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過後。

秦天取出天子劍,在養心殿外花園內舞動起來。

經過數日的練習,天子煉氣術,是越來的越爐火純青了!

約莫半個時辰,秦天緩緩運氣收功,深深吸了一口氣,靜靜的站在那。

片刻,秦天睜開眼,看到鄭合小步走來。

“啟稟陛下!端貴妃有請!”

秦天眉毛一皺。

他本來不想去,但端貴妃這次帶領後宮,主動要求減少後宮一半的用度。而且還向國庫中捐了不少的珠寶首飾,給群臣做出了表率。

若是不去,怕是不好,秦天覺得還是親自去一趟才好。

“嗯,那就去一趟吧!”

長生殿內,秦天換好衣物,準備前去。

“擺駕!景仁殿!”

一刻鐘後,秦天穿著便服來到了景仁殿。

讓他驚訝的是,端貴妃竟然主動在門口迎接。

按照禮制,雖然秦天是天子,但端貴妃是先帝的貴妃,應該是秦天拜見她才對。

可現在她卻主動出來迎接,足以表明她明白了秦天上次說的話。

這後宮雖大,但也大不過天子權威。

端貴妃就算以前是貴妃,但現在也是沒了丈夫的寡婦,她需要依靠秦天。

“哀家恭迎陛下!”端貴妃款款行禮:“陛下國事繁忙,還讓陛下跑這一趟,哀家著實有罪。”

秦天微微一笑:“母妃何罪之有?您帶領後宮支援朕改革吏治,給群臣和天下做了表率,朕本就該來謝謝母妃!”

端貴妃淡淡一笑:“能為陛下分憂,是整個後宮的榮幸.....陛下,到了午膳時間。哀家親自做了幾道菜,陛下要是...”

秦天點頭:“哈哈,正好朕餓了,也好久沒在這景仁殿用過膳了,今天就嚐嚐母妃的手藝!”

...

端貴妃精心為秦天準備了六道佳餚。

天子用膳,必須有太監一一試菜,檢視這飯菜中是否有毒。

趁這功夫,端貴妃朝著秦天微笑道:“陛下,哀家記得您過了這夏季,就虛歲十六了吧?”

秦天一愣,隨後點頭:“難得母妃還記得朕的年紀!”

端貴妃微笑:“陛下乃是大秦天子,九五之尊。哀家又掌管後宮,怎能不知曉陛下的生辰!”

“先帝在陛下這個年紀,早已經大婚。可陛下現在日夜為國家操勞,後宮還未有人。哀家想替陛下選妃。第一可以充實後宮,第二可以服侍陛下起居,第三可以為陛下誕下龍子,將來繼承我大秦江山。”

“陛下,若是信得過哀家,哀家願為陛下操辦此事。”

秦天看著端貴妃,他已經看穿了端貴妃的所有心思。

端貴妃是聰明人,如今早已沒有了傲氣。

她想要保住自己的權利,可到現在她還不是貴太妃,這讓她無比擔心。

所以,她想要討好秦天,讓自己永保權利。

但後宮不能幹政,秦天已經明確說過。

所以她只能從後宮的事情著手,希望能讓秦天看見,自己是真心實意的服從天子權威。

秦天內心微微一笑,後宮是個煩人的地方。

就算他是個太平皇帝,以後面對後宮佳麗,說不定也應付不過來,更何況現在的大秦需要他,他還要整天忙著政務。

若是有個人替自己管著後宮,這未嘗不是好事。

而且,他也需要後宮。

好不容易穿越當個天子,要是整天累死累活,晚上連個夜生活都沒有,那這天子乾的也太沒意思了。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天下百姓同安居!

這都是秦天想要的。

只不過秦天現在年紀尚小,不想過早的考慮這些後宮之事。

端貴妃並不知道秦天已經看穿了她,滿心期待的問道:“陛下,您,您意下如何啊?”

她最怕的就是天子不答應,因為只要答應,這滿天下的美貌女子多了去了,總有秦天滿意的。

“哈哈,母妃的好意,朕心領了!如今大秦政務繁多,邊境不穩,且朕年歲尚小,還是再等上一段時間!”

“朕想了想,按照禮制,先帝仙逝,母妃的身份也該變變了!再稱為貴妃,恐怕有所不妥,這滿朝文武也不會答應。”

端貴妃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全身都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陛下,陛下想怎麼處置?哀家,哀家聽命便是!”

看到端貴妃害怕的模樣,秦天露出一絲微笑:“朕的母后逝去的早,您是先帝的貴妃,按輩分又是朕的母妃。那,從今日起,您就是這後宮的太后吧!”

