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這東西文哥兒當然還是會寫的,畢竟長路漫漫,也不能一天到晚拉著人聊個沒完,總要讓嘴巴休息休息不是?

一閒下來文哥兒就著手給京中寫信了通訊物件有點多不過那不是問題,權當練字就好。

小時候他可是專門去街上替人寫家書來著沒道理輪到自己出門卻連信都不給親朋好友寫一封。

何況這次他們是公派出差送信回京可以光明正大蹭沿途的驛站信使,想寫幾封信便寫幾封信!

文哥兒每天閒著沒事,想到誰就給人寫上一封。

別看文哥兒只下船玩了半天光是這半日跟王守仁他們分頭玩耍的見聞就夠他多方位多角度地跟大夥講個十遍八遍,給每個人寫的都不帶重樣的。

這些信都被他攢了下來準備等下一次船靠岸補給時他再找人送往京師。

因為收信人太多地址不好記,文哥兒自然還是把信一股腦兒全寄給他爹,然後拜託他爹分送給所有親朋好友。

關鍵時刻,他爹還是很好用的!

王·送信工具人·華:?

其他人自然也跟著寫了些信回京師唯獨王守仁懶洋洋地讓文哥兒幫自己也報個平安就當是自己已經寫了!

都是自家兄弟去的又是一樣的地方哪有那麼多話好說的?

文哥兒狠狠譴責了王守仁這種行為:我寫的和你寫的能一樣嗎?別的不說祖父祖母和嫂子收到你的信和收到我的信,心情能一樣嗎?!

王守仁受不了文哥兒每天圍著自己沒完沒了地念叨活像個囉裡囉嗦的小老頭兒只得很合群地提筆參與寫信這樁集體活動努力增加他爹這個兼職郵差的工作量。

只是信往回走又花了幾日功夫他們的第一批信抵達京師時,文哥兒他們搭乘的官船都已經沿著水路轉入河南境內了。

二月初的河南天氣還是沒真正轉暖,且雨水多了起來,兩岸的田野和村莊看起來都灰濛濛的。

弄得謝遷剛才看他的眼神簡直帶上了極其強烈的譴責:你是怎麼教兒子的?你到底是怎麼教兒子的?!

王華此時此刻只有一個想法:難道全怪我嗎?!

這一封信看下來,朱厚照就跟自己也嚐到了託板豆腐似的。

他怎麼知道!

這麼多年過去了,文哥兒還是覺得他的名字很好玩嗎?

謝豆認真勸道:“這可是給太子的信,你可不能胡謅。”

文哥兒這邊正愉快地做日光浴,他的信也被王華兢兢業業地送達到不同的人手中。

當然,提到豆腐,文哥兒又科普了點養生小知識,比如人是要吃蛋奶肉才能長高才能強壯的,要是需要齋戒或者實在吃不起的話,偶爾吃點豆腐豆花豆漿也能補充一二!

咱多吃點豆豆,有益身心健康!

這封信當然是謝豆在旁邊的時候寫的。

謝豆豆:?????

總感覺這太陽少的日子碰見好天氣不到外面多曬一會就虧了!

他說什麼了嗎?

聽了王華這位親爹怒氣衝衝的發言,眾人都沉默了。

文哥兒給朱厚照寫信一向很照顧他的文化水平,言辭簡練直白不說,還經常圖文並茂地給添點圖畫幫助朱厚照理解。

王華:“…………”

連他們家廚子老何收到的菜譜都比他這個當爹收到的信字多!

這麼一通忙活下來,王華心裡突然生出一種下次自己也要請纓出外差的想法:下次要把兩個混賬小子摁在京師,自己去外面瀟灑快活,而且還要他們給自己送信!!!

好不容易等到天晴雨霽,暖和的日頭終於從灰撲撲的雲層裡探出頭來了,文哥兒就趕緊呼朋喚友跑船艙外曬曬太陽。

相比於王華的鬱悶,朱厚照的心情就單純多了,拿到信以後整個人都開心得不得了,彷彿盼了好多天想吃糖的小孩終於拿到了甜滋滋的糖果。

至於王華這個當爹的為什麼淪落至此,大夥在他去內閣辦事(順便送信)的時候竊竊討論了幾句,最終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都是他自己慣出來的,怨不得旁人!

王華哪裡知道他的同僚們心裡是什麼個想法,挨個把信送到了每個人手裡頭,連東宮和丘家都跑了一趟。

好吧,這小子純粹是想到給誰寫信就給誰寫信,而不是透過寫信跟人談感情拉關係的。

翰林院裡大家都熟,有信的人拆開一看,發現居然不是群發的,而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於是決定交換著看。一次性擁有多重享受!

還有人私底下找王華閒聊,閒聊內容是:你兒子是不是看不起我?為什麼這麼多人有信就是我沒有?

他這個當爹的收到的信還是“您且幫我把這些信轉送給他們”呢!

