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妍對比了一下當地氣候,覺得國內南方地區那種高層住宅可能更適合當地。

國內從南到北氣候差異很大。在南方溼熱地區,造住宅並不在乎朝向,卻很注重通風。天井大塔樓,房間內可以不是太陽光直射,卻一定要能開窗後達成自然通風的效果。

那樣的大塔樓設計,正是千禧年前後國內比較流行的款。北方是儘量減少外牆,做成方方正正南北通透的。南方則是造型更誇張奔放一些,注重通風和遮陽。尤其在粵省那邊,有很多高層住宅是借鑑了香江和獅城的做法,小巧精緻,人為關懷濃郁。

這樣的樓通常一層六到八戶,每家三四個臥室,有不封閉的曬臺,各種自然通風。窗戶是很注意遮陽防雨的,留了帶排水和洗手池的大陽臺。公共走廊可以不封閉不安裝窗子,樓道寬闊一些,多幾部個頭大的電梯,這就很適合當地人的家庭居住需求。

當地經常是一個婦女帶好幾個孩子申請政府發放的這類免費社會住房。這些孩子們的父親很可能都不是一位,也並不與母子住在一起。沒辦法,當地開放的很,未婚先孕和離婚率都居高不下,生育率比發達國家高多了,為了照顧這些多子女單親家庭,政策會有一定的傾斜,讓人口多的家庭更容易申請社會住房。

所以與國內搞一兩個臥室這種小戶型的格局不同,當地要考慮多臥室、大廚房,最好能放得下雙洗手盆,衛生間乾溼分離多人使用都可以那種。且一開始,戶內的裝修都要到位,絕對不能是毛坯房交付。因為當地裝修水平檔次和效率,簡直是各種坑。

這個總結起來就是針對當地的家庭結構和社會住房的真實需求設計產品,才能真的好。

至於標準化,國內有太多經驗了,批次生產大塔樓,規模有了,所有成本都能降下來。就是聽說當地基本上沒有特別合適的建材配套產業,國內大企業過去修橋鋪路各種都是從國內船運,當地沙子石頭還有,可是水泥生產跟不上,其他大型預製建材工業也停滯在幾十年前,產能十分落後。

若是要造大高層,相應下游企業都要先跟過來,或者要緊密對接船運。從國內到這裡船運週期四十五天左右,集裝箱發貨過來,空箱回運肯定不行,就還是要考慮當地有產出,或者當地產品在回去的沿途能銷售掉,才不會跑空。

這其實牽扯到了當地有什麼產品能出口,石油礦物都有特種船隻運輸,其他半成品,加工品那些有啥能用大集裝箱運輸的麼?沒有的話,是不是當地設廠更划算呢?

林若妍腦子裡想著一堆問題,都需要自己去逐一調查。好在陸薇的語言功底不錯,也在特殊戰線做過,蒐集情報的手段一流。林若妍有很多不能公開調查的資訊,陸薇總有渠道能搞到靠譜訊息。兩人黑白兩道的訊息湊一湊,很多疑惑就能迎刃而解了。

花萌萌和陳俊這幾天也沒閒著,專門考察了當地的酒店業。

以前這裡是歐美髮達國家的度假後花園,畢竟氣候條件好,離著北美也近,旅遊業曾經很發達,沿海幾個城市幾十年前就興建了不少設計精良的酒店。只是最近十來年,這些酒店的經營越來越不行了。

在現任總統上臺,和M國鬧掰之後,歐美來這裡旅遊的人越來越少。反而是相應合作的那些國家以及南美有錢人遊客不斷進入,做生意的多,酒店也要從休閒為主往商務型逐漸轉變。

酒店正經奢華大套房空的多,簡單實用自帶灶具和洗衣機的酒店公寓租賃火爆。

當地有不少以前興建的空置高檔公寓甚至爛尾樓,這些樓原本的開發商逃到國外了,產權收歸國有,其實是有一些機會升級適應當下的租賃需求的。

花萌萌和陳俊把他們的想法帶回來,告知林若妍,若是收購或者整租一棟老公寓,進行改造,裝修成針對國人的短租公寓,方便商旅來往辦事,下面再搞箇中式大食堂,其實效益會不錯。

林若妍一聽,這不就是國內那種長租公寓的雛形麼?

在書中時代再過十年,這種老樓改造的長租公寓會火爆一時,提供類似酒店公寓的服務,還要設定一些社交空間,健身房咖啡館,大食堂,主打年輕時尚,快節奏生活方便,供應給在家鄉之外大城市打工的人。

在海外搞這種或許是一個思路,但是玻瓦國的穩定會持續多久呢?原書這裡有十年黃金期,而後那位總統去世,社會環境和金融環境就會動盪。

在國外搞這個,還不如早點開始在國內試點。

林若妍此時並不著急否定花萌萌他們的思路,只是點了一下讓他們往更高層面看問題,研究一個生意能不能做,要做長久還是短期盈利,透過什麼條件來判斷。

這兩人年輕充滿朝氣,不過對海外的瞭解還是太淺了。花萌萌或許好一些,她有語言優勢,能翻牆去境外的論壇看大當地人的真實想法,陳俊卻更保守一些,以前覺得國外好,現在覺得國內經濟大有可為,不必在國外牽扯太多精力。

林若妍想讓他們自己發現,這世上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我國那樣能有長期穩定的發展時機,一旦發生了不可控因素,當地政局和經濟哪一樣有問題了,生意就都難做,以前再賺很可能終究一場空,要舍財保命才可能全身而退。

林若妍親自來當地考察,是為了抓緊搞短期內就能見成效的生意,其他的更長遠的她只能計劃,卻未必有機會實現了。

林若妍這一次來,跟著袁總,見到了要做房建專案的那個省的一些高層領導。不過為了拿穩合同,袁總介紹林若妍一行人,也都是按照大國企的相應分支公司來介紹的。當地人更信任大國企,尤其社會住房這樣關係社會民生的專案上,更是要找有保障的團隊兜底。

林若妍一切聽從袁總的安排,並不會隨便冒頭,先把當地的關鍵人物身份和其掌控的事情都搞清楚,將來真正做專案,自然要安排專業人員投其所好對接。

她很清楚,海外的專案不會像在國內那麼順利,她這才第一次來,能見到管理部門的人已經是收穫不小。接下來袁總那邊要什麼東西,都不是空口白牙說的。她要給出的規劃設計方案,新市鎮建設計劃,大概的投資和她要的回報,所有這些都可能要等回國後詳談。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讀我心聲後,看我眼神不對勁

伏西米

攝政王請淡定,王妃又要作妖了

風起雪飛

影帝是我的前男友

向日葵要朝陽

我靠浪縱橫修真界

樂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