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十三阿哥出生之後便養在永和宮,那時候四阿哥養在承乾宮,六阿早夭,德妃也曾真心疼愛過十三阿哥。

可她沒有皇貴妃那麼大的權力,也沒有那樣的狠心,當時的敏嬪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她經常來永和宮看十三阿哥,德妃推己及人沒有阻攔。

到頭來還是給別人養了兒子。

隨著十三阿哥不斷長大,與敏嬪越來越親,德妃對他越發疏遠。

十四出生之後,德妃的心思全放在了十四身上,對十三不聞不問。而四阿哥不知抽了什麼風,有事沒事就往永和宮跑,於是兩個被她疏遠的孩子關係越來越好。

十三不把她當親額娘,倒是把四阿哥當成了他的親哥哥,只要四阿哥來永和宮,十三總是小尾巴似的跟在四阿哥身後。

十四本來就是四阿哥的親弟弟,有血緣關係在,從出生開始就與四阿哥親近。

四阿哥也沒想到自己在尚書房不受歡迎,搬來永和宮卻成了香餑餑。

進了尚書房,時間便不是自己的,下午放學四阿哥回到永和宮總要去東暖閣陪兩個弟弟玩一會兒,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也省得四哥操勞一生,還要被後世的陰謀家詬病得位不正。

正所謂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四阿哥是十四的親兄長,對十四的疼愛發自肺腑,將來必然能助十四一臂之力。

滿語她師承於德妃,德妃是嬪妃之中少有識字的,偶爾還能在康熙面前謅兩首打油詩。

既然歷史的軌跡無法逆轉,太子早晚被廢,八爺黨遲早倒臺,與其韜光養晦,不如放手一搏,卷死一切攔路虎,讓四哥名正言順繼位。

十三阿哥比他早出生兩年,比他早兩年接觸滿文,又因為住在永和宮,與九格格接觸比較多。

現在兩個都會走路了,同時朝他跑過來,四阿哥先抱十四,能把十三氣哭,先抱十三,十四就不理他了。

完顏照對四阿哥的表現非常滿意。

誰贏誰給四哥當跟班,輸的那個人給贏的人當跟班。

因為十四阿哥的早慧,她常聽德妃將十四阿哥與早夭的六阿哥做對比,顯然兩個小阿哥都十分聰明。

畢竟福利局十分難得,他不想平白錯過。

除此以外,十三還有一個優勢,他已經三歲多了,可以開始啟蒙了,德妃特意找了一個女官教他。而且十三住四哥隔壁,方便請教功課。

倒是完顏照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四阿哥不如兩個一起抱。”

而藏拙,更適合那些年齡比較小的皇子,等皇權與儲權鬥過一輪,等奪嫡的兄長們鬥過第二輪,幾敗俱傷之後坐收漁利。

四阿哥的年紀擺在那裡,即便沒資格鬥第一輪,也會被捲入第二輪奪嫡,既然要爭,就不能儲存實力。

反觀顧傾還不到兩週歲,他說要讀書,德妃心疼得跟什麼似的,死活不肯給他請啟蒙的師傅,顧傾能指望的只有完顏照。

所以完顏照猜,四阿哥有意藏拙。

三阿哥只比四阿哥大一歲,騎射遠在四阿哥之上,四阿哥平時只愛讀書,不喜歡騎馬射箭,也不覺有什麼。

為了減輕四哥執政以後的負擔,讓他多活幾年,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原則,顧傾還打算帶著他的死對頭十三阿哥一起卷。

可說起四阿哥的功課,德妃給出的評價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說完又改口道:“比下有餘也不敢說了,八阿哥的功課很不錯,再過兩年怕是要趕超,騎射更是在他之上。”

