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地側,史東就站在芬的身後,自然他的聲音可以傳進芬的耳裡。

但在深淵側,兩個大齡女孩可是被隔離在魔法塔的二樓,聲音當然沒辦法傳上三樓。

林也不敢用視訊通話的方式和她們保持聯絡。畢竟他不知道來自不可名狀之物的恐怖,會不會隨著視訊通話這種非實體通道,影響到另外一邊的人。

要知道貞子可是會從電視裡頭爬出來,找人聊天談心的。

所以自家兩個學徒聯絡自己的方法,是利用即時通訊軟體提示音的方式來聯絡。並事先約定好,敲一聲是什麼意思,敲兩聲是什麼意思。要是想傳遞的訊息太複雜,就直接上摩斯電碼了。

而這時林也從瞬開即閉的水鏡視窗中,聽到了約定好的’咚’一聲。

隨即有三聲隔一秒的提示音,這對應著迷地側,史東口中的倒數計時。

三聲一結束,林雙手半托於胸前,就像是捧著某物一樣。下一秒,作工精細,比人頭稍大,松果構造的蛋形金屬物出現在手中。

這是專門用於收納不可名狀之物,不知道已經第幾代的’蛋殼’。畢竟收納的那玩意兒腐蝕力驚人,時不時就要重新打造收納的外殼。

託底的雙手,指頭朝著蛋殼的機關一摳,松果般的翅型葉片一個個向外展開,露出了收藏在裡頭的奇物。某個不可名狀之物的殘肢。

指尖再用力,機關第二階段開啟。構成蛋殼的一片片翅型葉片直接解開,掉落地面,直到剩下林手中的托盤為止。

那些掉落的葉片在觸地之前,就被林用閃現術暫時送到其他地方,之後再處理。

就在林將托盤緩緩上舉的同時,迷地側魔法塔的芬也在做同樣的動作。只是之前的步驟,她的部分就比較簡單,就只是空手從木盒中,將預定使用的世界樹種子拿出來而已。

芬單手捧著世界樹種子上舉,來到六極支撐臂的中心位置。這倒不是說她有什麼不敬,或是輕忽手中之物的意思。芬的另一隻手則是操作起能量池的魔法陣,準備將手中的奇物包裹在其中。

深淵側,林這邊的操作有待在二樓的哈露米來進行。只需要林用腳尖輕點一下臨時設定的機關,自然會有同樣的提示音在二樓響起。樓下的人自然知道自己應該要怎麼做。

由於每個步驟的安排都精準到秒。所以在第一回倒數之後,迷地與深淵兩側的魔法塔,都不再進行倒數的動作。就只是按照排定的時程,一步步推進。

至於讀秒的問題,以林和芬如今的能力,就算不盯著碼錶類的道具,他們的生理時鐘也能支援各自到達精準至奈秒級別的控制。除非是快到身體速度跟不上的劇烈變動操作。

當然,當某一方出現差錯,就會警告對方,暫停整個流程。

依照傳統魔法塔能量池的啟用方式,這個時候魔法師應該站在能量池用的拘束魔法陣中,透過作為核心的奇物,溝通另外一個世界。並利用兩個世界間的位落差,引流能量潮汐。

這個過程非常危險,要是一個控制不好,很有可能引發的就是兩個世界的對撞!

這時拘束的魔法陣就會發揮另外一個作用,將魔法陣內的空間拋進異次元中,斷開能量潮汐衝擊的路徑。通常跟著被拋走的,還會有主持啟用能量池的魔法師……

假如能夠順利引流,並且控制好能量潮汐的規模,那麼第二個動作就是將這些異種能量轉化為八種權能。一般來說,這個動作需要用魔法陣來輔佐,主要是向八位權能之主祈求……

迷地的神靈在這個過程中,又發揮了一次作用。這樣很魔法,誰都挑不出毛病來。反正魔法搞不定,神靈來湊。

最終步驟就是不斷濃縮八種權能,直到實體化、液化的程度。當液化的權能量超過某個臨界點,就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至此,能量池就能夠穩定下來,為魔法塔所用。

也正因為八種權能會凝聚成像水銀一般的液體,鋪成一個猶如鏡子的平面,形成內外空間。所以這項魔法塔的供能裝置,才會被稱為能量’池’。

林當然不會滿足於傳統的低效利用方式。

不管是在迷地或深淵側,參考自密瑟能核的六極支撐臂在啟用的瞬間,就於六極的中心點製造了一個力的平衡點,形成一個極為獨特的場。

這讓在中心點位置的物質,擺脫了重力的束縛,漂浮在半空中。

雙手解脫的林和芬,開始迅速地調整六極的出力資料。

這是要搭配能量潮汐發生的規模來做相對應的變化。因為之前從沒做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完全靠兩人的算力與反應來取得當下最合適的操作方式。

