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司馬懿旁邊的司馬昭聞言趕忙道:

“父皇,哪裡不對?”

對於自家父皇的判斷,司馬昭是沒有任何懷疑的。

司馬懿冷冷道:

“姜維那小子,竟然將大軍擺在崤函通道之中這麼長時間,肯定是有所圖謀。”

司馬昭連連點頭,道:

“父皇覺得姜維那小子能有什麼圖謀呢?”

司馬懿沒好氣地看了一眼司馬昭,道:

“朕怎麼知道!”

司馬昭聞言不由訕訕。

原本是想要拍一拍父皇的馬屁,沒想到這下子竟然拍到馬腿上去了。

司馬懿也懶得理會司馬昭,而是陷入思考,自言自語。

“是東吳方面?”

司馬昭聞言忙道:

“對對對,東吳也在圍攻咱們的沛縣呢。”

司馬懿冷冷道:

“不對,東吳畢竟和蜀國不是一個國家,任何一個腦子正常的蜀國統帥都不會把自已麾下的蜀國主力命運押寶在東吳身上。”

司馬昭想了想,道:

“那有沒有可能是姜維設下伏兵,想要引誘咱們主動出擊包抄關中?”

司馬懿雙眼微微一亮,讚許道:

“你小子總算是提出了一個還算靠譜的建議。”

“姜維那小子師承諸葛村夫,這種誘敵出動的計策確實是諸葛村夫的風格。”

諸葛亮死前和司馬懿在五丈原的那一戰,諸葛亮就是各種計策引誘司馬懿,還給司馬懿送了女人的衣服想要激怒司馬懿出戰。

司馬懿想到這裡,一聲冷笑。

“朕背靠中原,補給源源不斷,何須冒險去包抄他的後路,斷送朕的兵馬?”

“讓河東方向的兵馬注意防禦蜀軍可能的渡河行動就行,先不要出兵關中了。”

司馬昭腦子變得活絡起來,突然又開口道:

“會不會姜維其實壓根就是擺的空城計,關中那邊並沒有多少防備,虛張聲勢讓我們不敢進攻關中?”

司馬懿:“……”

這一刻,司馬懿可以說是相當之無語。

包抄關中,可能是誘敵深入之計。

不包抄關中,可能是虛張聲勢的空城計。

合著怎麼都可能會中計唄?

“該死的諸葛村夫……”

司馬懿咒罵了一聲,淡淡道:

“總之,眼下蜀軍打不下潼關,長期相持優勢在我。”

“派人去告訴你皇兄,讓他也只需要堅守不出便是,吳國現在已經沒有像樣的將領了,時間久了他們必然會撤退的。”

“哼,朕就不信,朕背靠中原河北,難道還……”

說到這裡,司馬懿心中突然一動。

“等等,難道姜維想的就是這個?”

司馬昭一臉茫然。

“什麼?”

看著這個跟不上自已思路的二兒子,司馬懿頓時有些煩躁。

算了算了,只不過是二兒子罷了。

也不指望他將來繼承皇位。

司馬懿按耐住心中的不耐煩,解釋道:

“姜維可能想要做的就是長期相持,引發大晉國內的動盪。”

司馬昭瞬間如夢初醒。

“父皇您的意思是,咱們大晉國內還有叛徒?”

司馬懿冷笑一聲,道:

“那些個世家,朕就稍微改革了一下,好像要了他們的命一樣。”

“他們現在巴不得大晉早點滅亡,好去當蜀國或者吳國的臣子呢。”

司馬昭聞言頓時蠢蠢欲動,開口道:

“父皇,咱們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們再殺一次便是。”

之前在觀看金幕盤點的時候,司馬懿可是已經把世家剷除了一波。

那時司馬懿藉助的是魏國末帝禪讓的機會。

在禪讓大典上,剛剛登基建立晉國的司馬懿宣佈,在魏國皇宮之中搜到了一批信件,是某些臣子想要謀害司馬懿,恢復魏王權威。

隨後司馬懿就殺了一大批的世家門閥領袖。

當然,不可能全殺了,那樣剛剛建立的晉國就徹底大亂了。

司馬懿原本以為,殺一部分之後,其他人一定會噤若寒蟬,自已自然有時間慢慢處理其他的。

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波殺完之後,剩餘的世家領袖們表面上是唯唯諾諾誠惶誠恐,一回去之後直接就造反了!