起點跟十三阿哥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十三阿哥高。

相應地,四阿哥的騎射功夫逐漸趕了上來,在一眾皇子中從墊底排到了中游。

轉過年的冬天,哪怕十三和十四阿哥又長了一歲,四阿哥也能左擁右抱毫無壓力。

比如高宗李治。

還好完顏照足夠努力,早把皇子啟蒙的老三樣背得滾瓜爛熟,還透過了康熙的考校,有能力輔導他。

四阿哥行四,是皇上較為年長的幾個兒子之一,將來勢必捲入儲位之爭。

還真不是顧傾欺負人,他雖然穿過很多古代世界,胎穿卻是頭一遭,也沒提前背過《三字經》什麼的,至於滿文、蒙古文照樣要從頭學起。

不過這種藏拙並不明智。

先抱誰,成了困擾他的第一個難題。

哪怕敗了,也要弄出個幾敗俱傷來,同時留給十四一個不錯的班底,讓他有能力在皇上垂垂老矣時接班。

九格格是太后養大的,太后是純純的蒙古人,九格格小時候只會說蒙古話,十三跟九格格玩得好,蒙古語的啟蒙也比他早。

四阿哥也想左擁右抱,可他哪裡抱得動,完顏照嗤地一笑:“三阿哥過來找榮妃娘娘,都能一手抱一個,沒想到四阿哥竟如此虛弱。”

無獨有偶,顧傾對四阿哥的表現也很滿意。

這樣在雍正王朝他也能安心養老了。

有些事,不是想置身事外就能做到的。

據完顏照這段時間的觀察,四阿哥讀書非常用功,說是三更燈火五更雞也不為過。

作為同父同母的兄長,完顏照不相信四阿哥會差到哪裡去,既然聰慧又刻苦,他的功課不可能比別人差。

用好了,鋒芒畢露的四阿哥將是十四手上最鋒利的一把劍,能幫他披荊斬棘砍出一條血路來。

賭約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顧傾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因此顧傾放下狠話,他要跟十三阿哥比,看誰先透過皇上的考校進入尚書房讀書。

之前十四不會走路,四阿哥先抱他,十三雖然嘟著小嘴,也不會鬧騰。

可被一個小女孩嘲笑,四阿哥臉上真掛不住了,以後每堂騎射課都練得十分認真,放學回到永和宮還要加練半個時辰臂力。

顧傾猜德妃之所以受寵,主要是因為她長得美,且肚子爭氣,可能跟她識字會作詩也有些關係。

畢竟康熙也愛作詩。

至於蒙古語,就不得不說完顏照跟九格格的閨中密友關係了。九格格的蒙古語得自太后真傳,那可是根紅苗正字正腔圓,比母語還母語。

“照兒,我想讀書。”

晚上等奶孃去了外間,吹燈就寢之後,顧傾翻身面對完顏照求她幫忙:“我、我跟十三打了賭,我不能輸,你教我讀書好不好?”

“不好。娘娘說了你還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著急讀書。”完顏照自己也養過孩子,很贊同這一觀點。

她派武兒跟四阿哥的書童打聽過,皇子們在尚書房讀書很辛苦。每天卯時入申時出,一天十二個時辰,有六個時辰在尚書房度過,放學以後還要自己溫習功課。

因為皇上每天都會抽時間考校皇子們昨日的功課。

另外,皇上對皇子們讀書的要求也很苛刻。

所學的每篇文章都要朗誦兩百遍,背誦兩百遍。考校的時候,不許落下一個字,不許背錯一個字,否則視為不透過。

不透過還有懲罰,輕則抄書,令師傅用戒尺打陪讀手心,代皇子受過,重則罰跪,甚至不讓用膳。

據說皇上本人少時背書曾背到咳血。

皇上如此重視皇子的培養,讓完顏照都有些汗顏。

難怪在唐朝、周朝根本排不上號的胡族黑水靺鞨,能在後世舉兵入關,一統中原。

“好照兒,你教我讀書贏了十三,等我去尚書房的時候一定帶上你。”十四稚嫩的聲音打斷了完顏照飄遠的思緒。

十四想讀書是好事,可完顏照跟德妃一樣心疼,以後有大把的時間讀書,何必這麼著急去受苦。

完顏照抽回被十四扯住的衣袖:“皇上都答應我了,君無戲言,我教不教你都能去尚書房讀書。”

