬧校園

橡皮擦不好用

月過清風

落葉隨風而動

從世界末日開始

顧丿歡喜

isfp獨白

Yaoqing

向師兄發起雙修邀請

越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