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於母一驚,怎麼把這茬給忘了。

房不能給,地也不能給啊。

她忙不迭的說道:“不行,地不能給你。地給了你,我們以後吃啥喝啥?”

易柯庶怒了,大聲說道:“房你也要,地你也要。沒了地你吃不了喝不了,我就能吃能喝了嗎?房子和地你選一個吧,要不然房給我,地給你們!”

於母一聽這也不行啊,那房給了易柯庶,他們一大家子人住哪兒啊,有了地也沒法遮風擋雨啊。

反正就是左想左吃虧,右想右吃虧。

易柯庶則是絲毫不慌,一口咬死要麼給我房,要麼給我地。

他其實真實目的就是要地,房子就在這又不會張腿跑了,要分了家還在這住,膈應都能膈應死他。

事情到這裡逐漸易柯庶的態度已經明朗了,村長就開始跟於母溝通到底是要房還是要地。

又磨嘰了一段時間,最後終於是確定了下來,於母他們還是選了房子,但還額外要三畝地做口糧地,剩下的地都歸易柯庶。

易柯庶表面上自然是很不樂意的,都說了要麼要房子,要麼要地,你怎麼還能全都要呢。

村長勸完那邊又開始苦口婆心的勸這邊,說什麼他們一家子也得吃飯啊,一點地沒有以後不得餓死什麼什麼的,

易柯庶心中嗤之以鼻,他知道於母是什麼心態,她一心覺得自己的寶貝小兒子能考上大學,到時候能找到城裡的工作。

一家人先苦一苦,等於小東端了鐵飯碗之後有了工資,自然就用不著靠這地吃飯了。

可惜啊,易柯庶冷笑。

你寶貝小兒子考不上大學嘍。

想要口糧地是吧,三畝那可不行。

易柯庶心裡流著壞水,表面上裝作大方的說道:“也別說我當兒子的不孝,我給你們留五畝口糧地。但是家裡的糧食我要多拿走些!”

於母一聽還多摳出來了兩畝地,當即大喜,一拍板就同意了。

至此,這場轟轟烈烈的分家大戲落下了帷幕。

村長一看總算是商量好了,連忙寫了分家協議讓雙方簽字,弄完之後本來要走,卻被易柯庶一臉笑容給攔下了。

“村長叔啊,你看我這分家了,空守著地也沒個地方住,你給我批塊兒宅基地唄。”

村長人都麻了,我造了什麼孽才來給你們家當見證人啊。

最後村長抵不過易柯庶軟磨硬泡,還是在村子另一邊給易柯庶找了一塊兒宅基地。

易柯庶很滿意,只要是離於家人遠點,在哪兒他都不是很在意。

至於起房子嘛,好說。

大手一揮,地賣了好幾畝。

從村裡請人來忙活了六七天,村裡人也知道他剛剛分家沒地兒住,這是賣了地起的房子,也沒人會偷懶,緊趕慢趕的,好歹是把這個房子給蓋起來了。

房子蓋好的第二天,也不管房子還是毛坯,易柯庶就把該拉走的東西全部從於家拉走了。

易柯庶內心著急但面上依依不捨,於家人的著急都不帶掩飾的,順利拉走所有東西之後,於家人和易柯庶都長出了一口氣。

任務中最艱難的擺脫於家人這一步,這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可以看著於家雞飛狗跳了。

作為一個要成為詩人的人生理想,易柯庶自然是不想下地幹活的。

他以自己一個人種不過來那麼多的地為藉口,用了一種隱晦的,在當前時代不會惹人注目的方式,把自己的地“承包”給了村裡的人,只給自己留下了一兩畝作為擋箭牌。

現在易柯庶是有房有地還有存糧,時不時上山一趟,下山的時候也都不空著手,不是兩隻兔子,就是一隻野雞,最不濟也能摘點蘑菇。

有時候饞了,也會拿著粗糧或者兔子肉去跟村裡人換點細糧吃。

想幹活的時候就到地裡裝裝樣子,或者按照自己的規劃收拾一下院子;不想幹活的時候就滿村溜達“找靈感”,小日子別提多瀟灑了。

而易柯庶分家走了以後,於家就沒那麼舒坦了。

他們一直以為擺脫了這個敗家子老大,生活就能重新走上正軌,可惜事實恰恰相反。

易柯庶用兩畝地換走了大量的現糧,乍一看是易柯庶吃虧了,但這是他經過333建立模型推演後得出來的結果。

他帶走大量的糧食,只給於家留下了一小部分,現在他們每天吃飯都要精打細算,閒暇的時候還要去挖野菜,去山上摘蘑菇來湊數,就是怕多吃一口到時候青黃不接。

而他多留下的兩畝地,也卡在了一個奇妙的點上。

有了地,自然是不能荒著的,都得種上的。

如果於母和于敏兩個人收拾三畝地,那是綽綽有餘;但是光憑她倆根本收拾不出來五畝地,只能讓於小東一起下地幫忙。

而於小東每天白天干活消耗了他大量的精力體力,晚上到了家裡自然就只想歇著,連裝模作樣看書的念頭都沒有了。

一天不看書,破窗效應之下,後面就一直不想看書了。

短時間來看,讀不讀書似乎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時間這麼一天天過去,當於小東突然聽到高考恢復的訊息時,他才在恍惚中察覺,自己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過書了。

而這正是易柯庶的目的,他只用了兩畝地,就把於小東拖在了一個每天需要思考如何更快速的鋤地,思考怎樣不能讓木柄把自己的手磨出血泡的環境裡。

於小東想要複習,但是當他坐下來看著曾經熟悉的課本,回想起自己在學校時的時光,只覺得那彷彿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書上的那些知識已經離他遠去了。

臨時抱佛腳突擊複習了一陣之後去參加高考,於小東毫無意外的落榜了。

----------

而和上一世不同的是,陸知青這次參加高考也落榜了。

易柯庶從333那裡得到陸知青和於小東一起落榜的訊息時都愣了一下。

自打他來了之後,其實並沒有刻意針對過這個陸知青,怎麼他就落榜了呢。

旋即他就明白了,陸知青這是被蝴蝶了啊。

這一世于敏沒辦法從易柯庶這裡吸血,又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幫陸知青幹活,陸知青就陷入了跟於小東一樣的境地,甚至他每天比於小東還要累。

沒有了冤大頭的付出,沒有了充足的時間去複習,高考失利就是個順理成章的結果。

易柯庶分家之後繼續維持著要當詩人的人設,在村裡閒逛“找靈感”的時候,其實是碰到過陸知青的。

因為一直在幹活,那時的陸知青已經不像剛下鄉的時候那麼白淨,但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一些曾經的書卷氣。

從於敏那裡論,兩個人雖然沒交情但以前也是打過交道的。現在打了個照面,互相點了個頭也就過去了。

原主其實對陸知青沒有太多恨意,他最恨的還是於小東和於母,願望裡也從來沒提到過這個陸知青。

那易柯庶自然不會節外生枝。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鹹魚千金也要偶爾努力

四夕夏

哥哥是未來權臣,我直接化身綠茶

春日嬌嬌

我在火影證仙王

癸辛涅

嬌妻開掛,大叔寵上天

龐舒勻

陌上花開君歸否

人魚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