何苦跟德妃對著幹呢。

見利誘不成,顧傾改威逼:“反正我要讀書,你要是不幫我,我、我就不讓你抱著取暖了。”

完顏照勾唇:“誰稀罕抱著你,你睡覺放屁打呼嚕,抱你哪有抱著湯婆子安穩。不讓我抱也好,我這就搬到偏殿住去。”

顧傾:“……”

“你、你說誰放屁打呼嚕?我沒有!今天不把話說清楚,誰也別想走!”完顏照還沒動,已經被顧傾伸手抱住了。

完顏照咯咯笑,將顧傾摟在懷裡:“就是你,你睡覺放屁還打呼嚕。要不是剛開始湯婆子太燙,半夜又會涼,誰稀罕抱著你睡。”

顧傾知道她不會走了,這才放下心,索性臉也不要了,賴在她懷裡撒嬌:“照兒你最好了,你幫幫我好不好?”

完顏照偏就吃他這一套,摟緊了他說:“你叫一聲好聽的,我心情好了,也許會幫你。”

好聽的?什麼是好聽的?她想聽什麼好聽的?許多問題在顧傾腦中盤旋,他想了半天:“福晉?”

完顏照心臟撲通撲通直跳,顧傾以為自己猜對了,下一秒卻被人推開,聽她笑罵:“少拿這個糊弄我,誰要做你的福晉了?別以為我不知道,皇子的福晉總要在上三旗的貴女裡邊挑,我們下五旗的能撈個侍妾就不錯了。”

前天梁向託武兒給完顏照帶信,說完顏家正在給完顏松議親,想要砸鍋賣鐵求娶貴妃孃家一個庶出的女孩兒。

武兒說起此事的時候,完顏照正在給十四喂肉粥,屋裡沒人,便沒避諱。

可能是兩人說話的時候,提到了太多次福晉,說一次笑一次,讓十四給聽了去,還以為是什麼好話。

皇子福晉的標準,是完顏照聽德妃和宜妃聊天時知道的。也不管十四聽不聽得懂,反正她要一股腦發洩出來,心裡才好受。

“妾?行?”顧傾在黑暗中挑了挑眉。

屁股上很快捱了不輕不重的一腳。

老孃當皇帝的時候,你的先祖還在遼東吃土喝風呢。

顧傾:“……”就知道不行。

“疼——”顧傾故意拉長了聲音。

算了,十四還小,等他長大再討論這麼深奧的問題吧,完顏照又把顧傾撈過來,伸手給他揉屁股:“還疼嗎?”

顧傾軟著聲音撒嬌:“姐姐——”

完顏照終於聽到了想聽的:“算你聰明。這樣吧,娘娘不讓我教你,我只能在晚上就寢的時候背給你聽。只能在晚上,白天不行。”

顧傾嗯嗯兩聲,乖得不行。

完顏照抱著他取暖,一邊哄睡,一邊輕聲揹著《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也不知背了多少遍,她自己先睡著了。

顧傾沒背過《三字經》,裡面的內容多多少少也知道一點,兩個晚上過去,他基本背熟了。

背《三字經》的事終究瞞不過奶孃,奶孃盡職盡責地把這事告訴了德妃,德妃並沒當回事:“十四鬧著要讀書,鬧騰得厲害,這個主意不錯,反正早晚要背。”

