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農業建設不能放鬆

一個半月後

1859年8月22日

在一眾精兵的環衛之下,馮國輝帶著鄭秀才,馮兆亮,林宗義,胡華山,胡老虎等人,走在寬敞明亮的切馬利德街上。

如今的切馬利德街已經改名,叫做7月1日大街,這是為了紀念南洋軍正式成立的日子。

原來面積廣大的喬家老宅,如今改建成了南洋公司總部所在地。

南洋公司下轄的各家分公司都集中在這裡辦公,喬家老宅的對面就是南洋錢莊,無論公司轉款還是轉賬都十分便利。

7月1日大街是率先改造出來的街道,這裡也是富戶雲集,南洋軍一眾首腦骨幹集中居住的街道,比起其他的街道多了一份尊貴和森嚴景象。

這條街道上高門大戶林立,隨處可見的軍官及其家眷,還有來回不停巡視的警察,令這條街道格外不同。

重新整治過後

原本的泥土街道鋪砌上了整整齊齊的青石條,隔出了綠化帶,新建了高規格的公共廁所,就隱藏在綠意盎然的喬木背後。

彷彿是一個土妞換上了洋裙,略施粉黛後格外不同,變得格外嬌媚起來。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下雨天,再也不會沾的一腳泥,晴朗天氣也不會灰塵飄揚,變得清爽整潔了許多。

“林翁想必知道,到了雨季,這泗水城往往大雨過後一片汪洋,城東的高處還好些。

尤其是城西家家戶戶無立錐之地,全都泡在泥湯渾水中,需過幾日方能消退.”

城市公廁還要繼續修建,務求兩三百米就有一座,男女廁位分開,方便人們日常生活所需。

“哦……林某洗耳恭聽.”

今後還有大量的橋樑,城鄉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需要建設,也需要在其他城鎮中復刻泗水城的成功經驗。

“不錯,此乃天災地澇也,非人力可為.”

隨之而來的是在城鎮建設中,要注意下水溝渠的建設,萬萬不能忽略之。

相關警察,教育,衛生等開支,要列入市政委員會每年例行的公共開支經費中,這些錢可省不得……”

馮國輝從自家大宅出來和眾人一路說說笑笑的,就來到了南洋公司總部(注,原喬家大院),與眾人一起邁步便走了進去。

聽了幾句後便說道;

革除舊有隨地便溺的惡習,由各街坊組織負責任的老大娘巡視本街道地盤,對隨地便溺,破壞城市公物的惡行予以罰款。

有了優美的環境,要教導市民人人愛護。

“林翁恐怕有所不知,這城市下水溝渠的妙處,要等10月份雨季來臨後,方才能盡顯神異之處.”

“林翁謬誤了,大帥主導的城市下水溝渠工程因勢利導,從城中高處逐級而下,能夠將大量的降雨彙集到溝渠中迅速排出。

做到不積水,不窪不澇,不影響城市民眾正常的營生,此乃是真正的功德也.”

城市中要籌辦學校,大力興辦教育,以悠久的華夏文明教化蠻夷,心慕中華正溯,方為正理。

馮國輝面帶微笑的走在中間,聽到左右的吹捧心中著實受用,但還沒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一邊說著,眾人來到了南洋公司總堂,馮國輝徑直去上首坐了,其他眾人各分左右坐下,隨即就有侍應奉上了茶水。

“若然如此,實乃萬民之福.”

抓到一次,罰款一角,累犯加倍。

鬼佬殖民該地區只一味的索取,不思建設,在城鎮公共建設中的欠賬很多,道路和下水溝渠只是最基本的方面。

“大帥端的是好手段,泗水城的街道經過這一番整治後,煥然一新。

讓我等居住幾十年的老人都認不出來,簡直比巴達維亞還要氣派,整潔乾淨更勝三分。

老朽唯有欽佩無以復加,嘖嘖稱奇也.”

