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甫那是偽造父親遺命,才坐上父親的位置,那根本不屬於他!”

一想到這點,袁譚就氣的牙癢癢,要不是審配、逢紀不要臉,冀州之主輪得到袁尚來做?

“可別人不會這麼認為,誰又能證明遺命是假的?”

“將軍可別忘了,遺命上可是蓋著先公的印綬,那可是如假包換!”

郭圖冷笑道。

遺命是假的,但上面蓋著的大印,可是實打實的。

不知情的人,只會認為是袁紹傳位給袁尚,那袁尚就是合法繼承的。

袁尚在冀州,就比袁譚更有號召力!

袁譚沉默不語,老毛病又犯了,開始猶豫不決!

“如今之計,唯有一戰!”

郭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可我軍大多都是新兵,操練時日尚短,與顯甫交戰,未必能夠贏他。”

袁譚一臉愁容,他的兵馬大多數都是新招募的,操練時間太短,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

他擔心到時候別打不過袁尚,反而被袁尚打的落花流水,那可就丟人丟大發了!

雖說袁尚被曹軍打敗,但他的殘部依舊還有戰鬥力。

袁尚手下的兵馬都是久經戰陣,戰鬥力肯定比他新招募的兵馬強。

袁譚在袁尚手裡吃過幾次虧,難免會有點畏首畏尾!

“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郭圖堅持一定要跟袁尚做個了斷,不然,所有的努力終將化為夢幻泡影!

“三公子新敗,又遭呂翔、呂曠背叛,士氣低落,正是我們出手的時候。”

“將軍只要一鼓作氣,直搗黃龍,必定能夠打敗三公子!”

辛評拱手說道。

“你們說的對,可是如今顯甫在何處?”

袁譚已經開始動搖,只要再勸,他就會採納郭圖、辛評的建議,對袁尚動武!

郭圖、辛評看出袁譚的動搖,打算再次開口力勸。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急匆匆跑了進來,拱手說道,

“啟稟將軍,此刻三公子就在中山,收攏殘部,意退往甘陵郡!”

斥候的話,讓袁譚大怒,袁尚居然敢打他甘陵郡的主意。

“二位先生,你們留守此地,繼續監視鄴城的情況,我親自領兵跟顯甫做個了斷!”

袁譚安排郭圖、辛評守家,他決定親自出馬,與袁尚做最後了斷。

“喏!”

郭圖、辛評領命。

“另外,呂翔、呂曠曾欺騙我們,若不是這兩叛徒,我與顯甫也不會走到這一步,決不能讓他們好過。”

袁譚咬牙切齒,當初就是受呂翔、呂曠二人迷惑,他才會殺逢紀,與袁尚的關係破裂。

兄弟二人最終走到同室操戈的地步,這些都是他們二人之過。

“將軍放心,只要略施小計,定能讓他們身首異處!”

辛評冷笑一聲。

“先生有何良策?”

袁譚問道。

“將軍只需要刻兩方將軍印,派人送給呂翔、呂曠,並授予他們將軍之職。”

“並許諾事成之後,給他們加官晉爵,曹昂若得知此事,必定對他們二人生疑!”

辛評笑道。

只要這事傳到曹昂那裡,定會叫來呂翔、呂曠詢問。

呂翔、呂曠答不上來,曹昂必定會心生懷疑,定會斬了呂翔、呂曠。

“好!此事就拜託先生!”

袁譚對辛評的計策很滿意,把這個重任交給辛評。

袁譚點齊兵馬出發,郭圖、辛評為袁譚送行,

“祝將軍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借先生吉言!”

袁譚與郭圖、辛評道別,率領大軍浩浩蕩蕩殺向中山。

……

中山國,袁尚重新聚集兩萬兵馬,打算先退到甘陵休整,再想辦法救援鄴城。

還沒等他行動,斥候來報,袁譚率領大軍前來。

袁尚聽後大驚!

袁譚這個時候率領大軍前來,肯定不是跟他談什麼兄弟之情!

袁譚這是打算趁他病,要他命,趁他新敗來攻打他。

袁尚越想越氣,這個時候袁譚居然還打算趁火打劫,真是可惡至極!

既然袁譚不仁,那就別怪他不義!

袁尚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大將馬延提議道:“主公,大公子長途奔襲,疲憊不堪,我們可以利用地形優勢設伏,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好!就依你所言,各自下去準備!”

袁尚思考片刻,點頭同意。

“喏!”

眾將領命,各自離去。

“子經!”

袁尚叫住牽招。

“主公有何吩咐?”

牽招停下腳步,轉身問道。

“我想讓你去一趟幷州,說服我表兄與我聯手,共同對付曹昂,不知你可願意?”

“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牽招也覺得,眼下局面應該聯合高幹,才有希望打贏曹軍。

而且,幷州左有恆山作為天險,右有大河可以固守,高幹又擁兵五萬。

北邊有強大的胡人,要是能勸說高幹迎接袁尚過去,聯合起來應付時變,未來可期!

牽招接受了袁尚的任命,立刻動身前往幷州。

袁尚率領大軍,按照馬延的建議設伏,袁譚大軍一到,便率領大軍,從左右兩邊殺出!

打的袁譚措手不及!

好在袁譚反應及時,迅速做出調整,收攏兵馬與袁尚對抗。

雙方廝殺,從早上一直殺到下午,誰也奈何不了誰!

雙方打到現在,已經十分疲憊,只能各自罷兵,待恢復元氣之後再戰。

次日,雙方擺開陣型,再次廝殺在一起!

袁譚身先士卒,全軍將士大受鼓舞,士氣高漲。

袁尚這邊都是百戰精兵,雖然士氣不如袁譚軍高漲,但憑藉作戰經驗豐富,硬是扛下了袁譚軍的進攻。

雙方又一次陷入膠著狀態!

袁譚有些心急,再這樣打下去誰也討不到便宜。

如今,得罪死袁尚,不趁現在他虛弱之時,幹掉他的話,以後必定會成為心腹大患!

這時,袁譚的大將給他出主意,讓袁譚派人遊說馬延倒戈。

袁譚立馬同意,派人悄悄與馬延取得聯絡,在威逼利誘之下,馬延同意倒戈。

在馬延的倒戈下,袁尚戰敗,帶著數十騎逃奔幽州,投靠袁熙。

馬延率領本部兵馬撤退,去投奔鄴城城外曹昂。

袁譚收攏袁尚剩餘的兵馬,實力再次提升不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絕捭闔記曇陀凋落

鴉聲

大數碼時代

單身的大耳獸