奶孃也沒想告完顏照的狀,聽德妃這樣說,便跟著誇完顏照聰明。

五天過去,完顏照驚喜地發現,十四已經把《三字經》、《千字文》和《百家姓》背熟了。

她知道十四早慧,卻沒想到他能早慧到這種程度。九阿哥和十阿哥比十四大五歲,至今還沒透過皇上的考校去尚書房讀書,十四已經把啟蒙三篇都背熟了。

不過皇上考校的內容可不止背書,還有提問和默寫。

隨便抽查句意,然後選出一篇用滿蒙漢三族文字默寫。

第一次考校她,皇上只考了背書和提問,其實算不上真正的考校。

直到她跟九格格學會了滿文和蒙文,第二次考校才算透過。

背書考記性,十四的記性好,很快能背下來,可他並不知道每一句話的意思。

三篇加起來字數不算多,背誦相對容易,可其中的意思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還是太多了,也不好理解。

提問這一關都難過,更不要說默寫了,還要用上三族文字,根本不是十四這個年紀能完成的。

可她耐不住十四撒嬌,人家姐姐姐姐地叫,乖巧聽話,滿眼求知慾,完顏照怎麼忍心拒絕呢。

於是背完老三篇,晚上睡覺的時候完顏照又給十四講起了句意。她做事認真,力求完美,先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講,然後連成一句話,遇上典故會把故事完整講一遍,只當是哄孩子。

說來也怪,上輩子她生了六個孩子,哪怕是長子李弘,或是她最寵愛的小女兒太平公主,她都沒有耐心給他們完完整整講上一個故事。

也是,那時候她做事雷厲風行,六個孩子都怕她,別說讓她抱著睡覺,跟她撒嬌了,便是被她叫到跟前問話都是戰戰兢兢避貓鼠似的。

四個兒子畏她如虎,只有太平公主對她還算親近,所以她最疼太平公主,什麼事都由著她。

如果能在青史留名,她自問無愧於國家無愧於百姓,唯一可能被後世詬病的,便是她晚年縱容男寵了吧。

那點縱容,與她的政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不過是她晚年對缺失親情的一種補償罷了。

耄耋之年的老人還能有什麼□□,那時候她寵愛五郎六郎,就像寵愛自己的孫兒。

有他們承歡膝下,她感覺很快樂,很滿足,彷彿人生都圓滿了。

可跟懷裡這黏人的奶糰子相比,她對五郎六郎那點寵愛又算得了什麼呢。

啟蒙三篇的內容對顧傾來說都是小兒科,很多著名的典故,他都身臨其境地穿越過,他知道的比完顏照還多。

之所以耐心聽她講句意講故事,一來是想試探她的資歷,二來想查缺補漏,三來是完顏照的聲音好聽,溫溫柔柔的講故事特別催眠。

經過試探,顧傾驚訝地發現,完顏照不像穿越者,因為她的記憶停留在唐代及以前。

解讀《三字經》的時候,背到唐朝那一句,完顏照輕笑了一下,喃喃說:“只有高祖,後面的人都白忙活了。”

停頓半晌,又道:“復辟如何,恢復舊制又如何,到頭來還不是天下大亂。”

解釋完全篇,完顏照輕嘆一聲:“竟不知有宋,等到了尚書房定要借史書來看看。”

看看後世是怎麼編排她的。

不知不覺,一篇《三字經》講完已經是後半夜了,十四早已沉沉睡去,完顏照也合上了眼睛。

誰知第二天吃水果的時候,十四把南邊進貢來的大柑橘拿給了十三阿哥,讓十三阿哥受寵若驚。

去年因河道修繕不佳,南邊鬧了場水災,柑橘減產,且果子都很小。進貢給宮裡的也不算大,大一點的都被內務府送去乾清宮和寧壽宮了,四妃上頭還有貴妃,分到永和宮的比去年小了一圈。

十三阿哥手上那一個,是皇上前幾天差人從乾清宮送來的,也只送了五個。

十四愛吃柑橘,德妃怕上火沒讓他多吃,一天只許吃一個,到今天只剩下這一個了。

北方冬天水果很難得,就是宮裡也不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這樣大的柑橘恐怕整個後宮也沒有幾筐。

當著皇上的面,德妃不好說什麼,敏嬪卻很有自知之明。她讓十三阿哥把大橘子還給十四阿哥,十三阿哥不願意,德妃笑笑說:“一個橘子而已,十三愛吃,就讓他吃好了。”

誰都知道十四阿哥愛吃橘子,也都知道德妃有多寵愛十四阿哥,敏嬪一看十三手裡的大橘子就知道有來歷。德妃都捨不得吃要留給十四阿哥,十三阿哥是哥哥,又寄人籬下,怎麼能跟十四阿哥搶?

