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鎮。

一處偏僻的小院。

李榮看了看左右無人,才敲了敲門。

不久,裡面有人開啟門,李榮進去後,來喜則在外面等候,同時還神色慌張的注意四周。

“李郎中,此刻前來,可是有藥了?”一名扎著兩個小鬢的丫頭焦急的問道。

“有了!”

李郎中快步走進了臥房。

房間的床榻上,平躺著一個面色蒼白的女子。

女子生的一張瓜子臉,五官精緻,熟睡中,長長的睫毛很是動人。

“你家小姐這兩日情況如何?”李榮問。

“還是很虛弱,頻生冷汗,今日已經臥睡了六個時辰了。”丫鬟說道。

李榮坐在床邊的凳子上,手搭上了女子的脈搏。

片刻後,李榮鬆了口氣。

“還好,總算是及時。”

李榮將藥箱開啟,從裡面取出了五十年的野山參,對丫鬟說道:“立刻去燒水,李某親自為沈小姐煎藥。”

“有勞李郎中!”

“應該的,當年沈小姐的父親曾對我有救命之恩。恩人遺孤,我定然不留餘力相救。”

丫鬟點點頭,急步走了出去。

……

飄香樓。

這邊的李榮在救人。

另外一邊,李響正在跟趙班頭侃大山。

“李響兄弟,你可知李郎中用這麼名貴的藥材所救何人啊?”趙班頭打探著問。

“自然是救該救之人。”

“這我知道,李郎中的醫術,那是沒的說,這不是好奇嘛,沒聽說咱們平安鎮誰家的公子小姐得了重病需要野山參的啊?”趙班頭不死心,繼續追問。

若是平時,李響也不多心。

但是趙班頭來的太是時候了,而且救一個人而已,他為什麼這麼關心?

“其實,我也不清楚。我也只是報答李郎中當年對我的救命之恩而已。”

李響說完,又對吳舉人拱手抱拳:“當然,這還得感謝吳兄鼎力相助!”

“小事一樁,不足掛齒。”吳舉人笑著說。

趙班頭打量二人一眼,哈哈一笑說道:“今日能結識吳舉人和李響兄弟,真是趙某三生有幸,我先乾為敬!”

見趙班頭幹了酒。

李響和吳舉人也跟了一杯。

旁邊的白鷺很有眼色的給幾個人倒著酒,來到李響身邊時,還用腳故意踢了一下,對李響使了一個眼色。

“夫君,以前你一個人窮困潦倒也就罷了。現在你可是成家了,也該賺點銀子養家餬口了。”

李響領會了白鷺的意思,但還是端足了架子說道:“男人說話,女人少插嘴,沒規矩!”

“奴家知錯。”白鷺急忙施禮。

李響笑看著二人:“讓吳兄和趙班頭見笑了,剛剛過門,還沒來得及立規矩。”

“李響兄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當時我去你家接你的時候,你可都快餓死了,轉眼間就像是變了個人一樣。”趙班頭疑惑的問。

“趙班頭謬讚了。我真沒變,還是那麼窮,不過賤內剛才說的那番話也不無道理,我也的確該賺點銀子養家了。”李響故意將話柄拋了出來。

眼前這兩個人。

一個能接觸到倉平縣的上流社會,一個拿捏著平頭老百姓的命脈,如果能跟這兩個人有合作,李響就能結交到三教九流的人。

“妹夫,以你的才能想賺錢太容易了,我理解你,你心中一定有一腔豪情壯志,但是你是個孤兒,年少不得志。

按照大康律例,參加科考的人,必須是有家族的人,可惜了你這樣的人才。”

吳舉人的一番話,直接把李響抬到了一個新高度。

李響心裡卻有些尷尬。

他現在就是想多賺錢,成為一方富豪,對於其他的還不是很渴望。

“懂我者,吳兄也。”李響嘆了口氣,“既已成家,家中內妾總要養活,還得響應朝廷號召,生養兒女。

我呢,雖然要賺錢,但還是想為朝廷排憂解難,所以就製作了一種良藥,可提高朝廷提倡的生兒政策。”

“哦?”吳舉人心中一驚,“戰亂平息後,人口是朝廷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妹夫竟然有提高生育的良藥?”

“小弟不才,曾獲得一古方,研製出了一種良藥,名為‘金槍不倒’。”李響說道。

“可是吃了之後,能讓人生龍活虎,戰鬥時更加勇猛?”吳舉人想的是給士兵服用,可奮勇殺敵。

“嗯……這麼說倒也沒錯。”

“既然是戰場上的良藥與生兒有何關係?”趙班頭不解的問。

李響咳嗽了兩聲,看了一眼旁邊的白鷺和張雪瑩:“二位夫人,你們暫且下去。”

“是,夫君!”

兩人走後,李響才清了清嗓子說道:“吳兄,趙班頭,我說的戰場非彼戰場,我的金槍不倒藥,可以讓老樹發新芽,哪怕是五十老翁,也能煥發新春!”

趙班頭恍然大悟。

“李兄弟說的可是那方面?”

“趙班頭懂得!”李響露出壞笑。

“果真如此神奇?”趙班頭面色一喜。

大康如今男丁凋零。

朝廷監管的嚴,各個郡縣的生育指標也都非常高。

不僅老百姓生不出兒子要挨罰,完不成任務,上到縣令下到縣丞,也都脫不了干係。

如果能把這事幹成,趙班頭可就幫縣丞牛大人解決了心腹之患,很有可能提拔提拔他。

“神奇與否,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咱們要用實踐說話。”李響說道。

“不錯!”吳書峰讚賞的點點頭,“為兄要不喜歡說空話的人,妹夫的實踐精神,才是令為兄欽佩的,不知妹夫想如何實踐?”

“倒也簡單,就是找人試用。近三年來,哪些人家沒有添丁進口的,我想,衙門年年的記錄,最為清楚,只需勞煩趙班頭,查查戶簿。

當然此事不宜聲張,以免對老百姓造成心裡壓力,主要是尋找那些有心無力的男人,三十到五十歲不等。

只要得到他們的反饋,自然就知道我這‘金槍不倒’藥,到底有沒有用了。”

李響一臉嚴肅的看著二人。

趙班頭陷入了沉思。

這麼大的事,他自然不能自己決斷。

“趙班頭,雖說此事登不上大雅之堂,但的確是我大康朝的民生大計。

如果此事能從平安鎮得到證實,那麼你們鎮將會是整個倉平縣,甚至是郡城的標杆。

趙班頭這個負責執行的人,可就飛黃騰達了。”

吳舉人的這番話,把趙班頭說的心都飄起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盤點歷朝亡國罪因,老朱頭號戰犯

夜臥聽瀟雨

向左邊,做太陽

木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