一時間,晉國滿地烽火。

晉國火器、火炮的製作機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流出,被蜀漢和東吳知曉。

更讓司馬懿沒想到的是,平定這些造反者的過程非常的不順利。

並非所有世家都造反,還有一些世家表面上依舊忠誠於晉國。

但暗地裡,他們卻悄悄地利用自已家族在軍隊中的影響力,要麼洩露情報,要麼消極應戰。

司馬懿抓了一批,殺了一批,但卻無法根絕這種事情。

這導致原本以為幾個月就能搞定的起義,最終晉國卻用了足足三年多的時間才平定下來。

就是這三年多的時間裡,蜀漢和東吳弄到了足夠的火器並趁機反撲,晉國也因此而丟掉了關中跟淮南地區。

司馬懿吐出一口氣,無聲咒罵了一句。

“這該死的金幕!”

“啊?”司馬昭愣住了。

過了好幾秒,司馬昭才道:

“父皇,這金幕可是給大晉帶來了火器啊。”

如果沒有金幕,司馬懿生前也當不上皇帝。

司馬懿重重地哼了一聲,道:

“朕這些天思來想去,應該就是這金幕之中劇透的司馬衷那一部影片,才導致了世家全面反叛的結果!”

按照原先的歷史,司馬家本身就是世家中的一員,和“破落戶”曹家、夏侯家相比,肯定是更受世家們的擁護。

但被金幕劇透之後,世家們突然發現,司馬家建立王朝之後,對世家“自已人”的打壓反而無比嚴厲。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一聽就是皇族的內鬥。

那問題來了,世家呢?

這種涉及到皇位的爭鬥,竟然沒有任何世家的身影出現?

好,就算這是皇族內鬥,世家看戲吧。

怎麼等到匈奴、鮮卑“五胡亂華”都出現了,還是沒有世家的身影?

皇位之爭不參與,爭奪天下還不參與?

這隻能說明,當時西晉朝廷裡世家的勢力已經非常的虛弱了。

結合這兩點,任何一個有點見識的人都能判斷出來。

西晉整個朝代中,世家被皇族瘋狂打壓,虛弱到了根本無法插手國家大事的地步。

有了這種劇透在,世家造反思想成為主流就理所當然了。

造反最差的結果就是死全家。

不造反,五胡亂華來了不一樣是死全家?

既然都是死,為啥不趁著西晉剛剛建立,根基還沒有那麼穩的時候拼一波呢?

拼贏了,還有生的希望呢。

司馬懿說到這裡,冷笑一聲:

“本來嘛,大晉建立之後的未來誰也不知道,世家心懷希望自然不會和朕撕破臉。”

“但有了劇透,這些傢伙又察覺到朕確實開始動手削弱世家,他們也就鐵了心背叛大晉了。”

“還好也不是所有世家的家主都願意豁出全族的性命去冒險,不然現在大晉的麻煩就更大了。”

聽著司馬懿的冷靜分析,司馬昭也傻眼了。

過了好一會,司馬昭才吶吶道:

“兒臣有點想不明白,金幕明明在其他朝代都是如虎添翼順風順水,怎麼到了咱們大晉就……”

這句話說出來,場面一時變得安靜。

過了好一會,司馬懿才開口道:

“好了,洛陽那邊需要有人守著,你就先回去守著吧。”

“你兄長需要看著東吳,你一定把洛陽看住了,只要洛陽不亂,其他地方縱然還有世家作亂,也成不了什麼氣候。”

司馬昭聞言,心中頓時一喜。

司馬懿這句話,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洛陽城內的西晉國事都由司馬昭做主!

