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國內在校生上億人,就算其中只有千分之一有能力買會員,萬分之一的人最終買了一年的會員,那也是一萬個客戶。這收入預期能高達一千萬。

最初的研發成本是最高的,那之後的維護成本卻非常低廉,畢竟招實習生更新題庫,後期維護也只用一個專業人員一半時間盯著就行了。

雖然這時候會員還沒有賣出一萬個,也就是賣了三五千人,不過學生是年年有年年都能賣一批會員的。隨著經濟發展,能用得起電腦或者可以上網的人會越來越多,學習網站的會員只能是越來越多。

家有學子送禮送什麼?一張印刷精美的學習網站會員卡,刮開卡號,在學習網站上登陸,各種題庫隨便刷,還能隔空收穫一眾努力打排位的優秀同學,別管學生本人怎麼想,反正很多家長頭腦一熱都會買一個月的會員試試。

學習網站和圍棋網站的會員費用其實已經很低廉了。資訊部不指望這個能掙多少錢,他們將更多精力花費在了研發工程造價軟體上。這個東西未來一年會費就是一萬塊,潛在客戶預估也有大幾千了。

他們還一早就將這個申請了各種專利,往後若真的壟斷市場,那每年穩定收會費就是五千萬左右。

現在資訊部算上郝河山才有八個正式全職員工,實習生五六個。不算賣廣告賺的幾十幾百萬預估,光只是賣會員和軟體,平均到正式員工每個人的年產值都是幾百萬了

科技的賺錢能力恐怖如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更何況真正懂技術的那些人,只要熬過了前期加班熬夜程式設計序做軟體的艱辛時段,後續想躺著數錢,那相當容易了。每個人產值千萬,年薪百萬將不再是夢。

當然網站和專業軟體的研發,都不是資訊部自己能完成的,其他部門的同事給了特別多的幫助。這個產值也要均攤到其他部門相關參與的人員身上。不過出力最大的還是那些頭髮越來越少,常年睡公司行軍床的資訊部程式設計師們。

好在程式設計師們平時在辦公室裡,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見到設計部、營銷部的漂亮姑娘,總裁辦、人力、財務部這些部門女生也多。他們被美好的人和物包圍著,在普通大學生畢業月工資剛過千元的時代,心安理得拿著上萬的月薪,還能期盼一下可能相當於幾十個月收入的年終獎,日子過得滋潤極了。

看到資訊部預期的人均產值,營銷部這邊也不甘示弱。

他們作為林氏地產公司名正言順回款的渠道,不能光花錢,從八月開始回款額幾千萬起步,終於也算揚眉吐氣一回。

九月回款額計劃做的更激進,每月回款五千萬打底,在十一月拿到預售證之前,要保證有一個億以上的回款。到十一月正式開盤,月均回款就要達到兩個億以上,相當於每個月賣掉十套房。

單純想一下,每套房子兩千來萬,這好像是個很大的目標,不過前面三個月有三十個房號都是交了三五百萬定金的客戶呢,至少頭三個月不愁客戶。

後續新的客戶源其實也在增加。國際航班的空乘人員介紹了不少對豪宅感興趣的客戶來售樓處。那些進入了林氏集團、林氏地產供應商庫的企業負責人,那些在OA系統、工程造價軟體和學習網站上投放廣告的人,同時也有大部分能轉化為豪宅的潛在客戶。

根據營銷部的統計,目前已經預約來售樓處有資格進樣板間的人高達三百組,他們不得不每天接待四組以上的客戶,而且新預約還源源不斷已經排到明年了。二百多套豪宅,恐怕都不夠分的。

林若妍想起了未來一些不確定的事,原本那些喜悅就被衝散了不少。雖然現在才九月初,許多事情也一定要提前開始準備了。

年年冬季都有各種流行疾病,這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尤其人員密集的地方,再趕上年末,人員流動比較大。

林若妍沒有覺得自己以一己之力能光靠嘴說的就打動相關部門,未經證實的許多事,她口說無憑,反而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那條門路肯定是要走,但也要多種渠道多方下手能讓她的心裡少一些負擔。

網際網路傳播的訊息在書中時代監管的並不嚴格,會變成負面的輿論,但是如果提前善加利用,反而可以作為科普的陣地。

林若妍打算從另外的渠道入手,就是要先搶佔網上的高地。她要整合一些科普健康的知識編纂成文,利用各種媒體釋出出來。

另外她也有其他的人脈,能證明自己科普的健康知識是有用的。

京市的醫院裡她認識人。與她一起合夥開體檢中心的那兩位就是醫院裡的老前輩了。她假意說起在境外的朋友遇到病症,問這兩人諮詢防範的方法,無論這兩人說了什麼,她再告訴其他人的時候,就有了醫院專業人士的背書。

何況她也不是亂說,是現實中已經驗證過的各種常識,花錢不多,又是各種常見物品,只要養成習慣,科學防範不難做到。

遇到感冒多發的季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內通風,一旦有問題及時就醫……各種正確的預防流行性疾病的方法被編撰成了方便實用的小貼士。

她不怕花錢,僱人在各種論壇上開始細水長流地發帖,提升大家講衛生的意識。有的是教人預防的順口溜,有的是用小說或者故事的方法連載到報刊,還有那種廣播媒體、地方臺,但凡有健康衛生方面的欄目,林若妍都讓人上一下科普的稿子。這都走的她自己私人賬目。

潛移默化中,至少經常上網、聽廣播、接觸紙質媒體或者看小說的人,都會有一些概念了。養成好習慣,保持健康,這是人們本身就追求的事,道理和措施淺顯易懂,讓普通人也提前有了一些防範概念。

這個時代還沒有自媒體這種概念,能用的平臺也無非是一些入口網站和簡樸的論壇,相關使用者群體很有限。林若妍又開闢了一些報刊雜誌主流媒體的陣地,資助相應撰稿人,搞得好幾個不太出名的健康科普雜誌都想她來注資了。

不過紙媒在十幾二十年後會被網路媒體取代,逐漸沒落,科技的力量帶來了網際網路的升級,在量變積累下終將質變。所以林若妍婉拒了紙媒的投資機會,未來她還會繼續在網際網路+這條路上開闢出新的戰場。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派讀我心聲後,看我眼神不對勁

伏西米

攝政王請淡定,王妃又要作妖了

風起雪飛

影帝是我的前男友

向日葵要朝陽

我靠浪縱橫修真界

樂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