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一批辣椒才成活一百多棵曬出來的辣椒幹更是不多。

說起來還是趙淵這個種植老手說曬乾再取籽成活率可能更高,文哥兒才沒把它們挨個開膛破肚。

現在他手頭拿到的這些辣椒幹都是曬乾取籽之後送過來的。

要讓大夥都能敞開了吃辣椒,興許還得等明年才行。

文哥兒琢磨了一會,就不想這事兒了屁顛屁顛去看老何料理兔肉。有足足兩隻肥美的兔子老何認為可以做一隻紅燒的再做一隻文哥兒說的麻辣的。

老何道:“這兔子不錯,長得肥肉肯定不柴紅燒特別好吃。”看著文哥兒拎過來的辣椒,他的表情略有些踟躕,“這麻辣口味的我還沒做過做出來不一定好吃。”

麻辣麻辣,那自然是花椒辣椒雙管齊下。他是南方人花椒本來就用得不多,現在還來了個辣椒,他就更沒把握了,只能盡力試試看。

文哥兒篤定地道:“下足了雙椒肯定很好吃!”

老何也被文哥兒信心滿滿的模樣感染了大刀闊斧地開始庖丁解兔兔頭和兔腿都先拿去滷入味了剩下的兔肉則是剁成兔丁拿去稍加醃製忙活完了才去準備一會要用的雙椒。

丘濬板起臉一追問,才得知文哥兒又和英國公的孫子往來上了。

送米是早前就說好的事,要是不送豈不是算他言而無信?言而不信,非君子所為!

何況老丘也不是一定要他斷交不可,只是不喜歡他和勳貴外戚私交過密罷了。

聽了文哥兒掰扯一通“人無信不立”之類的道理,丘濬擺擺手說道:“行了,看你的稿子去吧。”

文哥兒當沒看到。

多種口味,多重快樂!

吃張侖送的肉有什麼錯,吃肉這件事一點錯都沒有!

說是這麼說,第二天文哥兒溜達去丘家時還是有一咪咪心虛。

文哥兒得了丘濬這話,樂滋滋地繼續校閱《成語詞典》。

宋朝科舉還需要考詩詞歌賦,是以考生們在參加科舉時還可以把韻書帶進考場,方便寫詩詞歌賦時對著韻書找韻腳!

這些韻書有時候還可以充當字典用,考生們寫著寫著不小心忘字了說不準還能翻開查一查!

明清時期用的韻書一般是《平水韻》,丘濬編《成語字典》的目錄也是按照這106韻來編排的,這玩意大夥都熟悉,翻著也順手。

兔肉固然算不得多稀罕不過聽說是英國公嫡長孫送來的大夥還沒吃進嘴裡就覺得味道肯定很不錯。倒是王華瞅了文哥兒一眼,眼神裡的意思是“現在已經不怕丘閣老攆你出門了嗎”。

文哥兒一開始不太習慣用最後一個字的韻腳來排列成語,看多了竟也覺得親切起來。

看看這紅燒兔肉,肥瘦均勻,一看就很入味;再看看這麻辣兔丁,切得大小如一,每一塊都浸透了雙椒汁水,聞著更是香氣撲鼻。連兩隻兔頭都滷得紅亮可口!

只可惜辣椒還是太少了,要不然還可以做得更香更辣!

文哥兒依然不能多吃辣,不過他還是倔強地趁著他爹不注意多夾了兩塊。他祖母瞧見他偷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聲張,只叫他多喝些飲子好沖掉辣味。

怪不得翰林院那麼多人修一本書,還得修個兩三年。

這就是不管他與張侖之間的事兒了。

經過他倆三個多月的努力,《成語詞典》已經積累了厚厚一大疊,都是核查過出處的成語典故。

丘濬又沒有開天眼,根本不知道王家飯桌上吃的啥,自然更不知道他們家搓了頓來自英國公府的兔肉。

歷代都很重視字典、詞典的編撰,自漢朝起就有《說文解字》《爾雅》這些辭書,到了唐宋時期還出現了大量諸如《切韻》之類的韻書。

只不過瞧見文哥兒那副幹了虧心事的模樣,丘濬便知曉這小子肯定又作了什麼妖怕他知悉。

只能說人的習慣是可以後天養成的!