且不說德妃會不會因此不高興,皇上最厭惡哥哥搶弟弟的東西,十阿哥的例子就活生生擺在那裡。

皇上不待見十阿哥,連帶著貴妃到現在還是貴妃,別說皇后了,皇貴妃都沒撈上。

雖然只是一個橘子,皇上會這樣看嗎,敏嬪不敢反駁德妃,卻一個勁兒給十三使眼色,都快把人瞪哭了。

顧傾把大橘子拿給十三阿哥,一來是他連吃了四天橘子,吃的有些膩,二來是堵十三的嘴,免得他跟四哥告狀,說乾清宮送來的大橘子他一個沒吃著,好像誰欺負了他似的。

十三禁不住瞪,紅著眼圈把大橘子往顧傾手裡遞,顧傾不接,順嘴胡謅:“融四歲,能讓梨,給十三哥吃。”

“……”

還真讓敏嬪猜對了,康熙看著小兄弟倆分橘子,始終未發一言。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三阿哥已滿三歲,到了考察品性的時候了。

哪知道十三的品性沒考察出來,十四倒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十四居然會背《三字經》,還能活學活用。

德妃也很驚喜,驚喜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十四,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顧傾心道糟糕,背書背魔障了,張嘴就來,忘了德妃不讓完顏照教他讀書這事。

十三阿哥最近也在背書,當然清楚這句出自何處,他就知道十四把大橘子讓給他沒安好心,敢情是想在汗阿瑪面前顯擺。

這個橘子他不能要,於是硬往顧傾手裡塞。

橘子也送了,書也背了,怎麼能要回來,再說他真的一點都不想吃橘子了。

顧傾不收,十三阿哥硬塞,你推我搡差點把顧傾推倒,幸虧完顏照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才沒撞上旁邊的熏籠。

德妃低呼一聲,敏嬪指著熏籠揚聲吩咐:“快把這東西挪到牆邊去,放這裡容易撞到。”

明顯是給十三阿哥開脫。

完顏照和顧傾齊齊看過去,這麼大的熏籠平時都放在牆角,今日屋裡人多怎麼反而放中間來了。

德妃忙過去摟住十四,詢問完顏照有沒有燙到,完顏照說沒有。德妃看了一眼十三阿哥,和掉在地上的橘子,將顧傾抱走了。

完顏照撿起橘子遞給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漲紅了一張臉死活不要,這時候康熙說話了:“難為你十四弟什麼都想著你,給你就拿著,推推搡搡像什麼樣子。”

十三阿哥臉更紅了,低頭應了一聲是,這才接過完顏照遞過來的橘子。

其實他也有橘子吃,只不過沒有這個大。

他氣十四吃大橘子,而他只能吃小橘子,他也想吃大橘子,所以額娘要他把大橘子還給十四的時候他捨不得。

可他又不想讓十四在汗阿瑪面前表現,堅決要把大橘子還回去,沒想到差點傷到十四。

現在大橘子就在他手上,他忽然不想吃了。

德妃抱了十四一會兒,見他沒有受到驚嚇,輕聲問他:“融四歲,能讓梨,後邊是什麼?”

顧傾歉意地看了完顏照一眼:“……弟於長,宜先知。”

還真會背了,康熙把十四接過來,抱在懷裡:“誰教的你?”

