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三月。

應天府,

提刑按察使司衙門,公堂之上。

“大人饒命,下官知錯了。”

“還請大人從輕發落,饒下官一條狗命吧!”

“鄭大人,韓大人,下官上有八十歲老母,下有三歲幼兒!”

“......”

公堂大門外,

上百圍觀百姓的眼裡,兩邊手持殺威棍的衙役,正用一雙虎目瞪著正在接受審判的五個貪官。

其中有四個貪官已經開始各種哀求了!

原因無他,

要知道坐在主審位和副審位的兩位大人,可是赫赫有名的大明白麵包公。

不錯,他們就是同為提刑按察司僉事的鄭士元,以及韓宜可二人。

官職也不大,也就是個五品官,官袍還是藍色的,連紅袍都穿不上。

但他們的權利可大了去了!

只要他們坐在上位,一品大員也得雙腳發抖!

他們在天下萬民的眼裡,就是公正廉潔的化身!

但他們在貪官汙吏的眼裡,那就是行走的砍頭刀!

他們也沒有直接命令砍頭的權利,畢竟他們審判的物件都是官吏。

但他們審判定刑上奏之後,當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說是閉著眼睛就批准。

這就是百官畏懼他們二人的原因,也是恨透了他們二人的原因!

就在他們二人對前面四個貪官依次審判之時,圍觀百姓卻是把目光放在了,第五位候審的貪官身上!

要知道被抓到這裡的各地貪官,基本上都是罪證確鑿的。

之所以搞這麼個審判流程,也就是所謂的以示公正而已。

按理說,認罪求饒才是最正確的反應,可這位年輕帥氣的貪官,卻是一臉無所謂的站在那裡。

甚至從他那雙明亮的眼睛裡,還看到了明顯的期待之色,就好像是在期待早點完成工作,早點回家吃飯一樣!

“這個貪官是哪裡抓來的,怎麼還一副不耐煩,巴不得早點輪到他的樣子?”

“是該說他看得開,還是說他死豬不怕開水燙呢?”

“可惜了,這麼年輕,還長這麼俊,白瞎了這一副上好的皮囊!”

“......”

就在百姓們對右數第一位鶴立雞群的貪官,指指點點的同時,

人群之中,一位身材健碩的中年男子,卻是看著這死到臨頭還傲然挺立的背影,恨得眼裡都佈滿了紅血絲。

這個中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微服民間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還不到四十五歲,不僅身體好,還精力旺盛。

他可是剛批閱完奏疏,就馬不停蹄的微服到此觀看審判過程。

原因無他,

其實他也並不是絕對信任鄭士元和韓宜可。

要說最容易貪腐的,就是掌握這些貪官生死的這兩人。

他得來看看這二人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鐵面無私,真的面對鉅額買命錢而無動於衷。

就二人對前面四個貪官的審判來看,他還是很滿意的。

這不,

已經摘了他們的烏紗帽,拔了他們的官袍,套上囚服並按在地上跪好了。

這就是定罪坐實了!

只要他朱元璋硃砂筆一揮,他們就得人頭落地。

終於,隨著鄭士元和韓宜可的目光,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最後一位待審貪官的身上。

看著他那昂首傲立的樣子,大家就來氣。

尤其是朱元璋,更是恨不得直接跳上去,一刀砍死這個年紀輕輕的貪官。

朱元璋恨貪官,但更恨年輕不學好的貪官!

也就在此刻,

主審鄭士元拿出案底檔案念道:“狄芸,二十三歲,洪武三年大明首屆科考舉人,大同縣七品知縣。”

“為官三年,貪汙髒銀百萬,私建超規格豪宅竟堪比王府,且以官身從商,涉及賭坊......”

唸到這裡,就連和貪官打了好幾年交道的鄭士元和韓宜可,都震驚得倒吸了好幾口涼氣。

已經戴上手銬腳鐐,並跪在地上的四個貪官,看著旁邊的年輕後生,更是震驚之餘還投以崇敬的目光。

當然,更多的卻是不可置信!

他們也算是貪官界的翹楚,但萬萬沒想到在這位年輕後生面前,卻連小巫見大巫都算不上。

圍觀百姓更是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真就是不可置信啊!

一個七品縣官三年能貪百萬雪花銀?

就是把縣裡的男女老少全拉出去賣了,也弄不來這麼些錢啊!

由於金額太過巨大,百姓們都開始懷疑了起來。

他們懷疑負責巡察的官吏不負責,提著筆就是一通亂寫!

當然,也懷疑狄芸是不是得罪了巡察官吏,以至於人家故意公報私仇!

可如果是得罪了巡察官吏的話,那又得多大的仇怨?

就這些罪名來看,砍頭都算皇帝老子大發善心了!

就在所有人都震驚咋舌之時,

人群之中,一貫衝動易怒的朱元璋,卻並沒有發火的意思,因為他根本就不信這些罪名案底!

一個區區七品縣官,要是真在三年內就幹成這麼多事,也算他是個天大的人才了。

現在的朱元璋,只是看著正坐上位的主審鄭士元,以及副審韓宜可。

對於他們二人的表現,朱元璋有些不大滿意了。

“還在等什麼?”

“直接把巡察官吏叫出來當堂對質啊!”

“......”

朱元璋如是想道。

其實,早在鄭士元念出這份案底之時,朱元璋就猜到狄芸為什麼還能傲然挺立了。

因為他問心無愧啊!

想到這裡,朱元璋看著這位極有可能被冤枉的年輕官吏背影,嘴角還勾起了一抹欣慰之色。

本來嘛!

這麼一個陽剛帥氣的小夥子,怎麼能和那些貪腐成風的官場老油條一樣呢!

也就在朱元璋這麼認為之時,鄭士元也反應了過來:

“來人,”

“傳負責巡察大同縣的官吏到堂!”

對於鄭士元的決定,所有人都還是很認可的。

洪武初年,大明一年的稅收也才幾百萬兩。

一個七品縣官,必定不可能三年就貪得百萬雪花銀。

這其中必定有錯!

不是狄芸被冤枉,就是貪汙數額被有意誇大!

可也就在此刻,當事人狄芸卻是一臉嫌棄道:“別費事了!”

“我作證,以上所述句句屬實,毫無半句虛言。”

“行了,結案上奏讓陛下裁決吧!”

狄芸話音一落,在場人員無不瞠目結舌。

這一次,就連在人群之中的朱元璋,也不免露出驚駭之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風拂星辰明月伴浪生

敬亭山居劉敬之

大唐:穿越大唐覺醒打臉系統?

李無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