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冠禮前一日家中就已經著手佈置了,各項物什全是按照六品官的規格來籌備的。

冠禮當日,文哥兒一早起來被梳了個雙童髻,髻上插上了雙玉導頭上戴上了空頂幘身上穿金戴銀、綴以珠寶最後還得穿條彩褲。

這估摸著是他最後一次作孩童打扮,所以趙氏給他竭盡全力往最隆重里弄一眼看去相當地花裡胡哨!

羃席設於東房內的西邊窗戶下一應服飾器具皆放於席周以便取用,包括一會要換的三套衣裳也都會在這裡更換的。

文哥兒這位將冠者沒什麼發揮餘地,在賓贊以及客人就位前都在東房等著。

王華這位主人早早就得在門外迎客把貴客們引進屋內喝茶聊天等著觀禮。

有些年紀小些的客人要去尋文哥兒,底下的人也都引他們去東房玩耍並沒有太多的拘束。

吉時未至,賓客已經陸續到位,內眷皆入後院與趙氏她們閒談。

外客先到的大多穿著藍袍或綠袍,穿的全都是品官公服。

這第一身孩童打扮也是要出去亮個相給大家看看的。

文哥兒幾人起身向朱厚照見禮。

按照一般的冠禮流程,須得三加冠後才去見尊客。

文哥兒道:“怎麼不能,你到下科鄉試開考都十一了!想想老師他十二歲就考上了舉人,你是老師的兒子,怎麼都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文哥兒沒能慫恿成功,正琢磨著該怎麼接著忽悠,就聽外頭傳來了行禮的動靜。

等到主者、主賓、贊冠者以及將冠者四方都就位,一切便都按著程式走。

傳說中的前車之鑑,說的就是文哥兒了!

文哥兒見說不動楊慎,很是鬱悶,又去遊說謝豆幾人。

其實不僅是劉健和丘濬,他們陛下跟英國公帶著太子過來更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

說實話,要不是文哥兒自小生得俊秀,還真的挺難壓住這身花裡胡哨的裝束。

這次須得多看幾眼,不然往後怕是看不著了!

楊慎和文哥兒同歲看到文哥兒都要加冠了心中很是感慨。他說道:“等我們下場科考你怕是都要改官了。”

李東陽他們這些二品官就只能織三寸大的小獨科花了。

楊慎回道:“我鄉試要回四川去考,一時半會怕是回不去,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樣能這麼早下場去考試的啊。”

文哥兒聽朱厚照這麼一說,便也沒立刻前去拜見朱祐樘。

王·小雜花·小文此時此刻正被小夥伴們圍觀都覺得他這身隆重的打扮比過年還像過年。

他向朱厚照履行起從前的諾言,把楊慎等人都介紹給朱厚照認識,吹噓起來自然也是不要錢似的一通亂誇,從學業吹到品行,從品行吹到性情,時不時穿插點豐富多彩的童年趣事,務必要讓朱厚照知道他這些朋友個個都是人才!

朱厚照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麼多文哥兒的朋友,聽得也是津津有味。

朱厚照自是不讓他們把禮行完的,又多說了兩聲“不必多禮”才好奇地繞著文哥兒左看右看,覺得文哥兒這身打扮十分亮眼。

理論上來說,丘濬是謝遷科舉那年的會試考官,謝遷勉強也算是丘濬的學生。有這麼一重關係在,他給丘濬打打下手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

楊慎不為所動,一點攀比的心思都沒有。

是不是還沒開始就整個人都已經麻麻的!

小夥伴們都離開了東房,文哥兒便只能乖巧地等著冠禮開始。

劉健一向是不參與各類應酬的,一下衙便閉門謝客,鮮少讓人進自己家門,也不會應別人的邀。

今兒請的正賓是丘濬,贊冠者則是謝遷,兩人可都是閣臣,於冠禮而言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排面了!

像這大彩褲子,他行冠禮時便沒有穿!

朱厚照點頭表示就是他父皇帶他來玩的。不過這是休沐日,朱祐樘是便服出巡,便不用他們馬上去行禮,一切照常來辦便是。

到後來陸續就有身著朱袍的人過來了。

比如丘濬他們身上穿著的官袍就是織著五寸的大獨科花紋理屬於官居一品的專屬榮耀。

就是文哥兒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有點緊張。

謝豆表示他上頭兩位兄長都沒下場,他還是得再多讀幾年書再去嘗試。

王華這個當爹的穿著公服,他還只是五品官,所以三位負責主持冠禮的人之中就他一個是身著藍袍的,看得李東陽轉頭跟劉健打趣道:“能請來您和丘閣老,怕不是實庵這個當爹的面子。”

而到了文哥兒他們這樣的六七品官公服上只能織一寸大的小雜花!

