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糊:“城牆、中軸線幾乎都沒有變化,城摞城、牆摞牆、路摞路、門摞門、馬道摞馬道……

清雍正年間,開封地方官在明朝周王府廢墟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位,文武官員定期到此朝賀遙拜,改稱龍亭。

龍亭東湖清淤時,意外挖出了明代周王府遺址。繼續往下挖,在八米深處看到了北宋皇宮的遺址:龐大的灰磚房基,空曠的殿壁走廊,以及殘垣斷壁。

在世界城市文明史上,有諸多名城因種種原因而湮滅。比如被火山灰葬送的龐貝城,被遺棄於原始叢林中的吳哥城、蒂卡兒古城,因地震而沉陷水底的亞歷山大城,被風沙淹沒的樓蘭古城。然而,同這些古城相比,開封則顯得滄桑悲壯,

開封臨近的黃河段是一條地上懸河,每逢洪水決堤,都會帶來泥沙淹沒開封城。由於開封地理位置優越,每逢水退之後,人們又回來了,然後就是黃河再淹一次,老百姓再蓋一次。

淹一次蓋一次,週而復始,一直較勁地蓋了六座城。

開封鐵塔始建於北宋,是開封地上為數不多的古蹟,當時建在一座土山上,現在山不見了,還有三層鐵塔埋在地下,可見開封淤泥的深度。”

天涯赤子心:西安難修地鐵,開封難建高樓,不讓打深地基。

十萬伏特:就不走,就在這蓋,有性格。開封人就是倔,有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覺。

百忍成金:成也黃河,沒也黃河。

趙匡胤端居皇宮,先慢慢往腳下看,不到一丈就是唐朝的汴州城,再緩緩抬頭,日後這上頭將是明朝的周王府。汴京就這樣被黃河埋沒了。

明朝初代周王朱橚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的自已日後的王府被淹沒在一座湖底。要不現在找父皇\/大哥\/四哥商量,換個封地?

糊糊:“以上是考古現場的巧合,接下來就屬於學術界的範圍了。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之一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後來在西充與清兵作戰時中箭身亡。早在此之前,大西政權內外交困,張獻忠退出成都時,攜帶千船將士和數量驚人的金銀從府河沿岷江順流而下,大敗於江口,遂將金銀沉於彭山縣境內的岷江河中。

成都錦江邊石碑上的童謠曾廣為傳唱,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到了現代有零星文物被沖刷上岸,後來國家文物局批准對張獻忠沉銀地‘江口沉銀遺址’進行首次考古發掘。

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歷史學者座談會舉辦,來自國內的十八位歷史學者就‘張獻忠沉銀遺址重要意義和價值’和‘沉銀考古發掘價值意義’進行了交流,其中有位來自天津的研究員,他的名字就叫做,張獻忠。”

來源網路

誰管得了張獻忠挖張獻忠沉銀,傳說他在逃離蜀地時攜帶大量金銀,但是由於金銀太沉,船根本載不動,於是下令將金銀放入木頭夾槽投入江中,讓其漂流而下,之後在江流狹窄的地段打撈上來。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等準備好,大部隊就遭到阻擊,金銀隨著船隻全部沉入了江中。

以前以為是傳說,沒想到竟是真的。

蜀地豪富,張獻忠的財富來源除了搜刮蜀地百姓,更得益於蜀王府。蜀王一系在明朝藩王中論富裕程度,稱第二旁人不敢論第一。

胤禟主動請纓,“皇阿瑪,不如讓兒子……”後人能從那段河段中挖出文物,他們現在也能從河中挖出寶物。

京城還在討論怎麼有組織有謀劃的挖掘沉銀,岷江周邊的百姓已經自發的尋寶藏了。

這世界總有人在忙忙碌碌尋寶藏,一條路上都有人在忙忙碌碌尋寶藏,這世界總有人在忙忙碌碌尋寶藏……

糊糊:“還有一件李斯解謎韓非之死。

李斯和韓非是師兄弟,同在荀子的門下學習,只不過後來李斯去了秦國,而韓非本身就是韓國貴族,理所當然回了韓國。

韓非雖然遠在韓國,但他的著作和學說流傳十分廣泛,讓當時志在天下的嬴政十分欣賞,感嘆,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韓非的政治主張在韓國無法被認同,於是轉而來到秦國,嬴政此時自然是十分高興。作為同門師兄的李斯一開始也是高興的,但很快他發現韓非和自已的意見相左,這個師弟非但不能幫他,反而會威脅到自已的地位。

李斯不甘心自已苦心經營多年得到的權力付之東流,於是設計陷害韓非。他先是向秦王嬴政進讒言: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遺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

在嬴政應允後立刻派人給韓非送去了毒酒,韓非要見秦王為自已辯白,李斯當然不允許,逼著韓非喝下毒酒。等嬴政後悔想要收回成命時,韓非已然死在了牢裡。

幾千年後,一篇研究韓非之死的論文出現《韓人“間秦”——韓非之死的歷史真相》,而這篇論文的作者就叫做李斯。”

來源網路

迷霧麋鹿迷了路:怎麼說呢,韓非之死的前因後果,確實是李斯比較清楚。

驕傲的豬豬:荀子明明是大儒,怎麼儘教法家的學生。

吃不飽的大可愛:有沒有可能,是他學儒的學生在歷史上沒留下名字。

天涯赤子心:有一個小弟子張蒼,後來的大漢丞相,活了一百多歲,一直活到漢景帝時期。

言不由衷:荀子留名的學生就這三個,大概張蒼和前頭的師兄年紀差距太大,才沒捲進同門廝殺。

獨自飛翔:暴躁老頭荀老夫子,罵盡孔門弟子矣!

李斯微微垂眸,想起曾經嚴厲的老師,子張氏之儒,戴歪帽,誇誇其談,行走不雅;子游氏之儒,偷儒憚事,無廉恥而嗜飲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

對於韓非,卻沒有任何愧疚。他需要君王的倚重,韓非的到來會動搖他的地位。而他一旦保不住地位和君王的信任,就無法實現自已的理想……

的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韓非是怎麼死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帝威揚:曹爽之大戰蕭美娘

酒九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