不等顧傾回答,完顏照已然跪下說:“回皇上的話,是臣女教的。”

起初康熙以為是德妃,畢竟德妃識字,沒想到竟然是他給十四選的玩伴。

他想起來了,完顏家這個小姑娘已經透過了他的考校,他當時還誇她巾幗不讓鬚眉,比九阿哥和十阿哥都強。

“教到哪裡了?”康熙讓她起來,笑呵呵問。

完顏照抿嘴一笑:“啟蒙三篇都教完了,十四阿哥全背會了,昨夜臨睡前講了一遍《三字經》。”

康熙滿意地點點頭,讓顧傾背書給他聽,顧傾把啟蒙三篇都背了一遍,非常流暢,一次都沒有卡。

康熙挑眉,毫不猶豫地誇讚:“朕的十四阿哥果然非同凡響。”

“昨夜你的小師傅講完了《三字經》,朕考考你啊,‘弟於長,宜先知’是什麼意思?”康熙誇完還有提問。

顧傾按完顏照昨夜教的解釋了一遍,並沒夾帶私貨。

康熙哈哈大笑:“小師傅講得好,小學生學得也不錯。”

滿屋子服侍的,包括敏嬪紛紛附和,誇完十四阿哥聰明,又誇皇上聖明挑了一個小才女給十四阿哥做玩伴。

康熙笑著點頭,分別賞了十四和完顏照各一套筆墨紙硯,讓德妃在永和宮給十四準備一間書房,找宮裡最好的女官給他啟蒙,並允許完顏照旁聽。

十四因為愛讀書得了皇上的誇獎和賞賜,上一個獲此殊榮的,還是太子。

太子是皇上親自啟蒙,意義終究不一樣,可十四的啟蒙師傅是個不到五歲的小女孩,是不是意味著十四阿哥比太子更聰明呢。

這次露臉之後,顧傾讀書幾乎板上釘釘,德妃忙著準備書房,挑選啟蒙女官,根本沒空追究完顏照的不聽話。

不但沒追究,還私下賞了不少好東西給她。

十四能得到這個表現的機會,多多少少與十三阿哥有些關係,所以德妃並沒責怪敏嬪,聽說十三阿哥也在背書,順手給十三阿哥也準備了一間書房。

皇上說要挑宮裡的最好的女官給十四啟蒙,內務府自然不敢怠慢,很快挑了一個精通滿蒙漢三族文字的女官送到永和宮。

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德妃讓女官同時給十三阿哥啟蒙,並自掏腰包賞了女官一筆束脩。

永和宮鬧出這麼大動靜,別人想不知道都難。更何況還有一個感恩戴德的敏嬪作為目擊者在人前大誇特誇,不但各宮嬪妃,連寧壽宮的太后,和尚書房的眾位阿哥們都聽說了。

永和宮的十四阿哥,八個月會說話,一歲多已經把啟蒙三篇背下來了,並且通曉句意,目前正跟著啟蒙女官學寫字。

如果能在三歲之前用滿蒙漢三族文字默寫《百家姓》,便能順利透過皇上的考校,破格進入尚書房讀書。

從目前來看,十四阿哥已經打破由太子保持了十幾年的最小啟蒙紀錄,三歲能進尚書房的話,將成為尚書房入學年齡最小的全新紀錄保持者。

而這一紀錄,也是由太子保持的。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十四阿哥的玩伴,一個年僅四歲的小姑娘早已透過了皇上的考校,只等十四學會寫字,便可以陪他一起進入尚書房讀書了。

除了太子之外,四歲便能透過考校進入尚書房的,好像也只有三阿哥一個人。

整個後宮最先被這個訊息打擊到的,是宜妃和貴妃。

宜妃生的九阿哥快七歲了,啟蒙三篇不知何年何年才能背下來,別說用滿蒙漢三族文字默寫,就是用滿文抄寫都抄不下來。

相比貴妃生的十阿哥,九阿哥已經算是很優秀了,人家雖然不愛讀書,也不愛生事啊,至少沒有因為自己的蠢笨連累親額娘。

完顏照愛讀書宜妃是知道的,她透過皇上的考校,宜妃半點不意外。可十四阿哥才多大啊,還不到兩歲,已經把啟蒙三篇背完了,甩九阿哥好幾條街。

之前有五阿哥做對比,宜妃還不覺得九阿哥有多笨,如今換了一個對照組,她坐不住了。

於是九阿哥被迫開啟了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之旅,有時候把宜妃氣狠了,飯都不給吃。