“我東爪窪地區地處熱帶,日照充足,降雨多,非常適宜於特色農業發展。

完成了南洋軍的二次改編後,手下的各步兵團分散至東爪哇各地,正在對偏僻鄉村和山匪流寇團伙進行持續清剿。

不斷有捷報傳來,陸續清剿的山匪流寇團伙已有二十九處,斃俘匪徒3170餘人,整體治安環境為之一肅。

如今的南洋騾馬商隊和種植園運輸隊,無論日夜行走在東爪哇的道路上,基本上沒有遭受匪徒侵擾的擔擾。

這與一年前相比較,簡直天壤之別。

加上如今通往各城鎮的道路都經過拓寬、加固修繕,從北到南只需要區區3日便可以抵達,極大的節省了運輸途中的人力物力。

鋼鐵廠、糖廠陸續投入生產,馮國輝得以將精力轉向農業生產領域,並且據此作出了相應的規劃。

南洋公司關注的重點,也轉到了農業生產領域。

千萬別忘了,南洋公司一夜暴富的基礎就是靠香料走私,再換取大筆金錢的同時,才能全力的推行工業發展。

幾十家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就是農業反哺的結果。

首先,就是特色種植園進一步擴大香料的生產種植規模,推廣科學種植經驗,在施肥,鬆土,扦插修枝技術,田間管理方面加強交流。

自有的37家種植園將進行整合,集中組織人手擴大開墾荒山野地,力爭用2~3年時間,將原本的種植規模從萬英畝增長到8萬英畝以上。

直現有年產一千四餘噸的香料產量基礎上,力爭翻兩番達到5000餘噸規模,實現畝均單產和總產雙增長。

至於麾下數十萬畝農耕土地,將要清除木棉,劍麻,可可等效益不高的農作物品種,改為集中種植大宗的稻米,蔗糖,油棕,甜菜,木薯和花生等農作物。

稻米,木薯是主要糧食,蔗糖用於榨糖,油棕,甜菜和花生用於榨油,製作潤滑油和食用油。

剩下的殘渣是飼養牛,馬,騾子,豬和雞鴨等家禽的最好飼料,更有利於農業的增產增收。

至於很多人提出不種植木棉,劍麻,可可這些作物,那麼麻繩,麻袋這些常用品沒了原料,可可也很受歡迎。

解決方案很簡單,從爪哇其他地區買唄。

整個東爪窪地區的農耕面積並不大,種植的農業品種既多又散,在種植技術不完善的條件下,產量相當之低下。

當地的土著向來懶惰而又不求甚解,基本上胡亂種下去就不過問了,完全靠天收。

什麼深耕,翻土,施肥,育秧,除草打蟲田間管理,追肥啥的通通沒有,是非常原始的種植方式。

若不是一年三熟的好天氣,加上森林中瓜果遍地,無論怎樣都能混個肚兒圓,早就不知道餓死多少人了。

馮國輝如今有計劃的在巖望城以西清剿過後的地區,開始安置華人移民村鎮。

同時引進華人成熟的農田耕作技術,對這些田地進行深耕細作,提高農作物產量,實行規模化農業生產。

比如這一片大田3000英畝還是5000英畝,要麼全部種植稻米,要麼全部種植蔗糖,要麼實行甜菜和稻米輪種。

簡化品種有利於防範病蟲害,更有利於田間管理和增加畝均產量。

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土著佃戶想種什麼就種什麼。

這一塊種這個品種,那一塊種那個品種,一塊大田裡種什麼品種的都有,擠擠挨挨的互相影響。

如今不同了

種植什麼農作物品種有南洋公司下達計劃,各個華人村鎮負責執行。

這個村子種稻米就全是稻米,那個村子種甘蔗就全是甘蔗,納稅以外的農戶自留部分,南洋公司負責按價收購。

在給這些華人移民劃分的大田之外,每家每戶的家前屋後都留有兩三分地菜地,可以任由他們種植自家吃的蔬菜瓜果,飼養雞鴨畜禽,也可以養上兩三頭豬。

這樣一來,就可以解決自家吃菜的問題。

只要打理的好,過上幸福美滿的小日子不成問題。

只有農民生活寬裕了,肚子填飽了,才願意多多的生兒育女,誠心實意的支援南洋軍的擴大發展。

馮國輝作為東爪哇最大的地主,給華人農民佃農的田租是四成五,而且村裡有集體的農田建設和道路建設的活動,必須無償的出人出力,參與建設。

遇到外敵侵犯時,農戶必須抽丁支前,積極參加民團護村護家。

乍一看,四成五的田租似乎不少。

實際上農民的稅負並不重,因為田租只徵收大田的賦稅,而不徵收每家每戶家前屋後的菜地,這部分是免稅的。

而且東爪哇地區一年三熟,一茬菜少則四五十天,多則六七十天即可長成,在供應一家人吃菜之餘,還可以輕鬆多養幾十只雞鴨。

當然了,若是養豬還是要到野地裡去打豬草,家人就要更辛苦些。

南洋軍治下的華人城鎮沒有什麼苛捐雜稅,也不允許亂收費。

農民進城擺攤,統一收每天一角錢的攤位費。

售賣豬,牛,騾,馬等大牲口要交稅,售賣自家產的雞鴨和蔬菜就不要交稅了,只要繳納攤位費即可。

這樣的規定既簡化了手續,又減輕了農民負擔,得到普遍的擁護。

在農閒的時候

將以村為單位修建各自門口的道路,溝渠和橋樑,修建農田水利設施,年復一年的持續下去。

相信用不了幾年,這些村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交通和農田水利設施也會逐漸完善起來,奠定美麗新農村的基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寂靜荒村

祈鹽

女穿男之他又又又真香了

與予潮生

剛突破元嬰期,你讓我上大學?

太讓人生氣啦

與你擁抱月亮

南八六

他的樣子

愛寫作的安魚

我或者作者的白月光

流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