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縣後衙,狄芸的私家豪宅書房之內,

張隊只看見他們的狄大人,正背對大門,負手而立,只是看著掛在牆上的大同縣城防地圖。

也就在此刻,一縷微風吹過,吹得書桌邊牆上的日曆上下翻飛。

待日曆再次垂下恢復平靜之後,張隊只看見這日曆,又被撕毀了一張。

他們知道狄芸有這麼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年的新年初一,就會換上一本新的,一張紙就代表一天的日曆。

而他也會每天都撕毀一張,代表著昨天的日曆!

在他們這些下屬看來,那就是他們的狄大人,非常的有時間觀念,旨在利用好每一天為大同縣而努力。

這也是他們發自肺腑的,敬佩狄芸的原因。

而他們卻不知,他們的狄大人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高尚與複雜,他只是為了一句‘又在這破古代混了一天’而已。

按理說,他早在被押回京城受審之後不久,就應該結束這在古代混日子之旅!

可誰又曾想到,就在他被押往死牢之後不久,本地的刁民就帶著萬民血書去告皇帝?

關鍵是鄭士元和韓宜可這倆硬貨,還敢接下這份大逆不道的訴狀?

而最讓他想不到的是,他朱元璋還因為這份訴狀,直接就讓他官復原職了!

這就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了!

但在回來的路上,他也想通了這個問題。

其實也沒什麼好意外的,朱元璋雖然脾氣大,但也不是個上不了檯面的昏君。

他在短暫的氣惱和震驚之後,一定會去思考,一個囂張的承認自己罪行的貪官,怎麼會如此受百姓的愛戴?

簡直就是愛戴到了大逆不道的地步!

而想要弄清楚事實真相的辦法,就是讓他狄芸官復原職,然後派自己的心腹欽差去暗查!

也因此,狄芸完全可以肯定,朱元璋一定會派欽差來暗查。

而他要想盡快被朱元璋點名誅殺,儘快回現代走上永恆的人生巔峰,就只有抓住這個機會,利用暗查欽差讓朱元璋快狠準的弄死自己。

只是他身處的大同縣,又是歷來的外敵入侵首選之地。

再加上大同縣現在如此富饒,還恰逢秋收時節,一旦被北元拿下,不僅可以成為他們入侵中原的跳板,還能成為他們的軍餉糧倉。

也因此,他狄芸又完全可以肯定,那被朱元璋封為‘天下第一奇男子’的王保保,也一定會派探子來打探情報。

在便衣偵察兵的作用下,他們打探軍情是絕對沒可能的。

他們派來刺探軍情的探子,就沒把軍情帶回去過,全都為大同縣的城牆修造工程,以及道路等專案的建設工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所以,他們只能是派人來查他狄芸的罪證,然後以此要挾他合作。

也正因如此,他狄芸也一時之間,不好判斷那夥人到底是朱元璋派來的暗查欽差,還是北元派來的探子。

唯一能進行甄別的,便是北元探子只會查他所謂的罪證,而朱元璋派來的暗查欽差,則是罪證要查,政績也要查。

想到這裡,狄芸也只是嘴角輕輕一揚,然後就專注於面前的‘大同縣城防地圖’!

甄別這夥人的事情,他是一點都不著急,反正都在他的掌控之內,是騾子是馬,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他在古代已經混了十輩子,加起來都好幾百年了,還不至於因為這種事情著急。

而真正讓他放在心上的,還得是隨時可能打過來的北元!

要是這大同縣在他手裡丟了,那就得算他禍國殃民了!

到了那時候,這十輩子白混了不說,他連死後重生再來一次的機會都沒有!

想到這裡,狄芸那看向大同縣城防地圖的目光,也變得認真了起來。

“大人,”

“那夥人去了‘讓皇帝羨慕的會所’,為首的那中年大個子,還在裡面問了諸多關於您的事情。”

狄芸並未回頭,只是專注於眼前地圖,腦子裡也只有他的城防作戰計劃。

但他還是隨口問道:“他都問了些什麼呀?”

在他狄芸看來,雖然大同縣的防務是重中之重,但在保證不禍國殃民的情況下,還得分出精力,為回家而努力。

張隊立即回道:“聽會所裡的人說,他二樓三樓四樓都去了,一邊見識三個主題套餐,一邊問您私自加稅到六成,會所老闆為什麼還願意在這裡做生意。”

“問清楚事情緣由之後,他不僅不怎麼生氣,還連連點頭。”

“尤其是在得知您為了杜絕逼良為娼的事情發生,不許同袍女子為妓的時候,還面露欣慰之色。”

“只是很奇怪,他花了一千貫錢,卻一個女的都不敢碰,直接就跑了。”

“這就很匪夷所思了!”

“按照常理來說,不論是朝廷欽差,還是北元探子,既然有這麼個機會,不得順便享受一回?”

“我可不相信朝廷欽差有這定力,之前來的巡檢官吏,還偷偷去玩呢!”

狄芸聽到這裡,也覺得有那麼點意思。

他轉過身來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不是所有男人都是不分輕重的好色之徒。”

“你要記住,他們要麼是王保保派來的心腹,要麼就是皇帝派來的心腹,能成為心腹的人,絕對有他的過人之處。”

張隊聽到這裡,也覺得是這麼個道理。

緊接著,他又突然笑著說道:“對了,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會所裡的人還說,這個中年男子非常受姑娘們的喜歡,差點就沒跑得掉。”

狄芸聽到這裡,也是當即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他已經有了那麼點興趣,想知道這個或者是王保保心腹,也或者是朱元璋心腹的中年男子,為什麼有這樣的魅力了。

也就在狄芸如此思索之時,張隊又繼續問道:“大人,您覺得這夥人到底是北元探子,還是朝廷的暗查欽差啊?”

狄芸並未正面回答,只是淡淡一笑道:“現在判斷還為時尚早,你們繼續去盯著。”

“對了,順便去一趟偵察兵大隊。”

“告訴他們,這個時候是防諜最關鍵的時刻,千萬不能鬆懈。”

“如果有潛伏北元的兄弟傳回訊息,立即來報!”

張隊抱拳一拜:“是,大人。”

狄芸目送張隊離開之後,就看向了應天府的方向。

其實,他對這夥人的身份,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書人

一個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