事實證明,只要額娘夠狠,就沒有讀不好書的兒子。轉過年的夏天,九阿哥終於透過皇上的考校進入尚書房讀書。

幾個月沒見,眾阿哥瞧見九阿哥都嚇了一跳,原本胖嘟嘟的大圓臉變成了兩頰深陷的錐子臉,眼睛還算明亮卻頂著大大的黑眼圈,肥碩的身材也苗條下來,看著比腿有疾的七阿哥還瘦。

太子拍了拍九阿哥的肩膀,打趣道:“知道的,你是刻苦讀書來著,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被扔進天牢今天才放出來呢。”

眾阿哥都跟著起鬨,只有大哥不陰不陽地說:“太子,有你這麼編排自己兄弟的嗎,就不怕汗阿瑪知道了罰你?”

太子冷冷瞟了大阿哥一眼:“你不告狀,汗阿瑪又怎會知道?”

“你!”大阿哥騰地站起身,被八阿哥攔住了。

太子冷哼一聲:“你什麼你?你敢做還怕別人說嗎?”

眼瞧著要打起來了,三阿哥忙去勸架,越勸太子火氣越大,最後還是四阿哥說了一句“先生要到了”才沒動手。

不管用什麼辦法,總算把九阿哥送進了尚書房,宜妃心裡終於舒坦了。

她舒坦了,又有人開始鬧心了。

本來有九阿哥珠玉在前,貴妃並不覺得十阿哥到了年紀還沒進尚書房有多麼難以接受,直到九阿哥透過考校,貴妃才有點著急了。

與宜妃不同的是,貴妃著急也捨不得逼兒子,反倒逼起了十阿哥的玩伴完顏瓊。

貴妃給出的理由很充分,同樣出自完顏家,同樣是阿哥的玩伴,憑什麼完顏照能透過皇上的考校,完顏瓊不行?憑什麼完顏照能給十四阿哥啟蒙,完顏瓊成天只會哭哭啼啼?

完顏瓊比完顏照還大幾歲呢。

所以十阿哥通不過考校,進不了尚書房,不是十阿哥不聰明不努力,而是完顏瓊這個玩伴的失職。

完顏瓊比竇娥還冤,她是女子,又不是男子,不用考科舉,不用當官光耀門楣,她為什麼要讀書識字?

在家時,聽說長房大奶奶教完顏熙三姐妹讀書,她還偷偷向祖母告過狀。祖母很生氣,把大奶奶叫過來狠狠訓斥了一頓,說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學些女紅針黹就好,書讀多了容易生事。

從此,她再沒見過長房三姐妹讀書。

後來她發現祖母找了人教長姐識字,她問祖母,您不是說女孩子讀書不好嗎。祖母笑著告訴她,讀書是讀書,識字是識字,長姐以後是要做主母甚至命婦的人,識些字將來方便看賬本,免得被底下的人矇蔽。

她說她也想學識字,祖母笑著說好,便讓她跟著長姐一起學習。

這樣她才認了幾個字,勉強讀過女四書,那啟蒙三篇她連聽都沒聽說過。

至於完顏照什麼時候認的字,什麼時候讀的書,完顏瓊更是兩眼一抹黑。

貴妃忽然要求她向完顏照看齊,透過皇上的考校,再給十阿哥啟蒙,這不是逼啞巴說話嗎?