沒等他們起身出去看看是什麼情況,朱厚照就咻地蹦了進來,一邊對眾人說著“不必多禮”一邊跑到文哥兒面前興沖沖說道:“孤來啦!”

文哥兒這種情況才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特例。

按規定一至四品的官員皆能著緋袍只不過細看之下各品官員的緋袍都織著不同的暗紋。

結果文哥兒這邊卻是一請一個準,可不是王華一個五品官能做到的!

尤其是聽文哥兒這段時間埋怨要乾的事太多,楊慎更是暗暗決定等玩夠了再下場科考。

楊慎聽著很有道理,他不像文哥兒那樣喜歡往外跑,更愛待在京師和朋友們玩耍,根本沒必要早早回四川去考試。多玩幾年不好嗎?

文哥兒想到楊小慎那過目不忘的本領心懷叵測地慫恿道:“你也該早些下場才是!”

等級區分得明明白白。

倒是老實的謝豆被誇得臉都快紅了,連他都不曉得自己竟有這麼多優點!

隨著行冠禮的時辰將至,朱厚照才被謝豆他們領去李東陽他們那邊。

他是個聰明孩子,他爹更是個聰明人,自文哥兒考過鄉試後便私下給他分析過利弊,讓他安心讀自己的書,不必去與文哥兒比較。

想想看,你老師兼未來岳父要給你梳頭!

文哥兒見朱厚照跟個好奇寶寶似的繞著他轉,只覺這小子真是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心。他想到剛才聽見的動靜,不由詢問朱厚照:“陛下也來了嗎?”

他們這位小神童面子可真不小!

劉健難得地露出幾分笑容:“到底是看著長大的小孩兒,這樣的日子怎麼能不來看看?”

朱祐樘聽著李東陽他們低聲聊天,也打心裡覺得自己來一趟沒什麼。劉健還沒見上文哥兒之前,他可就見過了!

朱祐樘一開始便說了不用拘著,李東陽跟劉健說笑後便又自然而然地跟朱祐樘聊起了王華近來的種種傳說故事,重點給朱祐樘講述一下王華“奪門而逃”的光輝往事。

在活躍氣氛這一點上,李東陽敢說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聚會嘛,就是要講點大家都開心的事(王華開不開心另說)。

其實朱祐樘本來已經從朱厚照嘴裡聽過一回,只是朱厚照到底還小,說話有些顛三倒四,遠沒有李東陽說起來這麼詼諧有趣。他與一眾賓客都聽得直樂,看向王華的目光都滿是興味。

王華哪裡知道世道有多險惡,他正與丘濬這位主賓走拜答環節,兩人相互說一些很客套的場面話。

大至是丘濬在門外告訴導引者說“王家子有嘉禮,請丘某執事”云云,導引者進去告知王華。

王華就正色出去朝丘濬這位主賓拜了兩拜。

丘濬答拜。

王華再朝謝遷這位贊冠者作揖。

謝遷報揖。

王華再揖丘濬。

丘濬報揖。

三人幾輪相互拜揖下來,又該針對誰先邁腿登階的問題三辭三請。

每一個步驟都看得文哥兒一愣一愣的,只覺自己在旁邊站得腳麻麻的,越發佩服朱厚照這小子六歲就能把冠禮全程堅持下來。

想要以禮治國真不容易,這麼多禮儀根本記不住!

好在文哥兒沒多少事要做,只需要跟著大夥的指引當好換裝工具人就好!

一通禮儀都走完了,四人皆按照規定的方位入席就坐。

此時文哥兒跪坐於西南面,謝遷則跪坐在前東面,先行將文哥兒的雙童髻解開,耐心地替文哥兒梳起頭來。

文哥兒:……更緊張了!

想象一下教導主任拿著梳子在你腦殼上一下接一下地梳來梳去!

文哥兒全程正襟危坐,生怕坐姿不標準被他大先生訓話。

謝遷看了眼慫了吧唧的文哥兒,少有地沒朝他笑,而是動作利索地替他梳好頭髮用網狀的頭巾網好。

許是因為士大夫們平日裡得經常打理自己的頭髮,是以謝遷的動作居然一點都不生疏。

梳出來的頭還有模有樣!

謝遷把那網狀頭巾給文哥兒戴好了,便起身退回立位,改換丘濬這位主賓上場。

三加冠正式開始!

丘濬跪坐到文哥兒面前,打量著眼前頭一次用網巾束髮的小孩兒。他端詳了一會,抬手對那束髮的網巾稍作調整。

老丘那神色之認真,彷彿不是在調整束髮巾,而是在完成什麼重大儀式!