“朕明日便會昭告天下,從今往後,您移居永安殿,便幫朕管理這後宮。”

端貴妃如夢初醒,感激的在秦天面前行禮:“哀家多謝陛下!”

秦天連忙說道:“太后不必多禮!按照禮節,應是朕向您行禮才是...”

端貴妃搖頭道:“承蒙陛下恩典,今後哀家必定用心管理後宮,替陛下分擔家事!”

“那就有勞太后了!”

......

大秦建國已有上百之年。

大秦官制,即大秦官吏的選任制度,是大秦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制是政權機構的一個重要組織制度。它關係到這個政權的盛衰,關係到國內社會的安定或動盪,關係到百姓的生活。

大秦官制分兩部分,選官制度和任官制度。

大秦官制分為朝堂、地方、軍事官制三部分。

*【官階等級】

大秦官員等級分為九品十八級。

(每一品分為:正品和從品)

*【朝堂官制】

大秦初立時設宰相(正一品)一職,後增設三公(正一品,無定員)為天子輔佐官,採用六部制度。

宰相:又稱相國,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大秦初立時,凡國事,均先上宰相府,由宰相於府中召集六百石以上的官員會議,議定之後再以宰相的名義上奏天子裁可;凡大的人事變動、政策調整,也都是由宰相主持廷議,然後領銜上奏;天子的詔命,都必須下達給宰相,由宰相負責實施。後因宰相權力過大,又增設為三公分管。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

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

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

兵部:管軍事等;

刑部:管司法刑獄等;

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長官為尚書(正二品)。副職為左右侍郎(正三品)。下設郎中(從四品),副職稱員外郎(正五品),下屬官員有主事(從五品)等。

大理寺:大理卿掌大理寺(正三品)。下屬有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丞(從四品)等。大秦最高上訴機關。

太常寺:官階同上,主管祭祀等。

光祿寺:主管宴享等。

太僕寺:管馬等。

鴻臚寺:管招待外賓等。

太醫院:醫院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製藥等。

還有其他各司、各部等。

*【地方官制】

大秦地方行政區劃分為郡、縣兩級,共十郡,其中北方四郡,江南六郡。

【郡】

郡一級設郡守(正、從四品)、郡尉、監察使,各領郡內政務、軍務、監察之事。

郡守:一郡之長。大秦重視郡守人選,每有郡守出授,天子一般都要親自召見,慰諭有加。治行卓異者往往直接徵為朝官任職。朝中重臣罷政後,也往往出為太守。

郡守權力非常大,所屬縣令、縣長的任免均由其薦議,郡府各屬吏均由郡守自己從本郡人中任免。屬官有掾、卒史、屬、書佐、功曹等。

郡尉:與郡守分治軍民,位次郡守,開府置吏如郡守府,屬官有掾、卒史、屬、書佐、功曹等。內地郡只有一個郡尉。邊郡分置部郡尉(如東部尉、中部尉、西部尉、南部尉、北部尉),大都是守在邊關。

監察使:主監察郡守行政、郡駐軍以及所轄諸縣不法事。大秦成立初沒有監察使,都是派遣朝官審查地方司法,後設監察使。

【縣】

縣是郡之下的最低一級行政地方。大秦王侯封地亦為縣。

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正七品)。不滿萬戶的縣,設縣長(從七品)。管轄縣內的所有政務。

大縣置縣尉二人,小縣置一人,主管地方軍事、治安、緝捕盜賊。

*【軍事官制】

太尉:輔佐天子的最高武官。

大將軍:將軍的最高稱號(無定員,鎮國大將軍、輔國大將軍、武德大將軍等,品階不同)。

將軍:(又分正和雜牌)

中郎將

校尉

副尉等

*【爵位】

(親)王爵(正一品)、(國、郡)公爵(從一品、正二品)、侯爵(從三品)、伯爵(正四品)、子爵(正五品)等

*【選官制度】

大秦選拔官員,主要的是文學和吏道兩類。前者指對古代典籍有研究,道德有稱者,後者指明習法律與行政技術、官員子弟以及王侯子弟。

*【後宮官制】

超品:太后、皇后(統領後宮)

正一品:貴太妃、貴妃

從一品:賢妃、良妃、淑妃、德妃

正二品: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昭華

正三品:淑儀、淑媛、淑容、淑華

從三品:修儀、修媛、修容、修華

正四品:順儀、順媛、順容、順華

從四品:貴嬪

正五品:貴姬

從五品:婕妤

正六品:容華、婉容

從六品:嬪

正七品:姬

從七品:貴人

正八品:美人、佳人、麗人

從八品:淑女

九品:御女,采女

特別:御前尚義--大小喬(正四品,天子貼身宮女,前面有所提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無限合三星武將,貂蟬扶腰

豬肉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