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上下打量著李響:“姑爺,你知道咋回事啊?”

“岳父,我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你用的種植方法叫秸稈還田,這的確能夠提高糧食產量。但問題出在這種方式需要一些輔助的東西,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秸稈還田?”張慶愣了下。

他從富家親戚那學來的,就連他親戚都沒說叫什麼名字,他也是照葫蘆畫瓢。

“你不會是瞎說個名字蒙我的吧?”張慶半信半疑。

“我蒙你對我有什麼好處啊?”李響笑了笑,“我是聽雪瑩說,鄉親們都叫她地魃,我媳婦總不能被人這麼叫吧?所以我就想過來看看怎麼回事。”

“聽雪瑩說,這個方法是從親戚那學來的,如果岳父不信,可以再去一趟,仔細問問,他們家這幾年的收成怎麼樣,穩不穩定。”

張慶心生疑惑。

當初他學的時候,親戚的確沒有跟他說這幾年的問題。

就告訴他一年的收成是其他人家的兩三倍。

張慶自然是動心了,臨走的時候,親戚還讓他把每次的收成,做一個詳細的記錄,然後報給他們。

可聽李響這麼一說,也覺得有些蹊蹺。

見張慶不語,李響知道他心裡也在揣測。

“岳父,還有一件事,您最好把地裡的秸稈都清理了,我摸過了土質和溼度,去年的土質還沒有清理,又鋪了新的秸稈,就是噁心迴圈了到秋收的時候,產量又得下滑。”李響勸說道。

如果今年風調雨順,正常種植的,秋收還是能豐收。

如果依舊用這種方法,蟲害可能比去年還要嚴重,甚至可能影響到周邊其他人家的莊稼地。

李響言辭鑿鑿,讓張慶有些猶豫不決。

畢竟清理秸稈耗時耗力。

“姑爺,你說的是真的嗎?”

“是不是真的,岳父去一趟親戚那裡就是了,一問便知。”李響說道。

“如果他們說沒問題呢?”

李響自信的一笑:“如果他們這麼說,就是沒把您這個親戚當回事,他們在拿你當小白鼠呢。”

“小白鼠?啥意思?”

“就是用你的地,來做實踐,受苦的是你,但是他可以掌握失敗的教訓,從而總結經驗。”

李響這番話直接扎進了張慶的心。

他這才明白,富家親戚為什麼讓他做種植和收成的詳細記錄。

原來是把他當猴耍了?

“當然,如果他們真這麼說了,小婿有辦法幫岳父討回公道,你就說,小婿能讓這種秸稈還田的種植方式,收成變的穩定。”

聞言,張慶突然笑了。

“你這傻孩子,有這好事,你幹嘛幫別人啊,你先幫岳父把地裡的莊稼處理好了啊?”

“岳父,沒那麼簡單,想要解決這件事,得做到土壤處理及種衣劑拌種進行預防。而且,需要在秸稈直接還田時,適當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補施磷肥,或者增施一些菌肥,加速秸稈上細菌和蟲卵的腐化分解。”

張慶急忙抬起手:“等等……姑爺,你這說的是個啥啊,我怎麼一句聽不懂?”

李響笑了笑。

你要是能聽懂就怪了。

研究表明,即便是不專業的人,說出一堆專業術語給不專業的人聽,可信度高達90%。

“岳父,家裡有紙筆嗎?我寫給你。”

“姑爺,你識字啊?”張慶一驚。

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

一個村,基本上只有‘里正(村長)’識字。

“讀過一些書。”

“怪不得姑爺這麼有能耐。”張慶頓時放下了心,“姑爺,家裡沒有紙筆,你也別寫了,我去一趟親戚家傳達你的話。”

“也好,岳父就告訴他們,我能讓這種種植方式的產量提高三到五倍,如果他們願意學習,到陳家溝找我面談。

當然,事成之後,小婿不會少了岳父的好處。”

張慶暗暗咋舌。

能提高三到五倍的產量,這還得了?

張慶也不傻,頓時明白了李響的意思。

這學習通常得去私塾,更高檔的就要到書院。

但是無論去哪個地方,那都是要花銀子的。

“好啊,姑爺,沒想到你這麼有本事,你放心,吃過中午飯我就趕路。”

張慶轉過頭:“他娘,快去做飯,把咱家剩的那二兩肉拿出來,給姑爺補補身子。”

普通人家吃肉,那就等於過年了。

看得出來張慶很喜歡李響。

“岳父岳母,別忙活了,我家裡還有事情,得早點回去。”李響擺手說道。

“姑爺且慢。”

張慶拉著劉氏,扭頭進了屋。

沒多久。

兩口子從家裡的米缸裡,挖了三十斤的上等細糧。

這些糧食平日裡都捨不得吃。

“姑爺,你這麼有本事,還能認我家這個不成器的閨女,家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這都是細糧,這裡還有二百文錢,就當我們家的嫁妝了。”

李響的確是想過來白話幾句,換點嫁妝。

沒想到,他還沒開口,這老丈人就拿出來了。

去年收成減半,張慶還捨得拿出細糧,李響覺得很知足了。

他也沒有回絕,覺得這家人還是值得幫的。

當然,他也知道這老丈人是看出他有本事了。

“岳父,既然如此,小婿就先回陳家溝了。有大柳樹的那家院子,就是我家,一定記著小婿的話。”

“忘不了,忘不了。岳父就不送你們了,我吃點飯就趕路。”

李響告辭之後,拎著三十斤的糧食,揣了二百文錢,滿意而歸。

至少這幾天的糧食有著落了。

李響心裡清楚,除了核心技術,在任何時代人脈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氏族的影響力,能夠左右朝廷的變動,甚至頂尖氏族,都是當朝大官。

有技術賣不出去也是枉然。

想要快速崛起,就得拉投資。

當然,這種事他不會去上趕著,這樣別人還以為他是騙錢。

毛遂自薦這一招也並不好用。

龐統用過了,被劉備發去當了個縣令。

同是臥龍鳳雛之名,諸葛亮卻換了一種方式。

他把自己包裝的遠近聞名,等著劉備三顧茅廬。

李響覺得,那個大戶人家能想到用秸稈施肥,增加糧食產量,家裡必定有高人。

這個高人的肚子裡,的確有點東西,但是不多。

如果這個人不自負的話,一定會去陳家溝找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閻氏三國

拿筆的貓

大秦之我的劇本怎麼和別人不一樣

沐陽a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