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總有了自己的計劃,看林若妍的眼神越發和善,對林若妍的專案自然很上心。在言談間委婉表達出了自己對未來的期許,因此也很願意在目前玻瓦國的專案上能達成合作,為了表達誠意,他的報價比另外兩家施工企業低了不少。

林若妍聽話聽音,自然猜到了劉總鋪後路的打算,她雖然已經有老焦這樣的大拿,不過她的專案未來也是遍佈國內多地,能有劉總這樣的高手加盟,肯定是好的。

那麼就在這邊專案上合作一把,試試雙方的實力和誠意。

施工隊初步就定南外建了。設計單位,林若妍還要回去和京市的大設計院聊一下。

現在國內地產行情火爆,一般設計人員不會想出國做專案,很多國企大院的海外專案,都是援助不發達地區,比如非洲和中亞一些窮地方,哪怕補貼高,但是氣候惡劣,還有戰亂等生命威脅,響應者都是為了提幹才會當任務去做,賠錢賺吆喝。

林若妍這邊接的不是援建,而是商業化很強的成套專案中的一環。這比援建專案的設計費高多了,南美這邊的工作條件也比非洲好。她要優選國企設計院做過海外專案的專家來。

大國企的員工比私企覺悟高,技術能力也強,開闢出海外戰線是迎合國家大戰略,提前佈局說不定能行。一家談不攏,就多找幾家,總有願意去海外嚐鮮的。

從現實世界來的林若妍知道,國內的房產市場不會一直火爆,住宅設計費幾十年不漲價,地產甲方的要求卻與日俱增。如果一直做國內市場,效益會越來越低,內卷越來越嚴重。大院設計費三十塊一平米,私企八塊就敢接,比低價拼不過,那就要想其他的路子開拓市場。

這些道理,她相信大設計院的領導應該能明白。

林若妍一定拉上設計院而不是自己的設計部做海外專案,就是想盡量節省自己的人力。

按照原書劇情,玻瓦國的黃金髮展期也就是現任總統在世時這十年左右,她的房建專案爭取兩三年內搞定,收回投資,不求盈利多大,十幾個億進出做平也可以為她本人續命。

更何況,根據她走訪調查,做房建還真有得賺。當地石油等資源便宜,用未來產出的資源評估抵押貸款,我國借錢給他們,他們用借款購買我們的服務,最終就用資源來還。

這就讓玻瓦國並不需要太多外匯,花起借款也不過是銀行走賬的資料而已,感覺不明顯。房建從設計到施工,我們的專案要價比歐美便宜,還足夠快,兩三年平地造新城見成效,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當地當然願意花大價錢購買。

這世上什麼最貴,除了人才就是時間了。用他們那比礦泉水還便宜的石油換金錢,用錢換時間,那肯定划算。等歐美那些半年才能做完設計,五六年才能蓋出一棟樓的速度,大選早就過去了。

至於房建的利潤呢,當地只要給好了地,平地建新城總包工程交鑰匙,每平米報價當然好幾千塊錢,實際成本兩千以內就能控制。這中間差價就是房企的利潤。

而且當地簽署合同,慣例的首付款就是百分之三十。說白了,如果報價八千塊做一百萬平米的房建,實際成本透過用國內工人和國內建材大幅壓縮,兩千多能做下來,合同一簽第一筆付款到賬,這個專案的成本就已經全都覆蓋了。

接下來後續的付款全都是利潤,一平米建築面積賺五千,蓋的都是標準化程度極高的普通住宅,利用匯率差倒騰,相當於國內售價八千元的商品房利潤。書中時代放眼國內,一線大城市像此類品質的普通住宅也就是三四千一平米的售價,還要自己想辦法銷售呢。玻瓦國這邊包銷,當地政府買單,蓋完透過驗收,就能拿最後一筆錢走人,實在是省時省力。

林若妍為什麼一上來就用一百萬建築面積來衡量這個專案呢,其實當地並沒有給她明確的用地大小和建築規模,她是把冀省XX新城的那套東西拿過來方便忽悠。

一百萬建築面積的高層住宅,一大片高聳入雲的新城市,內陸省的現代化樣板,解決一萬套社會住房需求,這樣的大手筆大規模,才配得上總統家鄉的排面。

另外一百萬的規模,也是目前施工單位能調動的能量,規模如果再大,相應上下游原材料就供不上,週期延長人吃馬喂施工企業的利潤就會下降。南外建劉總那邊也想兩年內將房子都蓋好,拿走他們全部的利潤。規模就只能這樣,不能再大了。

下次再來,林若妍是要拿著漂亮的圖,照著一百萬平米的新市鎮房建大專案來忽悠的。

一百萬平米,在國內設計院也是一個大規模專案了,配得上大院的設計實力。國內這樣子的普通高層住宅,設計費頂天了三十塊每平米,還有可能被甲方拖欠三五年不給尾款,這邊林若妍打算翻三倍,一百塊一平米做樣子都差不多的普通高層住宅,還不講什麼複用率這種國內住宅降低設計費的說法,妥妥一個大肥活。

就問你一百萬長相雷同的普通高層經濟適用房住宅,一個億設計費,你來不來?大院的領導當場就心潮澎湃,關鍵這個專案完全沒有技術難度,頂多加點翻譯成本,畫好了圖翻譯成當地語言標註,然後請當地人簽章。他們可以做設計總包。

林若妍在現實世界裡參與過的海外專案,從懵懂到了解其中門道,也是做了一年多才明白,如今她能夠從更高的源頭層面操作這樣的專案,自然要把其中的利益關係都提前設計好,讓自己的投資能獲得最大化收益,讓參與的各方都有利潤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還是拿一百萬建築面積的社會住房來說,她未來兩年陸續投資二十幾個億,最終拿回來四十多個億,她就很知足了。

不能指望每個專案都和國內豪宅一樣,投資十來個億,淨賺二三十億,以後拿地成本會越來越高,房價與地價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綜上分析,回國趕緊再囤點便宜的地才是硬道理。

另外,做這個海外專案,她其實也不一定全都花自己的錢,她如果只追求海外業績,結識更高層的圈子,她也可以考慮從國有銀行貸款的模式。這樣不會有那麼高的利潤,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潤也已經不錯,公司整體月花一個億的資金壓力也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林若妍將自己思路理順,精細測算還要國內成本部專業人士來給她做。如果做不到她要的效果,她寧可不做。如果真能做到,需要多少貸款額度提前去頂,未來兩年大的花銷渠道也就不需要再琢磨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落花時節願在不見君

南風梔懿

待我走後你要安好

酸鋅

浮笙朝陽

杯具思冷漠

星穹鐵道:溫暖的冰

暗元名

司懷暮雪

倔強柴犬

從星海鏢師開始加點

老爪子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