文哥兒整理了一下文稿,才發現自己出的這個主意著實不容易搞定,連老丘這麼博學而高產的人,耗費幾個月的功夫也只寫完不到三十個韻部,想把全部韻部修完不知還得費多久的功夫!

文哥兒一口紅燒一口麻辣,吃得倍兒開心。

當晚王家飯桌上就嚐到了兔肉的多種吃法。

文哥兒都不知道還能湊出這麼多成語來。

文哥兒在旁邊瞅了半天,最後還順走了一開始剃下來的兔毛洗洗乾淨看看能不能拿去做兔毫筆他可是勤儉持家的王小文!

修書可真不是件輕鬆活!

文哥兒勤勤懇懇地把稿子校對完,又吃了碗入秋後的冰糖雪梨湯,才優哉遊哉地回家去。

眼鏡匠那邊的效率還是蠻高的,即使是要一點點把天然水晶磨出適合的鏡片,還是在十月初把水晶眼鏡磨好了。

配套的眼鏡框也按照文哥兒給的樣式做了出來,就看上臉後適不適合了。

文哥兒拿到眼鏡匠送來的眼鏡,頓時讚歎不已。

眼鏡匠一共送來兩副眼鏡。

其中一副眼鏡是銀絲做的,拿在手裡挺輕便。不愧是手工業發達的明朝,他們做首飾都能做出花來,更別提只是做個眼鏡框了!

另一副眼鏡則是純木眼鏡框,瞧著古樸雅緻。

文哥兒把銀絲邊眼鏡戴起來試了試。

結果臉太小一直往下滑。

眼前更是眼花花,戴著有點頭暈。

可見他的視力棒棒的,和老丘根本不一樣!

已經是傍晚了,文哥兒正要趁著還沒宵禁跑丘家一趟,趕早把眼鏡給丘濬送去。可他還沒出家門,就撞上了他爹。

王華瞅見他手裡的兩個眼鏡盒,奇道:“你這是什麼東西?”

文哥兒便開啟盒子給他看看自己搗鼓出來的新鮮玩意。

這舉動有那麼點炫耀意味在裡面——

看看這寶貝,你們沒見過吧!

王華確實沒見過。

瞧這這眼鏡做得,高階大氣上檔次,看著就是斯文人該擁有的。

王華拿起來看了眼,很快弄清楚用法,不由試著戴了下。

他戴起來倒不會往下掉,就是度數不太適合。

不愧是愛書狂魔丘閣老!

王華頗覺遺憾地把眼鏡放回盒子裡,叮囑道:“早去早回,別叫你祖母擔心你。”

文哥兒可不知道他爹對這眼鏡有點兒想法,兀自揣著眼鏡出門。

才走出王家沒多久,他又遇上了恰好要歸家的李東陽。

李東陽問:“都這麼晚了,你上哪兒去?”

文哥兒據實以告。

李東陽也挺好奇,讓文哥兒拿給他瞅瞅。

自己的老師這麼說,文哥兒也不好拒絕,自是乖乖開啟眼鏡盒給李東陽看。

李東陽也……拿起來試著戴了戴。

最後有著和王華一樣的遺憾:這眼鏡的度數根本不適合他們。

就是樣式挺新鮮,以後要是自己有需要了,一定比照著這樣式做副眼鏡。

李東陽也讓文哥兒早去早回,別在大街上亂跑。

文哥兒連連點頭,揣好兩副眼鏡一溜煙跑了。

沒辦法,他要是和平時一樣溜溜達達地走,路上說不準又要遇到別的想要試戴的人。

要知道這長安街上若是碰到個他不認得的人,那可真是太稀奇了!

