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在前方擋道,縣令大人出行,還不速速避讓!”

回程的路上,喜牌已經收了起來,衙役在前方開道,隨後是縣令的小轎,卒子們都步行跟在後面。

“齊師爺,前面又出什麼事了。”聽見衙役的聲音,本在閉目養神的縣令開口問道。

“大人,容小的前去看看。”

齊師爺年紀也不小了,年輕的時候讀書壞了眼睛,眼神不太好,半眯著眼睛往前走,好一會才辨認出來。

“大人,前方好像是宋康母親。”

“宋氏?她怎麼在這兒?你去問問她有何事。”

“是。”

齊師爺往前走,還不忘數落衙役兩嗓子,“眼神不好,嗓門挺大,叫喚什麼叫喚,剛見過面的人你不認識?”

出聲喝止宋老太的衙役一頭霧水,他也沒幹什麼啊,他就是循例而已,萬一有事,也好讓大家有所提防。

後邊的衙役站得筆直,咬著牙從鼻腔裡擠出話道:“你剛剛突然一吼,嚇到齊師爺了。”

其他衙役想笑不敢笑,憋得臉通紅。

宋老太見到齊師爺走過來,只在原地等著,並不上前。

“宋氏,你攔在此處是有何事?”

“民婦想要單獨見大人一面,還勞煩齊師爺通傳一下。”

好好好,現在憑誰都能使喚他齊某人了!

齊師爺雖心有遷怒,奈何他從不是會擅作主張之人,只撂下一句:“等著”,便往回走。

齊師爺回去與縣令耳語一番,縣令稍作思量,就下了轎子。

還揮手讓其他人退後,獨自走了過去。

“宋氏,聽說你要單獨見本官,不知所為何事?”

宋老太行了一禮,“大人,民婦是來與大人致謝,也是致歉的。”

“哦?”

縣令不慍不喜,只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

“大人今日過來,是民婦始料未及的,民婦言語上對大人多有不敬,是民婦的罪過。”

“大人屈君降貴給予我兒體面,民婦唯有投桃報李,助大人解開當前困局,方能回報大人恩情。”

縣令揹著手笑了。

“本官做的事是本官想做,本官不想做的,你便是哭求也無法。”

“宋氏,不是本官有偏見,不說當前本官無困局,就算有,豈是你一介村婦說解便能接的。”

宋老太也不著惱,仍是恭恭敬敬,“青陽縣吏治混亂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十多年了。”

縣令瞳孔微縮,不答話,也不阻止,他倒是想聽聽宋老太能說出些什麼來。

宋老太繼續道,“自弘景七年,洪州大水,青陽縣作為洩洪區開始,青陽縣就開始一天天敗落下來。”

“青陽縣如今地痞橫行,官紳勾結,朝廷政令難以通達,民生實為艱難。大人若想做一番業績,整頓則是必然的,民婦願為大人分憂解難!”

縣令盯著宋老太,良久,輕吐一句:“宋氏,你口氣倒是不小!”

縣令整了整袖口,好整以暇地看著宋老太,“不如你先把你家被盜竊的始末交待一番,本官再考慮要不要信你的大放厥詞。”

“民婦自知瞞不過大人,家中俱是老弱,所做一切不過為了自保。等啟明一案結束,民婦再來向大人請罪!”

齊師爺遠遠看著縣令與宋老太談話,心中頗為擔憂。

這個老婦人,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不曉得又要給他家大人出什麼難題。

就在齊師爺恨不得衝上前去的時候,縣令回來了,宋老太緊隨其後。

齊師爺更疑惑了,也不知道這個村婦又有何事?

宋老太先走到齊師爺跟前,雙手奉上兩貫錢,“這是今日師爺給的飯錢。”

“你,你這是幹什麼?”齊師爺後退兩步。

“各位本就是為我兒中舉一事而來,我宋家大喜,各方賓朋都該好生招待,怎可讓您掏銀錢。”

齊師爺看向縣令,縣令點點頭,“收下吧。”

宋老太把兩貫錢放到齊師爺手上,行上一禮,又向後走去。

她又朝後走,找到報喜的卒子中領頭的那個,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荷包。

“這是喜錢,還請官爺不要嫌少。”

“這,不,不用了。”

領頭的卒子看看周圍的同伴。

“大娘,真的不用了。”

“對,我們不會收的。”

報喜的卒子們都強硬的拒絕道,他們來確實想著多討幾個喜錢,這錢誰能不愛?可誰能料到是這麼個情況!

宋解元走了,家裡又被賊人偷了,一家子孤兒寡母的,這錢他們接了,那還是人嗎?

宋老太溫和一笑。

“我們家不富裕,給不了太多,聊表心意。還請官爺收下,全了我這個做母親的心,這是我還能為孩子做的為數不多的事情了。”

“這……”

卒子們面面相覷。

最後還是領頭的卒子接下了荷包,“謝謝大娘,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縣令一行又重新出發,宋老太側站到路邊,雙手疊放在身前,恭敬相送,看著隊伍慢慢走遠,宋老太這才回轉。

走到半路,縣令突然吩咐齊師爺:“回頭把鄭集安排到趙家溝,盯著宋家。”

齊師爺縱有萬千疑惑,考量到此時也不是說話的時候。只得口頭應“是”,把心中的疑慮暫時放下。

送走縣令一行,趙家溝村又恢復了往昔的生活。

今日是重陽,按照往常慣例,外嫁的女兒會在午飯後陸續回婆家。

今天眼看著日頭都要偏西了,各家還都沒個動靜。

倒是跟著父母去了外家的趙小翠回來了。

見著宋圓圓從老宅出來,開心壞了,顧不得回家就朝著宋圓圓衝了過來。

“圓圓!”

趙小翠撲過來抱住宋圓圓的手臂邊跳邊搖,“你爹也太厲害了吧,你爹居然是解元,我們在長樂鄉都聽說了!”

“趙小翠!”貨郎媳婦急得趕緊扯回女兒,捂住趙小翠的嘴。

又不停地對著白氏道歉,“對不住,對不住,孩子不懂事。”

“張娘子何必致歉,相公中舉本就是大喜之事,小娘子也是真心為我們高興。”柳氏回道。

柳氏這文縐縐的一段話,貨郎媳婦也差點沒接住,到底年輕,馬上就反應過來。

“你不用一口一個娘子的叫,這,這我們農戶人家也聽不習慣。你跟他們一樣喚我貨郎媳婦就行。”

“那我就冒昧喚一聲張姐姐吧。”

“不冒昧不冒昧,那什麼,我剛從孃家回,我娘給我裝了一大袋黃米果,可好吃了,我給你拿點啊。”

“張姐姐太客氣了,不用,不用。”這次輪到柳氏彆扭了。

見他們又開始撕吧起來,趙小翠一個眼神,拉著宋圓圓,兩人一路鬧著,過了橋往村子對面跑了去。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氛圍感

啵個俊

綜影視之平憾

慢慢鴨

從武林外傳開始的複製能力

愛笑的狗子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