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圓圓有點著急。

這個時代的女孩子,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如果要夠到國公府,御前紅人的位置,光靠借力不行。

當然,也可以等黑蛋長大,科舉入仕。

但是宋圓圓等不及,而且,誰能保證黑蛋一定能一舉奪魁?

她想培養屬於她的依仗,她的力量。

她之前還想著,靠賺錢跟趙家溝的人加深牽絆,讓他們宋家不至於孤立無援。

現在想想還是不行。

再有錢,他們也是農民,是社會的底層,他們從身份上來看,甚至不如宋家。

至少,宋家還出過幾個秀才,一個舉人。

不過,這個事只是宋圓圓一個想法,具體的,還要仔細規劃。

至少,得等紅薯粉賣出去,手上的餘錢足夠寬裕。

一番話攪得兩個徒弟心潮澎湃後,宋圓圓把他倆趕去紅薯粉絲作坊,自己跑去了趙啟光家。

趙啟光在院子裡刨木頭。

“光叔在忙呢!”

“圓圓來啦。”

“圓圓姐!”

趙文威見到宋圓圓一臉喜氣。

宋圓圓見她拿著個棍子在地上畫,好奇地問道,“你在幹啥呢?”

趙文威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嘿嘿,你之前不是說讓我們賺夠錢,明年去唸書嘛,以前跟宋先生學過一些字,我複習下,免得到時候忘了。”

宋圓圓走過去看了眼地上的字,“天地玄黃”,很是周整。

“沒想到你字寫得這麼好!你繼續寫吧,我來找你大伯的。”

“圓圓,找我啥事啊,又要訂盆啊,作坊不是啟旺負責了嗎?”

“不是作坊要用,是我家要用的。我要一個做豆腐的那種框子,兩個大點的托盤,您看需要幾日做好?”

“這個簡單,你明日來拿就成。”

“那就不給您定金了,明天直接來付。”

“呵呵,好。”

訂完了要的工具,宋圓圓就回了家,她沒有再給趙文威畫大餅。

兩個徒弟是自己人,吊著就吊著吧。

柳氏不上課的時間就帶著小黑蛋和祖奶奶在紅薯粉絲作坊,作坊差一個賬房,這都是算工錢的,柳氏就請纓去了。

祖奶奶說她還能動,就帶著小黑蛋,幫作坊曬紅薯粉,也給開工錢,不過工錢是柳氏從宋家公中掏的,老人家有點事做,精神些。

宋老太每天做做地裡的事,收拾屋子,除了飯點,基本碰不到她

宋圓圓回到家,直接去了宋康的書房。宋康的書房,是在他和柳氏房裡,靠窗的位置單獨劈出來的地方。

靠牆放著一個大大的書架,上面擺滿了書。靠窗的位置,是一張長長的桌几。

以前,宋康會抱著宋圓圓在桌案上講故事,比如宋圓圓剛剛開始讀三字經,宋康就給她講孟母三千,講黃香溫習,讀百家姓,就講姓氏的起源。

諸如此類,是以,宋圓圓的三百千學得很是不錯。

讀完三百千,宋圓圓的教育被柳氏接了過來,她開始學《列女傳》,學繪畫,學針黹女紅,學禮儀。

她學得很不開心,她想念學三百千的日子,她向父親求救,父親剛要開口,母親一個眼刀,父親就只能裝作在看書。

《列女傳》宋圓圓前前後後學了兩年,學到柳氏覺得這孩子是不是突然傻了?

繪畫,宋圓圓還有些興致,只是,可能天分不高,線條總是比較生硬。

針線學得也還行,簡單的衣服也是會了的,刺繡暫時還沒學到。

宋圓圓站在這個小小的書房,這裡,裝著她這幾年所有的回憶。

不過,她今日是有事才來此處的。

如果要科考,只怕再也沒有鄉試解元的筆記來得有用了。

書架很高,宋圓圓搭著凳子,爬上桌子才勉強夠得著一部分。

她翻找了一會,在很邊上的地方,找到了三本啟蒙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

三本書都已經被翻出了毛邊,宋圓圓小心地翻開三字經裡頁,生怕弄壞。

一本啟蒙讀物,裡面寫了滿滿的註解,而且字跡還不一樣。

這應該是從太爺爺傳給爺爺,再傳給她的父親宋康的。

這個時代,有名師註解的書,稱得上是無價之寶,這是可以傳家的。

宋圓圓又把書放了回去。

她跑回自己的房間裡,把手上的銀錢倒了出來。

批發賣糖葫蘆的錢,宋圓圓後來全部上交給了柳氏,作為公中財產。

她去城隍廟賣糖葫蘆的錢,是她勞動所得,沒有上交,加上柳氏每個月給她兩百文月錢。

她現在手上還有一錢銀子,加五百多文銅錢,等明天讓發叔幫她買幾本書回來,也不能光畫大餅。

“圓圓姐,圓圓姐,我給你送藕來啦!”

是二毛的聲音。

宋圓圓開啟院門,二毛跟個泥猴似的,抱著三大根泥藕站在門口。

“呀,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

二毛笑嘻嘻的,滿身滿臉的泥,襯得牙更白了,“我跟我爺去野塘子裡挖藕了,泥巴太深,腳出不來,就歪在泥裡了。”

“哪裡的野塘,我怎麼不知道我們村還有野塘長藕呢?”

“你不知道的多了!就從茂爺爺家旁邊的小路出去,往右邊走,就有好幾處野塘子。

我奶說,你們家沒人挖,就讓我送幾節過來,不夠的話,你再去我家拿。”

二毛沒讓宋圓圓接手泥藕,直接給她放到了後院的屋簷下,就又去挖藕了。

宋圓圓看著那藕,腦子裡就有了好些做法,可惜,家裡有的材料只能清炒藕片或者藕丁,不過比天天吃野菜強。

二毛說的野塘子,宋圓圓沒有去過,她有些好奇,打算去看看。

果然,從村長家旁邊的小路走出去,往右邊不遠就看到一片熱鬧的挖藕場景。

好些叔伯們都是打著赤膊上陣。

見到宋圓圓過來,都笑著跟她打招呼。

開玩笑,這個把月,因為圓圓,他們可掙了不少錢,就孫大力那個懶貨聽說都掙了八百文。

“圓圓啊,你小心點,別被泥濺著。”

“圓圓啊,咱們這有幾千斤藕,你有沒有法子再給變成錢啊?”

“哈哈哈……你們還真把圓圓當搖錢樹了啊!”

“那是,能不能的,問問又不吃虧,對吧圓圓?”

宋圓圓笑著應是,並不說有,還是沒有。

大人在挖藕,小孩就在塘裡抓魚,捉泥鰍,看得宋圓圓很是眼饞。

他們青陽縣挨著荊湖北路,荊湖北路是有名的魚米之鄉,青陽縣地勢氣候與荊湖北路相仿,也物產豐富。

只是這會是一回事,做起來要人力物力財力,還是得從長計議。

也不知道她爹的事,鄭縣令那裡能給他們爭取來什麼……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氛圍感

啵個俊

綜影視之平憾

慢慢鴨

從武林外傳開始的複製能力

愛笑的狗子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