這一路試戴過去天都黑了!

這可是給老丘定製的,人人都先來戴一下算什麼事?

文哥兒跑進丘濬家,張嘴就和丘濬說起自己護送眼鏡過來的路上多麼艱辛坎坷,要不是他跑得夠快,不知會有多少人來攔路看寶貝呢!

丘濬:“…………”

兩家就相隔那麼一小段路,屬於王家從小就放心他跑過來借書看的那種近鄰,哪可能有那麼多人攔下他?

真要說的話,也只能怪這小子平日裡跟這個好得很、跟那個也好得很,別人想要這種煩惱都是絕不可能有的!

丘濬接過文哥兒遞來的眼鏡盒,開啟一看,也被那樣式雅緻的銀邊眼鏡吸引了。

水晶鏡片打磨得真是瑩潤漂亮,兩款眼鏡框瞧著更是精緻典雅,乍一看可能會覺得這是什麼別緻的首飾或擺件。

“看著倒是不錯。”

丘濬難得地誇了一句。

文哥兒在旁慫恿:“您戴戴看!”

丘濬依言拿起眼鏡戴上,只覺眼前的視野一下變得清晰起來。

他有一隻眼睛已經壞到差不多看不見的程度,這會兒看東西竟也清晰了不少。

簡直讓他迫不及待想要多看幾本書。

文哥兒也知曉丘濬愛書的性情,忍不住在旁邊唸叨:“您可不能因為有了眼鏡就熬夜看書,要不然我一準把它偷偷拿走!”

丘濬沒好氣道:“哪有送出來的東西還偷偷拿回去的道理?”

文哥兒恐嚇道:“我聽御醫們說像您這種情況一般就是用眼過度,您不愛惜著點以後可就一本書都看不了了。咱要走可持續看書路線,不能貪圖一時之快!”

他為了獲取護眼養生小知識可是特意去太醫院那邊開了個御醫會議的,不然他勸起人來哪能那麼地頭頭是道。

丘濬這麼能槓的人老被文哥兒說得無言以對,頓覺很沒面子,只得臭著一張臉攆他回家去。

文哥兒一走,丘濬又把眼鏡戴上了。

他起身踱步在廊下走了一圈,把那一圈枸杞和被枸杞圈起來的辣椒都變得格外清晰,已經是十月了,上頭掛滿了快要熟透的紅辣椒,看著就分外討喜。

踱步繞了個彎,還有一缸子自入秋後就略有些衰敗的睡蓮。

丘濬難得地親自上手除去幾片枯荷葉,只覺滿院子東西都挺新鮮。

好東西啊,真是好東西!

丘濬心情頗好地踱步走回書房,思來想去後決定提筆給他遠在江西的老書友何喬新寫信。

沒辦法,他的朋友不多,憋著不說又難受,只能寫信和何喬新分享一番了。

這信主要跟何喬新介紹一下新得的眼鏡。

再說說非要給他定製眼鏡的文哥兒。

這小子真是的,有什麼好東西都想到他,真是叫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丘濬寫完信,才不舍地摘下眼鏡。

文哥兒說得對,眼鏡再好他也不能把眼睛看壞了,不然以後可就一本書都看不到了。那什麼可持續看書路線,聽著還挺有道理的!

丘濬舒舒坦坦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揣上眼鏡盒去上朝。

朝會這麼莊重的場合,對儀容儀表有詳盡的規定,他當然不好戴著眼鏡去參加。不過在下朝之後回了內閣,他便慢騰騰地把眼鏡掏出來,又慢騰騰地戴上了。

那動作,那神態,和他當初往茶裡放枸杞時一模一樣!

徐溥:“………”

劉健:“………”

王恕:“………”

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空投箱一時爽,一直開一直爽

一書成神

天人亂舞

丁與丁尋

從網劇殺到影視圈,成為頂級導演

照月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