假如說進度條是從零到一百,需要一百秒完成。那麼兩人就是要控制六極的輸出在每一秒只提升一。

而這個步驟,是要撕開作為核心的奇物,所溝通的異位面世界,製造能量潮汐。不能太快是怕出力過猛,把口子撕得太大,之後不好收拾。

慢一點倒是可以,但兩邊進度要協調一致。所以就採取一個折衷的方式,讓不在同樣地點的兩人,知道自己需要做到什麼程度。

毫無疑問,在這個步驟上,深淵側的林所面臨的難度比較高。但主持啟用能量池的兩人不管待在哪個位置,處理這種小事根本花不了多少腦力。

當進度條讀滿,奇物所溝通的外位面在迷地的主物質位面上開了一小道口子。本該如狂風暴雨般降臨的能量潮汐,因為被抑制到最小的程度,這讓六極所形成的場,很容易就控制住這股力量。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啟用能量池,即點火的當下,六極控制臂是沒有任何權能供給來源的,除了操控的魔法師以自己所掌握的權能控制。

假如第一波能量潮汐來得太過洶湧,縱使六極在設計面上可以控制這種程度的能量湧,但為了支援這樣的控制力度,也有可能將魔法師給抽乾。致使點火過程失敗,順便饒上一個魔法師。

以林和芬現在的實力,要遇到被抽乾的情形,估計那個能量潮汐的衝擊會大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得要世界樹親自出面才有可能擋住的那種。

但是誰沒事會會主動去調整難度呀。那種玩遊戲喜歡玩地獄模式的,給他們只有一條命的機會,沒過關,自己也會完蛋。看有誰敢在什麼規則都不清楚的情況下,直接挑戰最難。

魂系大老,不是一天可以培養出來的。

不管是林或是芬,都沒興趣在這種極端重要的場合,面對一個從無經驗的事情時,直接去挑戰極限。

一切都要控制在最安全、最保險的狀況下進行。這樣子,當有突發狀況的時候,也才有充足的預留量可以應對。

然而莫非定律是怎麼說的。當事情有可能變得更糟時,那麼那個更糟的狀況必然會發生……

其實按照流程,只要第一關點火能夠順利成功,接下來就是控制著流入的能量潮汐,將其約束在六極所形成的場中。

而六極懸臂本身所形成的場,就具備有將任何異種能量轉化為八種權能的功能。所以被控制著的能量潮汐,就會被直接轉化為權能,向外發散。

向外發散的權能當然不會就此溢散在空氣中,而會被六極所形成的場捕捉,並且將其不斷凝聚、濃縮。最終形成一個球狀,類似流體水銀般的物體。

和傳統能量池所形成的平面類似,這顆球形的水銀體就是在六極約束下,所建構的新型能量池。

球體體積只會有一個正常人指頭尖的大小。傳統能量池的面積會大到跟一個正常人四肢箕張差不多的程度,儘管是不規則形,但跟只有指尖大小的球體還是天差地遠。

傳統能量池的面積會這麼大,除了魔法師們的約束魔法陣不怎麼夠力外,另一個理由就是這樣的’鏡面’可用作很多其他用途。

像是那惡名昭彰的查爾斯呼喚術;又或是讓傳統奧術之眼所窺探到遠方,其景象呈現之處。

但是林不需要在能量池上使用這些功能,畢竟能夠隨時拉出水鏡術螢幕來替代。傳統能量池是因為無法縮小,所以有點廢物再利用的意思。

不過能量池的重點,只在於溝通異位面。藉由位面落差,製造能量潮汐來利用。所以能量池實際上只需要能夠隔開主物質位面與異位面就好。

而異位面的聯絡通道是由作為核心的奇物所形成。所以能量池的’內部’,其實就是這個奇物所拓展的異位面通道。

這個通道並沒有物理意義上的大小。所以不管是指尖般大小的球體,或是比人的面積還要大的平面,都足以覆蓋那作為核心的奇物。

六極懸臂除了產生拘束能量潮汐的場,並將其轉化為權能外,另外一項功用自然是抽取權能供魔法塔之用。

一旦魔法塔啟用,那麼這個新式能量池所形成的水銀體,其大小將取決於權能抽取量。

當整座魔法塔所需要的權能愈多,那麼為了維持平衡態,這顆球體也將會愈大。當抽得急的時候,也許這顆球體為無法維持正球體,會變成不堆則狀。

至此,魔法塔的能量池算是正式上線。

不過現實哪會那麼容易和輕鬆。之前所述種種步驟,是基於建造普通魔法塔。縱使某人打算建造的能量池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但用途卻很普通。

然而門之雙塔從一開始,就不能算是普通魔法塔。更大的考驗在點火的瞬間,就降臨到兩位主持者身上。地點在屬於意識的世界中。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的我成為人渣又如何

不會漂亮話

練氣汙衊元嬰?你當這裡是女頻啊

老曹在此

逆天而上九重天

小番茄炒雞蛋

終末神途

曦落夢水寒

大咒帝

桃酒老道

不是,我又重生了

中星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