可貴妃的話說出了口,她又不敢違逆,只得委屈吧啦地拿起,一看就哭了。

這麼多字,很多她根本不認識,猴年馬月才能背下來啊。

十天過去,點燈熬油,勉強把最短的《百家姓》背熟了,貴妃嫌慢,完顏瓊當場哭了出來。

“哭哭哭就知道哭,除了哭,你還會什麼?”

十阿哥不耐煩地甩了完顏瓊一句,嚇得完顏瓊趕緊止住哭,十阿哥給貴妃出主意:“額娘,兒子一個人讀書沒意思,瓊兒又是個不中用的,兒子想去永和宮讀書。”

才消停一年,又嚷著去永和宮,在那兒吃的虧還不夠多嗎,貴妃蹙眉:“永和宮有什麼好,不就是有兩個小書房嗎,那邊辦得,咱們也辦得。回頭額娘給你請最好的女官啟蒙……”

“額娘,最好的女官已經在永和宮了,哪裡還有第二個最好的?”十阿哥打斷了貴妃的話。

其實十阿哥早有自己的小書房,宮裡最好的女官也曾被貴妃請來給他啟蒙,他的學習條件在後宮僅次於太子。

只不過後來小書房變成了藏書閣,女官也被十阿哥打跑了,貴妃憶起往事嘆了口氣。

這時候十阿哥拍著胸脯保證:“額娘放心,九哥能進尚書房,兒子也能。兒子想讀書了,只是不想一個人讀,您讓兒子去永和宮讀書,兒子保證在冬至之前透過汗阿瑪的考校。”

冬至之前透過考校?貴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十阿哥難得一臉認真,她實在不忍心掃了兒子讀書的興致,當即便帶著十阿哥去了永和宮。

德妃聽說貴妃帶著十阿哥過來了,心裡不由一“咯噔”。

九阿哥上個月去了尚書房讀書,十三和十四正跟著女官學寫字,順利的話,冬至前也能透過考校。

十三、十四比十阿哥小好幾歲,他們要是先進了尚書房,讓貴妃和十阿哥的臉往哪裡擱呀?

貴妃今天不是過來撒氣洩憤的吧。

誰知見了面,貴妃格外平易近人,不但讓十阿哥恭恭敬敬給德妃行禮,還帶了不少筆墨紙硯過來,細觀都是名品。

無功不受祿,德妃心裡更咯噔了,貴妃也沒繞彎子直接說明來意,德妃聞言一陣無語。

論條件,儲秀宮哪兒哪兒都比永和宮好。聽說貴妃入宮時還帶了不少書籍進來,貴妃自己在閨中也小有才名,十阿哥想讀書,貴妃都能給他啟蒙,何必非要女官不可呢?

可貴妃不管這些,咬定了宮裡最好的啟蒙女官在永和宮,非要把十阿哥塞過來讀書。

“也好,阿哥們從小一起長大,如今一起讀書,將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真沒法跟貴妃講理,德妃強笑著說。

貴妃撫了一下護甲,倨傲道:“好說。若十阿哥當真長進了,本宮自不會忘了你的好。”

德妃先謝過,又道:“十四太小,讀書的時候坐不住,怕影響十阿哥。十三阿哥是個好的,穩重又努力,又與十阿哥年紀相仿,不如……”

十阿哥急急接話:“十四讀書坐不住,正好我也坐不住,我乾脆跟十四擠一擠,就不去打擾十三弟用功了。”

貴妃盯了十阿哥一眼,笑著接話:“本宮也是這個意思。”

十阿哥有多跋扈多鬧騰,後宮無人不知,德妃當然不想讓他去禍害自己兒子:“娘娘也知道,十四有個伴讀,永和宮孩子多,地方有限,那小書房坐下兩個孩子剛好,怕擠著十阿哥。”

貴妃還沒開口,十阿哥已然道:“不妨礙,我不怕擠。”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青世界重生登頂

天宮臺的洪老頭

兩界看門人

石楠菸斗

重生官場:分手後,我調任最高檢

橘貓有財氣

頂流之死

姝曈

機甲:我只想低調億點!

沐神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