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下令鳴金收兵,派人去要回劉磐的屍體。

隨後吞併了劉磐的部曲,凡是不願歸順者,都被蔡瑁給處理掉。

隨後,蔡瑁下令撤兵返回荊州。

按照他和曹昂的約定,蔡瑁回去之後,要極力勸說劉表,讓劉表放棄繼續北上的想法。

曹昂答應蔡瑁,每年給蔡瑁送來一箱珠寶,算是答謝蔡瑁的相助之情!

至於宛城,當然歸朝廷所有,重新回到朝廷的懷抱。

至於劉表知道他侄子死在宛城,會不會再次發兵攻打宛城。

曹昂一點也不擔心,劉表要是真有那個膽子,也不至於窩在荊州不挪窩。

再加上蔡瑁在一旁打輔助,劉表也絕對不會對宛城有什麼想法。

即便劉表有一丁點想法,也會被荊州士族給掐滅。

荊州不是劉表一人的荊州,而是所有士族的荊州,怎麼能容忍劉表肆意妄為!

在士族的壓力下,以劉表的性格,就算他再怎麼不甘心,也只能忍氣吞聲,自認倒黴!

荊州軍撤走後,夏侯惇、曹安民等人來見曹昂。

“兄長,宛城之事已經結束!我們是不是該回許都了?”

曹安民問道。

“不急,劉表剛死從子,我擔心他會再次來犯,我們還需要再盤桓幾日。”

“另外,我還有事要離開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宛城的一切大小事務,就勞煩元讓叔代為處理!”

夏侯惇幾人聽後,十分的驚訝!

這是要幹嘛?

宛城好不容易才保住,你身為主帥,不留在這裡坐鎮,還要去什麼地方野?

“兄長,您這是要去哪?”

曹安民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我要尋訪高人!”

曹昂微微一笑,他當然是去隆中,尋訪諸葛亮。

要是能把諸葛亮拉攏過來最好,要是不能的話,也絕對不能留給劉備。

還有那個龐統!

只是至今還沒有龐統的行蹤。

不管了,先找諸葛亮要緊!

眾人很是驚訝,到底是何方神聖,需要曹昂親自去請。

安排好一切之後,曹昂帶著曹安民、典韋、李元霸,以及十幾個親兵出發。

曹昂一行來到諸葛亮,隱居耕種的地方——隆中!

隆中,古地名,在東漢時期,這裡隸屬於南陽郡。

曹昂一行人經過多方打聽,最終找到了諸葛亮隱居之地--臥龍崗。

臥龍崗上聳立著幾間草廬,草廬周圍環境依山傍水,清新優雅!

曹昂等人來到草廬前,曹昂親自叩響柴門。

敲了半天,不見草廬內有人出來。

曹昂派人探聽,這才知道諸葛亮在他來之前,便帶著童子匆匆離去,不知去了什麼地方!

“兄長,此人不在家中,又不知道何時歸,不如我們先回去再說!”

曹安民勸道。

諸葛亮不在家中,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他們在這裡乾等下去,也不是辦法,還不如回去。

要是人家一直不回來,他們要一直在這裡等下去不成?

曹昂記得歷史上諸葛亮除了耕種外,還喜歡四處訪友。

雖然歸期不定,少則三五日,多則十數日,只需耐心等待,必定能等回來諸葛亮。

“稍安勿躁,我們先找個地方住下,等他一個月,諸葛孔明必定歸來!”

曹安民很是疑惑,你怎麼知道諸葛亮一定會回來,要是人家不回來呢?

“兄長,何以如此肯定,孔明一定會歸來!”

“剛剛你不是聽見老鄉說的,孔明先生去訪友了!”

“既然是去訪友,自然要歸來,這草廬周圍的田地,可是種著糧食。”

“孔明怎麼可能,放棄這些糧食,而不歸來!”

曹安民點了點頭,認同曹昂的說法。

留下幾人盯著草廬,等諸葛亮回來,再通報曹昂。

曹昂等人則去城裡暫時住下。

曹昂想起了太史慈,也不知道他在江東過得怎麼樣?

於是派人去江東尋找太史慈,傳他的口信,讓太史慈不要忘了當初之約!

……

孫策用傳國玉璽,跟袁術換來程普、黃蓋、韓當等人。

又從袁術手中借來三千兵,馬五百匹,開始攻略江東。

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孫策隊伍,周瑜得知孫策要攻略江東,立刻帶著家僕前來,與孫策匯合!

孫策首要目標是曲阿的劉繇,孫策從歷陽渡江,攻打劉瑤。

先後打敗劉繇、嚴白虎,奪取曲阿、吳郡等地。

太史慈守護劉繇敗退豫章,遁走於蕪湖,逃入山中,自領丹陽太守。

宣城以東一帶,被孫策徹底平定,唯有涇縣以西有六縣不服孫策。

太史慈帶著劉繇進駐涇縣,屯兵立府,招收山越歸附。

……

蔡瑁回到襄陽城,劉表得知自己的從子劉磐戰死,當即大怒。

立刻召集所有文官、武將,打算繼續出兵宛城。

奪回宛城的同時,順便為他從子劉磐報仇!

“徳珪,你是怎麼辦事的?”

劉表怒視蔡瑁,出兵之前,他要先跟蔡瑁算賬。

借劉磐之死,先削弱蔡氏一族的勢力,加強自己對荊州的統治權力!

面對劉表的質問,蔡瑁一點也不慌,當初,他可是“極力”攔住劉磐。

奈何劉磐力氣太大,他根本拉不住劉磐,讓劉磐竄了出去。

劉磐技不如人,死在趙雲手裡,怪得了誰?

“州牧,劉磐之死,並非我所願,當時我極力勸阻劉磐,不讓他去與趙雲交手。”

“奈何劉磐不聽,我擔心他一時衝動,急忙抓住他的手臂,可最後還是被他掙脫!”

他劉磐自己找死,可不能怨我!

劉表面色陰沉,他才不信蔡瑁的話,劉磐很大可能是被蔡瑁坑死的。

不然,蔡瑁為什麼要吞併劉磐的部曲?

但他沒有證據,能證明是蔡瑁坑死了他的從子劉磐。

無憑無據的,他又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懲治蔡瑁!

沒有正當的理由,就嚴懲蔡瑁,那是在打荊州士族的臉。

懲治一個蔡瑁,得罪整個荊州士族,得不償失!

蒯越看向蔡瑁,目光審視,問:“徳珪,你所說的可有證據,能證明你的清白?”

蔡瑁聞言大喜,他就等著別人問他要證據,當時那麼多人可是親眼所見。

隨便找人問問就能證明他蔡瑁的清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漢朝,我是兵聖

香菇滑雞踩

我的文明發展之旅

幻海映星

大唐流民

渭水老三

常道

破雨披

羅小黑:開局一隻狼

風鈴之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