當然,特別重要的事情還是輪不到司馬昭插手。

但不管怎麼說,司馬昭這波“洛陽王”的地位還是穩穩地。

司馬昭立刻接下旨意,喜滋滋地離開了。

不知為何,司馬懿看著司馬昭輕快的腳步,總覺得有點不太放心。

但很快司馬懿的眉頭就鬆開了,輕聲自語。

“這小子就算胡鬧一點,洛陽城裡也有足夠的力量。”

“嗯,再派給他幾個沉穩的人盯一下就是了。”

司馬懿計劃已定,下意識地抬頭,看向了西邊潼關那依舊瀰漫著硝煙的戰場。

良久,司馬懿發出了一聲冷笑。

“諸葛村夫,你死前就贏不了朕。”

“你死後,你的弟子一樣也贏不了朕!”

大隋世界。

隋文帝楊堅剛剛結束了一天的朝會,帶著太子楊勇朝著後宮而去。

皇宮很大,作為皇帝完全可以坐馬車而行。

但今天隋文帝卻並沒有坐車,而是在開車。

轟轟轟!

黑煙從排氣筒之中噴出,汽車緩緩地朝著不遠處的寢殿而去。

楊勇坐在副駕駛上,一方面充滿了好奇和刺激,另外一方面多多少少也有點害怕。

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就能動起來的車,對於楊勇而言簡直就是顛覆了他的世界觀。

楊勇提心吊膽地看著正興致勃勃掄著方向盤的隋文帝,忍不住道:

“父皇,速度太快了!”

隋文帝看了一眼楊勇,伸出右手將擋杆撥了一下。

一陣機器的咔咔聲猛然響起,汽車瞬間停了下來。

咚的一聲,楊勇的腦袋磕到了副駕駛前面的扶手箱上,額頭頓時腫起一個大包,腦子嗡嗡的,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隋文帝愣了一下,隨後嘗試發動起來。

但汽車卻不動了。

隋文帝大為不滿,從車窗裡探出腦袋。

“工匠!”

早就在一旁等候的工匠們一溜煙地上來,檢查了一番之後稟報道:

“陛下方才換擋忘了踩離合器了,離合片已經損壞,需要更換。”

站在車旁的隋文帝頓時大感掃興。

“朕才開了這麼一點路!”

工匠戰戰兢兢地開口道:

“陛下,這畢竟是一臺試驗車,而且掛檔確實也需要技巧,還得油門離合進行配合。”

隋文帝啞然片刻,瞪了一眼楊勇。

“就是你小子,好好地說什麼速度太快了,讓朕把檔位都掛錯了。”

“快什麼快,比馬要慢多了。”

楊勇捂著腫成一個大包的額頭,唯唯諾諾。

隋文帝的御駕馬車已經在旁邊等候多時,但這位大隋皇帝明顯並不想上馬車,就這麼徒步朝著後宮走去。

楊勇自然是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

走著走著,隋文帝開口道:

“你覺得汽車如何?”

楊勇揉著額頭的大包,開口道:

“很……神奇。”

隋文帝點了點頭,道:

“朕也覺得非常神奇,這或許是大隋從工業革命之中所獲得的最偉大發明之一。”

楊勇有些疑惑。

“父皇,兒臣覺得火車和鐵船才是更重要的。”

大隋早就已經弄出了火車和輪船,論到運輸效率,這兩者無疑是秒殺這個只能坐四個人的汽車。

隋文帝哈哈地笑了起來。

“火車和輪船確實是好用,但也有很大的侷限性。”

“火車必須要有鐵路,輪船必須要有足夠深的河流或者海域。”

“但汽車不同,汽車能夠抵達這個世界上任何擁有馬路的地方。”

“甚至,就算是在沒有路的草原和沙漠上,汽車也能夠賓士,而且不像戰馬一樣需要精細的伺候,只要有汽油就行。”

楊勇腦海中靈光一閃,正色道:

“騎兵?”