只是哪怕真正幹了,似乎也彌補不了自己受到的傷害。因為這小子吧,給謝遷寫信之餘居然還讓謝遷順便轉交一封信給他的小未婚妻。

當時文哥兒還興致勃勃地給謝豆分享了這篇養生學文章。

文哥兒道:“我可不是胡謅,你沒聽過佛寺之中會做素肉嗎?全是豆子做的,卻能有肉的味道,原因就是它們的組成成分其實非常相像。”

見謝豆一臉的似懂非懂,文哥兒順勢給他講解起生化知識,這事兒得先從元素說起……

這門生化課一開始是隻有謝豆一個聽眾的,後來李夢陽等人見他們湊一起嘀嘀咕咕,也湊過來聽他們在聊什麼。

一聽之下,大夥都有些迷茫了。

元素?什麼元素?

跟元氣一樣的東西嗎?

記得那位曾經說出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就認為人和萬物產生的基礎的“氣”。

按照他的說法,“氣”組成了世間的一切,且這一切會相互轉換和變化。

而不管它們怎麼變化,組成它們的“元氣”將會永恆存在!

這和陸王心學、程朱理學認為“心即本原”“理即本原”都是有極大區別的。

張載這個理學創始人之一,居然有那麼一點唯物主義思想在!

在場的都是博覽群書的庶吉士,略一轉換便理解了文哥兒講的內容:這不是和張載的說法異曲同工嗎?

眾人看向文哥兒的眼神都肅然起敬。

要知道張載當初回家鄉創立了“關學”——所謂的關學就是指關中學問,他們現在要去的可不就是關中嗎?

還沒到關中,文哥兒就已經開始鑽研起關學來了,相比之下他們實在太懈怠了!

文哥兒聽了大夥的感慨,眨巴了一下眼睛。他認真回憶了一下張載這位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學術思想,發現還真是現成的現代化學殼子。

沒錯,他就是在研究關學!

理學家的事情,能叫歪門邪說嗎?

他們這可是再正經不過的學問,保證連聖人聽了都說好!

文哥兒迅速在心裡給元素週期表套好殼,給大夥講起了幾種常見的元素,再給大夥講起它們之間是怎麼相互作用和變化的。

朋友,你想掌握神奇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嗎?

什麼?你不想?我們馬上就要踏足古老的關中大地了,你卻連基礎的關學知識都沒學會,豈不是要被關中人笑話?!

學,都給我學!

有了這麼個全新的“關學”研究課程,一路上的集體活動頓時有更豐富了!

從籍貫上看算是關中人的李夢陽和王九思:?

等會,我們在關中好像沒聽說過這些……

不過這聽起來好像還挺有道理的樣子,至少他們全神貫注聽了半天,也沒能挑出什麼錯處來……難道這才是關學的本來面目,而他們這些陝西人沒能傳承下來?!

眾人都將信將疑地跟文哥兒一起探究起“關學”來。

遠在京師的朱厚照哪裡知道此時此刻有艘大明官船上正在進行著關於元素週期表的入門教學。

他讀完文哥兒關於臨清美食的信,跑去跟張皇后說想吃託板豆腐,豆腐切好放到木板板上吃的那種!

小先生說了,多吃肉蛋奶多吃豆豆能長高!

他現在太矮啦,一定要多吃點!!

張皇后聽兒子興沖沖跑來講了半天,才知道是小神童來信了。她有些納罕地追問:“吃這些能長高?”

朱厚照篤定地道:“那當然,不僅能長高,身體也會棒棒的!”他說得信誓旦旦,彷彿他小先生的話就是金科玉律,永遠都不會出錯。

張皇后沒聽說過這種說法,不過豆腐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她讓人把這件事吩咐下去,直接讓尚膳監的人準備些託板豆腐上來給朱厚照嚐嚐鮮。

尚膳監對豆腐的做法不算陌生,這也是最常見的賜宴菜品,比如殿試期間除了鹿鵝豬羊之類的大菜以外還要準備“豆腐五十連”,保證每個考試官都能吃上熱乎豆腐!

可以說屬於最基礎的手藝了。

就是這託板讓他們有點為難,這玩意是什麼形制?豆腐又該怎麼擺在上面?

還是幫廚之中有個臨清籍的小心翼翼站出來給他們詳細介紹了一下,大夥才算是攻克這一難題,趕在晚膳的點把新鮮熱乎的託板豆腐送了過去。

眾御廚聽那臨清籍的說這是極尋常的街頭小吃,心裡都挺納悶:怎麼太子和皇后突然要吃這東西?

朱祐樘看到底下端上三板子豆腐來時也有這樣的疑問。

朱厚照卻沒跟他解釋,反而迫不及待地說道:“要趁熱吃!”

他說完還當場表演了一個豬崽啃豆腐,捧著託板啃了滿臉豆腐渣!

張皇后:“…………”

朱祐樘:“…………”

這吃相,未免有點不雅。

朱厚照吃了個痛快,還在邊上催促他父皇母后快些吃。

小先生說就是要熱乎的時候才好吃,涼了就沒那個味道啦!

一聽這話,朱祐樘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敢情是這小子終於收到了他小先生的信!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求婚被拒,我怒醒神豪系統

我愛豬頭肉

重生系統歸來

秋雨.黎明

開局頂級天賦系統上來就要抹殺我

在下蕭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