文哥兒都有點懷疑他大先生是不是把他頭髮束歪了!

丘濬一臉鄭重地調整完畢,下階洗淨手再次登階,取過執冠者捧上來的緇布冠。

他右手託冠後,左手持冠前,一臉正色地回到席前站定。

丘濬注視著仍跪坐在席上的文哥兒,目光動了動,認真念出早已滾瓜爛熟的祝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慎爾成德,壽考維祺,介爾景福!”

這話的大意是“在這美好又吉利的日子裡,為你加上成人該穿的服飾,從此你該放棄童稚時期不成熟的想法,成就成年人應有的德操,我在這裡祝願你壽數綿長、幸福美滿”。

分明是每個人行冠禮都會用到的祝詞,丘濬卻念得緩慢而有力,彷彿希望這些話每一句都能成真似的。

文哥兒也聽了出來,他抬頭看向唸完祝詞的丘濬。

丘濬正色捧著緇布冠跪坐到文哥兒面前。

論相貌,丘濬在朝中是排不上號的;論身量,他也算不得高大。

只不過文哥兒年紀還小,一老一少這麼相對而坐,倒也沒顯得這小老頭兒身形傴僂。

相反,丘濬的背脊也挺得筆直。

他鄭重無比地把緇布冠戴到文哥兒頭上,若不是他連該換謝遷來做的簪纓都給幹了,恐怕誰都沒法從他那張嚴肅的老臉裡看出他此時的心情其實頗為激動。

謝遷:“…………”

算了,這小老頭兒高興就好。

文哥兒見結纓完畢,起身與丘濬相對作揖,回去東房換上與緇布冠對應的青衣素裳。

這樣的流程接連又走了兩輪,文哥兒把三套冠服輪流換好給眾人展示一圈,總算是把三加冠流程都走完了!

接下來的諸多禮儀,文哥兒都認真跟著引導一一完成,最後穿著爵弁服入內拜見趙氏這位親孃。

爵弁服跟皇家的袞冕一樣,屬於參加各種盛大儀式時才會穿的禮服。

要論夠格穿這套服飾的私人場合,一生之中估摸著也就加冠和成婚迎親這麼兩次!

趙氏也是頭一次看文哥兒正式穿上這套爵弁服,激動起來眼底不免淚光盈盈。

文哥兒拜見過趙氏,起身向其他女眷行了一禮,不其然地看見坐在不遠處的徐氏母女。

他眨巴一下眼,很是乖巧地朝兩人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別過眾人再度出去完成冠禮的其他章程。

既然已經行了冠禮,便要取字了。

丘濬與王華分立東西兩面,等文哥兒出來後立於西序的丘濬便上前為他進行這冠禮的最後一步。

字這東西,大多與名字相關,丘濬便給文哥兒取字“慎辭”。

“慎辭”二字取自文哥兒選治的《春秋》。

《左傳》曾引用過孔聖人的話:“《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

你不說出來,誰知道你的志向?人生在世理當立言明志!

想要立言明志少不了文辭的支撐,你說的話、你寫的文章若是不重文辭毫無章法,必然流傳不久遠!

晉為伯,鄭入陳,若非善用文辭也成就不了功業!

正因為文辭這般重要,所以平時務必謹慎使用它!

對於大半輩子都沉迷讀書與著書的丘濬來說,“立言”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最看重的東西,所以他也希望這個告誡能伴隨文哥兒終生。

他吃過少年輕狂、肆意妄言的虧,哪怕他用了大半輩子去描補,也沒能一一補足。

所以他希望文哥兒少走這樣的彎路。

對上丘濬無比認真的目光,文哥兒一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必須把你的文辭用對地方!

文哥兒同樣無比認真地依禮回道:“文雖不敏,夙夜祗奉!”

至此,冠禮算是正式結束了。

文哥兒起身先與東邊觀禮的親朋好友相互拜答,又跟立在西邊的丘濬與謝遷相互拜答,這才轉去屋中拜見朱祐樘以及一眾尊長。

見大夥果真來得這麼齊,文哥兒頗覺受寵若驚,正兒八經地給他們行了禮。

這一屋子的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影響大明命運,能齊聚一堂來看他行冠禮多不容易!

實屬大明官場最溫暖的一刻!

這次奇蹟小文的換裝換值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辣蠻妻不好惹

沐晨曦

全球開罐:開局一把虛哭神去

大黃叫我來巡山

醫妃盛寵:我成了瘋批王爺的逆鱗

愛跳舞的長耳兔

翻身法典

帝釋軒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