草原和沙漠,那可是騎兵最佳的使用場景啊。

隋文帝笑呵呵地點頭。

“不止是草原和沙漠,甚至西南邊的山區和嶺南地區,那些戰馬無法忍受的地形和氣候,汽車依舊可以行駛。”

“現在你明白了吧?假如大隋能擁有一支龐大的車隊來運輸部隊和物資,我們就不需要那麼苦哈哈的養馬了。”

說到這裡,隋文帝嘆了一口氣。

“大隋養一匹合格的戰馬,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心培育,還要擔心疾病瘟疫,上一次戰場還會大量損耗。”

“汽車呢?只要工廠在,就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工部那邊已經說了,最多兩年時間,就能做到三天內造出一輛汽車。”

“三天一輛汽車,三年一匹馬……呵呵。”

“對了,就算是這最初級的試驗品汽車,也不過花費五百兩銀子罷了。”

“按照戶部和工部之前的經驗,只要能大批次的製造,汽車的成本很快就會向火車和輪船一樣,下降到一成,甚至三分、五分的成本。”

“養一萬匹馬,對大隋來說消耗的人力物力遠遠勝過製造一萬輛汽車。”

“哦對了,一萬匹馬只能載一萬名騎士,但一萬輛汽車卻至少能裝四萬名火槍手。”

“汽車和馬之間孰優孰劣,還不明顯嗎?”

楊勇聽著隋文帝的話,一愣一愣的。

之前有火車和輪船的時候,許多大隋將軍依舊還是自信滿滿地覺得,騎兵是無可取代的。

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汽車這種東西就已經出現了。

馬,這種在華夏有文明以來就一直陪伴著人類的坐騎,終於要徹底離開了戰爭舞臺嗎?

這就是金幕的威力嗎?

先是火槍火炮,然後是火車輪船,現在又輪到汽車。

楊勇突然有些慶幸。

還好,金幕明顯是站在華夏這一邊的,作者也顯然是個華夏人。

如果金幕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其他民族締造的國家之中,那簡直不敢想象。

什麼開皇盛世,在金幕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面前,啥也不是。

隋文帝顯然看出了楊勇的一些想法,笑呵呵地開口。

“沒有金幕,你小子這個時候恐怕都已經死了,楊廣那個臭小子應該都登基了。”

楊勇頓時有些尷尬。

作為太子,卻被弟弟搶了皇位。

楊廣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不假,但楊勇連皇位都搶不過楊廣,豈不是連敗家子都不如?

楊勇乾咳一聲,非常生硬地扭轉了話題。

“父皇,大隋好像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向西擴張了,您真的就對西域以西沒有想法了?”

隋文帝微微一笑。

“怎麼可能?朕還想著成為歷朝歷代第一個征服整個地球的皇帝呢!”

作為開創了大隋王朝的一代明君,隋文帝自然也是有野心抱負的。

千古大帝評不上,這件事情隋文帝表面上不說,心中卻是耿耿於懷。

他早就已經下定決心,定要碾壓其他世界線上的皇帝們,讓他們知道大隋可不僅僅是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大隋,也是能和大漢、大唐、大明一樣,成為華夏標誌性朝代的!

楊勇突然恍然大悟。

“父皇,您是在等汽車的研發?”

隋文帝點了點頭,露出笑容。

“沒錯。”

“朕的想法很簡單,如果從海上征服亞歐非大陸,需要的時間和船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等過兩年,大隋將會用一支汽車和騎兵的混合部隊,徹底橫掃整個中亞西亞,進入歐洲和非洲。”

“你也不用著急,厚積薄發你總知道吧?”

“既然第一輛汽車已經成功製造出來了,那麼大隋汽車兵橫掃整個大陸的時間,很快就會到來了!”

楊勇一臉佩服地看著隋文帝。

“父皇英明!”

隋文帝頓了頓,突然又笑道:

“那個李世民,在你的東宮還安分吧?”

楊勇怔了一下,笑道:

“不瞞父皇說,李世民的表現中規中矩。若不是金幕,兒臣是真看不出來李世民竟然是歷史上的千古大帝。”

隋文帝嗯了一聲,道:

“朕這個年紀是用不了李世民了,你將來對李世民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好在有了火器和汽車之後,大隋對外的戰爭已經不怎麼需要名將了。”

“實在不行,你就讓李世民當一輩子的文官吧。”

“如今的大隋,不是區區一個文官能撼動的。”

楊勇連連點頭,但依舊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父皇,萬一李世民當文官也非常出色呢?”

這畢竟是歷史評價能勝過隋文帝的千古大帝!

隋文帝怔了一下,隨口道:

“放心吧,只要李世民真的是千古大帝李世民,那麼在你足夠忌憚他之前,他應該早就已經告老還鄉了。”

楊勇還是有些不放心。

“父皇,萬一他不肯告老呢?”

隋文帝沒好氣地瞪了一眼。

“你是皇帝,李世民是全天下都知道,都針對的唐太宗。”

“朕還留了一個比歷史上遠遠要更強大的大隋給你。”

“如果這樣你都鬥不過李世民,那這大隋亡了也就亡了吧,朕有什麼好說的?”

說完,隋文帝上了馬車。

“起駕!”

馬車很快駛離,只留下楊勇一個人在風中凌亂。

唐初世界。

李淵懶洋洋地躺在胡床上,感慨道:

“這個朱翊鈞,其實從各方面來看好像都是小問題,但最後卻成為了給大明埋下亡國禍根的皇帝,真是讓人意外啊。”

一旁的蕭瑀正色道:

“陛下之言,臣實在是不敢苟同。”

“朱翊鈞連朝會都不上,這便是一個皇帝最大的失職了。”

其他幾名宰相也是紛紛開口附和。

對於這些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來說,他們其實並不在意皇帝的性格。

不管一個皇帝的性格怎麼樣,臣子們都能根據皇帝的性格有的放矢,最終達成臣子們想要的目的。

臣子們最害怕的,就是朱翊鈞這種皇帝。

完全拒絕溝通和交流,讓臣子們幾乎沒有辦法去影響。

就連一直以來只會拍李淵馬屁的裴寂也忍不住開口道:

“老臣說點實話,碰到朱翊鈞這樣的皇帝,絕對是一個臣子最倒黴的事情了。”

“而且他還在位整整四十八年。”

四十八年!

一般的昏君,大部分都是酒色無度,很快就死了。

像朱翊鈞這種,整整在位四十八年,將近半個世紀的昏君,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

李淵聞言,不由哈哈一笑。

“還好還好,朕的大唐也就上過一次盤點,李隆基雖然蠢了點,起碼還是弄出了一個開元盛世,不像大明這麼離譜,竟然都有三個人上過盤點了。”

裴寂忙道:

“金幕都說了,大漢和大唐乃是華夏曆史上最為人知的兩大強悍王朝,陛下您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必然會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淵聞言越發開心,忍不住大笑起來。

笑著笑著,李淵腦海中浮現一個念頭。

大唐之所以這麼厲害,因為誰?

還真不是因為李淵,而是因為李世民!

李淵環首四顧,突然有些疑惑。

“世民呢,世民去哪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覺醒?對不起,我選擇修仙!

觀風雨

開局被黑絲女醫生打針,啟用能力

我想種小山竹

超神:我只想和女神瘋狂貼貼!

筆豆

寒假兼職,我被宇宙通緝

大王二兩

百川輪迴

人影一點

無限危途

月下逢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